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会议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1626发布日期:2019-12-14 01:3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会议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办公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活动会议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的种类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因此,出现了许多工作不局限在办公室内的工作,公司的人员时常需要在外会见客户、公司在外开会、与同事讨论工作、面试员工等等。为了便于上述工作的进行,通常是选择就近的餐厅来开展相关工作。由于,现有的餐厅大多较为嘈杂,且进行相关工作时,易受到餐厅顾客的打扰,这易导致上述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降低,且易存在泄密的情况。同时,在餐厅里进行相关工作不够正式,也没有相应的办公设备,这易使得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给参与人员带来了不少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活动会议房,该活动会议房能够给相关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私密、相关设备齐全的会议场所,能够防止相关活动受到其他人员的打扰、以及出现泄密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在外开展相关工作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活动会议房,其特点在于包括活动房本体、隔音墙板体、扩展墙板体、扩展顶板体、显示屏、白板、白板笔、白板擦、照明灯光组件、两个窗帘、会议桌、若干办公椅,其中活动房本体包括框架体、前透明墙体、后透明墙体,所述框架体包括内架、若干内板体、若干外板体,所述内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左框架、右框架、若干螺栓,所述上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弯曲形成有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下端设有第一纵向杆,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下端设有第二纵向杆,所述上框架的前后两端分设有第一横向杆、第二横向杆,所述下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上弯曲形成有第三弯折部、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上端设有第三纵向杆,所述第四弯折部上端设有第四纵向杆,所述下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横向杆、第四横向杆,所述左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五纵向杆、第六纵向杆,所述左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竖向杆、第二竖向杆,所述右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七纵向杆、第八纵向杆,所述右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竖向杆、第四竖向杆,所述第六纵向杆与第三纵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八纵向杆与第四纵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一纵向杆与第五纵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二纵向杆与第七纵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左框架与右框架围合形成有内腔,各内板体分别遮盖在内腔的腔壁上,各外板体分别遮盖在内架的外壁上,所述前透明墙体包括第五横向杆、第六横向杆、第五竖向杆、第六竖向杆、左竖向定位杆、右竖向定位杆、透明门、门框、两个左横向杆、两个右横向杆、若干前隔音钢化玻璃,所述第五竖向杆的下端、第六竖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六横向杆的左右两端相接,所述第五横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五竖向杆的上端、第六竖向杆的上端相接,所述左竖向定位杆与右竖向定位杆左右并排地布置在第五竖向杆、第六竖向杆之间,并使左竖向定位杆的上下两端、右竖向定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五横向杆、第六横向杆相接,所述门框设置在左竖向定位杆、右竖向定位杆之间,并使门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五横向杆、第六横向杆相接,所述透明门为隔音钢化玻璃门,所述透明门设置在门框上,两个左横向杆上下并排地布置在第五竖向杆与左竖向定位杆之间,并使左横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五竖向杆与左竖向定位杆上,两个右横向杆上下并排地布置在第六竖向杆与右竖向定位杆之间,并使右横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六竖向杆与右竖向定位杆上,两个左横向杆、第五竖向杆与左竖向定位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一安装口,两个右横向杆、第六竖向杆与右竖向定位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二安装口,左横向杆、第五竖向杆、左竖向定位杆与第五横向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三安装口,左横向杆、第五竖向杆、左竖向定位杆与第六横向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四安装口,右横向杆、第六竖向杆、右竖向定位杆与第五横向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五安装口,右横向杆、第六竖向杆、右竖向定位杆与第六横向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六安装口,所述前隔音钢化玻璃为透明的隔音钢化玻璃,各前隔音钢化玻璃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第三安装口、第四安装口、第五安装口、第六安装口中,所述前透明墙体布置在内腔中,所述第六横向杆与第三横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五横向杆与第一横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五竖向杆与第一竖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六竖向杆与第三竖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后透明墙体包括第七横向杆、第八横向杆、第七竖向杆、第八竖向杆、中间杆、两个左水平杆、两个右水平杆、若干后隔音钢化玻璃,所述第七竖向杆的下端、第八竖向杆的下端分别与第八横向杆的左右两端相接,所述第七横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七竖向杆的上端、第八竖向杆的上端相接,所述中间杆呈竖向地布置在第七竖向杆与第八竖向杆之间,并使中间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七横向杆、第八横向杆相接,两个左水平杆上下并排地布置在第七竖向杆与中间杆之间,并使左水平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七竖向杆、中间杆相接,两个右水平杆上下并排地布置在第八竖向杆与中间杆之间,并使右水平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八竖向杆、中间杆相接,两个左水平杆、第七竖向杆与中间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七安装口,两个右水平杆、第八竖向杆与中间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八安装口,所述左水平杆、第七横向杆、第七竖向杆与中间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九安装口,所述左水平杆、第八横向杆、第七竖向杆与中间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十安装口,所述右水平杆、第七横向杆、第八竖向杆与中间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十一安装口,所述右水平杆、第八横向杆、第八竖向杆与中间杆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十二安装口,所述后隔音钢化玻璃为透明的隔音钢化玻璃,各后隔音钢化玻璃分别设置在第七安装口、第八安装口、第九安装口、第十安装口、第十一安装口、第十二安装口中,所述后透明墙体布置在内腔中,并使后透明墙体位于前透明墙体后侧,所述第八横向杆与第四横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七横向杆与第二横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七竖向杆与第二竖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第八竖向杆与第四竖向杆通过螺栓固定一起,所述前透明墙体、后透明墙体与内腔的腔壁之间围合形成有会议腔室;所述隔音墙板体包括隔音泡沫板、遮盖片、若干魔术贴,所述隔音泡沫板一表面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会议腔室的左腔壁上的内板体上,所述遮盖片一表面通过魔术贴粘贴在隔音泡沫板另一表面上,并使遮盖片遮盖在隔音泡沫板上;所述扩展墙板体设置在会议腔室的右腔壁上的内板体上,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扩展墙板体的外壁上,所述白板设置在隔音墙板体的外壁上,并使白板与显示屏呈相对布置,所述白板笔与白板擦布置在会议腔室中,所述扩展顶板体安装于会议腔室的顶壁上,所述扩展顶板体的底面上开设有安放槽,所述照明灯光组件设置于安放槽中,两个窗帘设置在扩展顶板体上,并使两个窗帘分别位于前透明墙体的内侧、后透明墙体的内侧,所述会议桌、办公椅设置在会议腔室中。

