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厂房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0387发布日期:2020-02-28 11:50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厂房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方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厂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度结构是指横向跨越30米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形式的建筑。大跨度结构多用于工业建筑中的大跨度厂房、飞机装配车间和大型仓库等。大跨空间结构是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大跨度厂房有着广泛的应用,大跨度厂房为保证场内空间,屋顶结构一般采用桁架形式,结构重量较大。

现有技术中的多层大跨度厂房的安装过程中,常规而言采用顺作法施工方式,或者可以称之为由下往上的安装方式。所谓由下往上的施工方式,是指在下层楼板完成后,采用大型吊装设备在楼板上进行屋面钢结构的吊装工作,或采用顶推提升设备进行桁架吊装。安装顺序一般是,打好地基后,安装一层高度的柱结构,然后安装第一层楼板,待第一层楼板安装完成后,以第一层楼板为施工地坪,安装第二层楼板以及再一层高度的柱结构,以此往上施工,最后安装桁架屋顶。

采用该由下往上的施工方法,具有很多缺点:第一点,屋顶结构需待下层结构完成后,养护到位,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方能进行屋顶施工,减少工序搭接,导致工期的增加,并且无法将屋面第一时间收尾,影响下部结构施工。第二点,安装屋顶结构的大型设备需在结构楼板上行走施工,将会对设计结构有一定影响。采用楼板加固措施,需增加大量额外工作量(如增加楼板支撑,则需设置落地支撑,且数量较多),包括措施施工及拆除,也同时会影响下层的结构正常施工。第三点,由于楼板可以承受的荷载一般较小,及时在增加措施后也无法采用更大型的施工设备,故将会屋面桁架进行更细的分段,增加现场吊装、焊接工作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以下层楼板作为屋顶结构施工地坪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大跨度多层厂房的建造施工方法,应用该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必须应用下层楼板作为屋顶结构施工地坪并对下层楼板造成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相关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厂房施工方法,所述厂房包括n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建造区域内,铺设混凝土地基,并在混凝土地基中设置预埋件;

s2:建设顶梁柱,所述顶梁柱的底端与所述埋件固定,所述顶梁柱的高度与所述厂房总楼层建设高度相等;

s3:安装屋顶结构,所述屋顶结构以所述顶梁柱的顶端为支撑;

s4:在混凝土地基上建设多个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底端与所述埋件固定,所述第一柱体的高度与所述厂房的第一楼层高度相匹配,在所述第一柱体的顶端铺设第一楼板,以使所述第一柱体的顶端支撑所述第一楼板,完成第一层厂房建设;

s5:在所述第一楼板上建造多根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的高度与所述厂房的第二楼层高度相匹配,在所述第二柱体的顶端铺设第二楼板,以使所述第二柱体的顶端支撑所述第二楼板,完成第二层厂房建设;

s6:以此类推,在第n-1层楼板上建设多根第n柱体,所述第n柱体的高度与所述厂房的第n楼层高度相匹配,所述第n柱体的顶端连接所述屋顶结构,从而完成整个厂房建设。

优选地,所述预埋件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顶梁柱数量的总和。

优选地,所述施工方法应用于大跨度多层厂房的建造,所述大跨度多层厂房的横向和竖向跨度均大于30米。

优选地,所述顶梁柱为劲性柱,所述第一柱体至第n柱体为混凝土柱,所述劲性柱由混凝土中设置钢骨结构形成,所述混凝土柱由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

优选地,所述屋顶结构为钢结构桁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柱体中的钢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预埋件之间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柱体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柱体中的钢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屋顶结构焊接。

优选地,所述顶梁柱与所述埋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梁柱与所述屋顶结构也为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柱体至第n柱体,以及所述楼板建设完毕后拆除所述顶梁柱,整个厂房依旧可以维持稳定。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屋顶结构为多个钢结构桁架拼接形成。

