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05512发布日期:2019-09-17 23:3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轻质预制隔墙条板,是一种新型隔墙材料应用与现今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产品,该产品具有轻质、环保、隔音、防震等优点,是国家政府主推装配式建筑制定产品,轻质预制隔墙条板广泛用于装配式房屋建造作为非剪力墙,房间改造作为隔断结构等,应用范围极广。

轻质预制隔墙条板的安装过程通常为首先将轻质预制隔墙条板抬高,在与地面形成的地缝中塞入起支撑加固作用的硬质材料,再向地缝中填充专业砂浆,待砂浆凝固后取出硬质材料,再对墙面进行修补。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起支撑加固作用的硬质材料为木楔,由于墙体底部为直角,该直角部分与木楔的斜面刚性接触,当木楔取出时往往会对该直角部分造成破损,木楔取出后的洞口也需要专人进行修补;同时,施工人员的经验、技术参差不齐,对砂浆凝固程度的判断也有差异,当过早取出木楔后往往造成轻质预制隔墙条板因重力松动、下沉,增大顶缝及地缝填充的砂浆开裂等情况,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木楔取出会对墙体造成破损、轻质隔墙条板下沉、砂浆开裂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其中,所述轻质隔墙条板包括:墙体;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底端的斜面,所述斜面从所述墙体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墙体的侧面;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与所述斜面接触,用于对所述墙体支撑与固定的固定楔,所述固定楔上设置有与所述斜面相匹配的接触面。

所述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其中,所述轻质隔墙条板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墙体的底端未设置所述固定楔的区域处的砂浆,所述砂浆用于对所述固定楔以及所述墙体固定。

所述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其中,所述斜面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斜面对称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底端;两个所述斜面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固定楔。

所述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所述固定楔为楔形,且为硬质材料制成,包括与所述斜面匹配的所述接触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接触面下方的水平底面,所述水平底面用于使所述固定楔水平放置。

所述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其中,所述固定楔的所述接触面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斜面的尺寸。

所述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其中,两个所述斜面之间为所述底面,且所述底面为水平面,所述水平面位于所述墙体底端的正中间。

所述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其中,所述斜面与所述底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圆角过渡段,所述圆角过渡段用于避免应力集中而导致所述墙体受损。

所述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其中,所述斜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

所述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其中,所述墙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隔音腔,所述隔音腔为预制所述轻质隔墙条板时设置的通孔。

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预制所述轻质隔墙条板,并对所述轻质隔墙条板的墙体的底端预留出所述斜面;

将预设的固定楔安装在所述斜面的下方,通过所述固定楔的接触面与所述斜面接触,以对所述墙体进行支撑与固定;

对所述墙体的底端未设置所述固定楔的区域处进行砂浆填充,待所述砂浆凝固后,形成所述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该构件具有免拆除的特点,操作过程简单安全,解决了传统方法对墙面造成损伤的问题,避免了因过早取出木楔造成的砂浆开裂,预防因此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装配完成后的透视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第一实施例的步骤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第一实施例的节点放大图。

图5是传统轻质隔墙条板和固定楔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第二实施例的步骤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第二实施例的节点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的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轻质隔墙条板和固定楔装配完成后的透视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所述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包括:墙体100;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底端的斜面110,所述斜面110从所述墙体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墙体的侧面;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与所述斜面110接触,用于对所述墙体100支撑与固定的固定楔200,所述固定楔200上设置有与所述斜面相匹配的接触面210。

