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定位停车载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2017发布日期:2020-02-22 02:2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定位停车载车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车板,具体是一种适用于立体停车库的机械式定位停车载车板,属于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立体停车库具有节省占地面积、节省大量投资、出入库管理方便、避免车辆的丢失和损坏、配置灵活等特点,是停车库中最为先进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车库容量大,大型的容量可达1000~3000个车位,是各大城市解决停车难的最佳选择。

立体停车库通常是采用移动载车板至停车位置的方式对位于载车板上的汽车进行智能化停车,为保证移动载车板时移动的平稳性,通常要求汽车登上载车板时需停滞于要求的位置,现有的载车板一般不具有停车就位提示功能,驾驶人员通常是根据个人经验进行泊车,特别针对驾驶新手往往造成车辆未停靠在要求位置而进行多次调整,泊车耗时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定位停车载车板,结构简单,能够在车辆停靠在载车板上的设定位置时提醒驾驶人员进行驻车,特别适用于立体停车库。

本机械式定位停车载车板包括板体和就位提示装置,左右对称设置的就位提示装置设置在板体的前部对应汽车前轮的位置。

所述的板体上对应就位提示装置的位置设有竖直设置的压板沉孔。

所述的就位提示装置包括压板和复位弹簧;压板滑动配合设置在压板沉孔内;竖直设置的复位弹簧定位设置在压板沉孔内、且位于压板的底平面与压板沉孔的底面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压板沉孔与压板之间还设有配合设置的上限位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压板的底平面上设有下限位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压板沉孔的孔口上沿前后方向设有导向坡面结构或圆弧过渡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压板的顶平面上沿前后方向也设有导向坡面结构或圆弧过渡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板体上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上沿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高于板体上表面的导向板,导向板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与汽车沿左右方向上的轮间距的尺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机械式定位停车载车板由于设有纯机械结构的就位提示装置,就位提示装置包括压板和复位弹簧,当前轮碾压在压板上时,压板受力沿踏板导向孔的轴向方向向下移动压缩复位弹簧,压板带动前轮下沉使前轮卡接在压板沉孔上,驾驶人员能够明显感觉到前进阻力,停车制动即可,进而达到提醒驾驶人员的目的;当汽车倒退驶离本载车板时,前轮离开压板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复位作用下压板即上移复位,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立体停车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就位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及名称:1、板体;11、压板沉孔;2、压板;3、复位弹簧;4、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下以图2所示的右方为前方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机械式定位停车载车板包括板体1和就位提示装置,左右对称设置的就位提示装置设置在板体1的前部对应汽车前轮的位置。

所述的板体1上对应就位提示装置的位置设有竖直设置的压板沉孔11。

所述的就位提示装置包括压板2和复位弹簧3;压板2滑动配合设置在压板沉孔11内,压板2可沿压板沉孔11的轴向方向上下移动;竖直设置的复位弹簧3定位设置在压板沉孔11内、且位于压板2的底平面与压板沉孔11的底面之间。

本机械式定位停车载车板安装在立体车库中使用时,汽车自本载车板的后方驶上本载车板后继续前移,当前轮碾压在压板2上时,压板2受力沿踏板导向孔的轴向方向向下移动压缩复位弹簧3,压板2带动前轮下沉使前轮卡接在压板沉孔11上,驾驶人员能够明显感觉到前进阻力,停车制动即可,进而达到提醒驾驶人员的目的;当汽车倒退驶离本载车板时,前轮离开压板2后在复位弹簧3的弹力复位作用下压板2即上移复位。

为了防止压板2自压板沉孔11内蹿出,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压板沉孔11与压板2之间还设有配合设置的上限位结构,上限位结构可以是设置在压板沉孔11孔口位置的凸起限位板和配合设置在压板2顶平面上的限位面,也可以是设置在压板2底部的凸起限位滑块和配合竖直设置在压板沉孔11内表面上的限位凹槽等其他限位结构。

为了在复位弹簧3因过压缩而造成损伤,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压板2的底平面上设有下限位结构,下限位结构可以是限位块结构,也可以是阻尼块结构等其他结构。

为了减小对前轮轮胎的磨损,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压板沉孔11的孔口上沿前后方向设有导向坡面结构或圆弧过渡结构。

为了便于前轮碾压在压板2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压板2的顶平面上沿前后方向也设有导向坡面结构或圆弧过渡结构。

为了便于汽车按正确的直线方向驶上本载车板,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板体1上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上沿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高于板体1上表面的导向板4,导向板4沿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与汽车沿左右方向上的轮间距的尺寸配合,导向板4的设置使板体1上形成平行的两排车轮行驶导向道,可以在汽车驶上本载车板时对其进行导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