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5817发布日期:2019-08-17 02:2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屋面板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输工具领域,具体涉及屋面板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屋面板是可直接承受屋面负荷的板,近年来,钢结构屋面以其自重轻、跨度大、强度高、工业装配化程度高、建造时间短、耐用、节能、可回收利用等众多优点得到广泛使用。随着多种新型合金轻钢屋面板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外观日益美观,但相应的施工难度也大为增加,施工流程也越来越复杂。

目前,屋面板的安装是采用逐层安装的方式,目前在施工现场通常是采用吊车与吊塔统一吊装屋面后,将屋面分散的堆放在待安装位置,使用时,现场工人再逐一进行搬运拿取,操作不便。但是钢结构屋面板在用吊车吊装的方式搬运过程中,屋面板与吊装塔接触的当时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结合屋面板材质的特性,使得屋面板在搬运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影响后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屋面板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搬运屋面板时存在的屋面板易变形受损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屋面板运输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设有存储机构,存储机构的底部连接有两道倾斜的滑道,滑道的下方设有转运机构,转运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及调节式托举组件,调节式托举组件包括若干竖向首尾依次铰接的菱形框,菱形框均包括四根互相铰接的连杆,顶层的菱形框连接有托举板,底层的菱形框的连杆之间的铰接位置可调节设置,且底层的菱形框的下方设有间歇与菱形框相抵的凸轮。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中支撑台起到整体支撑的作用,存储机构用于暂存待转运的屋面板,滑道用于对存储机构内的屋面板进行初步的传送,滑道下方的转运组件用于对已经初步传送就位的屋面板进行进一步的运输。其中,调节式托举组件用于实现屋面板的抵起及托举,移动组件用于将调节式托举组件及其托举的屋面板进行传送,使屋面板移动到待装配位置。具体的,凸轮转动过程中会间歇性的与底层的菱形框相抵,当凸轮与菱形框相抵时,由于菱形框各个连杆之间为铰接的方式,菱形框会产生形变,而使上、下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且菱形框之间也为铰接的关系,多个菱形框之间会产生联动,使得每个菱形框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增加,进而使托举板的高度增加,实现屋面板的托举过程。由于底层的菱形框的连杆之间的铰接位置可调节,根据杠杆原理,调节连杆之间的铰接位置,在凸轮向上抵相同距离的底层菱形框时,菱形框的形变角度会发生变化,进而使菱形框竖向高度的变化量发生改变,使得托举板的托举高度随之改变。进而使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存放高度的屋面板的托举。此外,由于托举过程是通过托举板实现的,托举板与屋面板之间为面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转运方式,本技术方案增加了运输过程中屋面板平整度,避免了在搬运屋面板时存在的屋面板易变形受损问题。

进一步,移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转运机构底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凸轮之间通过带连接,支撑台上固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带,齿条带与滑道垂直。

凸轮转动过程中,还会同步带动与之带连接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会沿着齿条带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屋面板托举后的转运过程,操作方便,无需额外设置转运动力源,节省了设备投入。

进一步,滑道上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均转动连接有若干辊轮。

屋面板在滑道上滑动过程中,辊轮的设置可减小屋面板与滑道之间的摩擦阻力,避免屋面板在初步转运过程中因摩擦力过大而使表面受损。

进一步,滑道的底部固接有多个第一电动伸缩杆。

屋面板通常是用运输车统一运输到施工地点后,再进行转运的。滑道下方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可调节滑道的高度,进而实现对存储机构高度的调节,如此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将屋面板从不同高度的运输车上转运暂存在存储机构中。

进一步,滑道的低端均平滑设置,且滑道的低端固接有限位块。

由于滑道是倾斜设置的,在屋面板沿滑道下滑到过程中,由于惯性的原因,初始的下滑速度较快,而将滑道的低端(即尾端)平滑设置可减小屋面板的下滑速度,避免屋面板由于惯性过大而受损,限位块用于限定屋面板的滑动终点位置,便于后续转运机构对屋面板进行转运。

进一步,存储机构包括设置在轨道高端的存储槽,存储槽的底部设有长条状的下料口。

存储槽用于存储屋面板,同时对屋面板的初始位置进行限定,存储槽底端的下料口可实现屋面板的逐一自动下料,操作方便。

进一步,底层的菱形框的连杆之间铰接位置的可调节方式为,菱形框的其中两个连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连接柱,另外两个连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连接柱对应的连接孔。

当需要调节托举板的托举高度时,只需调节菱形框的形变高度即可,此时,通过调节连接柱插入连接孔的位置即可实现调节,操作方便。

进一步,托举板远离菱形框的一端底部铰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下方设有与第一齿轮同轴的移动轮。

第二伸缩杆用于支撑托举板,保证托举板的平稳性,同时,当屋面板转运到待装配位置后,第二伸缩杆的伸缩能够实现屋面板的自动下料过程,避免了人工手动搬运存在的人工投入大、效率低的问题。

进一步,限位块上可拆卸连接有缓冲垫。

限位块上的缓冲垫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避免屋面板在与限位块接触时由于过度碰撞而损坏。