本实施例的轻质隔墙条板,通过在墙体100的底端设置斜面110,相对于传统的将墙体100的底端设置成直角形式(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墙体100的底端与固定楔200的接触面210的接触形式并不是线面接触(如图5中所示,图5为传统的轻质隔墙条板,因图5中的墙体100的底端为直角,因此墙体100的底端与固定楔200的接触面210的接触形式为线面接触),因本发明的墙体100的底端设置为斜面110,因此斜面110与固定楔200的接触形式为面面接触(如图2所示),不但更加有效地对墙体100进行支撑,且有效避免因线面接触所产生的应力集中对墙体100的底端造成的损伤。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墙体100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墙体100的底端未设置所述固定楔200的区域处的砂浆400,所述砂浆400用于对所述固定楔200以及所述墙体100固定,并且固定楔200不拆除,形成永久固定形式。优选地,所述砂浆400为专用砂浆,其作用是作为粘结剂将墙体100与地面固定起来,同时凝固后的砂浆400具有承重的性能,能对墙体100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隔墙条板100的墙体底端预先设置了斜面110,如图3-a所示,该斜面110用于和固定楔200的上接触面210进行配合,且所述固定楔200的所述接触面210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斜面110的尺寸,能够在满足支撑要求的情况下,节省所述固定楔200的材料。优选地,所述斜面110与地面的垂直高度设定为10mm,该尺寸有利于提高轻质隔墙条板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可结合现场具体情况调节具体高度。优选地,所述斜面110与所述底面600之间的夹角为10°,对应地,本实施例中固定楔200上与斜面110的接触面的倾斜角也为10°,以使所述固定楔200与斜面110相匹配。选取这个角度的好处是既保证斜面110不会对固定楔200有较大应力,也不会因角度过大导致斜面110与固定楔200的接触面210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楔200的具有一个与所述斜面110的倾斜角度相同的接触面210,因此,当所述斜面100与所述固定楔200的接触面210接触时可以完全匹配,接触面增大,以便更好地对所述墙体100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斜面110设置有2个,且对称设置在墙体100的底端,这2个斜面110下方均同时设置有固定楔200,且所述底面600为水平面;这2个斜面110下方均设置有固定楔20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墙体100厚度均匀,且所述底面600位于所述墙体100的底端的正中间,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墙体100的底端的两个斜面110完全一致,因此在使用固定楔200来与斜面110接触以实现对所述墙体100进行固定时,两边使用的固定楔200形状完全一致,并且更加有利于实现墙体100的平稳。

同时,由于两个固定楔200在对墙体100的固定形式是采用加塞安装的方式(即按照斜面110的倾斜角的方向慢慢将所述固定楔200塞进斜面110的下方),而两个斜面110又是对称的,因此加塞固定楔200时,施加在固定楔200上的力都是向墙体100中间的,避免装配过程中墙体100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墙体100厚度均匀,且所述底面600位于所述墙体100的底端的正中间,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墙体100的底端的两个斜面110完全一致,因此在使用固定楔200来与斜面110接触以实现对所述墙体100进行固定时,两边使用的固定楔200形状完全一致,并且更加有利于实现墙体100的平稳。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600与所述斜面110过渡接触,由于底面600为水平面,斜面110为倾斜面,因此在二者相交的过渡位置会形成一道棱角,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过渡位置设置成圆角过渡段130,可以更加方便地将所述固定楔200加塞至所述斜面110的下方,并且由于加塞所述固定楔200时,需要对所述固定楔200施加外力,而固定楔200就会和斜面110与底面600的相交处发生碰撞与挤压,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斜面110与底面600的相交处设置为圆角过渡段130,可以避免应力集中而导致所述墙体100底部的斜面110与底面600的相交处受损。

较佳地,所述固定楔200为楔形,且由硬质材料构成,其构成材料可以是胶质、硬塑、钢材、铝材、合金等其中的一种,使用上述材质的固定楔200相对木质材料的固定楔,能够更好的承担墙体100重力,且不会发生碎裂的情况,防止因固定楔200损坏而导致墙体100下沉,顶部出现裂隙的情况;本固定楔200无需取出,在墙体100中随砂浆400永久固定;所述固定楔200除了与所述斜面110配合的接触面210外,还在所述接触面210下方设置有水平底面,所述水平底面用于使固定楔200水平放置,在安装时,水平底面与地面紧密贴合,提高支撑墙体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墙体100内部还设置有若干个隔音腔500,所述隔音腔500作为预制所述轻质隔音条板时设置的通孔,也就是在预制本实施例中的轻质隔墙条板时预留出若干个通孔,以形成所述隔音腔500。优选地,所述隔音腔500按照预定的间隔沿着所述墙体100的长边方向排布。通过在所述墙体100内合理布置所述隔音腔500,不但减少了所述墙体100的重量,而且还达到较佳的隔音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隔音腔500的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底面600的宽度尺寸。由于底面200位于两个斜面110之间,且两个斜面110的下方需要设置有固定楔200,如果隔音腔500的孔径大于所述底面600的宽度尺寸,那固定楔200就可能会与隔音腔500的边缘接触,而固定楔200在加塞时需要受力,因此就容易损坏隔音腔500的边缘,因此本实施例将所述隔音腔500的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底面600的宽度尺寸,即便在往所述斜面110加塞所述固定楔200时,可以保护隔音腔500。

