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0645发布日期:2019-11-20 00:5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园林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多种应急避险功能,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

例如天津市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长虹生态园应急避难场所。长虹生态园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32.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2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7万人,紧急情况下可供10万人临时避难。日常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如有灾害发生,可在4小时内迅速启用供水、供电、应急厕所等设施。

作为应急避难所的大型绿地,平时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和健身,当地震等大规模灾害出现后,可在短时内紧急启用应急厕所、深井水、供电等设施,供多人应急避难。如何更好地利用园林绿地已有设施结构为避难所服务,是避难所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加强对已有园林结构的利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431423.0,名称:一种可用作避震临时住所的广场景观亭,申请日:2011-11-03,公开号:cn202359838u,公开日:2012-08-01)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抗震临时住所的广场景观亭,由一个或多个相同的单元组成,单元包括正六边形的顶盖,顶盖由间隔排列的软性太阳能板组成,顶盖每一条边的下边沿设置横梁,顶盖每一个角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立柱,横梁中空且内部设置有可拉伸的卷帘;在间隔排列的软性太阳能板的槽内设置有可抽拉支杆;连接杆、横梁、支撑立柱以及横梁立柱连接件都为镁铝合金;可拉伸卷帘为防水布。该广场景观亭可应用于城市广场或绿地,当灾害发生时可作为人们临时住所,便于搭建,减少灾后物资运输的负担。

然而,上述景观亭中,在灾害发生后卷帘驱动装置外部供电失效或由于天气原因太阳能板不能及时供电时,卷帘无法拉伸,不能在灾害发生后组合成临时住所,不能提供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该结构便于检修,在外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正常使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立柱和中空顶,所述中空顶设置于立柱上,所述中空顶内设置有卷筒,卷筒上缠绕有侧部围护件,卷筒和卷筒的旋转轴之间设置有卷簧。

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其包括两根主动立柱和两根从动立柱;两根主动立柱和两根从动立柱分别设置在水平面呈矩形的四个角点处,其中两根主动立柱位于矩形一条边的同侧两个角点,两根从动立柱位于对边同侧的两个角点;主动立柱和从动立柱之间具有侧部围护件。

主动立柱内设置有手动驱动装置,所述手动驱动装置能驱动侧部围护件向下展开或向上回缩。手动驱动装置的设置,保证了在无外部能源供给的恶劣环境中,侧部围护件正常使用,组成避难所。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侧部围护件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万向铰接件i和固定件。

相邻的两根主动立柱之间和相邻的两根从动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前部卷轴和后部卷轴;前部卷轴和后部卷轴上都缠绕有挡风件。挡风件的设置可以保证在严寒天气使用时,减少避难所内部空气流动,增强保暖。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包括在主动立柱内转动设置的螺旋驱动杆、伞状齿轮组、转轴ii和手摇杆。伞状齿轮组是由旋转轴呈90°相互啮合的两旋转伞齿轮构成。螺旋驱动杆的下端设置有伞状齿轮组,伞状齿轮组上设置有转轴ii;转轴ii伸出主动立柱,转轴ii上固定有手摇杆;螺旋驱动杆上设置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内设置有主动滚球,主动滚球上固定有万向铰接件ii;万向铰接件i和万向铰接件ii通过传动杆i连接;主动立柱上竖直设置有通长缝,传动杆i穿过通长缝。

从动立柱内设置有竖直轨道;竖直轨道包括轨道部和支持部;轨道部内设置有从动滚球;从动滚球与固定件通过传动杆ii固定连接;从动立柱和竖直轨道下部设置有孔,孔内安装有从动滚球固定件;从动滚球固定件包括具有内螺纹的套筒部和可与套筒部螺接的转动部,转动部具有外螺纹,转动部螺接于套筒部内,转动部上固定有转动手柄,套筒部的顶部设置有喇叭口形的导向面,转动部的顶端设置有从动滚球的限位件,限位件与转动部转动连接,限位件与转动部之间斜向设置具有预压力的卡簧,导向面的外表面与轨道部的底面平齐。

根据本发明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其主动立柱和从动立柱中相关结构的设置巧妙,相关结构的引导和相互配合,保证了手动操作过程中操作顺畅,减少了侧部围护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其中主动滚球的半径长度为r,螺旋凹槽的深度为h,r<h<2r。该设置方式保证了主动滚球在螺旋凹槽中顺畅运动,又不易从凹槽中脱出。

