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1004发布日期:2019-07-24 09:44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土木工程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着这些建筑物的安全。对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往往需要通过多组混凝土试块进行检测,这些混凝土试块都要经过浇筑、脱模、养护这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混凝土试块脱模常采用的是充气脱模的方式,目前很多混凝土模具底部都留有充气脱模孔,大多通过高压气泵连接加气枪对充气脱模孔进行充气,使模具内空气迅速膨胀从而实现混凝土试块与混凝土试模的脱离,之后便可将混凝土试块取出,此种充气脱模的方式不能完全摆脱人工的操作,需要手动将脱离混凝土试模的混凝土试块取出,之后转运到试块转移台上进行下一步的测试工作,整个脱模与转移的过程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现脱模与转移试块均自动化的一套设备来解决目前传统混凝土试块脱模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能够实现快速脱模,且脱模之后能够自动实现混凝土试块的转移,整个脱模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包括用于限定混凝土试模位置的试模位,用于实现对混凝土试模进行定位和推出的定位推出机构和用于将混凝土试块推出混凝土试模的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推出机构包括位于混凝土试模上方用于从垂直方向上实现对混凝土试模压紧的上部驱动气缸和位于混凝土试模的侧方用于从试模位的入口端将混凝土试模推出的侧部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混凝土试块数量一致的推力气缸和通过所述推力气缸直接给所述混凝土试块施加推力的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包括与所述推力气缸数量一致的顶针和用于并排连接所述顶针的连接板,所述顶针的针尖正对混凝土试模底部的圆孔,任两针尖到所述混凝土试块的距离均不相等。

具体的,上部驱动气缸限定混凝土试模的位置,之后通过驱动机构施加给混凝土试块推力,从而实现将混凝土试块从混凝土试模上脱离,考虑到快捷高效的脱模效果,本技术方案中,推力气缸的数量与混凝土试块的数量一致,顶针作为施加推力的直接作用件,考虑到多个推力气缸需要同时启动才能实现高效脱模的效果,但每个推力气缸的驱动力是一定的,则推力气缸施加给每个混凝土试块的驱动力有限,需要快速有效的脱模必须要保证足够的驱动力才能实现,否则脱模便会因驱动力不足而不顺畅,甚至造成混凝土试块与混凝土试模因卡紧而无法脱出的问题。因此,本设计方案采用多气缸同时启动,在很短的时间内逐个脱模的方式能够解决上述推力气缸驱动力有限,脱模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顶针直接作用在混凝土试块上,顶针与混凝土试块接触开始即脱模开始,由于任两针尖到所述混凝土试块的距离均不相等,顶针在推力气缸的驱动下先后接触混凝土试块,当多个推力气缸同时启动时,距离混凝土试块最近的顶针先接触混凝土试块,在其他顶针均还未接触混凝土试块的过程中,由于多个推力气缸同时驱动,则多个推力气缸的驱动力通过并排连接顶针的连接板将推力集中到与混凝土试块相抵的顶针上,此种设计,便达到了多气缸合力推动混凝土试块的目的,当下一顶针与下一混凝土试块接触之后则合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转移,直至最后一个顶针与最后一个混凝土试块接触并合力推出最后一个混凝土试块之后,合力便结束,本设计方案,能够很好的将推力气缸的推力组合利用,达到了快捷高效的脱模效果,设计合理,工作效果明显提高。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顶针的并排连接,所述顶针并排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推力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推力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所述顶针同轴。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顶针的并排连接,所述顶针的连接端与所述推力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顶针依次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顶针的有效安装,所述顶针的一端通过顶针固定器与所述推力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实现顶针在推力气缸的驱动下先后与对应的混凝土试块接触,任一所述顶针的针尖到与该针尖垂直距离最近的所述针尖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5cm-1cm。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脱模之后的混凝土试块的转移,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试模位一侧用于引导混凝土试块转移的试块导向台和与所述试块导向台连通且承接混凝土试块转移的试块转移台,所述试块导向台与所述试块转移台交接的位置为试块推出位,所述试块推出位的一侧为试块转移通道,该试块推出位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所述试块推出位上的混凝土试块推入至所述试块转移通道的试块转移气缸,所述试块转移气缸的活塞杆的轴线与混凝土试模的轴线一致。

