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房的装配式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80640发布日期:2019-11-20 00:58阅读:1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机房的装配式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房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机房的装配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房系统,在安装时,均为将主要材料及辅材运输到现场,这种机房的装配方式以人工操作为主,存在安装时间长、安装技术要求复杂、采购繁杂、施工工序和质量可控性差、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且工程造价较高。容易造成返工情况,不仅浪费材料,还加长了机房系统的安装工期,本发明基于此而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房的装配式施工方法,它能够解决复杂管线施工难以一次安装到位、施工效率低、施工精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空调机房的装配式施工方法,包括深化设计阶段、预制加工阶段、运输阶段以及现场拼装阶段,所述深化设计阶段包括以下过程:

s1、现场测绘,校核机房图纸,校核内容包括梁、柱、墙、基础;

s2、基于机房图纸进行bim建模;

s3、分解模型,模拟装配;合理组织机房模块,确定各个主要集成模块之间的管道连接图;

所述预制加工阶段包括以下过程:

s1、将管道分段设计图转换为管道加工图,各管道加工图按照切割、组对、焊接的工艺流程进行划分;

s2、将管道加工图导入加工设备中,对管道进行切割、组对、焊接处理,依次将各管道组装在一起;

s3、对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s4、对管道表面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bim技术对空调机房进行合理分段,预制加工,方便运输,将bim深化设计技术与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相结合,为机电管线场外预制加工及现场装配、组合服务,现场全部管道零部件像“搭积木”一样安装,一次性全部安装到位,提高了施工效率,推动了空调机房的工业化生产。与传统的空调机房施工方法相比较,在安装上只保留了现场关键环节、装配及安装,大大缩短工期、减少现场人工、有效降低成本;在管道加工上通过采用大型自动设备对管段进行切割、焊接等处理,提高了制造速度和质量。最关键是在节约能耗及绿色建造上,施工现场仅使用一些手动工具,基本不动用电动工具,进行简单地装配及吊装,保证了施工现场环境的干净整洁,真正做到了节约能耗及绿色建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加工阶段中,将各组模管道按装配工序先后顺序设置专属二维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制管道数量和规格众多,设置专属二维码能够方便现场拼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制加工阶段中,设置管道预装模架,管道在管道预装模架上进行预拼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道预装模架上进行预拼装及消除制造误差,确保现场安装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阶段包括预制吊装装置、预制运输支撑装置以及装卸车,所述预制吊装装置针对组模管道设计专用的夹具;所述预制运输支撑装置针对组模管道设计专用的支撑结构;装车时做好减震措施,卸车时有序地将组模管道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场内堆放地必须坚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模后的管道形状各异,传统的吊装存在夹具匹配度不够、夹持不稳的问题,而传统的运输结构存在管道放置不平稳,容易发生晃动、碰撞,造成表面伤痕影响品质;预制吊装装置和运输支撑装置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减震措施包括在运输车车厢底板上铺木板,木板上垫15mm以上的硬橡胶垫或其它柔性垫;预制运输支撑装置使用减振气泡膜进行多层缠绕保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橡胶垫和减振气泡膜的设置能有效防止组模管道在运输途中因震动而受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现场拼装阶段包括以下过程:

s1、安装前进行测量放线,将制冷设备安装到位;

s2、对组模管道进行现场拼装机吊装;

s3、将各段组模管道安装在相应位置,并利用全站仪进行全息扫描及校核,发现并解决安装产生的误差,把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s4、根据装配图,结合二维码标识系统,利用管段和螺栓连接起各个模块,实现全程无焊作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现场拼装阶段的s2中,吊装时在手动葫芦链条与管道之间加木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手动葫芦链条与管道之间加木方,能够防止链条破坏管道油漆,提高吊装时对管道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bim技术对空调机房进行合理分段,预制加工,方便运输,将bim深化设计技术与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相结合,为机电管线场外预制加工及现场装配、组合服务,现场全部管道零部件一次性全部安装到位,提高了施工效率,推动了空调机房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结合图1,一种空调机房的装配式施工方法,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深化设计阶段、预制加工阶段、运输阶段以及现场拼装阶段,其中深化设计阶段步骤如下:

