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装置与幕墙组合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8876发布日期:2019-09-29 18:2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阳装置与幕墙组合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幕墙遮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设计了一种将遮阳装置与幕墙进行组合的幕墙构架。



背景技术:

在目前国内的幕墙遮阳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大部分都是引进国外的优质产品,与幕墙产品融合在一起,都出现外观效果不理想,稳定性差,易脱落,后期维护与保养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遮阳装置与幕墙组合的连接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阳装置与幕墙组合的连接结构,包含受力型材和遮阳装置,受力型材的外侧设置有幕墙玻璃,遮阳装置包含遮阳部件及其边框型材;所述受力型材至少在一侧开设容纳槽,容纳槽用于设置遮阳部件的边框型材。

优选的,所述受力型材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撑型材。

优选的,所述受力型材的室内侧设置有装饰型材。

优选的,所述边框型材具有向幕墙玻璃延伸的部分,延伸的部分遮盖受力型材位于幕墙玻璃与容纳槽之间的部位。

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扣盖安装结构,扣盖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扣盖型材。

优选的,所述遮阳部件的底部边框处设置有底部遮挡型材,底部遮挡型材位于室内的一侧,底部遮挡型材用于遮挡遮阳部件的底部边框与幕墙结构缝隙中漏出的光。

优选的,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外侧设置电机包覆型材,电机包覆型材留有避让遮阳部件的顶部边框的槽口,且电机包覆型材的底部与室内吊顶的底部齐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方案重新设计了幕墙的型材结构,将遮阳装置与幕墙结构深度结合,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并保证整体外观效果简洁,无过多的搭接缝,更加美观,精度可控;实现了美观与性价比的良好结合,满足中高端的消费人群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遮阳装置与幕墙组合的连接结构的纵剖节点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遮阳装置与幕墙组合的连接结构的横剖节点图;

附图3为受力型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遮阳装置与幕墙组合的连接结构,包含受力型材1和遮阳装置,受力型材1的外侧设置有幕墙玻璃4,遮阳装置包含遮阳部件3及其边框型材13;所述受力型材1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撑型材2,受力型材1的室内侧设置有装饰型材5,受力型材1和支撑型材2均为承力部件,支撑型材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装饰型材5用于包覆受力型材1的室内侧结构,保证室内侧的外观简洁美观,无过多的搭接缝。

所述受力型材1至少在一侧开设容纳槽,本实施例中,受力型材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容纳槽,并在容纳槽的槽口处设置扣盖安装结构,容纳槽用于设置遮阳部件3的边框型材13,边框型材13通过螺钉固定在容纳槽中,若当前位置不需要装遮阳装置,则在容纳槽的槽口处安装扣盖型材6,将容纳槽封闭。

所述边框型材13具有向幕墙玻璃4延伸的部分,延伸的部分一直延伸至幕墙玻璃4的胶条处,用于遮盖受力型材1位于幕墙玻璃4与容纳槽之间的部位,保证外观效果。

由于遮阳装置的底部结构与幕墙结构结合处会存在一定的空隙,因此可以选择在遮阳部件3的底部边框处设置底部遮挡型材7,底部遮挡型材7位于室内的一侧,底部遮挡型材7用于遮挡遮阳部件3的底部边框与幕墙结构缝隙中漏出的光。

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一般位于顶部,驱动电机外侧设置电机包覆型材8,电机包覆型材8采用卡扣或插接等可拆卸结构与幕墙结构结合,方便后期遮阳产品维修与保养;电机包覆型材8留有避让遮阳部件3的顶部边框的槽口,且电机包覆型材8的底部与室内吊顶的底部齐平,保证了外立面效果。

本实施例的受力型材1是以幕墙立柱为例,其结构也可以变通至幕墙横梁上,将遮阳帘变为横向覆盖的形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阳装置与幕墙组合的连接结构,包含受力型材和遮阳装置,受力型材的外侧设置有幕墙玻璃,遮阳装置包含遮阳部件及其边框型材;所述受力型材至少在一侧开设容纳槽,容纳槽用于设置遮阳部件的边框型材;本方案重新设计了幕墙的型材结构,将遮阳装置与幕墙结构深度结合,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并保证整体外观效果简洁,无过多的搭接缝,更加美观,精度可控;实现了美观与性价比的良好结合,满足中高端的消费人群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熊夺奎;严红祥;杨骄;张俊;唐瑾;王荣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2
技术公布日:2019.09.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