根据本发明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其中,转动部的直径小于从动滚球的直径,防止从动滚球从轨道部脱离。

根据本发明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其具有两种使用状态:避难所状态和非避难所状态。

当使用避难所状态时,手摇杆顺时针转动,带动转轴ii转动,伞状齿轮组运动,带动螺旋驱动杆顺时针旋转,进而主动滚球沿着螺旋凹槽下移,随着主动滚球的下移,与其连接的万向铰接件ii、传动杆i和万向铰接件i带动主动立柱侧的支撑轴下移,从动立柱侧的支撑轴也下移,通过固定件和传动杆ii带动从动滚球沿着竖直轨道下移。

当侧部围护件展开到需求位置时,停止转动手摇杆,然后旋转转动手柄,转动部的外螺纹与套筒部的内螺纹啮合,随着转动部的转动,转动部向外移动,在被压卡簧的联合作用下枢转其上的限位件沿着导向面扭出,限位件将从动滚球卡住,完成侧部围护件的安装。

完成侧部围护件的安装后,分别从前部卷轴和后部卷轴上将挡风件拉下,将挡风件下部的挂钩穿过地面挂环使其固定。

当使用非避难所状态时,将挡风件下部的挂钩从地面挂环上分离,挡风件回卷到前部卷轴和后部卷轴上,然后旋转转动手柄,转动部的外螺纹与套筒部的内螺纹啮合,随着转动部的转动,转动部向内移动,其上的限位件沿着导向面扭进套筒部内,压簧被压缩,从动滚球从限位件中滚回至竖直轨道内,手摇杆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轴ii转动,伞状齿轮组运动,带动螺旋驱动杆逆时针旋转,进而主动滚球沿着螺旋凹槽上移,同时侧部围护件在卷筒和卷筒的旋转轴之间设置的卷簧的作用下回缩缠回卷筒上,随着主动滚球的上移,与其连接的万向铰接件ii、传动杆i和万向铰接件i带动主动立柱侧的支撑轴上移,从动立柱侧的支撑轴也上移,通过固定件和传动杆ii带动从动滚球沿着竖直轨道上移,当侧部围护件回缩到需求位置时,停止转动手摇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当处于非避难所状态时,其驱动设备隐蔽在立柱中,不易被发现,且易于检修维护;当处于避难所状态时,本发明易于操作,且在突发灾难没有外部能源输入时,使用手动驱动即可实习由普通的园林结构向临时避难所的快速转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处于非避难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处于避难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处于避难状态和非避难状态转换时的前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处于避难状态和非避难状态转换时的前立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处于避难状态和非避难状态转换时的后立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中主动立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中竖直轨道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中从动滚球固定件非限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中从动滚球固定件限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中螺旋驱动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中主动滚球与侧部围护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筒,2.侧部围护件,3.前部卷轴,4.后部卷轴,5.挡风件,6.支撑轴,7.万向铰接件i,8.固定件,9.中空顶,10.主动立柱,11.从动立柱,12.螺旋驱动杆,13.伞状齿轮组,14.转轴ii,15.螺旋凹槽,16.主动滚球,17.万向铰接件ii,18.转动杆i,19.通长缝;

20.竖直轨道,201.轨道部,202.支撑部;

21.从动滚球,22.传动杆ii;

23.从动滚球固定件,231.套筒部,232.转动部,233.转动手柄,234.导向面,235.限位件,236.卡簧;

24.手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具有两种使用状态:避难所状态和非避难所状态。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中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包括立柱和中空顶9,中空顶9设置于立柱上,中空顶9内设置有卷筒1,卷筒1上缠绕有侧部围护件2,卷筒1和卷筒的旋转轴之间设置有卷簧;立柱为中空结构,立柱包括位于两根主动立柱10和两根从动立柱11;两根主动立柱10和两根从动立柱11分别设置在水平面呈矩形的四个角点处,其中两根主动立柱10位于矩形一条边的同侧两个角点,两根从动立柱11位于对边同侧的两个角点;主动立柱10和从动立柱11之间具有侧部围护件2;主动立柱10内设置有手动驱动装置,手动驱动装置能驱动侧部围护件2向下展开或向上回缩。