优选地,所述隔音泡沫板包括若干小隔音泡沫板,各小隔音泡沫板呈并排布置并分别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内板体上,各小隔音泡沫板的左右侧边上分别开设有扣合凸部、扣合缺口,相邻两个小隔音泡沫板的侧边通过对应的扣合凸部、扣合缺口扣合一起,所述遮盖片一表面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小隔音泡沫板上,并使遮盖片遮盖在小隔音泡沫板上。

优选地,所述框架体的外壁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有灯条。

优选地,所述下框架底部设有若干支撑组件、若干行走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块、螺纹杆、底盘,所述固定块固定在下框架底部,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呈竖向延伸的螺孔,所述螺纹杆呈竖向布置地螺接在螺孔中,所述底盘顶部固定在螺纹杆下端。

优选地,所述白板外壁的底边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顶面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白板笔与白板擦放置在放置槽中。

优选地,所述窗帘为电动窗帘,所述会议腔室中还设有控制电路模块,并使窗帘、照明灯光组件、显示屏分别与控制电路模块相电连接,以在打开照明灯光组件或显示屏时,使窗帘自动关闭;以及在照明灯光组件与显示屏都关闭后,使窗帘自动打开。

优选地,所述扩展墙板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安放腔,所述安放腔的槽口上设有遮盖门;所述安放腔中设有排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该活动会议房具有前透明墙体、后透明墙体,这样能使该活动会议房具有较强的采光性能,这样在会议腔室内可以不用设计出较多的灯具,以及打开较多的灯具,从而有助于降低电能的消耗,进而有助于降低活动会议房的运营成本。且采用前透明墙体、后透明墙体,还可以便于过往的人群观察活动会议房的内部装修,这能达到更好展示活动会议房的作用,从而可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由于该活动会议房包括隔音墙板体,且隔音墙板体设置在会议腔室中。通过隔音墙板体的设置,可使活动会议房具有较高的隔音性,从而可减少会议腔室中的噪音,进而避免人们在会议腔室内进行相关活动受到影响,这能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由于前透明墙体上采用了前隔音钢化玻璃,后透明墙体上采用了后隔音钢化玻璃,且前透明墙体上的透明门为隔音钢化玻璃门。这样前透明墙体与后透明墙体均具有很好的隔音性能,这能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隔音性能,同时,前透明墙体与后透明墙体的结构十分简单、且强度十分高,这能提高活动会议房的安全性。通过各横向杆、各竖向杆、各纵向杆的设置,这有助于提高各框架对接处的可靠性;并也能方便螺栓的布置,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内架的可靠性。由于内板体遮盖在会议腔室的腔壁、外板体遮盖在内架的外壁上,这样对内架的内外表面都能形成遮盖作用,并使得活动会议房具有三层结构,该活动会议房的结构强度与可靠性都十分高;且通过内板体与外板体可以对内架形成遮蔽作用,这不仅能对内架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提升活动会议房的美观性与档次。并且三层结构还能提升活动会议房的隔音性能,这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适用性。由于上框架上具有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下框架上具有第三弯折部与第四弯折部,且左框架上下两端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弯折部与第三弯折部上、右框架上下两端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弯折部与第四弯折部上的;这样通过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的设置,可以降低其上螺栓连接处的高度,这样拆装工人直接就能对这里的螺栓进行拆卸,或者站在较矮的凳子上就能对这里的螺栓进行拆卸,这不仅能方便拆装工人拆装这里的螺栓,还能降低活动会议房拆装时的安全隐患;通过第三弯折部与第四弯折部的设置,可使其上的螺栓尽可能地高于地面,这样拆卸工人无需俯身就能对这里的螺栓进行拆卸,这能方便拆装工人拆装这里的螺栓;因此,该内架的拆装十分便利,并能降低拆装时的安全隐患。由于上框架与下框架都是采用弯折的结构与左框架、右框架相接的,这样便于形成紧凑的结构。通过在内架的各框架上设计出各纵向杆、各横向杆与各竖向杆,这能便于对应框架拼接、组装的便利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内架组装的便利性。由于隔音泡沫板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内板体上的,且遮盖片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隔音泡沫板上的,这样能有效地提高隔音泡沫板与遮盖片安装定位的便利性,且施工过程中,无需用到专业的设备,也无需聘请专业的人士,管理者自行就能完成安装,其施工的难度十分小,施工的周期也十分短;且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颗粒,能避免空气污染,以及防止施工者的身体受到影响。当隔音泡沫板出现损坏时,管理者自行就能实现隔音泡沫板的拆装,隔音泡沫板维护的便利性十分高;且无需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维护,这有助于降低管理者维护的成本。通过遮盖片可以对隔音泡沫板起到遮蔽保护的作用,这有助于延长活动会议房的使用寿命。通过扩展顶板体的设置,可方便照明灯光组件及相关导线的藏纳,这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安全性、美观性与产品档次。通过扩展墙板体的设置,可增强显示屏固定位置的结构强度,以提高显示屏安装固定的可靠性,同时扩展墙板体可便于相关导线的藏纳,这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安全性与美观性。通过使白板与显示屏呈相对设置,既能很好的满足使用的需求,又能便于减少活动会议房的体积,以方便转移活动会议房。由于该活动会议房具有会议腔室,且在会议腔室中设有会议桌、办公椅、白板、白板笔、白板擦;这样可以给使用者提供较为封闭、安静、私密的空间,这样在会议腔室中进行会见客户、公司在外开会、与同事讨论工作、面试员工等等活动时,能够免受外界的打扰,这有助于提高相关活动的效率与准确性,以及更易使相关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且还能避免重要信息出现泄密的情况。且通过会议桌、办公椅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展开相关工作。而通过白板、白板笔、白板擦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记录相关议题、进行会议讨论、展示演示内容,这能有效地提高活动会议房的适用性,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在外开展相关工作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框架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扩展墙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扩展顶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框架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图7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内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上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下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左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4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右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前透明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后透明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图19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图19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电器连接的示意图之一。