具体的,试块导向台的长度大于试模位的长度,试模位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混凝土试模的长度,试块导向台、试模位的宽度均大于混凝土试块的高度,即混凝土试模底部到混凝土试模上端口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混凝土试块能够被推力气缸顺利的推送至试块导向台上,并通过试块导向台将混凝土试块引导至试块推出位,之后通过试块转移气缸将位于试块推出位上的混凝土试块逐次推入至试块转移通道。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实现混凝土试块能够自动滑落至试块推出位上,所述试块导向台的底面为向所述试块推出位倾斜的斜面。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上部驱动气缸的安装以及对试模位大小的限定,所述试模位包括安装架和位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试模位之间的限位腔,混凝土试模位于所述限位腔内且所述限位腔的两端贯通,所述上部驱动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上部,所述侧部驱动气缸位于所述试模位的入口端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避免硬性接触对混凝土试模造成的损害,所述上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直接与混凝土试模相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竖板和水平设于两竖板之间的横板,所述上部驱动气缸安装在所述横板上,靠近所述推力气缸的所述竖板上设有与混凝土试模底部的圆孔相对的过孔,所述顶针的前端穿过所述过孔并正对混凝土试模底部所设的圆孔,靠近试块导向台的所述竖板上设有尺寸大于混凝土试块截面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混凝土试块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与混凝土试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具体的,混凝土试模的左侧为混凝土试块的出口端,混凝土试块从该端推出并经推力气缸推至与该出口端相对的试块导向台上,试块导向台与试模位连通,因此,混凝土试块能够被推力气缸顺利的推送至试块导向台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的有益效果:上部驱动气缸限定混凝土试模的位置,之后通过驱动机构施加给混凝土试块推力,从而实现将混凝土试块从混凝土试模上脱离,考虑到快捷高效的脱模效果,本技术方案中,推力气缸的数量与混凝土试块的数量一致,顶针作为施加推力的直接作用件,考虑到多个推力气缸需要同时启动才能实现高效脱模的效果,但每个推力气缸的驱动力是一定的,则推力气缸施加给每个混凝土试块的驱动力有限,需要快速有效的脱模必须要保证足够的驱动力才能实现,否则脱模便会因驱动力不足而不顺畅,甚至造成混凝土试块与混凝土试模因卡紧而无法脱出的问题。因此,本设计方案采用多气缸同时启动,在很短的时间内逐个脱模的方式能够解决上述推力气缸驱动力有限,脱模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顶针直接作用在混凝土试块上,顶针与混凝土试块接触开始即脱模开始,由于任两针尖到所述混凝土试块的距离均不相等,顶针在推力气缸的驱动下先后接触混凝土试块,当多个推力气缸同时启动时,距离混凝土试块最近的顶针先接触混凝土试块,在其他顶针均还未接触混凝土试块的过程中,由于多个推力气缸同时驱动,则多个推力气缸的驱动力通过并排连接顶针的连接板将推力集中到与混凝土试块相抵的顶针上,此种设计,便达到了多气缸合力推动混凝土试块的目的,当下一顶针与下一混凝土试块接触之后则合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转移,直至最后一个顶针与最后一个混凝土试块接触并合力推出最后一个混凝土试块之后,合力便结束,本设计方案,能够很好的将推力气缸的推力组合利用,达到了快捷高效的脱模效果,设计合理,工作效果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顶针组件示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顶针组件示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顶针组件示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试模位1;混凝土试模2;上部驱动气缸3;侧部驱动气缸4;推力气缸5;顶针6;连接板7;针尖7.1;顶针固定器8;试块导向台9;试块转移台10;试块推出位11;试块转移通道12;试块转移气缸13;限位腔14;竖板15;横板16;通孔17;侧挡板18;橡胶垫块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试块脱模装置,包括用于限定混凝土试模2位置的试模位1,用于实现对混凝土试模2进行定位和推出的定位推出机构和用于将混凝土试块推出混凝土试模2的驱动机构,定位推出机构包括位于混凝土试模2上方用于从垂直方向上实现对混凝土试模2压紧的上部驱动气缸3和位于混凝土试模2的侧方用于从试模位1的入口端将混凝土试模2推出的侧部驱动气缸4;驱动机构包括与混凝土试块数量一致的推力气缸5和通过推力气缸5直接给混凝土试块施加推力的顶针组件,顶针组件包括与推力气缸5数量一致的顶针6和用于并排连接顶针6的连接板7,顶针6的针尖7.1正对混凝土试模2底部的圆孔,任两针尖7.1到混凝土试块的距离均不相等。

