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6510发布日期:2019-10-09 05:3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



背景技术:

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煤渣砖、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蒸压灰砂空心砖和无筋砖砌体,砖和砂浆的标号越高,砌体抗压强度也越高;当砌体由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共同构成时称为组合砖砌体;其中砖的标号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大,从而间接地提高了砌体的抗压强度。一般情况下,增大砖的标号比增大砂浆标号对提高砌体抗压强度更有效。

现有技术中的砌体结构多为增大砖的标号和增大砂浆标号来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在砖的标号和砂浆标号较小的情况下,砌体的抗压强度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包括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所述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由密度为300-1950kg/m3的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制造而成;还包括混凝土壳体、水平沟槽、纵向沟槽、通孔和弯钩钢筋,所述混凝土壳体包裹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外表面,所述水平沟槽设置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外部结构上下两面水平长度方向上,水平沟槽为通长沟槽,所述纵向沟槽设置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上下两面纵向短方向上,纵向沟槽为不通长沟槽,所述通孔设置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上下两面水平沟槽与纵向沟槽的交叉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壳体的强度等级远高于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的强度,混凝土壳体为厚度为25-50mm的细石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壳体外部结构为封闭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的外表面与混凝土壳体之间的接触面为粗糙面,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以高温蒸汽养护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沟槽包括第一水平沟槽和第二水平沟槽,所述第一水平沟槽和第二水平沟槽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沟槽包括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所述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平沟槽和第二水平沟槽的宽度和深度为均为30-60mm,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的宽度和深度为均为30-60mm,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的槽口与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边沿的距离为30-60mm,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为圆孔、长条孔、矩形孔或椭圆孔。设置水平沟槽的目的是保证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之间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水平方向上全部贯通,在施工时嵌入在上下两层砌体中水平方向上的两条水泥砂浆带及夹在水泥砂浆带中间的墙体拉筋在水平方向上完全连通;设置纵向沟槽的作用是在提高纵向短方向上的拉结力的同时保证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施工勾缝以后的外观平整度,提高新型轻质混凝土墙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击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弯钩钢筋的两端均设置有弯钩,弯钩钢筋为整体结构在第二通孔中,弯钩钢筋的一端向上穿出其中一个第二通孔,弯钩钢筋的另一端向下穿出其中另一个第二通孔,穿出的长度为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的高度,弯钩钢筋的直径为6mm。

一种包括上述所述的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墙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其结构坚固耐用,保温环保节约能源,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内外表面平整光滑,平整度高;制作过程简单,制造出的墙体坚固耐用;由于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在上下两面均采用水平和纵向开槽、每一面的水平和纵向交叉开槽,保证了墙体在内外表面不抹灰的情况下仍能达到抹灰的强度和效果,一道墙体施工工序完成了墙体砌筑施工、勾缝、内外墙体抹灰、打腻子及内外墙涂料等所有工作,加快了施工作业进度,使得工程造价大大降低;本结构除了新型轻质夹心混钢筋凝土砌体外,还可用于制造各种类似全密封新型轻质夹心钢筋砌体结构,适用于6度抗震设防烈度等级以上北方寒冷地区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中内外墙体结构建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2-混凝土壳体、3-第一水平沟槽、4-第二水平沟槽、5-第一纵向沟槽、6-第二纵向沟槽、7-第三纵向沟槽、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三通孔、11-弯钩钢筋、12-第一砌体、13-第二砌体、14-第三砌体、15-第四砌体、16-纵向沟槽非贯通水泥砂浆带、17-水平沟槽贯通水泥砂浆带、18-砖缝水泥砂浆、19-通孔贯通水泥砂浆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包括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所述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由密度为300-1950kg/m3的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制造而成;还包括混凝土壳体2、水平沟槽、纵向沟槽、通孔和弯钩钢筋11,所述混凝土壳体2包裹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外表面,所述水平沟槽设置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外部结构上下两面水平长度方向上,水平沟槽为通长沟槽,所述纵向沟槽设置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上下两面纵向短方向上,纵向沟槽为不通长沟槽,所述通孔设置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上下两面水平沟槽与纵向沟槽的交叉部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壳体2的强度等级比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的强度等级高一个等级,混凝土壳体2为厚度为25-50mm的细石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壳体2外部结构为封闭结构;所述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的外表面与混凝土壳体2之间的接触面为粗糙面,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以高温蒸汽养护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沟槽包括第一水平沟槽3和第二水平沟槽4,所述第一水平沟槽3和第二水平沟槽4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沟槽包括第一纵向沟槽5、第二纵向沟槽6和第三纵向沟槽7,所述第一纵向沟槽5、第二纵向沟槽6和第三纵向沟槽7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分别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沟槽3和第二水平沟槽4的宽度和深度为均为30-60mm,第一纵向沟槽5、第二纵向沟槽6和第三纵向沟槽7的宽度和深度为均为30-60mm,第一纵向沟槽5、第二纵向沟槽6和第三纵向沟槽7的槽口与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边沿的距离为30-60mm,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为圆孔、长条孔、矩形孔或椭圆孔。设置水平沟槽的目的是保证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之间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水平方向上全部贯通,在施工时嵌入在上下两层砌体中水平方向上的两条水泥砂浆带及夹在水泥砂浆带中间的墙体拉筋在水平方向上完全连通;设置纵向沟槽的作用是在提高纵向短方向上的拉结力的同时保证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施工勾缝以后的外观平整度,提高新型轻质混凝土墙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弯钩钢筋11的两端均设置有弯钩,弯钩钢筋11为整体结构固定在第二通孔9中,弯钩钢筋11的一端向上穿出其中一个第二通孔9,弯钩钢筋11的另一端向下穿出其中另一个第二通孔9,穿出的长度为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1的高度,弯钩钢筋11的直径为6mm。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括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墙体,所述的新型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与实施例一所述的结构相同。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方法为:请参阅图1-6,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造砌体和外壳;步骤二,压实沟槽和通孔;步骤三,错茬施工;步骤四,砌体接缝处勾缝处理。