图23为本发明中电器连接的示意图之二。

图24为本发明中电器连接的示意图之三。

图25为本发明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5至图8、图1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活动会议房,包括活动房本体1、隔音墙板体2、扩展墙板体3、扩展顶板体4、显示屏5、白板6、白板笔7、白板擦8、照明灯光组件9、两个窗帘10、会议桌20、若干办公椅30,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活动房本体1包括框架体11、前透明墙体12、后透明墙体13;如图9、图19、图20所示,所述框架体11包括内架111、若干内板体112、若干外板体113;如图9与图10所示,所述内架111包括上框架101、下框架102、左框架103、右框架104、若干螺栓105;如图11与图12所示,所述上框架101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弯曲形成有第一弯折部110、第二弯折部120,所述第一弯折部110的下端设有第一纵向杆201,所述第二弯折部120的下端设有第二纵向杆202,所述上框架101的前后两端分设有第一横向杆301、第二横向杆302;如图13所示,所述下框架102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上弯曲形成有第三弯折部130、第四弯折部140,所述第三弯折部130的上端设有第三纵向杆203,所述第四弯折部140上端设有第四纵向杆204,所述下框架10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横向杆303、第四横向杆304;如图14与图15所示,所述左框架10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五纵向杆205、第六纵向杆206,所述左框架10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竖向杆401、第二竖向杆402;如图16所示,所述右框架10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七纵向杆207、第八纵向杆208,所述右框架104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竖向杆403、第四竖向杆404;如图9与图10所示,所述第六纵向杆206与第三纵向杆203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八纵向杆208与第四纵向杆204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一纵向杆201与第五纵向杆205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二纵向杆202与第七纵向杆207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上框架101、下框架102、左框架103与右框架104围合形成有内腔40,各内板体112分别遮盖在内腔40的腔壁上,各外板体113分别遮盖在内架111的外壁上;如图1、图2与图17所示,所述前透明墙体12包括第五横向杆305、第六横向杆306、第五竖向杆405、第六竖向杆406、左竖向定位杆121、右竖向定位杆122、透明门123、门框124、两个左横向杆125、两个右横向杆126、若干前隔音钢化玻璃127,所述第五竖向杆405的下端、第六竖向杆406的下端分别与第六横向杆306的左右两端相接,所述第五横向杆30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五竖向杆405的上端、第六竖向杆406的上端相接,所述左竖向定位杆121与右竖向定位杆122左右并排地布置在第五竖向杆405、第六竖向杆406之间,并使左竖向定位杆121的上下两端、右竖向定位杆12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五横向杆305、第六横向杆306相接,所述门框124设置在左竖向定位杆121、右竖向定位杆122之间,并使门框1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五横向杆305、第六横向杆306相接,所述透明门123为隔音钢化玻璃门,所述透明门123设置在门框124上,两个左横向杆125上下并排地布置在第五竖向杆405与左竖向定位杆121之间,并使左横向杆1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五竖向杆405与左竖向定位杆121上,两个右横向杆126上下并排地布置在第六竖向杆406与右竖向定位杆122之间,并使右横向杆12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六竖向杆406与右竖向定位杆122上,两个左横向杆125、第五竖向杆405与左竖向定位杆121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一安装口501,两个右横向杆126、第六竖向杆406与右竖向定位杆122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二安装口502,左横向杆125、第五竖向杆405、左竖向定位杆121与第五横向杆305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三安装口503,左横向杆125、第五竖向杆405、左竖向定位杆121与第六横向杆306