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25375发布日期:2019-08-03 10:5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及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屋面工程质量问题非常突出,直接影响到建筑安全和使用功能,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防水设计和隔热设计是炎热地区屋面工程设计的主要环节。

平屋面防水是以有机防水材料为主的防水系统,其使用年限远低于建筑的设计寿命,所以屋面防水工程不仅要考虑一次性投资,更应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日常维护、大修、翻修的投资。事实上我国用于屋面返修的费用远大于新建工程。常见的倒置式屋面做法是采用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用专用胶浆贴于防水层上,上做配筋细石混凝土,如需美观,还可再做水泥砂浆粘贴缸砖或广场砖等。优点是避免拉应力、紫外线以及其他因素对防水层的破坏,从而延长了防水层使用寿命。这种做法最大的缺点是不便维修,需先要掀去刚性保护层和保温层,施工困难,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从屋面运输下来还增加不少费用,不符合绿色建筑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其次日常维护困难,难以查找迎水面渗漏的地方,从背水面维修效果并不可靠。刚性保护层容易开裂,渗入的雨水困在内部,形成水蒸汽,产生内部应力,造成构造层起拱开裂渗漏,必要时需设排气装置。保温层直接贴于防水层上还存在材料不相容问题,设计和施工人员难以掌握材料的相容性。

由于屋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较多,顶板室内外温差、空调负荷远大于建筑任何一面围护结构,因此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减少空调耗能和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有效措施。虽然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但并不符合节材要求。架空隔热是一种传统隔热措施,早期使用的大阶砖、五脚砖因强度低、易破碎已经被淘汰。现在通常采用预制钢筋细石混凝土板,为了确保通风,架空层高度较高,一般在200~300mm之间,进风口设置在当地炎热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正压区,出风口设置在负压区,使用很不灵活,实际通风隔热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钢筋细石混凝土板传热系数高,板底内表面温度非常高,靠自然风压差不足以产生充足的空气对流,带走空气间层的热量,从而降低了传至室内表面的温度。现代建筑的进深往往比较大,超过10米时,效果更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倒置式屋面通风、隔热、防水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一种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所述系统设置在原始屋面上,所述系统从下到上包括:找坡层、防水层、柔性保护层、自保温隔热板、风机,

所述找坡层铺设于原始屋面上面,所述防水层铺设于所述找坡层上面,所述防水层上面铺柔性保护层,柔性保护层上部设有通过自保温隔热板搭建的风道,在所述风道一端安装风机用于排风。本发明通过自保温通风隔热板搭建风道,利用空气的热压差,将空气气流通过风道利用风机将的空气气流的热排走。

本方案中,所述找坡层为憎水型混凝土找坡层。采用憎水型混凝土作找坡层,其吸水率低,与传统材料相比不会形成海绵状的吸水层和窜水层,防水效果好。

本方案中,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为“门”字型结构,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两侧为支架,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底部与支架之间形成通风道,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内部设有保温填充物。

本方案中,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中保温填充物102所在的填充孔径向与所述通风道103径向成90度。

所述的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以低碱度水泥砂浆为基材,以耐碱玻璃纤维做增强材料,所述填充物包括但不限于挤塑聚苯乙烯板、泡沫玻璃,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集保温、隔热、通风于一体,此外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的通风道径向与填充物所在填充孔径向互为90度角,增强板材的抗压强度,使结构牢固耐用。本方案中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中的保温填充物与防水层互相隔离,克服了材料相容性问题。

本方案中,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和风机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沿屋面排水坡脊两侧对称依次排布成若干条风道,每一条风道由若干自保温通风隔热板首尾对接形成,所述风道的头部与风机的抽风接口连接,所述风道尾部连接至屋面的边沟,排水坡脊两侧对称的风道其头部共同连接至同一风机的抽风接口,若干条风道的风机抽风接口彼此连接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的首尾两端封堵。

本方案中由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形成的风道及由风机彼此连接形成的排风通道有利于渗漏的雨水和水汽自由排走,吹干内部的水汽,不会闷在构造层中产生破坏应力。

施工快捷和维修方便,自保温通风隔热板直接铺装在屋面防水层上,板缝填建筑密封膏,不需水泥砂浆砌筑,发现渗漏时,搬开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就可直接修补防水层,避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本方案中,所述风机为无动力风机或太阳能轴流风机。所述无动力风机节能,无噪音,可长期运转,能迅速排出隔热层的热气,降低顶板内表面温度,改善室内环境,节省空调能耗。冬季可关闭风机,形成不流动的保温空气层,增强屋面板的保温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不受季节最大频率风向和屋面进深的限制,可按设计自由确定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适用性强。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屋面浮浆并将屋面打磨平整;

s2:在平整后的屋面做找坡层;

s3:在屋面找坡层上做防水层;

s4:在屋面防水层上面铺柔性保护层;

s5:选用自保温通风隔热板铺设在屋面柔性保护层上用以搭建风道,在所述风道一端安装风机用于排风,实现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