所述步骤一中制造砌体是指采用密度为300-1950kg/m3的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制造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并把整体结构的弯钩钢筋11在第二通孔9中,最后在轻质钢筋混凝土外部包裹高强度混凝土壳体,混凝土壳体为厚度为25-50mm的细石混凝土材料。

所述步骤二中沟槽和通孔填充水泥砂浆并压实的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分别在第一砌体、第二砌体、第三砌体和第四砌体的第一水平沟槽和第二水平沟槽内填满水平沟槽贯通水泥砂浆带并压实,然后分别在第一砌体、第二砌体、第三砌体和第四砌体的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填满纵向沟槽非贯通水泥砂浆带并压实,再然后分别在第一砌体、第二砌体、第三砌体和第四砌体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填满通孔贯通水泥砂浆带并压实。

所述步骤三中错茬施工的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将上下相互错开的第一砌体、第二砌体、第三砌体和第四砌体上的通孔的位置对齐,这样的目的是通过上下六个通孔将每个上下层水泥砂浆层在墙体的高度方向上全部连通,保证了用砌体施工的整个墙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受力;然后在第一砌体与第二砌体之间以及第三砌体与第四砌体之间填满砖缝水泥砂浆并压实;在施工第一道和最顶层一道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时,用电锤在墙体的基础和最顶结构上每个第二通孔的对应位置上打直径为16mm的基础孔,基础孔孔深大于等于一个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高度,并灌满高强度微胀无收缩水泥灌浆料,在第一道基础和最顶层的表面抹上厚度为10mm高标号的水泥砂浆摊平并压实,施工第一道工序时将每块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下面的弯钩钢筋对应插入基础孔内,施工最顶层工序时将每块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上面的弯钩钢筋对应插入最顶层结构的基础孔内,正常施工时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上面伸出的弯钩钢筋与墙体拉筋绑扎后,在上一层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施工时穿入上层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对应的通孔内,上层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对应通孔内的弯钩钢筋穿入下层夹心钢筋混凝土砌体对应的通孔内,这样就可以实现通孔内高强度微胀无收缩水泥灌浆料对上下两层弯钩钢筋进行锚固。

所述骤四中外表面接缝处进行勾缝处理是指:在第一砌体、第二砌体、第三砌体和第四砌体施工完毕后,在砌体的接缝处对接缝进行的勾缝处理,使得接缝处更加密实,美化接缝外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