具体的,上部驱动气缸3限定混凝土试模2的位置,之后通过驱动机构施加给混凝土试块推力,从而实现将混凝土试块从混凝土试模2上脱离,考虑到快捷高效的脱模效果,本技术方案中,推力气缸5的数量与混凝土试块的数量一致,顶针6作为施加推力的直接作用件,考虑到多个推力气缸5需要同时启动才能实现高效脱模的效果,但每个推力气缸5的驱动力是一定的,则推力气缸5施加给每个混凝土试块的驱动力有限,需要快速有效的脱模必须要保证足够的驱动力才能实现,否则脱模便会因驱动力不足而不顺畅,甚至造成混凝土试块与混凝土试模2因卡紧而无法脱出的问题。因此,本设计方案采用多气缸同时启动,在很短的时间内逐个脱模的方式能够解决上述推力气缸5驱动力有限,脱模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顶针6直接作用在混凝土试块上,顶针6与混凝土试块接触开始即脱模开始,由于任两针尖7.1到混凝土试块的距离均不相等,顶针6在推力气缸5的驱动下先后接触混凝土试块,当多个推力气缸5同时启动时,距离混凝土试块最近的顶针6先接触混凝土试块,在其他顶针6均还未接触混凝土试块的过程中,由于多个推力气缸5同时驱动,则多个推力气缸5的驱动力通过并排连接顶针6的连接板7将推力集中到与混凝土试块相抵的顶针6上,此种设计,便达到了多气缸合力推动混凝土试块的目的,当下一顶针6与下一混凝土试块接触之后则合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转移,直至最后一个顶针6与最后一个混凝土试块接触并合力推出最后一个混凝土试块之后,合力便结束,本设计方案,能够很好的将推力气缸5的推力组合利用,达到了快捷高效的脱模效果,设计合理,工作效果明显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对顶针6的并排连接,顶针6并排设置在连接板7上,连接板7与推力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推力气缸5的活塞杆与对应的顶针6同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6所示,为了实现对顶针6的并排连接,顶针6的连接端与推力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顶针6依次与连接板7固定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6所示,为了实现对顶针6的有效安装,顶针6的一端通过顶针固定器8与推力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3中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顶针6在推力气缸5的驱动下先后与对应的混凝土试块接触,任一顶针6的针尖7.1到与该针尖7.1垂直距离最近的针尖7.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5c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 -图3所示,为了实现对脱模之后的混凝土试块的转移,还包括设置在试模位1一侧用于引导混凝土试块转移的试块导向台9和与试块导向台9连通且承接混凝土试块转移的试块转移台10,试块导向台9与试块转移台10交接的位置为试块推出位11,试块推出位11的一侧为试块转移通道12,该试块推出位11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将试块推出位11上的混凝土试块推入至试块转移通道12的试块转移气缸13,试块转移气缸13的活塞杆的轴线与混凝土试模2的轴线一致。