进一步,支撑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轮。

当需要移动支撑台位置时,推动支撑台使得转动轮转动即可,操作便捷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屋面板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1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台1、滑道2、菱形框3、连杆4、托举板5、凸轮6、第一齿轮7、齿条带8、辊轮9、第一电动伸缩杆10、限位块11、存储槽12、下料口13、连接柱14、连接孔15、第二电动伸缩杆16、移动轮17、连接轴18、缓冲垫19、转动轮20、支撑板21、横向滑槽22、移动台23、移动块2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屋面板运输装置,包括支撑台1、存储机构和转运机构。

支撑台1用于整体支撑,支撑台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排转动轮20。

结合图2所示,存储机构包括两道从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的滑道2,两道滑道2互相平行,且滑道2上沿滑道2的长度方向均转动连接有若干辊轮9,图1中右侧的滑道2上设有缺口,每道滑道2的底部均固接有三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0,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0之间由同一电机控制驱动,以保证伸缩的同步性。滑道2的高端固接有存储机构,存储机构包括固接在滑道2上的存储槽12,存储槽12的左侧开口设置,存储槽12的右侧底部开设有长条状的下料口13,存储槽12右侧面上竖向滑动连接有用于阻挡下料口13的挡块。滑道2的低端均平滑设置,且滑道2的低端固接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上粘接有缓冲垫19。

转运机构位于滑道2平滑设置一端的下方,转运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及调节式托举组件,支撑台1上固接有竖向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位于移动组件的左侧,支撑板21上设置有横向滑槽22。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台23,移动台23的左侧面固接有可沿横向滑槽22滑动的滑块,移动台2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7,支撑台1上固接有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齿条带8,齿条带8与滑道2异面垂直。

调节式托举组件包括三个竖向首尾依次铰接的菱形框3,结合图3所示,菱形框3均包括四根互相铰接的连杆4,连杆4分为菱形框3上部的两根顶杆及菱形框3下部的两根底杆,相邻两个菱形框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上一个菱形框3的底杆为下一菱形框3的顶杆。顶层的菱形框3的顶端铰接有横向的托举板5,底层的菱形框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移动块24,移动台23的顶面左侧固接有竖向滑槽,移动块24可沿竖向滑槽滑动。移动台23上转动连接有间歇与底层的菱形框3的移动块24相抵的凸轮6,凸轮6由伺服电机控制转动,且凸轮6与第一齿轮7之间连接有传动带。底层的菱形框3的连杆4之间的铰接位置可调节设置,底层的菱形框3的连杆4之间铰接位置的可调节方式为,菱形框3的顶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连接柱14,菱形框3的底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连接柱14对应的连接孔15。

托举板5远离菱形框3的一端底部铰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6,第二电动伸缩杆16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7,移动轮17与第一齿轮7之间同轴固接有连接轴18。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屋面板由加工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操作人员推动支撑台1,使得转动轮20转动,实现装置位置的移动。而后根据运输屋面板的车辆货箱的高度调节第一电动伸缩杆10,使得滑道2上的存储槽12与车辆货箱的高度一致。操作人员将货箱内的屋面板转移到存储槽12内进行暂存,此时挡块呈阻挡下料口13的状态。

当屋面板转移到存储槽12内后,操作人员继续将支撑台1推动至待装配屋面板的施工地点,而后根据屋面板的装配高度调节底层菱形框3的顶杆及底杆的连接位点,当装配高度较高时,将靠近菱形框3中部的连接柱14插入连接孔15内;当装配高度较低时,将远离菱形框3中部的连接柱14插入到连接孔15内,能够实现托举板5根据装配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而后将挡块沿存储槽12向上滑动,使得存储槽12内的屋面板逐一的从下料口13沿滑道2下滑,由于滑道2上辊轮9的设置,可减少滑道2与屋面板之间的摩擦。屋面板沿滑道2滑动到滑道2的平滑区域后,在限位块11的阻挡下停止滑动,此时限位块11表面的缓冲垫19可避免屋面板冲击力过大而受损。

当屋面板滑动就位后,开启伺服电机,使得伺服电机带动凸轮6正转。当凸轮6转动到凸轮6的突出端与移动块24相抵时,凸轮6继续转动会向上推动移动块24,使得移动块24沿竖向滑槽向上滑动,此时,由于菱形框3的连杆4之间以及相邻两个菱形框3之间均为铰接的方式,移动块24向上滑动过程中会使菱形框3产生形变,使得菱形框3的竖向高度增加,进而使菱形框3顶端的托举板5上移,此时,第二伸缩杆处于伸长状态,第二伸缩杆与菱形框3共同支撑托举板5以保证托举板5的平稳。

托举板5上移过程中,会与滑道2上的屋面板接触,并支撑屋面板向上移动,使屋面板与滑道2脱离。凸轮6在通过菱形框3抵起屋面板的同时,还会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齿轮7转动过程中,会沿与之啮合的齿条带8从左向右移动,带动移动台23沿支撑板21从左向右滑动,使得菱形框3穿过滑道2的缺口将屋面板从左向右移动到待装配位点。第一齿轮7转动还会通过连接轴18带动移动轮17同步转动,使得第二支撑杆随菱形框3同步移动,对托举板5及屋面板进行平稳支撑。

当屋面板移动到待装配位点后,操作人员控制第二伸缩杆收缩,使得托举板5呈倾斜状态,屋面板沿倾斜的托举板5下滑至装配位点,实现屋面板的自动下料过程。而后伺服电机带动凸轮6反向转动,上述同理可知,第一齿轮7沿齿条带8从右向左移动,直至复位后在进行下一块屋面板的运输传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