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硼硅光热玻璃光伏瓦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3232发布日期:2019-09-21 02:0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硼硅光热玻璃光伏瓦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硼硅光热玻璃光伏瓦片。



背景技术:

光伏瓦片即是将光伏组件嵌入支撑结构,使太阳能板和建筑材料结为一体,直接应用于屋顶,和普通屋面瓦一样安装在屋面结构上,是一种符合建筑美学,具有隔热防水发电功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节能新材料。

决定于光伏瓦片是否能够大面积投放市场,主导因素就是成本,包括制造成本与安装成本,因为,光伏瓦片本身相较于传统的在屋面直接安装光伏板,其发电面积小了很多瓦片基体所占的面积,故而发电量相对较小,若生产成本与安装成本均高于传统屋面直装式光伏板,则市场应用会受到严重限制。

目前在制造方面,由于将光伏组件与陶土组成一体化,既需要考虑成型瓦片的强度,还要考虑嵌入组件后烧结陶土时的温度,对将成型光伏组件嵌入陶土瓦片基体的成本居高不下;在安装方面,相互独立的瓦片之间需要完成电路连接,需要先将两片瓦片的电路连接后置于瓦片下方,方能在平铺安装瓦片,对组件接线端子的布局很麻烦,甚至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极易造成接线混乱、返工重装的问题,使得安装成本也居高不下,按每户家庭100平米屋顶,需要安装50平米向阳面光伏瓦片计算,需要施工成本平均约达到1.5万元。因此,需要一种综合考量制作与安装成本的光伏瓦片,同时,还需要考虑瓦片的排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光伏瓦在制造及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硼硅光热玻璃光伏瓦片,具备制造及安装成本低、使用安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硼硅光热玻璃光伏瓦片,包括陶瓷瓦基体和光伏组件,所述陶瓷瓦基体与光伏组件为分体式,所述陶瓷瓦基体包括陶瓷基座,所述陶瓷基座的顶面开设一个阶梯状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由上下两部分长方体槽叠加而成,底部的所述长方体槽的长宽均大于上部长方体槽,所述卡接槽用于嵌设所述光伏组件,所述陶瓷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搭接耳和下搭接耳,所述上搭接耳和下搭接耳为可相适配搭接布置,所述陶瓷基座的顶部开设有搭接槽,所述陶瓷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搭接杆,所述搭接槽和搭接杆为可相适配搭接布置,在所述卡接槽下部长方体槽的内端面中部开设有紧固通槽,在所述卡接槽上部长方体槽的内端面两侧均开设有接线通槽。

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基座,所述光伏基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基座和光伏基座组成的整体嵌设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光伏基座和光伏板的一端共面,另一端形成阶梯状,所述光伏基座和光伏基座在形成阶梯状的端部分别设有与固定杆和接线杆,所述固定杆和接线杆分别相适配于紧固通槽和两个接线通槽布置,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用于紧固光伏基座的紧固机构。

优选的,所述搭接槽的两端与上搭接耳和下搭接耳连通,所述搭接槽的内底由中部向两端找坡2%~5%。

优选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工型座和栓杆,所述工型座固定连接于固定杆的端面且工型座的边角均位于固定杆的端面边缘范围内,所述栓杆设有两个且分别铰接于工型座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栓杆的铰接端设为圆弧凸起状,所述栓杆弧形端的厚度高于铰接轴与固定杆端面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陶瓷基座的底部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内设有两个与接线通槽相对应布置接电槽,所述接电槽内并联于陶瓷基座上的接线通槽内壁。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考虑一体化光伏瓦片制作成本高,通过将陶瓷瓦基体与光伏组件分体制作,并通过光伏基座、卡接槽与紧固机构实现一体安装,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还降低了安装时的布线难度以及接线端的防水要求,综合降低光伏瓦片的制作与安装成本。

2、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搭接耳和搭接槽,两者不仅承担瓦片的填缝搭接作用,还承担了排水效果,使得小雨量排水时,来自于屋面上部的水由搭接槽流向两侧的上搭接耳,从而降低小雨量下雨水流痕残留在光伏板的正面,从而可有效降低因雨水流痕对光伏板产生热斑效应事件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陶瓷瓦基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伏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1的中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多个陶瓷瓦基体搭接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增设接线座搭接示意图。