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四安装口504,右横向杆126、第六竖向杆406、右竖向定位杆122与第五横向杆305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五安装口505,右横向杆126、第六竖向杆406、右竖向定位杆122与第六横向杆306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六安装口506,所述前隔音钢化玻璃127为透明的隔音钢化玻璃,各前隔音钢化玻璃127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口501、第二安装口502、第三安装口503、第四安装口504、第五安装口505、第六安装口506中,所述前透明墙体12布置在内腔40中,所述第六横向杆306与第三横向杆303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五横向杆305与第一横向杆301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五竖向杆405与第一竖向杆401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六竖向杆406与第三竖向杆403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如图1、图2与图18所示,所述后透明墙体13包括第七横向杆307、第八横向杆308、第七竖向杆407、第八竖向杆408、中间杆131、两个左水平杆132、两个右水平杆133、若干后隔音钢化玻璃134,所述第七竖向杆407的下端、第八竖向杆408的下端分别与第八横向杆308的左右两端相接,所述第七横向杆30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七竖向杆407的上端、第八竖向杆408的上端相接,所述中间杆131呈竖向地布置在第七竖向杆407与第八竖向杆408之间,并使中间杆1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七横向杆307、第八横向杆308相接,两个左水平杆132上下并排地布置在第七竖向杆407与中间杆131之间,并使左水平杆13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七竖向杆407、中间杆131相接,两个右水平杆133上下并排地布置在第八竖向杆408与中间杆131之间,并使右水平杆13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八竖向杆408、中间杆131相接,两个左水平杆132、第七竖向杆407与中间杆131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七安装口507,两个右水平杆133、第八竖向杆408与中间杆131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八安装口508,所述左水平杆132、第七横向杆307、第七竖向杆407与中间杆131共同围合形成有第九安装口509,所述左水平杆132、第八横向杆308、第七竖向杆407与中间杆131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十安装口510,所述右水平杆133、第七横向杆307、第八竖向杆408与中间杆131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十一安装口511,所述右水平杆133、第八横向杆308、第八竖向杆408与中间杆131共同围合形成有第十二安装口512,所述后隔音钢化玻璃134为透明的隔音钢化玻璃,各后隔音钢化玻璃134分别设置在第七安装口507、第八安装口508、第九安装口509、第十安装口510、第十一安装口511、第十二安装口512中,所述后透明墙体13布置在内腔40中,并使后透明墙体13位于前透明墙体12后侧,所述第八横向杆308与第四横向杆304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七横向杆307与第二横向杆302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七竖向杆407与第二竖向杆402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所述第八竖向杆408与第四竖向杆404通过螺栓105固定一起;如图2所示,所述前透明墙体12、后透明墙体13与内腔40的腔壁之间围合形成有会议腔室50;如图19与图20所示,所述隔音墙板体2包括隔音泡沫板21、遮盖片22、若干魔术贴23,所述隔音泡沫板21一表面通过魔术贴23粘贴在会议腔室50的左腔壁上的内板体112上,所述遮盖片22一表面通过魔术贴23粘贴在隔音泡沫板21另一表面上,并使遮盖片22遮盖在隔音泡沫板21上;如图2、图3与图5所示,所述扩展墙板体3设置在会议腔室50的右腔壁上的内板体112上,所述显示屏5安装在扩展墙板体3的外壁上;如图7所示,所述白板6设置在隔音墙板体2的外壁上,并使白板6与显示屏5呈相对布置;如图7与图8所示,所述白板笔7与白板擦8布置在会议腔室50中;如图3与图6所示,所述扩展顶板体4安装于会议腔室50的顶壁上,所述扩展顶板体4的底面上开设有安放槽41,所述照明灯光组件9设置于安放槽41中,两个窗帘10设置在扩展顶板体4上,并使两个窗帘10分别位于前透明墙体12的内侧、后透明墙体13的内侧,所述会议桌20、办公椅30设置在会议腔室50中。由于该活动会议房具有前透明墙体12、后透明墙体13,这样能使该活动会议房具有较强的采光性能,这样在会议腔室50内可以不用设计出较多的灯具,以及打开较多的灯具,从而有助于降低电能的消耗,进而有助于降低活动会议房的运营成本。