本方案中,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为“门”字型结构,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两侧为支架,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底部支架之间为通风道,上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保温填充物。

本方案中,空气气流从边沟7进入风道后汇集至排风道6,在排风道6通过风机的排风接口进入风机5后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屋面构建混凝土找坡层、防水层及铺设柔性保护层,提高了屋面防排水性能,基于自保温通风隔热板搭建的风道实现了集保温、隔热、通风一体的结构提升了屋面通风隔热性能和施工维保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示意图。

图2为自保温通风隔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1-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01-支架;102-填充物;103-通风道;2-找坡层;3-防水层;4-柔性保护层;5-风机;6-排风通道;7-边沟;8-排水坡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所述系统设置在原始屋面上,所述系统从下到上包括:找坡层2、防水层3、柔性保护层4、自保温隔热板1、风机5,

所述找坡层2铺设于原始屋面上面,所述防水层3铺设于所述找坡层2上面,所述防水层3上面铺柔性保护层4,柔性保护层4上部设有通过自保温隔热板1搭建的风道,在所述风道一端安装风机5用于排风,实现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本发明通过自保温通风隔热板搭建风道,利用空气的热压差,将空气气流通过风道利用风机将的空气气流的热排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柔性保护层为聚酯毯。

本方案中,所述找坡层2为憎水型混凝土找坡层。本实施例中憎水型混凝土采用的是泡沫玻璃轻骨料混凝土作找坡层,其吸水率低,与传统材料相比不会形成海绵状的吸水层和窜水层,防水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找坡层2上的做防水层3为双层防水层结构。

如图2所示,本方案中,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为“门”字型结构,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两侧为支架101,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底部与支架101之间形成通风道103,上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内部设有保温填充物10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中保温填充物102所在的填充孔径向与所述通风道103径向成90度。

所述的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以低碱度水泥砂浆为基材,以耐碱玻璃纤维做增强材料,所述填充物包括但不限于挤塑聚苯乙烯板、泡沫玻璃,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集保温、隔热、通风于一体,此外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的通风道与填充物所在填充孔互为90度角,增强板材的抗压强度,使结构牢固耐用。本方案中自保温通风隔热板中的保温填充物与防水层互相隔离,克服了材料相容性问题。

本方案中,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和风机5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沿屋面排水坡脊8两侧对称依次排布成若干条风道,每一条风道由若干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首尾对接形成,所述风道的头部与风机5连接,所述风道尾部连接至屋面的边沟7,排水坡脊8两侧对称的风道其头部共同连接至同一风机5,若干条风道的风机5彼此连接形成排风通道6,所述排风通道6的首尾两端封堵。本方案中由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形成的风道及由风机彼此连接形成的排风通道有利于渗漏的雨水和水汽自由排走,吹干内部的水汽,不会闷在构造层中产生破坏应力。

施工快捷和维修方便,自保温通风隔热板直接铺装在屋面防水层上,板缝填建筑密封膏,不需水泥砂浆砌筑,发现渗漏时,搬开自保温通风隔热板就可直接修补防水层,避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本方案中,所述风机5为无动力风机或太阳能轴流风机。所述无动力风机节能,无噪音,可长期运转,能迅速排出隔热层的热气,降低顶板内表面温度,改善室内环境,节省空调能耗。冬季可关闭风机,形成不流动的保温空气层,增强屋面板的保温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不受季节最大频率风向和屋面进深的限制,可按设计自由确定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适用性强。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屋面浮浆并将屋面打磨平整;

s2:在平整后的屋面做找坡层2;需要说明的是,若采用结构找坡屋面,则该建筑材料找坡层可取消。

s3:在屋面找坡层上做防水层3;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倒置式屋面应做一级防水,做两道防水层3,防水材料根据设计需要选定。

s4:在屋面防水层上面铺柔性保护层4;铺设柔性保护层4有利于加快排水和保护防水层3。

s5:选用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铺设在屋面柔性保护层4上用以搭建风道,在所述风道一端安装风机5用于排风,实现通风隔热防水屋面系统。本发明通过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搭建风道,利用空气的热压差,将聚集在排水坡最高处的空气层热量通过风机排走。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5的数量及型号根据排风量的计算来确定的。

本方案中,空气气流从边沟7进入风道后汇集至排水坡脊所在的排风道6,在排风道6通过风机的排风接口进入风机5后排出。由自保温通风隔热板1形成的风道及由风机彼此连接形成的排风通道6有利于渗漏的雨水和水汽自由排走,吹干内部的水汽,不会闷在构造层中产生破坏应力。

本发明通过在屋面构建混凝土找坡层、防水层及铺设柔性保护层,提高了屋面防水性能,基于自保温通风隔热板搭建的风道实现了集保温、隔热、通风一体的结构提升了屋面通风隔热性能。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