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8540发布日期:2019-05-22 01:59阅读:1192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生态房屋建设方面的技术还处在研发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施工工艺、安装方法等相关技术还处在真空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节能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及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包括房屋基础以及安装在房屋基础上的墙体板,在墙体板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式屋顶板。

所述房屋基础上设置有定位桩或定位桩安装孔,在连接房屋基础的墙体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桩安装孔或是定位桩,墙体板通过其底部的定位桩安装孔或是定位桩安装到房屋基础上,首尾连接成房屋结构,其连接部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墙体板和混凝土墙体上设置有装配式屋顶板,从而形成生态房屋主体结构。

进一步地,二层以上的生态房屋还包括楼层板,楼层板内设置有叠合板桁架或支架,叠合板桁架或支架利用模板固定螺栓和多功能垫片固定在可拆卸底模板的上表面。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其强度可以支撑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不用在桁架底部另行设置锚固腿,减少锚固腿的制造及安装使用成本,且便于施工,混凝土凝固之后,将底模板拆下。

进一步地,上下两个墙体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整其相对位置的调整螺栓,利用该调整螺栓,可以调整上一墙体板的垂直度,待墙体半板垂直后再进行楼层板的浇注。

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桁架或支架的端部弯曲并与墙体板内的钢筋端部弯曲后绑扎浇筑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板包括面板层、保温层和轻质模块墙体,面板层、保温层之间用ab胶粘接而成,轻质模块墙体和保温板之间直接浇筑而成,轻质模块墙体长度小于面板层和保温层,三者复合后呈凸形结构。面板层上可以带漆面也可以不带漆面。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板的端部设置有三接头螺栓、加强筋、钢筋和内埋螺栓,三接头螺栓连接面板层、保温层和轻质模块墙体,加强筋设置在轻质模块墙体的两侧且向外伸出,当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时,加强筋一部分位于混凝土墙体内,钢筋设置在轻质模块墙体内,内埋螺栓设置在面板层、保温层上且向外伸出,当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时,内埋螺栓一部分位于混凝土墙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模块墙体用含有砖块、石块、石粉的建筑垃圾粉碎材料与粉煤灰、水泥、保水剂和添加剂按如下比例混合而成,建筑垃圾粉碎材料:35-40%,粉煤灰:20-25%,水泥:20-35%,保水剂:5-10%,添加剂:0.5-10%。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模块墙体内设置毛细官网。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屋顶板包括安装部、屋顶外面层和保温层,安装部为卡槽结构,卡设在墙体板上。

本发现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房屋基础施工,并预留定位桩或定位桩孔;

s2:将事先预制好的墙体板通过定位桩安装到房屋基础上,并形成房屋框架结构;

s3:将内模板通过三接头螺栓安装到轻质模块墙体上形成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内腔;

s4:在浇筑内腔中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墙体;

s5:将内模板拆除;

s6:平房结构:在墙体板上安装装配式屋顶板;

多层结构:(1)在第一层的墙体板上放置叠合板桁架或支架;

(2)在第一层墙体板顶部安装第二层墙体板,并将叠合板桁架或支架(10)的端部与墙体板内的钢筋绑扎在一起;

(3)向叠合板桁架或支架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楼层板;

(4)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可拆卸底模板。

(5)继续向上层施工至最顶层;

(6)最后安装装配式屋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轻质模块墙体采用了建筑垃圾的粉碎材料,模块墙体内预埋毛细管网,用于空气能、光能、风能、热能、地温热量交换,做成会呼吸的墙体,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生态房屋;

2)面板层上可以带漆面也可以不带漆面,从而实现多油漆面设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墙体板、楼层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中墙体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1中装配式屋顶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施工方法中墙体板在定位桩上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施工方法中固定内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施工方法中浇筑混凝土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施工方法中拆除内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图7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屋基础,2、墙体板,201、面板层,202、保温层,203、轻质模块墙体,204、三接头螺栓,205、加强筋,206、钢筋,207、内埋螺栓,3、装配式屋顶板,301、安装部,302、屋顶外面层,303、保温层,4、定位桩,5、定位桩安装孔,6、定位桩安装孔,7、定位桩、8、混凝土墙体,9、楼层板,10、叠合板桁架或支架,11、可拆卸底模板,12、调整螺栓,13、毛细管网,14、内模板,15、模板固定螺栓,16、多功能垫片,17、加固板,18、固定螺栓,19、纵向主筋,20、浇筑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及施工方法做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包括房屋基础1以及安装在房屋基础1上的墙体板2,在墙体板2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式屋顶板3。

所述房屋基础1上设置有定位桩4或定位桩安装孔5,在连接房屋基础1的墙体板2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桩安装孔6或是定位桩7,墙体板2通过其底部的定位桩安装孔6或是定位桩7安装到房屋基础1上,首尾连接成房屋结构,其连接部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8,墙体板2和混凝土墙体8上设置有装配式屋顶板3,从而形成生态房屋主体结构。

二层以上的生态房屋还包括楼层板9,楼层板9内设置有叠合板桁架或支架10,叠合板桁架或支架10固定在可拆卸底模板11的上表面。

上下两个墙体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整其相对位置的调整螺栓12。

所述叠合板桁架或支架10的端部弯曲并与墙体板2内的钢筋206端部弯曲后绑扎浇筑在一起。

如附图3所示,所述墙体板2包括面板层201、保温层202和轻质模块墙体203,面板层201、保温层202之间用ab胶粘接而成,轻质模块墙体203和保温板202之间直接浇筑而成,轻质模块墙体203长度小于面板层201和保温层202,三者复合后呈凸形结构。

所述墙体板2的端部设置有三接头螺栓204、加强筋205、钢筋206和内埋螺栓207,三接头螺栓204连接面板层201、保温层202和轻质模块墙体203,加强筋205设置在轻质模块墙体203的两侧且向外伸出,当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8时,加强筋205一部分位于混凝土墙体8内,钢筋206设置在轻质模块墙体203内,内埋螺栓207设置在面板层201、保温层202上且向外伸出,当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8时,内埋螺栓207一部分位于混凝土墙体8内。

所述轻质模块墙体203用含有砖块、石块、石粉的建筑垃圾粉碎材料与粉煤灰、水泥、保水剂和添加剂按如下比例混合而成,建筑垃圾粉碎材料:35-40%,粉煤灰:20-25%,水泥:20-35%,保水剂:5-10%,添加剂:0.5-10%。

所述轻质模块墙体203内设置毛细官网13。

如附图4所示,所述装配式屋顶板3包括安装部301、屋顶外面层302和保温层303,安装部301为卡槽结构,卡设在墙体板2上。

如附图5-9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房屋基础施工,并预留定位桩(4)或定位桩孔(5);

s2:将事先预制好的墙体板通过定位桩安装到房屋基础上,并形成房屋框架结构;(如图5)

s3:将内模板(14)通过三接头螺栓(204)安装到轻质模块墙体(203)上形成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内腔(20);(如图6)

s4:在浇筑内腔中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墙体(8);(如图7)

s5:将内模板(14)拆除;(如图8)

s6:(1)在第一层的墙体板上放置叠合板桁架或支架;

(2)在第一层墙体板顶部安装第二层墙体板,并将叠合板桁架或支架(10)的端部与墙体板内的钢筋(206)绑扎在一起;

(3)向叠合板桁架或支架(10)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楼层板(9);

(4)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可拆卸底模板(11)。

(5)继续向上层施工至最顶层;

(6)最后安装装配式屋顶板(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