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砌筑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9190发布日期:2020-04-03 18:47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砌筑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砌筑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等材料进行砌筑的工程。包括砌砖、石、砌块及轻质墙板等内容。砌砖、砌石、砌块砖砌体对砌筑材料的要求,组砌工艺,质量要求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目前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墙体砌筑过程中,传统的控制方法主要是使用在墙体两端立皮数杆(即层数杆)来控制每皮砖(即每层砖)的灰缝位置,拉通线来控制每皮砖的水平度,吊线来控制墙体的垂直度;墙体材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其用量巨大。出于环保、资源中和利用等因素的考虑,墙体材料已经由传统的实心粘土砖转为大量采用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空心砖就是其中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用料少、可机械化生产及良好的隔热和防渗漏性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现有的墙体砌筑方法的落后,无法使混凝土空心砖的优良特性,尤其是在隔热和防渗漏性能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由此,为提高墙体砌筑的隔热、防渗漏性和强度等功能,一种墙体砌筑施工工艺亟待研发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对墙体施工的构造柱和墙体之间加强连接,其中采用转折筋对圈梁的绑扎进行加固绑扎,提高了构造柱、圈梁、过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加强浇筑的强度,由此提高了墙体砌筑的隔热、防渗漏性和强度等功能。

一种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墙体位置放线:放出墙体的位置线及墙体的支模控制线;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墙体位置线中的构造柱线的位置,对构造柱线进行上下钻孔植筋,所述植筋深度100-150mm;

步骤三:整理绑扎构造柱,对步骤二中的植筋进行绑扎,箍筋间距加密区为90-110mm,非加密区为120-160mm,保护层为20-28mm;

步骤四:墙体砌筑:对砌块进行排列摆块;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砌块之间的间隙设置为8-12mm,并对间隙进行砂浆填充,将填充砂浆后的间隙进行晾干30-120min后进行勾缝处理;

步骤六:绑扎圈梁钢筋:圈梁宽度与墙体厚底一致,厚度为180-220mm,箍筋间距190-210mm,圈梁在转折处加设转折筋;

步骤七:构造柱、圈梁、过梁混凝土浇筑:构造柱、圈梁、过梁都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25mm;

步骤八:墙体砌筑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预留垂直距离15-20cm,停止砌筑,置放5-8天,采用砼砖斜砌挤紧,砼砖的倾斜度为58-62度,墙体中填塞预制的等角三角形混凝土块,两端采用直角三角形块;

步骤九: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重复步骤八对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构造柱上口采用簸箕口的方式施工。

优选地,在步骤四墙体砌筑前,对墙体做出管线孔洞定位。

优选地,所述孔洞尺寸小于300mm的用3根φ10钢筋搭接代替过梁,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时,需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优选地,墙体砌筑时需留设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马牙槎留置宽度为60mm,高度为30mm。

优选地,240墙采用十字式(梅花式)砌筑法砌筑,200墙采用两顺一侧的砌筑法砌筑,300墙采用两平一侧的砌筑法砌筑。

优选地,墙体每砌筑到500mm高,设置拉结筋,与构造柱连接,埋压φ6钢筋,末端设置50mm-75mm长弯钩,与结构柱或结构墙连接,采用钻孔植筋的方式固定,每道通长拉结筋面上设置钢筋网片,与φ6的拉结筋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砌筑砂浆的干密度≤1800(kg/m3),所述砌筑砂浆的分层度≤20mm,所述砌筑砂浆的剪切粘结强度≥0.4mpa。

优选地,所述砌筑砂浆的导热系数≤0.8[w/(m·k)]。

优选地,砌块在砌筑前进行洒水湿润,洒水湿润后的砌块放置1~2天,砌体湿润状态的含水率为40%~50%。

优选地,墙体砌筑前应对基层结构板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砌体施工前,底部采用现浇高度为300mm,与墙体宽度一致的c20素混凝土作为墙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墙体砌筑施工工艺,通过九个步骤的依次施工,步骤之间的相互结合,实现了对墙体的稳定施工,形成稳固的墙体,实现了构造柱和墙体之间加强连接,其中,采用转折筋对圈梁的绑扎进行加固绑扎,提高了构造柱、圈梁、过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加强浇筑的强度,由此提高了墙体砌筑的隔热、防渗漏性和强度等功能。