具体操作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首先先将预制好的轻质隔墙条板放置在要进行装配的指定位置,然后将墙体100抬高,如图3-a所示,由于本实施例将墙体100底部的斜面110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墙体100底部的两侧,因此在安装时需要两个固定楔200,且分别用于与一个斜面110接触。具体地,控制墙体100两侧的固定楔200沿箭头方向垫入(加塞至)墙体100底部(具体可通过向固定楔200施加外力),使固定楔200的接触面210与墙体100底端的斜面110贴合,本实施例中斜面110的倾斜角度优选地设置为10°,对应地,所述固定楔200的接触面210的倾斜角度也为10°。优选地,固定楔200的材质可以选择为胶质、硬塑、钢材、铝材、合金中的一种,使用这些材料可以更长久的保证固定楔的支撑效果;当所述接触面210与所述斜面110进行贴合时,此时墙体100的斜面110与固定楔200的接触面的接触方式为面面接触,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墙体100能在不挤压固定楔200产生相对滑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承受固定楔200所受到的应力,保证墙体100的支撑与固定的稳定性。继续调动固定楔200使其到达图3-b所示的位置,该位置即为固定楔200在装配中的最终位置。

对比图5,图5是传统轻质隔墙条板和固定楔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该传统方法使用的墙体100底部是一直角,且固定楔200为便于取出设置较大,且墙体100底部的直角边与固定楔接触面210线面接触,此处压强极大,因此在取出固定楔200的过程中极为费力,而且很容易对墙体100底部的直角边造成损伤;固定楔200取出后在墙体100底部造成空洞,这些空洞需要人为继续填充砂浆400,费时费力,且如果砂浆400未完全凝固就取出固定楔,极有可能造成墙体100松动、下沉、产生缝隙,因此造成安全隐患。

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3-b、3-c所示,当固定楔200放置到指定位置后,对墙体100底部的空隙(即无固定楔200的区域)填充砂浆400,砂浆填充完毕后等待其凝固,即可完成对所述轻质隔墙条板的安装与固定。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楔200无需取出,该轻质隔墙条板可以实现永久固定。避免了传统的轻质隔墙条板固定后需要取出固定楔200,对墙体100造成的伤害,也预防固定楔200取出后墙体100可能因为砂浆400未完全凝固,导致墙体100因自重引起松动、下沉,使顶部的顶缝扩大,竖缝产生裂隙等隐患。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轻质隔墙条板和固定楔第一实施例的节点放大图,由图可知,固定楔200的下水平底面与地面300面面接触,固定楔200的上接触面210与墙体100底部的斜面110面面接触,增大接触面积,提高了轻质隔墙条板的支撑与固定的稳定性,使固定楔200承受墙体100的重力的效果更好;墙体100底部的斜面110与水平面120之间的过渡位置还设置有圆角过渡段130,这样设置可以预防墙体100与固定楔200接触的部位应力集中而受到损伤;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楔200无需取出,待砂浆400完全凝固后固定楔200作为砂浆400凝固后的一部分继续对墙体100起支撑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去除了取出固定楔200的步骤,简化了安装流程,且不会对墙体100造成任何损伤,也预防固定楔200取出后墙体100可能因为砂浆400未完全凝固,导致墙体100因自重引起松动、下沉,使顶部的顶缝扩大,竖缝产生裂隙等隐患。