图中:11、陶瓷基座;12、卡接槽;13、上搭接耳;14、下搭接耳;15、搭接槽;16、搭接杆;17、紧固通槽;18、接线通槽;21、光伏基座;22、光伏板;23、固定杆;24、接线杆;25、紧固机构;25a、工型座;25b、栓杆;B、接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高硼硅光热玻璃光伏瓦片,由陶瓷瓦基体与光伏组件两部分组成,陶瓷瓦基体包括陶瓷基座11,在陶瓷基座11的顶面开设一个阶梯状的卡接槽12,卡接槽12由上下两部分长方体槽叠加而成,底部的长方体槽长宽均大于上部长方体槽,卡接槽12用于嵌设光伏组件,在陶瓷基座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搭接耳13和下搭接耳14,上搭接耳13和下搭接耳14为相适配布置,可实现两个陶瓷瓦基体左右适配性搭接,陶瓷基座11顶端的上部还开设有搭接槽15,搭接槽15的左右两端与上搭接耳13和下搭接耳14的排水沟均可实现连接相通,用以排水,其中,将搭接槽15的内底由中部向两端找坡2%~5%,陶瓷基座11底端的另一侧设有搭接杆16,搭接杆16与搭接槽15的槽形相适配,用以将两个陶瓷瓦基体的上下咬合搭接,其中,在卡接槽12下部长方体槽的内端面中部开设有紧固通槽17,在卡接槽12上部长方体槽的内端面两侧均开设有接线通槽18。

如图2所示,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基座21,光伏基座21与卡接槽12的下部长方体槽卡接,为使得光伏基座21与卡接槽12牢固卡接,可在卡接槽12的槽内壁贴附一层硅橡胶作为垫层,光伏基座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板22,光伏板22与卡接槽12的上部长方体槽适配,光伏板22的一端与光伏基座21的一端共面,另一端形成阶梯状,在光伏基座21形成阶梯状的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3,固定杆23恰好能够穿过紧固通槽17内,在光伏板22形成阶梯状的一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接线杆24,两个接线杆24恰好能够穿过两个接线通槽18。

由此,将光伏组件插接入陶瓷瓦基体内,即可完成光伏瓦的安装,一方面,使得光伏瓦的基体与光伏组件可实现分体制作、一体化安装,降低一体化制作的成本,同时,统一将光伏组件的两个接线杆24布置于陶瓷瓦基体之下,如图6所示,不仅便于牵出引线,降低施工时的布线难度,还使得接线端子位于基体下,避免防水设置,节省防水成本。

为提高陶瓷基座11在接线通槽18处的强度,可在接线通槽18的内部套设钢管,由此,加强此处强度,可在后期施工阶段,工人在屋面高空布瓦作业时,方便工人搭脚。

考虑到雨水流痕对光伏板的热斑效应影响,通过搭接槽15和上搭接耳13的设置,可使得小流量雨滴经由搭接槽15流入上搭接耳13内,以减小屋面排水时,雨水流过光伏板的水量,而大雨情况下,由于大雨可起冲刷作用,可不考虑上搭接耳13的排水增益效果,即此时上搭接耳13的排水量不考虑。

在固定杆23的自由端还固定安装有紧固机构25,紧固机构25包括工型座25a和位于工型座25a内左右两侧铰接的栓杆25b,在固定杆23完全穿过紧固通槽17后,将两个栓杆25b掰开呈一字型,形成卡栓以进一步固定光伏基座21,其中,为使得两个栓杆25b呈一字型后稳定不变形,可使得栓杆25b铰接端设置为圆弧凸起状,并使得该凸起在栓杆25b与固定杆23共线时抵紧固定杆23的端部,具体的,即将栓杆25b弧形端的厚度(此厚度指栓杆25b铰接孔内壁至弧形端部的距离)高于铰接轴与固定杆23端面的间隙,差值在2-5mm即可。紧固机构25的此种设置,可便于工人现场紧固安装,操作时仅需双手掰开两个栓杆25b即可,进一步降低施工难度,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作为本申请更加优选的实施例

如图7所示,可在陶瓷基座11的下部增设接线座B,接线座B内开设有与接线通槽18相适配的接电槽,接线杆24穿过接线通槽18后可直接与接线座B内完成接电,同时,在陶瓷基体出厂前,需要将接线座B内接电端子并联接线通槽18内壁,由此,接线杆24插入接线通槽18时可直接并联接线座B内接线端子,由此,屋面的同一列向,只需要在屋顶和屋边缘分别接线,将该列瓦片并联接入(也可通过两个接线座B内接线交替布置而串联接入),可更加方便布瓦与布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