且采用前透明墙体12、后透明墙体13,还可以便于过往的人群观察活动会议房的内部装修,这能达到更好展示活动会议房的作用,从而可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由于该活动会议房包括隔音墙板体2,且隔音墙板体2设置在会议腔室50中。通过隔音墙板体2的设置,可使活动会议房具有较高的隔音性,从而可减少会议腔室50中的噪音,进而避免人们在会议腔室50内进行相关活动受到影响,这能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由于前透明墙体12上采用了前隔音钢化玻璃127,后透明墙体13上采用了后隔音钢化玻璃134,且前透明墙体12上的透明门123为隔音钢化玻璃门。这样前透明墙体12与后透明墙体13均具有很好的隔音性能,这能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隔音性能,同时,前透明墙体12与后透明墙体13的结构十分简单、且强度十分高,这能提高活动会议房的安全性。通过各横向杆、各竖向杆、各纵向杆的设置,这有助于提高各框架对接处的可靠性;并也能方便螺栓105的布置,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内架111的可靠性。由于内板体112遮盖在会议腔室50的腔壁、外板体113遮盖在内架111的外壁上,这样对内架111的内外表面都能形成遮盖作用,并使得活动会议房具有三层结构,该活动会议房的结构强度与可靠性都十分高;且通过内板体112与外板体113可以对内架111形成遮蔽作用,这不仅能对内架111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提升活动会议房的美观性与档次。并且三层结构还能提升活动会议房的隔音性能,这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适用性。由于上框架101上具有第一弯折部110与第二弯折部120、下框架102上具有第三弯折部130与第四弯折部140,且左框架103上下两端是分别通过螺栓105固定在第一弯折部110与第三弯折部130上、右框架104上下两端是分别通过螺栓105固定在第二弯折部120与第四弯折部140上的;这样通过第一弯折部110与第二弯折部120的设置,可以降低其上螺栓105连接处的高度,这样拆装工人直接就能对这里的螺栓105进行拆卸,或者站在较矮的凳子上就能对这里的螺栓105进行拆卸,这不仅能方便拆装工人拆装这里的螺栓105,还能降低活动会议房拆装时的安全隐患;通过第三弯折部130与第四弯折部140的设置,可使其上的螺栓105尽可能地高于地面,这样拆卸工人无需俯身就能对这里的螺栓105进行拆卸,这能方便拆装工人拆装这里的螺栓105;因此,该内架111的拆装十分便利,并能降低拆装时的安全隐患。由于上框架101与下框架102都是采用弯折的结构与左框架103、右框架104相接的,这样便于形成紧凑的结构。通过在内架111的各框架上设计出各纵向杆、各横向杆与各竖向杆,这能便于对应框架拼接、组装的便利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内架111组装的便利性。由于隔音泡沫板21是通过魔术贴23粘贴在内板体112上的,且遮盖片22是通过魔术贴23粘贴在隔音泡沫板21上的,这样能有效地提高隔音泡沫板21与遮盖片22安装定位的便利性,且施工过程中,无需用到专业的设备,也无需聘请专业的人士,管理者自行就能完成安装,其施工的难度十分小,施工的周期也十分短;且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颗粒,能避免空气污染,以及防止施工者的身体受到影响。当隔音泡沫板21出现损坏时,管理者自行就能实现隔音泡沫板21的拆装,隔音泡沫板21维护的便利性十分高;且无需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维护,这有助于降低管理者维护的成本。通过遮盖片22可以对隔音泡沫板21起到遮蔽保护的作用,这有助于延长活动会议房的使用寿命。通过扩展顶板体4的设置,可方便照明灯光组件9及相关导线的藏纳,这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安全性、美观性与产品档次。通过扩展墙板体3的设置,可增强显示屏5固定位置的结构强度,以提高显示屏5安装固定的可靠性,同时扩展墙板体3可便于相关导线的藏纳,这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安全性与美观性。通过使白板6与显示屏5呈相对设置,既能很好的满足使用的需求,又能便于减少活动会议房的体积,以方便转移活动会议房。由于该活动会议房具有会议腔室50,且在会议腔室50中设有会议桌20、办公椅30、白板6、白板笔7、白板擦8;这样可以给使用者提供较为封闭、安静、私密的空间,这样在会议腔室50中进行会见客户、公司在外开会、与同事讨论工作、面试员工等等活动时,能够免受外界的打扰,这有助于提高相关活动的效率与准确性,以及更易使相关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且还能避免重要信息出现泄密的情况。且通过会议桌20、办公椅30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展开相关工作。而通过白板6、白板笔7、白板擦8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记录相关议题、进行会议讨论、展示演示内容,这能有效地提高活动会议房的适用性,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在外开展相关工作的需求。

