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8008发布日期:2021-06-18 20:1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杆用法兰盘,属电力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电杆结构一般会在头部或者尾部设置有一个法兰盘装置,一般用于上、下两根电杆的对接或者电杆的接长或者与预埋基础件的连接。这种法兰盘装置一般是在法兰盘的下盘上设置有螺栓孔,在上盘上设置有钢筋穿入孔,在电杆的制作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将电杆骨架的钢筋头端部穿入法兰盘上盘的钢筋穿入孔中,然后将其端部进行焊接处理,实现法兰盘与电杆骨架的连接,但是这种结构的电杆使用过程中存在两个以下缺点:(1)焊接的钢筋头外露在法兰盘外部,其钢筋的头端容易被腐蚀,影响电杆使用寿命;(2)仅靠在法兰盘上盘上开设的钢筋穿入孔实现与电杆骨架连接,当电杆遭受比较大的外力作用时,此钢筋端头的焊接点不足以应对大弯矩力,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进而发生电杆断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一方面用于避免钢筋头端外露出现腐蚀损坏的问题,另一方面用于提高法兰盘组件与电杆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部位的受力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由上环板、下环板、中间筒体及若干块第一加强筋板组成,所述上环板上开设有预应力钢筋穿入孔,用于穿设固定预应力钢筋,所述下环板上开设有螺栓孔,用于安装螺栓,所述中间筒体的两端分别套设连接着上、下环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设置在上、下环板之间,并与中间筒体的外壁贴合;

所述第二连接件由钢板圈、钢环圈及若干块第二加强筋板组成,所述钢板圈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件的上环板上,上部开设有一l型环凹槽,所述钢环圈与l型环凹槽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加强筋板设置在钢板圈的内腔中,并分别与钢板圈的内腔壁及上环板的上板面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圈的外圆直径小于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上环板的外圆直径,大于上环板的内圆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圈为一个内部为空腔的圆柱形筒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劲板为矩形钢板,所述第二加强劲板可为矩形钢板或三角钢板,所述第一、第二加强劲板的安装位置上下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主要是通过在现有的法兰盘的基础上增设一个钢板圈以及若干加强劲板,让电杆骨架的钢筋直接与钢板圈内的加强筋板焊接,即可以增加钢筋的受力面积,又可以增加法兰盘与混凝土的黏聚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法兰盘与电杆连接节点部位的受力性能,同时还有效避免了钢筋端头外露易发生腐蚀损坏的问题,进而保证了电杆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件立体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件;1-1、上环板;1-1a、预应力钢筋穿入孔;1-2、下环板;1-2a、螺栓孔;1-3、中间筒体;1-4、第一加强劲板;2、第二连接件;2-1、钢板圈;2-2、钢环圈;2-3、第二加强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是如何实施的。

请参照图1~图5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由上环板1-1、下环板1-2、中间筒体1-3及十四块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加强筋板1-4组成,所上环板1-1上开设有预应力钢筋穿入孔1-1a,用于穿设固定预应力钢筋,所述下环板1-2上开设有螺栓孔1-2a,用于安装高强螺栓,所述中间筒体1-3的两端分别套设连接着上环板1-1和下环板1-2,所述第一加强筋板1-4设置在上环板1-1和下环板1-2之间,并与中间筒体1-4的外壁贴合;

所述第二连接件2由钢板圈2-1、钢环圈2-2及六块第二加强筋板2-3组成,所述钢板圈2-1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件1的上环板1-1上,所述钢板圈2-1的上部开设有一l型环凹槽2-1a,所述钢环圈2-2与l型环凹槽2-1a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加强筋板2-3设置钢板圈2-1的内腔中,并分别与钢板圈2-1的内腔壁及上环板1-1的上板面通过焊接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圈2-1的外圆直径小于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的上环板1-1的外圆直径,且大于上环板1-1的内圆直径。

作为优选的,所述钢板圈2-1可选择厚度为8-10mm,外圆直径比与之连接的上环板1-1的外圆直径小6-8mm的圆柱形筒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劲板选用矩形钢板,所述第二加强劲板可选用矩形钢板或者三角钢板,且六块第二加强劲板2-3的安装位置正对着下方的十四块第一加强劲板1-4中的六块。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由上环板、下环板、中间筒体及若干块第一加强筋板组成,所上环板上开设有预应力钢筋穿入孔,用于穿设固定预应力钢筋,所述下环板上开设有螺栓孔,用于安装螺栓,所述中间筒体的两端分别套设连接着上、下环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设置在上、下环板之间,并与中间筒体的外壁贴合;

所述第二连接件由钢板圈、钢环圈及若干块第二加强筋板组成,所述钢板圈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件的上环板上,上部开设有一l型环凹槽,所述钢环圈与l型环凹槽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加强筋板设置在钢板圈的内腔中,并分别与钢板圈的内腔壁及上环板的上板面通过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圈的外圆直径小于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上环板的外圆直径,大于上环板的内圆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圈为一个内部为空腔的圆柱形筒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用内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劲板为矩形钢板,所述第二加强劲板可为矩形钢板或三角钢板,所述第一、第二加强劲板的安装位置上下对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法兰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由上环板、下环板、中间筒体及若干块第一加强筋板组成,上环板上开设有预应力钢筋穿入孔,下环板上开设有螺栓孔,中间筒体的两端分别套设连接着上、下环板,第一加强筋板设置在上、下环板之间,并与中间筒体的外壁贴合;第二连接件由钢板圈、钢环圈及若干块第二加强筋板组成,钢板圈的下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件的上环板上,上部开设有一L型环凹槽,钢环圈与L型环凹槽通过焊接固定,第二加强筋板设置在钢板圈的内腔中,并分别与钢板圈的内腔壁及上环板的上板面通过焊接固定。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还大大提升了与电杆钢筋骨架的连接可靠性及受力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然华;李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冈昌耀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