因此,本发明轻质隔墙条板和固定楔有效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固定楔200取出会对墙体100造成破损的问题,同时由于无需取出固定楔200,简化了安装流程,无需施工人员二次处理,避免人工浪费,也避免了砂浆400凝固不完全出现裂缝、墙体下沉等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固定楔200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固定楔200的尾端还加装了拆卸端220,所述拆卸端220与固定楔200组合面上还设置有一安装锥221,所述安装锥221可以与设置在固定楔200上的安装孔201进行插拔组合,该设计方案的好处是拆卸端220可以对墙体100下的固定楔200进行调节,且在拆除阶段固定楔200无需拆除,仅拆除外侧的拆卸端220即可,对墙体100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如图7、图8所示,固定楔200和拆卸端220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既是装配完成时的位置;如图8-r,首先将固定楔200与拆卸端220组合一体,沿箭头方向向墙体100底部滑动,滑动至指定位置,如图8-s所示,此时,固定楔200与拆卸端220组合的竖直接触面与墙体100外侧的墙面刚好处于同一垂直面,即固定楔200在墙体100底部,拆卸端220在墙体100外面。

具体实施时,当墙体100底部填充好砂浆400后,沿箭头方向拆除拆卸端220,此时固定楔200留在墙体100底部,与砂浆400保持一体,继续对墙体100起支撑作用。而固定楔200的外朝向面(即与拆卸端220的组合面)与墙体100的墙面保持同一垂直面,不会影响墙体美观。本实施例墙体100进行的设置如图9所示,斜面110与水平面120之间的过渡位置还设置有圆角过渡段130,这样设置可以预防墙体100与固定楔200接触的部位应力集中而受到损伤。

因此,本发明轻质隔墙条板和固定楔200有效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固定楔200取出会对墙体100造成破损的问题,同时由于无需取出固定楔200,简化了安装流程,防止对墙体造成损坏;对于固定楔200外侧面存在的安装孔201,由于其尺寸极小,因此只需装修处理时稍加掩盖即可;该方法避免了砂浆400凝固不完全出现裂缝、墙体下沉等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的施工方法,如图10所示,所述施工方法如下步骤:

s100,预制所述轻质隔墙条板,并对所述轻质隔墙条板的墙体的底端预留出所述斜面;

s200,将预设的固定楔安装在所述斜面的下方,通过所述固定楔的接触面与所述斜面接触,以对所述墙体进行支撑与固定;

s300,对所述墙体的底端未设置所述固定楔的区域处进行砂浆填充,待所述砂浆凝固后,形成所述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底端预留的所述斜面110可以有不同类型,如图4中的全斜式、图9中的半斜式,等;优选地,所述斜面110与地面垂直的直角边高度为10mm;所述斜面110的预留是和与之接触的固定楔200的不同形式相对应的,因此,除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列举的两种形式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说明进行的任何改进或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操作时,先将墙体100抬高到指定高度,再将固定楔200采用施加外力的方式加塞至墙体100底部的斜面110下,至指定位置,所述的固定楔200的制作材料为硬质材料,可以选择胶质、硬塑、钢材、铝材、合金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固定楔200置入墙底的预设位置时,所述固定楔200与所述斜面110接触,对斜面上的墙体100起支撑固定作用。然后对所述墙体100的底端未设置所述固定楔200的区域处使用砂浆400进行填充,待所述砂浆400凝固后,所述固定楔200无需取出,所述固定楔200与砂浆400凝固一体(即形成永久固定的形式),共同承担所述墙体100的重力,由于固定楔200无需取出,因此也不会对墙体100造成任何损伤;最后对轻质隔墙条板进行检查,对影响美观度的位置稍加处理即可;通过上述步骤,形成所述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永久固定的轻质隔墙条板及施工方法,所述轻质隔墙条板包括墙体,墙体底端的斜面,所述固定楔包括接触面,本方法制作安装的轻质隔墙条板无需拆除固定楔,因此不会对墙体造成任何损伤,也无需再次对拆除固定楔留下的空洞进行填充,节省了大量施工时间和人力要求;传统方法在拆除固定楔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砂浆未完全凝固的情况,此时极易造成墙板因自重引起松动、下沉,使顶部的顶缝扩大,竖缝产生裂缝,而本发明由于无需取出固定楔,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因此,本发明相对传统方法避免了墙体损坏,简化了安装流程,节省人工与时间,能有效提高墙体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