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3834发布日期:2019-11-06 01:0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全钢结构建筑模块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且由于房屋是可反复拆卸的,组成房屋的钢材和板材可以重复利用,故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在高层建筑中竖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在安装室内桥架、电缆、配电箱、柜、通风空调、防排烟系统,敷设给排水、消防管道,以及使用电视电话、通讯、监控系统登时,都离不开竖井的作用。因竖井有着众多的应用,竖井内各种线缆管道的检修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做法是将竖井的检修门做在楼道内,在楼道内开设检修门,破坏了楼道内墙面的整体性,影响楼道内的整体感官,且对于两个楼层之间位置线路的检修不方便。在现有装配式建筑中,楼板基本都是采用水泥板或者全钢长条进行安装的。本申请人发现钢结构建筑中存在下列问题:1、竖井采用固定设计,不能移动,操作人员处于楼板之间竖井内的线路无法进行检修;2、竖井内空间较小,操作人员无法展开进行维修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包括楼板,所述楼板设有贯穿所述楼板的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有竖井,所述竖井朝向所述通槽中心的一侧设有检修门,所述通槽内朝向检修门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检修门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所述楼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提供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当所述支撑板位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楼板组成一个回字形端面,并将竖井固定在回字形端面内,当所述支撑板位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楼板具有一定的夹角。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通槽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板转动的支撑凸缘,当所述支撑板位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支撑凸缘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部相贴合。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楼板包括支撑龙骨与固定在所述支撑龙骨端部的端板。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龙骨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x形设置在支撑龙骨内。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龙骨内设有围绕所述通槽设置的隔离板。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上套装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楼板的上端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检修门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竖井的侧壁。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检修门上设置有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用于控制检修门的开闭。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手动开关包括锁头与弹性元件,所述锁头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检修门的一侧,所述弹性元件与锁头相配合,所述竖井上对应锁头的一侧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头与所述锁定孔相配合。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在楼板上预设竖井的维修空间,使操作人员能够打开竖井对楼板内的线路进行维修,解决了目前建筑竖井的维修难题,并且楼板上还设置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板,通过开合支撑板对维修空间进行开闭,该方案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全钢结构建筑的制造成本,提高竖井维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的一实施例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的一实施例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锁头与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包括楼板,所述楼板设有贯穿所述楼板的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有竖井,所述竖井朝向所述通槽中心的一侧设有检修门,所述通槽内朝向检修门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检修门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所述楼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提供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当所述支撑板位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楼板组成一个回字形端面,并将竖井固定在回字形端面内,当所述支撑板位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楼板具有一定的夹角。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全钢结构建筑竖井楼板模块,包括楼板1,所述楼板1设有贯穿楼板1的通槽1a,通槽1a内固定有竖井2,通常来说竖井2可通过焊接、铆接、插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固定。竖井2朝向通槽1a中心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检修门3,在本申请中,检修门3可通过螺栓、扣接、挂接等方式进行安装在竖井2的侧壁,有利于操作人员对竖井2内的电缆进行维修。通槽1a内朝向检修门3的一侧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远离检修门3的一侧固定有合页,合页的端部固定在楼板1上,支撑板4提供闭合状态与打开状态,当支撑板4位于闭合状态时,支撑板4与楼板1组成一个回字形端面,并将竖井2固定在回字形端面内,当支撑板4位于打开状态时,支撑板4与楼板1具有一定的夹角。

概况来说,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在楼板1上预设竖井2的维修空间,使操作人员能够打开竖井2对楼板1内的线路进行维修,解决了目前建筑竖井2的维修难题。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在闭合状态时可通过多种现有方式进行固定,例如采用插销结构、磁吸结构等固定结构,但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将通槽1a内设有用于限制支撑板4转动的支撑凸缘1b,当支撑板4位于闭合状态时,支撑凸缘1b的上端部与支撑板4的下端部相贴合,对支撑板4的转动进行限制,其方案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降低建筑的整体成本。

进一步的,为了不增加楼板1重量的条件下,支撑龙骨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呈x形设置在支撑龙骨内,从而增强了支撑龙骨的强度和刚性,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为了减少杂物落入楼板1,支撑龙骨内设有围绕通槽1a设置的隔离板,其中,隔离板呈c字形,并且朝向竖井2的一侧为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楼板1包括支撑龙骨与固定在支撑龙骨端部的端板。通常情况下,支撑龙骨可采用钢结构,端板可采用钢结构或者复合材料,具有吸音、隔热、防火、减震等效果。

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操作人员维修空间狭小的问题,支撑板4的端部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上套装有滑动支架5,楼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上部滑槽,滑动支架5安装在上部滑槽内,并可沿上部滑槽移动,其中上部滑槽为工字型滑槽,可限制滑动支架5的滑动。当支撑板4转动打开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滑动支架5带动支撑板4移动,增加了支撑板4的开合范围,使操作人员的维修空间更大,便于操作人员维修。

为提高检修门3开闭的安全性,检修门3的端部设有转轴,竖井2的侧壁设有与转轴相对应的安装孔,转轴插入在安装孔内,并可在安装孔内转动,检修门3上设置有手动开关,手动开关用于控制检修门3的开闭。在检修作业时,转动开合相对拆卸的方式更安全,可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从而提高了检修时的安全性,避免检修门3掉落。

当支撑板4位于打开状态时,检修门3可在通槽1a内打开,最大开合角度为90度。

进一步的,手动开关包括锁头6与弹性元件7,锁头6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检修门3的一侧,弹性元件7与锁头6相配合,竖井2上对应锁头6的一侧设有锁定孔2a,锁头6与锁定孔2a的配合,当检修门3关闭时,锁头6可插入锁定孔2a内,使检修门3固定。当检修门3打开时,锁头6可脱离锁孔。其中,弹性元件7为弹簧。

概况来说,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在楼板1上预设竖井2的维修空间,使操作人员能够打开竖井2对楼板1内的线路进行维修,解决了目前建筑竖井2的维修难题,并且楼板1上还设置有通槽1a,通槽1a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板4,通过开合支撑板4对维修空间进行开闭,该方案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全钢结构建筑的制造成本,提高竖井2维修的安全性。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