本发明的活动会议房可安放在商场、街道、公园、小区等地方,人们可以在会议腔室50内进行会议或办公或学习等等。

所述显示屏5上设有无线信号模块与有线信号接口。因此,所述显示屏5具有无线连接与有线连接两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可使手机或平板或手提电脑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到显示屏5上。这样就能在显示屏5上显示出手机或平板或手提电脑上的画面,这就可以方便人们讨论电子设备上的文件。

所述白板6是通过螺钉固定的,其中,固定白板6的螺钉是依次穿过白板6、隔音墙板体2后螺接在内板体112或内架111上的。

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透明门123上设有智能锁100,所述智能锁100上设有手动关闭开关,所述透明门123或智能锁100上设有二维码,同时还使智能锁100与后台服务器相接。当人们想要使用活动会议房时,可通过手机扫描上述的二维码时,这就可通过手机进入与后台服务器相接的支付页面;这时使用者需要在支付页面上预付使用费;当人们完成支付后,智能锁100就自动打开并开始计时;在智能锁100打开后,人们就可以使用会议腔室50;当人们通过手动关闭开关关闭智能锁100时,智能锁100停止计时,并由后台服务器计算出使用费,以及计算出多收的费用,最后由后台服务器将多收的费用退还给用户。这样的结构设计,能使活动会议房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有助于降低活动会议房的管理成本。该智能锁(100)采用的是现有共享单车上的扫描开锁系统,只能这里是先预收合适的费用,然后再将多收的费用退还给使用者。

所述左框架103为矩形框架结构,其中第五纵向杆205、第六纵向杆206、第一竖向杆401与第二竖向杆402共同围合形成了该矩形框架结构的四条侧边。所述右框架104为矩形框架结构,其中第七纵向杆207、第八纵向杆208、第三竖向杆403与第四竖向杆404共同围合构成了该矩形框架结构的四条侧边。

所述前透明墙体12与上框架101、下框架102的连接处,可以根据上框架101、下框架102的外形结构,将前透明墙体12设计成与之相配的结构,以使前透明墙体12与第一弯折部110的内壁、第二弯折部120的内壁、第三弯折部130的内壁、第四弯折部140的内壁相匹配。所述后透明墙体13与上框架101、下框架102的连接处,可以根据上框架101、下框架102的外形结构,将后透明墙体13设计成与之相配的结构,以使后透明墙体13与第一弯折部110的内壁、第二弯折部120的内壁、第三弯折部130的内壁、第四弯折部140的内壁相匹配。

所述办公椅30采用底部带滚轮、能够调节高度的座椅,这样可方便座椅的挪动,以及满足不同高度的人使用。

如图10至图12、图14与图15所示,所述螺栓105由螺杆115、柱形螺母135构成,所述柱形螺母135一端开设有贯穿至其另一端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纵向杆20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116,所述第五纵向杆205上开设有与第一穿孔116位置对应的第一沉头孔117,所述柱形螺母135一端嵌装在第一沉头孔117中,所述螺杆115穿过第一穿孔116后螺接于第一沉头孔117中的柱形螺母135上。通过采用柱形螺母135,可以增大螺杆115的螺接量,从而有助于提高螺接的可靠性。通过在第五纵向杆205上开设出第一沉头孔117,可方便柱形螺母135的定位与藏纳,这不仅能提高柱形螺母135安装定位的可靠性,还可以避免柱形螺母135露出过多,以免柱形螺母135妨碍到其它操作。其它横向杆之间可采用与上述连接结构相同的结构连接一起。所述柱形螺母135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其中,其它纵向杆与纵向杆、横向杆与横向杆、竖向杆与竖向杆之间的连接,同样可以这样的组装方式,即采用柱形螺母、沉头孔等结构。

所述前透明墙体12或后透明墙体13上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体、排气风扇,所述排气管体穿置在前透明墙体12或后透明墙体13上,并使排气管体与会议腔室50相连通,所述排气风扇设置在排气管体上。通过排气管体与排气风扇的设置,有助于改善会议腔室50内的空气环境。

