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吊筋马凳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5153发布日期:2019-11-25 23:03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吊筋马凳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吊筋马凳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马凳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是必不可少的工件之一,特别是悬挑板,如阳台、雨篷,受力钢筋在上部,呈悬浮状态,工人操作务必要在上面踩踏,最容易把受力钢筋踩到下面而失去抗拉作用,无数阳台雨篷坍塌事件都是由此造成,为了保证悬挑构件的施工质量,马凳的作用绝对不可轻视,施工中,在悬挑部位的根部垫上马凳,使受力纵筋的位置稳固,就不会出现质量事故。同理,在现浇板中,有许多支座上部钢筋都处于漂浮状态,这些受力钢筋的位置决定了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保证上部受力纵筋的位置,全靠马凳来架起并固定,可见,小小的马凳,起着一两顶千钧的无比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浇筑混凝土时会将马凳一同浇筑于混凝土内,无法取出,这就造成了大量钢筋的浪费,而且内置马凳筋的加工和安装浪费大量的人工,从而增加了人工费用,并且延长了施工周期,给企业造成了经济和工期上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吊筋马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吊筋马凳及其安装结构,要解决现有马凳在混凝土内无法取出,造成了大量钢筋的浪费,内置马凳筋的加工和安装浪费大量的人工,人工费用增加,延长了施工周期,造成经济和工期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吊筋马凳,包括两组垫块、插接在垫块内的套管、插接在套管内的一对立柱以及固定连接在一对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杆上间隔套接有提拉绳。

两组所述垫块沿横向间隔设置,每组中包括两块垫块,每组中两垫块沿纵向间隔设置。

所述垫块为矩形块状结构,上部的中心开有圆形插槽。

所述套管插接在垫块的插槽内。

所述立柱呈u形,其两端分别活动插接在每组中的两所述垫块内的套管内。

所述横杆的两端连接在u形所述立柱的中部内侧。

所述提拉绳为钢丝绳或铁丝绳。

所述套管为pvc管。

所述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立柱的外径3-5mm。

所述垫块的插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管2的外径3-5mm。

包括楼板及预埋在楼板内的吊筋马凳。

所述楼板包括骨架和浇筑在骨架上的混凝土,骨架为平行间隔设置的上、下两层钢筋。

所述垫块预埋在楼板内,所述垫块的底面与楼板的下表面平齐、顶面低于楼板的上表面。

所述提拉绳的下端绑扎在楼板的骨架的上层钢筋上。

所述套管的顶面高出楼板的顶面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吊筋马凳通过设置预埋在楼板内的垫块及插接在垫块内的套管,并将立柱插接在套管内,实现立柱与套管的可拆卸连接,同时横杆与楼板内上层钢筋通过提拉绳吊挂连接,便于楼板的骨架的悬空,使得楼板骨架在楼板内起到抗拉的作用,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收面终凝后,将位于混凝土上表面之上的提拉绳截断,将立柱从pvc套管中抽出,立柱和横杆方便重复使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企业整体效益;同时套管采用pvc管,pvc管的韧性好,便于安装;立柱设置为u形,增加稳定,同时提高了整个吊筋马凳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实用性强,可重复使用,省时省力,节约资源的优点,便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以往立柱会被直接凝固在楼板内,在楼板凝固后需要截断报废,浪费材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筋马凳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筋马凳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筋马凳的安装结构图。

附图标记:1—垫块、1.1—插槽、2—套管、3—立柱、4—横杆、5—提拉绳、6—楼板、6.1—骨架、6.2—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吊筋马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垫块1、插接在垫块1内的套管2、插接在套管2内的一对立柱3以及固定连接在一对所述立柱3之间的横杆4;所述横杆4上间隔套接有提拉绳5;两组所述垫块1沿横向间隔设置,每组中包括两块垫块,每组中两垫块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垫块1为矩形块状结构,上部的中心开有圆形插槽1.1;所述套管2插接在垫块1的插槽1.1内;

所述立柱3呈u形,其两端分别活动插接在每组中的两所述垫块1内的套管2内;所述横杆4的两端连接在u形所述立柱3的中部内侧;所述提拉绳5为钢丝绳或铁丝绳;所述套管2为pvc管;所述套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立柱3的外径3-5mm,便于将立柱从套管内拔出;所述垫块1的插槽1.1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管2的外径3-5mm,便于将套管插接在插槽内。

参见图3所示,应用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吊筋马凳的安装结构,包括楼板6及预埋在楼板6内的吊筋马凳;所述楼板6包括骨架和浇筑在骨架上的混凝土,骨架为平行间隔设置的上、下两层钢筋;所述垫块1预埋在楼板6内,所述垫块1的底面与楼板的下表面平齐、顶面低于楼板的上表面;所述提拉绳5的下端绑扎在楼板6的骨架的上层钢筋上;所述套管2的顶面高出楼板6的顶面3-5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1、将垫块1成组摆放,其底面与楼板底面平齐。

2、将套管2插接在垫块1的插槽1.1内。

3、将立柱3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每组中两垫块内的套管2内。

4、将提拉绳5的上端绑扎在横杆4上。

5、将提拉绳5的下端绑扎在楼板6内的骨架的上层钢筋上。

6、浇筑楼板混凝土。

7、混凝土收面终凝后,将提拉绳5截断。

8、将立柱3从套管2中取出,立柱和横杆的一体结构收留重复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