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柱模板补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0253发布日期:2020-02-28 11:49阅读:10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形柱模板补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的异形柱模板补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异形柱比较少见,对于异形柱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模板加固技术,若加固不牢固,容易出现胀模甚至是爆模的风险,既影响柱子成型质量有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由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8374521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异形柱的施工方法及其模板支设结构,包括圆柱模板、支设架、斜挑杆、水平挑杆、钢丝绳,所述支设架是架设在异形柱内侧的、与异形柱等高或高于异形柱的柱状方形架,支设架通过若干层的斜挑杆和若干层的水平挑杆对异形柱进行支撑;所述钢丝绳设置在异形柱的两侧,一端连接地面另一端连接异形柱;所述圆柱模板是由两个半圆形的模板相互承插嵌入式连接而成,上下层模板之间也为承插嵌入式连接。

又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海拓工程分公司和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申请的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6351400b)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八角柱装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八角柱埋件外围搭建测量控制架;b、搭建与满堂架连接的支撑架;c、预制混凝土八角柱的预制;d、预制混凝土八角柱的吊装;e、预制混凝土八角柱的垂直度控制。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离心混凝土预制柱无法预埋吊点的问题,且抱箍和脚垫均可重复利用;节约吊机的使用量,避免缆风绳定位的场地限制问题,提高吊装准确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装配效率、节约工期和成本。

但是以上现有技术都只是针对特定形状的异形柱的加固,而没有提出一种通用的异形柱的加固方式,依然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异形柱模板补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了异形柱模板加固不牢固、易胀模等问题,改善混凝土成型质量,同时保证施工安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异形柱模板补缺加固装置,包括异形的混凝土柱,在混凝土的外侧面设置加固构件将其补缺构成普通方柱,在该普通方柱上采用木模板搭设,其中,加固构件由三角形的三角套筒和纵向设置在三角套筒的三个角位置的钢筋骨架构成三棱柱结构;在木模板外侧设有木方和柱箍。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三棱柱补缺加固装置,将异形柱转换为方形柱进行模板加固,解决了异形柱模板加固不牢固、易胀模等问题。而且可利用施工现场的废钢筋和废套筒等材料,做到了变废为宝;该装置还可进行周转使用,具有通用性。完成1:1建模后,更直观地指导现场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加固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2为加固装置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加固固件,2-三角套筒,3-钢筋骨架,4-柱箍,5-木方,6-木模板,7-混凝土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异形柱为八角柱,但其他形状的异形柱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原理进行模板搭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施工现场的废钢筋和废套筒等材料制作成可周转的三棱柱的加固构件1,与异形柱拼接为普通方柱后,柱模板可以用常规的方式进行加固,解决了异形柱模板加固不牢固、易胀模等问题,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异形结构的混凝土柱7的平面及立面尺寸,推算出三棱柱的加固构件1的宽度及高度;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得出的三棱柱加固构件1的宽度及高度,在施工现场寻找合适的材料,原则上所采用的钢筋直径不应小于20mm,三角套筒2应比钢筋骨架3材料大一型号;

步骤三、在寻找到合适的材料后,便进行钢筋下料与加工,钢筋之间采用三角套筒2连接,形状类似于三棱柱,构成加固构件1;

步骤四、将三棱柱加固构件1与木模板6拼接,采用木方5和柱箍4加固,柱箍4采用双钢管拼搭,并验证其契合度;

步骤五、bim建模,采用revit软件对三棱柱加固构件进行1:1建模。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