2、本发明中,根据不同的墙体宽度,采用不同的砌筑法砌筑,以满足通过完整的砌块的排列摆块形成完整的墙体,减少对砌块的破坏,从而进一步加强墙体砌筑后的强度和稳定性。

3、本发明中,墙体每砌筑到500mm高,设置拉结筋,与构造柱连接,埋压钢筋,末端设置长弯钩,与结构柱或结构墙连接,采用钻孔植筋的方式固定每道通长拉结筋面上设置的钢筋网片,拉结筋焊接连接;对砌筑中的墙体进行逐步的拉结筋设置,从而加强墙体的强度。

4、本发明中,砌筑砂浆的饱满度高于90%,避免了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和避免了出现通缝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十字式(梅花式)砌筑法砌筑示意图;

图2为两顺一侧的砌筑法砌筑;

图3为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大样(一);

图4为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大样(二);

图5为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大样(三);

图6为框架柱(侧柱)与墙体连接;

图7为圈梁,过梁转折处构造大样(一);

图8为圈梁,过梁转折处构造大样(二);

附图中,1-构造柱,2-砌体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墙体位置放线:放出墙体的位置线及墙体的支模控制线;

步骤二:植筋:根据步骤一中墙体位置线中的构造柱线的位置,对构造柱线进行上下钻孔植筋,所述植筋深度100-150mm;优选的,所述植筋深度为120mm;

步骤三:整理绑扎构造柱,对步骤二中的植筋进行绑扎,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00mm,非加密区为150mm,保护层为25mm;

步骤四:墙体砌筑:对按墙段实量尺寸和砌块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砌块进场装卸运输,堆置高度不超过1.2m;砌筑前,按墙段实量尺寸和砌块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足整块的可锯截成需要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采取满铺灌浆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上下皮错缝砌筑,构造柱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墙体砌筑时需留设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采用五进五出,马牙槎留置宽度为60mm,高度为30mm;砌筑方式240墙采用十字式(梅花式)砌筑法砌筑,200墙采用两顺一侧的砌筑法砌筑,300墙采用两平一侧的砌筑法砌筑,一侧必须在平砖的上下排时左右交叉砌筑;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砌块之间的间隙设置为8-12mm,并对间隙进行砂浆填充,将填充砂浆后的间隙进行晾干30-120min后进行勾缝处理;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并应随拌随用,应在3~4小时内用完。搅拌砂浆加工区必须设置磅秤、桶及塌落度测量仪,做到每盘砂浆或混凝土严格计量;

步骤六:绑扎圈梁钢筋:圈梁宽度与墙体厚底一致,厚度为200mm,箍筋间距200mm,圈梁在转折处加设转折筋;

步骤七:构造柱、圈梁、过梁混凝土浇筑:构造柱、圈梁、过梁都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25mm;过梁:预制过梁的施工应根据施工图纸洞口尺寸每边支座250mm留置(支座不足250mm的用现浇过梁),有电箱的预留洞口过梁要在过梁上进行预埋,保证预埋管的正常穿过;

步骤八:墙体砌筑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预留垂直距离15-20cm,停止砌筑,置放5-8天,采用砼砖斜砌挤紧,砼砖的倾斜度为58-62度,墙体中填塞预制的等角三角形混凝土块,两端采用直角三角形块;在墙体砌筑前,应对其他专业管线需穿过墙体的孔洞做好定位。孔洞尺寸小于300mm的用3根φ10钢筋搭接代替过梁,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时,需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步骤九: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重复步骤八对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构造柱上口采用簸箕口的方式施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备区与公共区交接墙体,水平方向从结构板以上标高在1.5m处增设一条同墙宽,高200的c25混凝土圈梁,如圈梁已经被门或者消火栓等洞口截断,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2倍,且不得小于1m。当砌筑墙高度大于4m时,在墙中增设一道同墙厚高度为200mm的圈梁(同圈梁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圈梁代过梁的使用需求如下:

洞口宽度l《2100mm时下排筋附加1根φ14钢筋,钢筋长度l+2*380mm;

洞口宽度2100mm《l《3500mm时下排筋附加3根φ16钢筋,钢筋长度l+2*360mm,截面高度增加为300mm;

洞口宽度3500mm《l《4500mm时下排筋附加3根φ18钢筋,钢筋长度l+2*360mm,截面高度增加为400mm;

洞口宽度4500mm《l《6000mm时下排筋附加3根φ25钢筋,钢筋长度l+2*360mm,截面高度增加为400mm;

洞口宽度或轻质填充墙门洞》2100时,洞口两端需设置构造柱(门堂);过梁下排钢筋根据洞口尺寸及圈梁代过梁的要求进行施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墙体位置放线:放出墙体的位置线及墙体的支模控制线;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墙体位置线中的构造柱线的位置,对构造柱线进行上下钻孔植筋,所述植筋深度100mm;