所述会议腔室50的上下左右腔壁上均遮盖有内板体112。

所述第一弯折部110、第二弯折部120、第三弯折部130与第四弯折部140分别为圆弧状结构。

所述上框架101、下框架102、左框架103、右框架104、及其它框架或杆体均采用q345钢材制成。

所述内板体112、外板体113为木板或塑料板或金属板。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以将左框架103、右框架104做成平面形、弧形、多面形等等,这样就能使活动会议房的左右腔壁呈平面形、弧形、多面形等,从而就可以加工出不同造型的会议房。

所述内板体112与外板体113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内架111上。

所述内架111为框架结构,这样在内板体112与外板体113之间就能形成空腔,该空腔可用于布置导线。

所述白板6可以作为投影布使用,以便于将投影仪投影的画面投影到白板6上,这样能简化活动会议房的结构,以便于降低活动会议房的制造成本。

如图19至图21所示,所述隔音泡沫板21包括若干小隔音泡沫板211,各小隔音泡沫板211呈并排布置并分别通过魔术贴23粘贴在内板体112上,各小隔音泡沫板211的左右侧边上分别开设有扣合凸部212、扣合缺口213,相邻两个小隔音泡沫板211的侧边通过对应的扣合凸部212、扣合缺口213扣合一起,所述遮盖片22一表面通过魔术贴23粘贴在小隔音泡沫板211上,并使遮盖片22遮盖在小隔音泡沫板211上。当其中一个小隔音泡沫板211出现损坏时,只需更换出现损坏的小隔音泡沫板211即可,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活动会议房的维护成本。通过扣合凸部212与扣合缺口213的设置,既可以提高各小隔音泡沫板211对接的准确性,还能避免相邻两个小隔音泡沫板211之间存在缝隙,这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可靠性。

如图20与图21所示,所述魔术贴23由魔术贴勾面231、魔术贴毛面232构成,所述遮盖片22的内表面与小隔音泡沫板211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勾面231,所述内板体112的外表面与小隔音泡沫板211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毛面232,所述小隔音泡沫板211通过其上的魔术贴勾面231粘贴在内板体112上的魔术贴毛面232上,所述遮盖片22通过其上的魔术贴勾面231粘贴在小隔音泡沫板211上的魔术贴毛面232上。所述魔术贴勾面231通过胶水固定在遮盖片22或小隔音泡沫板211上;或者,使魔术贴勾面231通过缝合线固定在遮盖片22或小隔音泡沫板211上。所述魔术贴毛面232通过胶水固定在内板体112或小隔音泡沫板211上;或者,使魔术贴毛面232通过缝合线固定在内板体112或小隔音泡沫板211上。

所述遮盖片22由若干金属板或木板或塑料板拼接而成。

所述遮盖片22为装饰布或装饰板或装饰纸或装饰塑料片。这样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美观性。

所述遮盖片22还可以采用耐磨塑料布。通过耐磨塑料布可以对小隔音泡沫板211起到更好的遮蔽保护作用,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活动会议房的可靠性。

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框架体11的外壁上设有凸起部14,所述凸起部14的侧壁上设有容纳腔141,所述容纳腔141中设有灯条15。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的醒目性,以便于使用者能够快速得找到活动会议房的位置,尤其在晚上能更加便于使用者寻找到活动会议房。同时这样的结构还能提高活动会议房的美观性。所述容纳腔141的腔口上设有透光盖142,通过透光盖142可以对灯条15起到遮蔽保护的作用。

如图9、图10与图25所示,所述下框架102底部设有若干支撑组件411、若干行走轮412,所述支撑组件411包括固定块413、螺纹杆414、底盘415,所述固定块413固定在下框架102底部,所述固定块413上开设有呈竖向延伸的螺孔416,所述螺纹杆414呈竖向布置地螺接在螺孔416中,所述底盘415顶部固定在螺纹杆414下端。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便于活动会议房的移动与定位。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底盘415或螺纹杆414,就可使底盘415实现升降运动。当需要对活动会议房定位时,就将底盘415向下调节,使其与地面接触。当需要移动活动会议房时,就使底盘415向上移动,使其离开地面,并使行走轮412与地面接触,这样就能很方便地移动活动会议房。所述行走轮412为带有刹车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412可固定在固定块413上。

如图9至图18所示,所述上框架101、下框架102、左框架103、右框架104分别为板式框架结构。所述上框架101、下框架102、左框架103、右框架104分别由若干截面呈矩形的钢管焊接而成;所述第一弯折部110、第二弯折部120、第三弯折部130与第四弯折部140分别是通过弯折对应位置的钢管形成的。所述第一纵向杆201、第二纵向杆202、第三纵向杆203、第四纵向杆204、第五纵向杆205、第六纵向杆206、第七纵向杆207、第八纵向杆208、第一竖向杆401、第二竖向杆402、第三竖向杆403、第四竖向杆404、第五竖向杆405、第六竖向杆406、第七竖向杆407、第八竖向杆408、第一横向杆301、第二横向杆302、第三横向杆303、第四横向杆304、第五横向杆305、第六横向杆306、第七横向杆307与第八横向杆308分别为截面呈矩形的钢管,它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对应的框架上的。

