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73458发布日期:2020-04-14 13:34阅读:1177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墙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装配式板墙的样式也多种多样,装配式叠合式墙由于两侧混凝土厚度较薄,在后期填芯混凝土灌注时,不能使用外置平板振捣器,很难保证填芯混凝土的密实度;含有窗洞口的板墙窗洞口处混凝土浇筑时无法垂直下落,窗台部位如先封模板无法振捣,混凝土密实度得不到保证,容易产生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墙体质量高的建筑物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叠合板墙包括内外互相正对的两层,叠合板墙的内腔用于浇筑混凝土,叠合板墙上设有矩形的窗洞,叠合板墙内穿设钢筋,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①制模板:根据叠合板墙的尺寸制作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板的横截面为门字型,定型钢模板的长度和叠合板墙的长度、窗洞的宽度或窗洞的高度互相匹配,定型钢模板的凹槽宽度和叠合板墙的厚度互相匹配;

②吊装:叠合板墙依据施工图纸吊装到指定位置后用固定支撑构件支设牢固,叠合板墙的下部穿设钢筋,使定型钢模板的槽口向上设置,将叠合板墙的底部吊装至定型钢模板的凹槽内并固定;

③支模:沿窗洞的边缘依次贴覆定型钢模板,使定型钢模板的槽口卡入窗洞位于顶部和两侧的三条侧边,贴覆的顺序是:先贴覆位于窗洞顶部的侧边,再依次贴覆位于窗洞两侧的侧边,定型钢模板与窗洞的各条侧边之间衬有软胶条以保证定型钢模板与叠合板墙直接密封不漏浆,贴覆于窗洞两侧的两个定型钢模板之间用一个支撑架支撑以保证定型钢模板支撑稳定;

④先浇筑:混凝土从叠合板墙内腔的顶部灌入并往下浇筑,待浇筑混凝土浇筑至窗洞底面时,用小型振捣棒实施振捣,振捣时严禁触碰叠合板墙,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⑤支底模:待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再下沉时,在窗洞底部的侧边上贴覆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板与窗洞的底部侧边之间衬有软胶条以保证定型钢模板与叠合板墙直接密封不漏浆,保证模板与叠合墙直接密封不漏浆,贴覆于窗洞顶边和底边的两个定型钢模板之间用一个支撑架支撑以保证定型钢模板支撑稳定;

⑥后浇筑:继续浇筑叠合板墙位于窗洞底部以上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①时,定型钢模板采用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焊接制成,切割定型钢模板底部的钢板时,所述钢板的宽度不小于叠合板墙厚度加10mm,以保证切割下的钢板两侧都能长出叠合板墙厚度5mm以上;焊接时要保证焊缝的饱满,不得有气孔,且要注意减少焊接应力,防止定型钢模板变形;

步骤③和⑤时,支撑架包括左杆、右杆、连接套筒和顶板,左杆右端和右杆左端这两者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连接套筒内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和左杆右端外侧面上的外螺纹、右杆左端外侧面上的外螺纹互相匹配的内螺纹,左杆的右端和右杆的左端分别旋入连接套筒的一端,左杆的左端和右杆的右端都设有顶板;当正向转动连接套筒时,左杆和右杆在螺纹传动的作用下都向外伸出,使支撑架的两端即两块顶板分别抵住定型钢模板,当反向转动连接套筒时,左杆和右杆在螺纹传动的作用下都向内回缩,使支撑架的两端即两块顶板分别脱离定型钢模板。

本发明针对叠合式墙填芯混凝土在窗洞口处封模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了叠合式板墙混凝土在墙窗洞口处的密实度的难题,既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又能实现钢模板快速高效的周转。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适用范围广:可广泛适用于装配式建筑采用叠合板墙的工程。

2.经济效益好:定型钢模板可循环使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而且会大量减少后续维修费用,也提升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3.安全性高:定型钢模板刚度大,稳定性强,保证模板的整体性,提高了安全性。

4.可操作性强:本发明所需要的所有的机械、设备、材料、人员等物资,均是施工现场现有的或很容易租凭及购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叠合板墙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叠合板墙窗洞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定型钢模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在窗洞上按顺序贴覆定型钢模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叠合板墙1如图1和图2所示:叠合板墙1包括内外互相正对的两层,叠合板墙1的内腔用于浇筑混凝土11,叠合板墙1上设有矩形的窗洞12,叠合板墙1内穿设钢筋13,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①制模板:根据叠合板墙1的尺寸制作定型钢模板2,定型钢模板2如图3所示:定型钢模板2的横截面为门字型,定型钢模板2的长度和叠合板墙1的长度、窗洞12的宽度或窗洞12的高度互相匹配,定型钢模板2的凹槽宽度和叠合板墙1的厚度互相匹配;

定型钢模板2采用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焊接制成,切割定型钢模板2底部的钢板时,所述钢板的宽度不小于叠合板墙1厚度加10mm,以保证切割下的钢板两侧都能长出叠合板墙1厚度5mm以上;焊接时要保证焊缝的饱满,不得有气孔,且要注意减少焊接应力,防止定型钢模板2变形;

②吊装:叠合板墙1依据施工图纸吊装到指定位置后用固定支撑构件支设牢固,叠合板墙1的下部穿设钢筋13,使定型钢模板2的槽口向上设置,将叠合板墙1的底部吊装至定型钢模板2的凹槽内并固定;

③支模:沿窗洞12的边缘依次贴覆定型钢模板2,使定型钢模板2的槽口卡入窗洞12位于顶部和两侧的三条侧边,贴覆的顺序是:先贴覆位于窗洞12顶部的侧边,如图4中a所示,再依次贴覆位于窗洞12两侧的侧边,如图4中b和c所示,定型钢模板2与窗洞12的各条侧边之间衬有软胶条以保证定型钢模板2与叠合板墙1直接密封不漏浆,贴覆于窗洞12两侧的两个定型钢模板2之间用一个支撑架3支撑以保证定型钢模板2支撑稳定;

支撑架3如图5所示:支撑架3包括左杆31、右杆32、连接套筒33和顶板34,左杆31右端和右杆32左端这两者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连接套筒33内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和左杆31右端外侧面上的外螺纹、右杆32左端外侧面上的外螺纹互相匹配的内螺纹,左杆31的右端和右杆32的左端分别旋入连接套筒33的一端,左杆31的左端和右杆32的右端都设有顶板34;当正向转动连接套筒33时,左杆31和右杆32在螺纹传动的作用下都向外伸出,使支撑架3的两端即两块顶板34分别抵住定型钢模板2,当反向转动连接套筒33时,左杆31和右杆32在螺纹传动的作用下都向内回缩,使支撑架3的两端即两块顶板34分别脱离定型钢模板2;

④先浇筑:混凝土11从叠合板墙1内腔的顶部灌入并往下浇筑,待浇筑混凝土11浇筑至窗洞12底面时,用小型振捣棒实施振捣,振捣时严禁触碰叠合板墙1,将混凝土11振捣密实;

⑤支底模:待混凝土11振捣密实不再下沉时,在窗洞12底部的侧边上贴覆定型钢模板2,如图4中d所示,定型钢模板2与窗洞12的底部侧边之间衬有软胶条以保证定型钢模板2与叠合板墙1直接密封不漏浆,保证模板与叠合墙直接密封不漏浆,贴覆于窗洞12顶边和底边的两个定型钢模板2之间用一个如图所示的支撑架3支撑以保证定型钢模板2支撑稳定;

⑥后浇筑:继续浇筑叠合板墙1位于窗洞12底部以上的混凝土11,并振捣密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