步骤三:整理绑扎构造柱,对步骤二中的植筋进行绑扎,箍筋间距加密区为90mm,非加密区为120mm,保护层为20mm;

步骤四:墙体砌筑:对砌块进行排列摆块;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砌块之间的间隙设置为8mm,并对间隙进行砂浆填充,将填充砂浆后的间隙进行晾干30min后进行勾缝处理;

步骤六:绑扎圈梁钢筋:圈梁宽度与墙体厚底一致,厚度为180mm,箍筋间距190mm,圈梁在转折处加设转折筋;

步骤七:构造柱、圈梁、过梁混凝土浇筑:构造柱、圈梁、过梁都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25mm;

步骤八:墙体砌筑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预留垂直距离15cm,停止砌筑,置放5天,采用砼砖斜砌挤紧,砼砖的倾斜度为58度,墙体中填塞预制的等角三角形混凝土块,两端采用直角三角形块;

步骤九: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重复步骤八对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构造柱上口采用簸箕口的方式施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墙体位置放线:放出墙体的位置线及墙体的支模控制线;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墙体位置线中的构造柱线的位置,对构造柱线进行上下钻孔植筋,所述植筋深度150mm;

步骤三:整理绑扎构造柱,对步骤二中的植筋进行绑扎,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10mm,非加密区为160mm,保护层为28mm;

步骤四:墙体砌筑:对砌块进行排列摆块;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砌块之间的间隙设置为12mm,并对间隙进行砂浆填充,将填充砂浆后的间隙进行晾干120min后进行勾缝处理;

步骤六:绑扎圈梁钢筋:圈梁宽度与墙体厚底一致,厚度为220mm,箍筋间距210mm,圈梁在转折处加设转折筋;

步骤七:构造柱、圈梁、过梁混凝土浇筑:构造柱、圈梁、过梁都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25mm;

步骤八:墙体砌筑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预留垂直距离20cm,停止砌筑,置放8天,采用砼砖斜砌挤紧,砼砖的倾斜度为62度,墙体中填塞预制的等角三角形混凝土块,两端采用直角三角形块;

步骤九: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重复步骤八对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构造柱上口采用簸箕口的方式施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墙体位置放线:放出墙体的位置线及墙体的支模控制线;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墙体位置线中的构造柱线的位置,对构造柱线进行上下钻孔植筋,所述植筋深度125mm;

步骤三:整理绑扎构造柱,对步骤二中的植筋进行绑扎,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00mm,非加密区为140mm,保护层为24mm;

步骤四:墙体砌筑:对砌块进行排列摆块;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砌块之间的间隙设置为10mm,并对间隙进行砂浆填充,将填充砂浆后的间隙进行晾干75min后进行勾缝处理;

步骤六:绑扎圈梁钢筋:圈梁宽度与墙体厚底一致,厚度为200mm,箍筋间距200mm,圈梁在转折处加设转折筋;

步骤七:构造柱、圈梁、过梁混凝土浇筑:构造柱、圈梁、过梁都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25mm;

步骤八:墙体砌筑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预留垂直距离17.5cm,停止砌筑,置放6.5天,采用砼砖斜砌挤紧,砼砖的倾斜度为60度,墙体中填塞预制的等角三角形混凝土块,两端采用直角三角形块;

步骤九: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重复步骤八对上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构造柱上口采用簸箕口的方式施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在步骤(4)墙体砌筑前,对墙体做出管线孔洞定位。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孔洞尺寸小于300mm的用3根φ10钢筋搭接代替过梁,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时,需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墙体砌筑时需留设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马牙槎留置宽度为60mm,高度为30mm。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240墙采用十字式(梅花式)砌筑法砌筑,200墙采用两顺一侧的砌筑法砌筑,300墙采用两平一侧的砌筑法砌筑。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墙体每砌筑到500mm高,设置拉结筋,与构造柱连接,埋压φ6钢筋,末端设置50mm-75mm长弯钩,与结构柱或结构墙连接,采用钻孔植筋的方式固定,每道通长拉结筋面上设置钢筋网片,与φ6的拉结筋焊接连接。其中所述砌筑砂浆的干密度≤1800(kg/m3),所述砌筑砂浆的分层度≤20mm,所述砌筑砂浆的剪切粘结强度≥0.4mpa,所述砌筑砂浆的导热系数≤0.8[w/(m·k)],砌块在砌筑前进行洒水湿润,洒水湿润后的砌块放置1~2d,砌体湿润状态的含水率为40%~50%,墙体砌筑前应对基层结构板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砌体施工前,底部采用现浇高度为300mm,与墙体宽度一致的c20素混凝土作为墙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