一种建筑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1918发布日期:2019-07-06 11:24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承重结构。



背景技术:

钢构建筑以其建造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在库房、车间等建筑中大量使用。由于钢构建筑的承重梁有型钢搭接制成,在大跨度的状态下容易出现形变,所以需要底部密集布置承重柱,这会直接影响钢构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承重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减少承重柱的数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承重结构,包括承重梁和位于承重梁下方的承重柱,所述承重梁包括若干个首尾连接的梁体,相邻梁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包括相互套接的外套体和内套体,内套体轴心固定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外套体内,加强筋与外套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外侧边缘包覆在内套体的外侧,承重柱连接在外套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垫靠近承重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通槽,外套体内侧设置有与通槽一一对应的安装槽,加强筋上固定有与安装槽一一对应的弧形肋板,弧形肋板与通槽过盈配合,弧形肋板的底端固定在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肋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内安装有扭簧。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垫远离承重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凹槽与通槽交错排列,外套体内侧固定有与凹槽一一对应的限位销。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柱与相邻梁体之间连接有拉筋。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柱顶部设置有圆台形塔顶,拉筋的底端与圆台形塔顶的侧面连接,拉筋与圆台形塔顶的侧面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改变梁体连接部,利用内外套套接的方式实现梁体的连接,从而在套接处实现对振动和形变的缓冲吸收,避免梁体过度受力。将承重柱与连接部连接,可以直接对连接部进行撑托。连接部底部的弧形肋板用来对连接部的形变进行缓冲,提高连接部的抗扭强度。弧形肋板上的条形通孔一方面可以降低连接部本身的重量,另外利用扭簧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部的抗振抗扭性能。凹槽与限位销的配合可以降低梁体的轴向扭动,同时利用凹槽与通槽的交错设置,可以提高缓冲垫与内外套体的整体连接强度。拉筋用来提高承重柱的横向支撑强度,拉筋与圆台形塔顶的侧面相互垂直,可以改善拉筋与承重柱连接位置的受力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部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梁体;2、连接部;3、外套体;4、内套体;5、加强筋;6、缓冲垫;7、圆台形塔顶;8、承重柱;9、通槽;10、安装槽;11、弧形肋板;12、条形通孔;13、扭簧;14、凹槽;15、限位销;16、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4,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承重梁和位于承重梁下方的承重柱8,所述承重梁包括若干个首尾连接的梁体1,相邻梁体1之间通过连接部2连接,连接部2包括相互套接的外套体3和内套体4,内套体4轴心固定有加强筋5,加强筋5位于外套体3内,加强筋5与外套体3之间设置有缓冲垫6,缓冲垫6的外侧边缘包覆在内套体4的外侧,承重柱8连接在外套体3上。缓冲垫6靠近承重柱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通槽9,外套体3内侧设置有与通槽9一一对应的安装槽10,加强筋5上固定有与安装槽10一一对应的弧形肋板11,弧形肋板11与通槽9过盈配合,弧形肋板11的底端固定在安装槽10内。弧形肋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条形通孔12,条形通孔12内安装有扭簧13。缓冲垫6远离承重柱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凹槽14,凹槽14与通槽9交错排列,外套体3内侧固定有与凹槽14一一对应的限位销15。承重柱8与相邻梁体1之间连接有拉筋16。承重柱8顶部设置有圆台形塔顶7,拉筋16的底端与圆台形塔顶7的侧面连接,拉筋16与圆台形塔顶7的侧面相互垂直。

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提高钢构建筑内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承重结构,包括承重梁和位于承重梁下方的承重柱,所述承重梁包括若干个首尾连接的梁体,相邻梁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包括相互套接的外套体和内套体,内套体轴心固定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外套体内,加强筋与外套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外侧边缘包覆在内套体的外侧,承重柱连接在外套体上。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减少承重柱的数量。

技术研发人员:邹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3.08
技术公布日:2019.07.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