侧部围护件2的下部设置有支撑轴6,支撑轴6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万向铰接件i7和固定件8。

相邻的两根主动立柱10之间和相邻的两根从动立柱11之间分别设置有前部卷轴3和后部卷轴4;前部卷轴3和后部卷轴4上都缠绕有挡风件5。

手动驱动装置包括在主动立柱10内转动设置的螺旋驱动杆12、伞状齿轮组13、转轴ii14和手摇杆24;伞状齿轮组13是由旋转轴呈90°相互啮合的两旋转伞齿轮构成;螺旋驱动杆12的下端设置有伞状齿轮组13,伞状齿轮组13上设置有转轴ii14;转轴ii14伸出主动立柱10,转轴ii14上固定有手摇杆24;螺旋驱动杆12上设置有螺旋凹槽15;螺旋凹槽15内设置有主动滚球16,主动滚球16上固定有万向铰接件ii17;万向铰接件i7和万向铰接件ii17通过传动杆i18连接;主动立柱10上竖直设置有通长缝19,传动杆i18穿过通长缝19。

从动立柱11内设置有竖直轨道20;竖直轨道20包括轨道部201和支持部202;轨道部201内设置有从动滚球21;从动滚球21与固定件8通过传动杆ii22固定连接;从动立柱11和竖直轨道20下部设置有孔,孔内安装有从动滚球固定件23;从动滚球固定件23包括具有内螺纹的套筒部231和可与套筒部231螺接的转动部232,转动部232具有外螺纹,转动部232螺接于套筒部231内,转动部232上固定有转动手柄233,套筒部231的顶部设置有喇叭口形的导向面234,转动部232的顶端设置有从动滚球21的限位件235,限位件235与转动部232转动连接,限位件235与转动部232之间斜向设置具有预压力的卡簧236,导向面234的外表面与轨道部201的底面平齐。

其中,主动滚球16的半径长度为r,螺旋凹槽15的深度为h,r<h<2r。

转动部232的直径小于从动滚球21的直径。

当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使用避难所状态时,手摇杆24顺时针转动,带动转轴ii14转动,伞状齿轮组13运动,带动螺旋驱动杆12顺时针旋转,进而主动滚球16沿着螺旋凹槽15下移,随着主动滚球16的下移,与其连接的万向铰接件ii17、传动杆i18和万向铰接件i7带动主动立柱10侧的支撑轴6下移,从动立柱11侧的支撑轴6也下移,通过固定件8和传动杆ii22带动从动滚球21沿着竖直轨道20下移。

当侧部围护件2展开到需求位置时,停止转动手摇杆24,然后旋转转动手柄233,转动部232的外螺纹与套筒部231的内螺纹啮合,随着转动部232的转动,转动部232向外移动,在被压卡簧236的联合作用下枢转其上的限位件235沿着导向面234扭出,限位件235将从动滚球21卡住,完成侧部围护件2的安装。

完成侧部围护件2的安装后,分别从前部卷轴3和后部卷轴4上将挡风件5拉下,将挡风件5下部的挂钩穿过地面挂环使其固定。

当可作为避难所的园林组合结构使用非避难所状态时,将挡风件5下部的挂钩从地面挂环上分离,挡风件5回卷到前部卷轴3和后部卷轴4上,然后旋转转动手柄233,转动部232的外螺纹与套筒部231的内螺纹啮合,随着转动部232的转动,转动部232向内移动,其上的限位件235沿着导向面234扭进套筒部231内,压簧236被压缩,从动滚球21从限位件235中滚回至竖直轨道20内,手摇杆24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轴ii14转动,伞状齿轮组13运动,带动螺旋驱动杆12逆时针旋转,进而主动滚球16沿着螺旋凹槽15上移,同时侧部围护件2在卷筒1和卷筒的旋转轴之间设置的卷簧的作用下回缩缠回卷筒上,随着主动滚球16的上移,与其连接的万向铰接件ii17、传动杆i18和万向铰接件i7带动主动立柱10侧的支撑轴6上移,从动立柱11侧的支撑轴6也上移,通过固定件8和传动杆ii22带动从动滚球21沿着竖直轨道20上移,当侧部围护件2回缩到需求位置时,停止转动手摇杆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