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梁柱无开孔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5389发布日期:2019-10-29 03:1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梁柱无开孔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梁柱无开孔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建筑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这种结构形式自重大、现场施工周期长、人力成本高,且给周边环境带来污染、噪声等问题,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模块化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将传统房屋以单个房间或者一定三维空间为单元进行划分,模块单元在工厂预制完成,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连接,即可组成完整的建筑。模块化建筑具备绿色环保、施工高效的优势,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潜力巨大的建筑模式。钢结构具备自重轻、易于装配的特点,成为模块化建筑的首选体系。节点的设计是模块化建筑建设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求传力可靠、整体性强,还要求和模块内部装修配合,构造简洁、便于施工。因此,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节点的设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梁柱无开孔连接节点,其具有构造简洁、传力可靠、结构整体性强、承载力高的优点,且所有连接工作只用一个扭具即可完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梁柱无开孔连接节点,用于连接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所述上部模块和所述下部模块分别包括四个模块单元,每个所述模块单元是由四个框架柱和八个框架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而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框架柱和所述框架梁均为中空方钢管,所述上部模块内的所述框架柱下端方形槽内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定位板、定位筒以及下端板,所述定位筒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螺栓,所述下部模块内的所述框架柱上端方形槽内焊接有若干个上端板,所述上部模块中部的四个框架柱与所述下部模块中部的四个框架柱之间还设有第一垫板,其余相邻的上下两个框架柱之间设有第二垫板,所述上部模块和所述下部模块通过上下对应的框架柱内的螺栓和上端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栓的螺母端为柱形结构并且其外径与所述定位筒的内径适配,所述螺栓的螺母端上还开有六边形槽口。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栓螺母端的外径并且大于所述六边形槽口外接圆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下端板上开有仅供所述螺栓的螺杆端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栓螺母端外径。

优选地,所述上端板数量为3个,所述上端板上开有与所述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垫板上开有四个供所述螺栓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垫板上开有两个所述第三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节点可以将八个模块连接在一起,巨型螺栓与上端板的配合可将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框架单元连接在一起,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的组合可将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框架单元也连接在一起,最终可达成将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中的八个模块单元固定为一体的效果,本发明当然也可以应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各个节点,在模块化建筑现场应用中,连接节点装置隐藏于模块化建筑之中,不外露,确保美观,整个安装紧固过程只需要一个扭具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部模块中部与下部模块中部共八个框架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部模块中框架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部模块中框架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扭具的总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柱,2、框架梁,3、定位板,4、定位筒,5、下端板,6、上端板,7、第一垫板,8、螺栓,9、六边形槽口,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应用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梁柱无开孔连接节点,用于连接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所述上部模块和所述下部模块分别包括四个模块单元,每个所述模块单元均是由四个框架柱1和八个框架梁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而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框架柱1和所述框架梁2均为中空方钢管,所述上部模块内的所述框架柱1下端方形槽内从上到下依次焊接有定位板3、定位筒4以及下端板5,所述定位筒4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螺栓8,所述下部模块内的所述框架柱1上端方形槽内焊接有若干个上端板6,所述上部模块中部的四个框架柱1与所述下部模块中部的四个框架柱1之间还设有第一垫板7,其余相邻的上下两个框架柱1之间设有第二垫板,所述上部模块和所述下部模块通过上下对应的框架柱1内的螺栓8和上端板6相连接。

所述螺栓8的螺母端为柱形结构并且其外径与所述定位筒4的内径适配,所述螺栓8的螺母端上还开有六边形槽口9。

所述定位板3上开有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10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栓8螺母端的外径并且大于所述六边形槽口9外接圆的直径。

所述下端板5上开有仅供所述螺栓8的螺杆端通过的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栓8螺母端外径。

所述上端板6数量为3个,方便分次焊接固定,所述上端板6上开有与所述螺栓8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

所述第一垫板7上开有四个供所述螺栓8穿过的第三通孔12,所述第二垫板上开有两个所述第三通孔12。

使用时,将制作好的模块单元在施工现场吊装组成下部模块,在田字型下部模块内中部的四个框架柱1上放置第一垫板7,其余的框架柱1上放置第二垫板即可,下部模块的四个角的框架柱1上可放上第二垫板,然后吊装模块单元组成田子型上部模块,利用扭具(参见图12)从上方的框架柱1深入下去,穿过定位板3最后与螺栓8螺母端上的六边形槽口9配合拧紧螺母,使螺母与下部模块内的上端板6螺纹连接,螺栓8与上端板6的配合可将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框架单元连接在一起,第一垫板7和第二垫板的组合可将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框架单元也连接在一起,最终可达成将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中的八个模块单元固定为一体的效果,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各个节点,在模块化建筑现场应用中,连接节点装置隐藏于模块化建筑之中,不外露,确保美观,整个安装紧固过程只需要一个扭具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