如图7与图8所示,所述白板6外壁的底边上设有凸出部61,所述凸出部61的顶面上开设有放置槽62,所述白板笔7与白板擦8放置在放置槽62中。该放置槽62可方便物品的放置,以及可方便白板笔7与白板擦8的拿取使用。

如图22所示,所述窗帘10为电动窗帘,所述会议腔室50中还设有控制电路模块200,并使窗帘10、照明灯光组件9、显示屏5分别与控制电路模块200相电连接,以在打开照明灯光组件9或显示屏5时,使窗帘10自动关闭;以及在照明灯光组件9与显示屏5都关闭后,使窗帘10自动打开。通过控制电路模块200的设置,可便于协调控制窗帘10、照明灯光组件9与显示屏5之间的开关,有助于提高窗帘自动控制结构的可靠性。由于窗帘10无需用户拉动其开关,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窗帘10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以及减少窗帘沾染上污物的几率,这样在长期的使用下,窗帘也不易出现污损的情况,这有助于降低活动会议房的维护成本。在打开照明灯光组件9或显示屏5时,通过电路将该信息传输给控制电路模块200,控制电路模块200在接收到该信息时,就使窗帘10做关闭动作。在控制电路模块200通过电路获得照明灯光组件9与显示屏5都关闭的信息时,就使窗帘10做打开动作。所述控制电路模块200可采用单片机,以通过单片机协调控制上述电器的开关。

如图6所示,所述会议腔室50中还设有展示灯光组件300,所述展示灯光组件300安装在扩展顶板体(4)上。所述展示灯光组件300在无人使用活动会议房的状态下开启,以起到照亮会议腔室50的作用,从而方便顾客观察内部装修,以保证办公房具有好的展示效果。

如图6所示,所述扩展顶板体4的底面上设有安装槽42,所述窗帘10上端固定在安装槽42槽底。由于窗帘10的传动结构在其上部,通过安装槽42的开设,可以对窗帘10的传动结构起到隐藏保护的作用。所述窗帘10为现有常规的窗帘。其中现有窗帘10包括传动结构、窗帘布,所述窗帘布是通过传动结构实现展开与收折的;安装时,是使传动结构固定在安装槽42槽底的,并使窗帘布向下垂着。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还可以使窗帘10单独与照明灯光组件9相联动。例如,将窗帘10与照明灯光组件9连接到同一个三线开关的不同接线端上,这样在打开窗帘10与照明灯光组件9中的其中一个时,就能使另一个关闭。

如图23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所述窗帘10与显示屏5可采用以下方式实现联动:当显示屏5采用遥控开关400进行开关时,可在显示屏5侧旁的会议腔室50腔壁上安装上无线控制开关500,并使无线控制开关500与窗帘10相电连接,并通过无线控制开关500接收遥控开关400发出的开关信号。当用户用遥控开关400打开显示屏5时,无线控制开关500就同时接收到遥控开关400发出的打开信号;当无线控制开关500接收到该打开信号时,就使窗帘10做关闭动作。当用户用遥控开关400关闭显示屏5时,无线控制开关500也同时接收到遥控开关400发出的关闭信号;当无线控制开关500接收到该关闭信号时,就使窗帘10做打开动作。

如图24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由人体红外感应器600与控制电路模块200组成的结构单独控制窗帘10的开关。该设计的具体方案为:将人体红外感应器600与控制电路模块200设置在会议腔室50中,并使窗帘10、人体红外感应器600分别与控制电路模块200相电连接。当人体红外感应器600探测到会议腔室50内有人时,就产生相应的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模块200,当控制电路模块200接收到该信号时,就通过控制电路模块200使窗帘10自动关闭;当人体红外感应器600探测到会议腔室50内没有人时,就产生相应的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模块200,当控制电路模块200接收到该信号时,就通过控制电路模块200使窗帘10自动打开。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使窗帘10实现自动开关,无需用户单独开关窗帘10,这有助于提高活动会议房使用的便利性。由于窗帘10无需用户操作开关,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窗帘10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以及减少窗帘沾染上污物的几率,这样在长期的使用下,窗帘也不易出现污损的情况,这有助于降低活动会议房的维护成本。该控制电路模块200同样可采用单片机。

如图5所示,所述扩展墙板体3的外壁上开设有安放腔31,所述安放腔31的槽口上设有遮盖门32;所述安放腔31中设有排插33。该安放腔31可用来放置办公用品与相关电器设备,例如放置文具、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投影仪、路由器等等;这有助于提高会议房的适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