1、现场测绘,校核机房图纸;主要校核内容包括梁、柱、墙、基础;土建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些许误差,机房土建结构是机房设备的载体,因此需要确保机房土建的墙,板,梁与建模情况一致,才能保证机电管线在工厂预制后安装贴服。

2、基于机房图纸进行bim建模;将设备围设在机房内,设备包括冷机组和水泵,为冷机组、水泵等主要设备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确保安装合理;优化排布穿越机房的其他专业管线,为预制空调水管道的安装预留空间,保证管道走向通顺。

3、分解模型,模拟装配;根据机房安装口,出入通道情况,对模型进行模块化分解,合理组织机房模块,确定各个主要集成模块之间的管道连接图,对各专业综合管道进行碰撞检测,找出碰撞位置,合理布置各模块中管道的空间位置,确保运输便利,能顺利进入机房。

预制加工阶段步骤如下:

1、根据管道分段设计图转换为管道加工图,将各管道加工图按照切割、组对、焊接的工艺流程进行划分。

2、将管道加工图导入相应加工设备中,通过数控相贯线切割机对管道进行自动切割,通过管道组对器对管道进行对接安装,通过悬臂式自动焊机对管道进行焊接,依次将各管道组装在一起。

3、对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4、设置管道预装模架,在管道预装模架上进行预拼装及消除制造误差,确保现场安装顺利进行。

5、对管道表面处理,包括镀膜,防锈刷漆,涂环氧层,保温等。

由于预制管道数量和规格众多,为了现场拼装方便,将各组模管道按装配工序先后顺序粘贴专属二维码。

运输阶段包括预制吊装装置、预制运输支撑装置以及装卸车三部分,组模后的管道形状各异,传统的吊装存在夹具匹配度不够、夹持不稳的问题,而传统的运输结构存在管道放置不平稳,容易发生晃动、碰撞,造成表面伤痕影响品质。针对组模管道设计专用的夹具及支撑结构,装车时先在车厢底板上安装运输支撑装置,并做好减震措施,以防组模管道在运输途中因震动而受损。

如装车时先在车厢底板上铺木板,木板上垫15mm以上的硬橡胶垫或其它柔性垫;预制运输支撑装置应使用减振气泡膜进行多层缠绕保护;管道运进场地后,按二维码排序有序地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场内堆放地必须坚实;随运预制运输装置应设标牌,标明管道的编号。

现场拼装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前进行测量放线,将制冷设备安装到位。

2、对组模管道进行现场拼装机吊装,吊装时需注意对管道的保护,在手动葫芦链条与管道之间加木方,防止链条破坏管道油漆。

3、将各段组模管道安装在相应位置,并利用全站仪进行全息扫描及校核,发现并解决安装产生的误差,把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根据装配图,结合二维码标识系统,利用管段和螺栓连接起各个模块,实现全程无焊作业。

本发明利用bim技术对空调机房进行合理分段,预制加工,方便运输,将bim深化设计技术与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相结合,为机电管线场外预制加工及现场装配、组合服务,现场全部管道零部件像“搭积木”一样安装,一次性全部安装到位,提高了施工效率,推动了空调机房的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与传统的空调机房施工方法相比较,在安装上只保留了现场关键环节、装配及安装,大大缩短工期、减少现场人工、有效降低成本;在管道加工上通过采用大型自动设备对管段进行切割、焊接等处理,提高了制造速度和质量。最关键是在节约能耗及绿色建造上,施工现场仅使用一些手动工具,基本不动用电动工具,进行简单地装配及吊装,保证了施工现场环境的干净整洁,真正做到了节约能耗及绿色建造。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