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5944发布日期:2019-11-15 23:3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隔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装配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

目前,市面上的隔墙有砌筑墙、grc轻质墙板、轻钢龙骨隔墙以及玻璃砖这几大类,无论哪类都存在着问题,且具有局限性,具体如下:一、砌筑墙,普遍需要水泥黄沙现场进行湿作业,包括抹灰、刷乳胶漆等多道工序,且不耐潮,拆除起来比较麻烦,运输和搬运也不方便,同时也增加了建筑承重;二、grc轻质墙板,以水泥为粘结材料,工业炉渣、粉煤灰、建筑物废弃物、轻质骨料(发泡聚苯颗粒、轻质陶粒、玻化微珠)等为添加材料,外加化工添加剂经搅拌均匀,模具浇注成型而得产品,grc轻质墙板连接需要加网格布和二次抹灰,成本较高,且该产品大多不能承重;三、龙骨隔墙,龙骨分为木龙骨和轻钢龙骨两种,木龙骨达不到防火要求,总体来看隔音和保温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差;四、玻璃砖,以烧熔的方式把两片玻璃胶合在一起的,施工时用玻璃胶混合水泥,造价高昂,需要很高的砌筑工艺手法,且容易热胀冷缩导致的爆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由于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直接进行拼装的干作业施工方法,无需其他繁琐工艺,组装过程简单,材料本身质量轻、密度大,抗压性能高,承重力强,且绿色环保。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设置于墙顶和地面之间,包括:

吊顶,其包括吊杆、龙骨连接件以及吊顶层,吊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墙顶和龙骨连接件,龙骨连接件的底部连接吊顶层;

框架隔墙,其包括设置于外侧两边的装饰墙板和位于中间的隔音层板,隔音层板的上部分贯穿吊顶层直至与墙顶相连接,装饰墙板位于吊顶层的下方,隔音层板中填充有隔音棉;隔音层板和装饰墙板之间设置有主钢架;

地面装饰层,其设置于地面上,装饰墙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吊顶层和地面装饰层。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层板的顶部和墙顶之间、隔音层板的底部和地面装饰层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用于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件。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件为膨胀螺栓、第二连接件为螺栓和法兰。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连接件的侧面形状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层板的底部和地面装饰层之间、隔音层板的顶部和墙顶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垫板,连接垫板和地面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连接垫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

进一步地,上述装饰墙板的两侧设置有侧垫板,侧垫板位于侧墙和装饰墙板之间,侧垫板的内侧设置有卡槽和第二安装槽。

进一步地,上述装饰墙板呈“[”型,两边的弯折部插装于卡槽中。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安装槽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隔音层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吊顶层和隔音层板之间设置有顶角线,装饰墙板的顶部插装于顶角线的底部;装饰墙板的底部和地面装饰层之间设置有踢脚线。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主要包括吊顶、框架隔墙和地面装饰层,框架隔墙设置于墙顶和地面之间,且两两固定连接,地面装饰层设置于地面上,具体的,吊顶包括包括吊杆、龙骨连接件以及吊顶层,框架隔墙包括位于两外侧的装饰墙板和设置在其中间的隔音层板,隔音层板中设置有隔音棉;装饰墙板位于吊顶层和地面装饰层之间,隔音层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墙顶和地面,主钢架形成主要支撑结构。

安装时,先将地面装饰层装修完毕,之后安装主钢架和隔音层板,填充隔音棉;再将吊顶完成,并利用顶角线将装饰墙板安装在隔音层板的外侧。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一、解决了材料浪费、工艺繁琐,施工废料多的问题,同时减轻了建筑承重;

二、抗压、抗重强度大,同时减少了墙面厚度,由于内部钢结构,挂重力大,承重力度强,整体构造易拼装,易拆卸,可重复利用,为日后的维修保养提供了方便;

三、装饰墙板不需要胶水、钉子等进行固定,由弯折的方式插入连接件中,免除了甲醛的释放及对型材本身的破坏,隔音、防潮、保暖效果更好;

四、实现了节约资源,减少装修成本,及绿色环保的装修理念,并且无潜在危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的竖向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的横向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中连接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中侧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和图7,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设置于墙顶1和地面2之间,包括:吊顶,其包括吊杆31、龙骨连接件32以及吊顶层33,吊杆3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墙顶1和龙骨连接件32,龙骨连接件32的底部连接吊顶层33;框架隔墙,其包括设置于外侧两边的装饰墙板41和位于中间的隔音层板42,隔音层板42的上部分贯穿吊顶层33直至与墙顶1相连接,其底部连接地面;装饰墙板41位于吊顶层33,隔音层板42中填充有隔音棉;隔音层板42和装饰墙板41之间设置有主钢架43;地面装饰层5,其设置于地面2上,装饰墙板4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吊顶层33和地面装饰层5。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主要包括吊顶、框架隔墙和地面装饰层,框架隔墙设置于墙顶1和地面2之间,且两两固定连接,地面装饰层5设置于地面2上,具体的,吊顶包括包括吊杆31、龙骨连接件32以及吊顶层33,框架隔墙包括位于两外侧的装饰墙板41和设置在其中间的隔音层板42,隔音层板42中设置有隔音棉;装饰墙板41位于吊顶层33和地面装饰层5之间,隔音层板4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墙顶1和地面2,主钢架43形成主要支撑结构。

安装时,先将地面装饰层5装修完毕,之后安装主钢架43和隔音层板42,填充隔音棉;再将吊顶完成,并利用顶角线34将装饰墙板41安装在隔音层板42的外侧。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一、解决了材料浪费、工艺繁琐,施工废料多的问题,同时减轻了建筑承重;

二、抗压、抗重强度大,同时减少了墙面厚度,由于内部钢结构,挂重力大,承重力度强,整体构造易拼装,易拆卸,可重复利用,为日后的维修保养提供了方便;

三、装饰墙板不需要胶水、钉子等进行固定,由弯折的方式插入连接件中,免除了甲醛的释放及对型材本身的破坏,隔音、防潮、保暖效果更好;

四、实现了节约资源,减少装修成本,及绿色环保的装修理念,并且无潜在危险。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隔音层板42的顶部和墙顶1之间、隔音层板42的底部和地面装饰层5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件62和用于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的第三连接件63;第一连接件61为膨胀螺栓、第二连接件62为螺栓和法兰;第三连接件63的侧面形状呈三角形。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主钢架43和顶墙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主钢架43底部和地面2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6,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隔音层板42的底部和地面装饰层5之间、隔音层板42的顶部和墙顶1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垫板7,连接垫板7和地面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连接垫板7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71;装饰墙板41的两侧设置有侧垫板8,侧垫板8位于侧墙和装饰墙板41之间,侧垫板8的内侧设置有卡槽81和第二安装槽82;装饰墙板41呈“[”型,两边的弯折部插装于卡槽81中;第二安装槽82通过第二连接件62与隔音层板42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连接垫板7对主钢架43和隔音层板42的底部进行保护,同时通过第一安装槽71和固定组件实现和地面2的固定连接;侧垫板8保护装饰墙板41的两侧外端,同时进行装饰墙板41的安装,并且实现隔音层板42的固定连接,提高了整个安装结构的连接力度,进一步提高安装效果。

实施例四: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吊顶层33和隔音层板42之间设置有顶角线34,装饰墙板41的顶部插装于顶角线34的底部;装饰墙板41的底部和地面装饰层5之间设置有踢脚线5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饰墙板41顶部和底部的安装效果,并且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美观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