具体的,试块导向台9的长度大于试模位1的长度,试模位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混凝土试模2的长度,试块导向台9、试模位1的宽度均大于混凝土试块的高度,即混凝土试模2底部到混凝土试模2上端口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混凝土试块能够被推力气缸5顺利的推送至试块导向台9上,并通过试块导向台9将混凝土试块引导至试块推出位11,之后通过试块转移气缸13将位于试块推出位11上的混凝土试块逐次推入至试块转移通道1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混凝土试块能够自动滑落至试块推出位11上,试块导向台9的底面为向试块推出位11倾斜的斜面,试块导向台9还包括侧挡板18,侧挡板18垂直设置,且侧挡板18后方设有弹簧,以便于被顶针6最先推出的试块与接触后可以继续向前运动,从而避免试块被顶针6和侧挡板18刚性挤压损坏。

具体的,考虑到为了顺利的实现将试模位1上的混凝土试块推送至试块导向台9,试模位1与试块导向台9为一体式的面板,面板整体向试块推出位11一侧倾斜,这样混凝土试模2中的混凝土试块被推送到试块导向台9后,由于试块导向台9为倾斜的设计,混凝土试块便自动下滑至试块推出位11,相比于试模位1水平设置,试块导向台9倾斜设置的常规状态,试块在被顶出混凝土试模2时,不会因为跌落到试块导向台9而发生损坏,效果更好。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对上部驱动气缸3的安装以及对试模位1大小的限定,试模位1包括安装架和位于安装架与试模位1之间的限位腔14,混凝土试模2位于限位腔14内且限位腔14的两端贯通,上部驱动气缸3安装在安装架的上部,侧部驱动气缸4位于试模位1的入口端一侧。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避免硬性接触对混凝土试模2造成的损害,上部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上设有橡胶垫块19,橡胶垫块19直接与混凝土试模2相抵。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安装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竖板15和水平设于两竖板15之间的横板16,上部驱动气缸3安装在横板16的中部,靠近推力气缸5的竖板15上设有与混凝土试模2底部的圆孔相对的过孔,顶针6的前端穿过过孔并正对混凝土试模2底部所设的圆孔,靠近试块导向台9的竖板15上设有尺寸大于混凝土试块截面积的通孔17,通孔17的数量与混凝土试块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与混凝土试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具体的,混凝土试模2的左侧为混凝土试块的出口端,混凝土试块从该端推出并经推力气缸5推至与该出口端相对的试块导向台9上,试块导向台9与试模位1连通,因此,混凝土试块能够被推力气缸5顺利的推送至试块导向台9上。

脱模步骤:

1.首先将带混凝土试块的混凝土试模2侧向90度翻转推入试模位1中,即自试模位1的入口端推入限位腔14内,上部驱动气缸3启动,上部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与混凝土试模2的上端面抵紧,实现对混凝土试模2的固定,之后多个推力气缸5同时启动,顶针6先后与对应的混凝土试块抵紧并将混凝土试块推入至试块导向台9,之后推力气缸5的活塞杆退回。

2.由于试块导向台9为朝向试模位1倾斜的斜面,推力气缸5将混凝土试块推入至试块导向台9上且顶针6施加给混凝土试块的推力消失之后,混凝土试块因斜面而自动下滑,位于前端的混凝土试块滑入至试块推出位11,之后试块转移气缸13将位于试块推出位11上的混凝土试块推入至转移通道并沿着转移通道继续推入至压力机承压台后复位,试块转移气缸13复位的过程中,下一混凝土试块继续下滑至试块推出位11,试块转移气缸13再次将试块推出位11上的混凝土试块推入至转移通道并沿着转移通道继续推入至压力机承压台后复位,重复上述动作。

3.侧部驱动气缸4将位于试模位1上的空混凝土试模2推出,完成一个混凝土试模2的脱模工作。下移混凝土试模2的脱模工作则重复上述动作。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