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隔热层组件及屋面隔热层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8049发布日期:2019-11-08 21:5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屋面隔热层组件及屋面隔热层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屋面建设,特别涉及屋面隔热层组件及屋面隔热层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为使冬季房间内部的温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以及建筑节能的需要,应当在屋顶设置保温层。

根据保温材料的成品特点和施工工艺的不同,可以把保温材料分为散料、现场浇筑的拌合物和板块料三种。

(1)散料式保温材料:主要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炉渣等。由于散料在施工时容易受到刮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易就位成形,施工难度较大,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的较少。

(2)现场浇筑式保温材料:是用散料为骨料,与水泥或石灰等胶结材料加适量的水进行拌合,现场浇筑而成的保温层。这种保温层的加工性较好,但保温层就位之后仍处于潮湿的状态,对保温不利,往往需要在保温层中设置通气口来散发潮气,在构造上比较麻烦。

(3)板块式保温材料:主要有聚苯板、加气混凝土板、泡沫塑料板、膨胀珍珠岩板、膨胀蛭石板等。这种材料具有施工速度快、保温效果好、避免了湿作业的优点,在工程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由于板块式保温材料的施工方式可参照公开号为cn103233557a公开的隔热保温防水屋面,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所述屋面还包括粘合剂层和stp超薄绝热板层,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覆盖所述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上覆盖所述stp超薄绝热板层。

但这种方式相邻绝热板之间的间隙容易发生热传导,其隔热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高一种屋面隔热层组件,方便快速组装,隔热性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屋面隔热层组件,包括多块保温板,相邻的保温板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柔性连接件由保温材料制成,保温板在两个对角处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沿保温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保温板,柔性连接件包括连接条以及一体成型在连接条两端的卡接头。

本方案的拼接的时候,只需将保温板展开,并将连接条对折压在两个保温板之间,通过挤压连接条使得两个保温板之间的保温性能良好,同时由于保温板之间的柔性连接件是对角设置的,方便保温板的折叠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两侧粘贴有双面胶纸。

如此,保温板拼接时,取下双面胶纸上的离型纸,露出双面胶,连接条对折后不易展开,方便后续的保温板展开。

进一步的,卡接头位于连接条两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双面胶纸的端部延伸至容纳槽内。

如此,双面胶纸的端部延伸至容纳槽内,双面胶纸在平常运输的时候不易从连接条上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旁开设一扩容槽,扩容槽与容纳槽连通,所述扩容槽自槽口处横截面逐渐减小的向内延伸。

扩容槽的设置方便将双面胶纸的端部放入容纳槽内或从容纳槽中将双面胶纸的离型纸撕下。

进一步的,屋面隔热层组件还包括第一补隙件、第二补隙件,所述保温板靠近卡接槽的棱角处形成一斜面;第一补隙件包括第一盖板,第一盖板的上端面为水平面,下端面为弧面;所述第二补隙件包括第二盖板,第二盖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水平面,第二盖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凸的倾斜部,且该倾斜部自与上端面平齐处横截面逐渐减小的向下端面方向延伸。

第一补隙件、第二补隙件用于补充保温板上端面由于连接条形成的间隙,从而保持保温板的上端面平整,方便后续的屋面结构铺设。

进一步的,第一盖板的下端面固定有两排第一插针,第二盖板的下端面固定有两排第二插针。

如此第一盖板和连接条连接更可靠,且插针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两个对折部的分离。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隔热层施工工艺,施工快速,隔热性好。

一种屋面隔热层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预组装:将柔性连接件的卡接头分别卡入两块相邻保温板的卡接槽内,且两个卡接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2)取下双面胶纸,连接条向内弯曲对折抵紧,连接条与两个保温板的端面抵紧;3)将第一补隙件和第二补隙件分别压入保温板对接处形成的间隙内,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上端面和保温板上端面平齐,第一补隙件位于未设置斜面的两块保温板的间隙内,且第一插针分别插入两个对折部上;第二补隙件位于设置斜面的两块保温板的间隙内,倾斜部与斜面抵接,第二插针分别插入两个对折部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面的屋面隔热层组件,运输方便,施工快速,隔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图2为实施例中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施工完毕后的示意图;

图5为保温板的堆叠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保温板;11、卡接槽;12、斜面;2、柔性连接件;21、连接条;22、卡接头;221、容纳槽;222、扩容槽;3、双面胶纸;4、第一补隙件;41、第一盖板;42、第一插针;5、第二补隙件;51、第二盖板;511、倾斜部;52、第二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屋面隔热层组件,如图1,包括多块保温板1,相邻的保温板1通过柔性连接件2连接。柔性连接件2由保温材料制成,可以为保温棉或保温橡胶。

如图2,保温板1在两个对角处开设有卡接槽11,卡接槽11为横截面为弧度超过π的圆弧形,卡接槽11沿保温板1长度方向贯穿所述保温板1,保温板1靠近卡接槽11的棱角处形成一斜面12。

如图3柔性连接件2包括连接条21以及一体成型在连接条21两端的卡接头22,卡接头22的直径大于连接条21的宽度。卡接头22位于连接条21两侧开设有容纳槽221,连接条21两侧粘贴有双面胶纸3,双面胶纸3的端部延伸至容纳槽221内。容纳槽221旁开设一扩容槽222,扩容槽222与容纳槽221连通,扩容槽222自槽口处横截面逐渐减小的向内延伸。

如图4,屋面隔热层组件还包括第一补隙件4、第二补隙件5。第一补隙件4包括第一盖板41,第一盖板41的上端面为水平面,下端面为弧面。第二补隙件5包括第二盖板51,第二盖板5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水平面,第二盖板5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凸的倾斜部511,且该倾斜部511自与上端面平齐处横截面逐渐减小的向下端面方向延伸。第一盖板41的下端面固定有两排第一插针42,第二盖板51的下端面固定有两排第二插针52。

一种屋面隔热层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预组装:将柔性连接件2的卡接头22分别卡入两块相邻保温板1的卡接槽11内,且两个卡接头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将其堆叠(如图5);2)取下双面胶纸3,连接条21向内弯曲对折形成以人字形后抵紧,连接条21与两个保温板1的端面抵紧;3)将第一补隙件4和第二补隙件5分别压入保温板1对接处形成的间隙内,第一盖板41和第二盖板51的上端面和保温板1上端面平齐,第一补隙件4位于未设置斜面12的两块保温板1的间隙内,且第一插针42分别插入两个对折部上;第二补隙件5位于设置斜面12的两块保温板1的间隙内,倾斜部511与斜面12抵接,第二插针52分别插入两个对折部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