优选地,所述屋顶结构用塔吊吊装建造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逆作法进行大跨度多层厂房的建造,优先完成屋顶结构的安装,再完成楼板的建设,避免了顺作法在安装完成的楼板上进行屋顶结构的安装,对原有结构体系没有影响,无需增加额外楼板加固、支撑等措施,节约大量施工措施及人工;进一步,可采用更大的吊装设备,吊装的结构可以减少大量分段,减少现场高空焊接工作量;再进一步,施工空间上可以采用流水施工,不用在完成了底层建造和加固之后在进行屋顶结构的安装,节约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厂房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地基,20---劲性柱,30---屋顶结构,40---第一层混凝土柱,41--第二层混凝土柱,42---第三层混凝土柱,50---第一楼板,51---第二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将现有技术中的大跨度多层厂房的施工方法进行调整,由原来的顺作法转换成逆作法。原来的顺作法是在打好地基之后铺设混凝土柱,再铺设楼板,再在楼板上布设混凝土柱,这样一层一层铺设,直到最后一个楼板铺设完毕,在最后一个楼板上继续铺设混凝土柱,并在此混凝土柱上完成屋顶结构的安装。但是由于大跨度厂房的屋顶结构为桁架钢结构,重量非常大,顺作法最后完成屋顶结构的安装时,必须对于下层楼板乃至整个下层结构进行加固和支撑,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使得效率变低。而逆作法是先在地基上安装屋顶结构同样高度的柱体,直接进行屋顶结构的安装,可采用大型吊装设备,再进行混凝土柱和楼板的建造,这样既避免的在原有楼板上进行屋顶结构的安装从而破坏原有结构,又能使得屋顶结构的安装和楼板、混凝土柱的建设、加固同步进行,节约了工时,提升了建设效率。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多层厂房施工方法的示意图,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大跨度多层厂房施工方法中涉及结构包括地基10、劲性柱20、屋顶结构30、第一层混凝土柱40、第二层混凝土柱41、第三层混凝土柱42、第一楼板50和第二楼板51。

本实施例提供的大跨度多层厂房施工方法步骤为:1.打好地基10后在地基10中设置预埋件;2.将多根劲性柱20中的钢骨结构底端与预埋件焊接固定,从而树立多根劲性柱20;3.使用大型吊装设备吊装屋顶结构30,将屋顶结构30安装焊接在劲性柱20中的钢骨结构顶端,屋顶结构30可采用可拼接式桁架钢结构屋顶,从而可以部分吊装之后进行凭借,由于屋顶跨度比较大,普通的吊装设备很难完成整体吊装,采用可拼接屋顶结构30也减少了吊装设备的压力;4.将多根第一层混凝土柱40中钢筋结构的底端与地基10中的预埋件焊接,从而树立多根第一层混凝土柱40,待第一层混凝土柱40树立完毕,在第一层混凝土柱40顶端建造第一楼板50,从而完成第一楼层的建造;5.第一楼层建造完毕之后,在第一楼板50上建造多根第二层混凝土柱41,待多根第二层混凝土柱41建造完毕之后,在第二层混凝土柱41顶端建造第二楼板51,从而完成第二楼层的建造;6.第二楼层建造完毕之后,在第二楼板51上建造多根第三层混凝土柱42,第三层混凝土柱42底端固定在第二楼板51上,顶端固定屋顶结构上,从而完成整个厂房的建造。

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施例给出的大跨度厂房共有3层,但并不局限于3层,只要是大于等于2层的任意数量楼层即可;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的支撑柱并不局限于劲性柱和混凝土柱,应当是任意能够完成建造效果的柱体。

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为提升劲性柱20的重复使用,节约建造成本,可以将劲性柱20底端与预埋件之间可拆卸螺纹连接,劲性柱20的顶端与屋顶结构30之间也设置为可拆卸螺纹连接,待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大跨度多层厂房施工方法建造完成厂房之后,加固等步骤也相继完成之后,可以将劲性柱20拆除,以下次建造时继续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12月13日 15:20
    独劈奚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