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互墙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7242发布日期:2020-06-09 21:5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智能交互墙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交互墙壁。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的消费模式中,以消费代替家务劳动的趋势越来越多,很多青年消费者选择通过外卖、洗衣店、网络购物等服务消费代替家务劳动。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的住宅没有变化,尤其是单元房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间隔是一堵墙壁,起到隔离室内室外的作用。

但是,这种仅仅起到安全隔离的实体墙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影响了消费体验。例如,当洗衣店将洗好的衣物送还给用户时,或者网络购物的商品经由快递员送达用户住址、或者已下单的外卖餐饮送达用户住址,或者家政服务人员来家中进行工作时,消费者必须在家中等候,才能与上述服务人员直接对接,并对送达的商品、衣物、外卖或者家政服务内容进行核实、确认。否则将会影响服务的顺利进行,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第三方寄存或者另外约时间提供服务,而这些都会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

因此,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由于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隔离墙壁存在交互不便的问题。

此外,从时间上来说,消费者必须迁就外卖配送时间以及外卖变凉的时间,这样消费者只能选择就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点外卖,造成了配送需求的拥挤和拖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智能交互墙壁,用于为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提供对接的媒介,以此避免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由于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隔离墙壁存在交互不便的问题,使消费者在服务供应方提供服务时更加便利、具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交互墙壁,用于为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提供对接的媒介,包括:墙体;设置于墙体的收纳部;信息感应部;智能控制部;其中,所述信息感应部用于监测所述服务供应方;所述智能控制部用于在所述服务供应方到达的情况下,发出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收纳部的打开或关闭。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信息感应部监控的信息,确认服务供应方到达设定的位置后,智能控制部使收纳部打开,服务人员将需要送达的物品放入收纳部内,而后收纳部关闭。通过使用本智能交互墙壁,避免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由于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隔离墙壁存在交互不便的问题。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的室外门;所述信息感应部包括第一摄像头和/或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或所述第一感应器均设置于所述室外门;所述第一感应器用于监控室外环境中是否有人员驻留;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确认室外环境中是否有服务人员出现。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醒用户在智能交互墙壁检测范围是否有人员驻留,同时能够对服务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对外需要送达的物品进行核实,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打开收纳部的时机,避免当消费者和服务人员在线下无法直接对接时只能变成了间接对接,消费者自己无法核对、确认和接收物品的问题。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还包括通信部;所述通信部用于将接收的所述信息感应部发出的信息发送至用户进行核实,并将来自用户的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部。

根据上述构成,用户能够通过通信部随时掌握信息感应部监测的信息,对服务供应方及需要送达的物品进行核实;同时,对智能控制部发出指令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核实。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所述收纳部包括快递收纳柜;所述快递收纳柜包括快递存储腔体、快递外门,以及,设置于所述快递外门的第一智能锁;所述快递存储腔体包括第一快递开口表面;所述快递外门与所述第一快递开口表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快递存储腔体;所述第一智能锁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控制部的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快递外门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所述信息感应部包括第二摄像头和/或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或所述第二感应器均设置于所述快递存储腔体;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快递存储腔体内所述快递的状态;所述第二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快递存储腔体内所述快递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当快递放入快递存储腔体内后,快递本身的状态、所处的位置等信息能够及时的发送至用户,使得用户能够对快递的状态作进一步核实、确认。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所述收纳部还包括外卖收纳柜;所述外卖收纳柜包括外卖存储腔体、外卖外门,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卖外门的第二智能锁;所述外卖存储腔体包括第一外卖开口表面;所述外卖外门与所述第一外卖开口表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外卖存储腔体;所述第二智能锁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控制部的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外卖外门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所述信息感应部包括第三摄像头和/或第三感应器;所述第三摄像头和/或所述第三感应器均设置于所述外卖存储腔体;所述第三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外卖存储腔体内所述外卖的状态;所述第三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卖存储腔体内所述外卖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当外卖放入外卖存储腔体内后,外卖本身的状态、所处的位置等信息能够及时的发送至用户,使得用户能够对外卖的状态作进一步核实、确认。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所述外卖收纳柜还包括制冷制热部;所述制冷制热部用于对所述外卖存储腔体进行加热或制冷;所述制冷制热部设置有制冷机构和制热机构。

根据上述构成,使得外卖存储腔体的环境温度能够发生改变。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所述信息感应部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智能控制部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卖存储腔体内的环境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感应器连接,用于依据感应到的所述环境温度,驱动所述制冷机构或所述制热机构,以控制所述外卖存储腔体内温度的升降。

根据上述构成,根据外卖餐饮的属性,通过制冷机构或制热机构调节外卖存储腔体的温度达到预定阈值,使得外卖餐饮保持本身的温度,不会因环境温度导致其本身温度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用户就餐时能有良好的就餐体验。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还包括室外门智能锁;所述信息感应部还包括第四摄像头;所述第四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墙体面向室内的表面,用于监控室内环境的服务人员;所述室外门智能锁设置于所述室外门,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控制部的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室外门打开或关闭。

根据上述构成,当家政服务人员到达消费者住址时,通过智能控制部控制室外门智能锁解锁,家政服务人员能够进入到消费者房间内;同时,通过第四摄像头的视频拍摄,消费者能够随时掌握家政服务人员的活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中,用于为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提供对接的媒介,以此避免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由于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隔离墙壁存在交互不便的问题,使消费者在服务供应方提供服务时更加便利、具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墙壁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墙壁实施例主体逻辑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智能交互墙壁

1墙体

2收纳部

21快递收纳柜

211快递存储腔体

2111第一快递开口表面

212快递外门

213第一智能锁

214第三智能锁

215快递内门

22外卖收纳柜

221外卖存储腔体

2211第一外卖开口表面

222外卖外门

223第二智能锁

224制冷制热部

2241制冷机构

2242制热机构

225第四智能锁

226外卖内门

3信息感应部

31第一摄像头

32第一感应器

33第二摄像头

34第二感应器

35第三摄像头

36第三感应器

37第四摄像头

38温度感应器

4智能控制部

41温度控制器

5室外门

6通信部

7室外门智能锁

8普通储物部

81鞋柜

82顶柜

83室内柜

9入户灯

10现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墙壁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墙壁优选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墙壁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墙壁实施例主体逻辑框图。

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用于为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提供对接的媒介,为现今越来越多的采用服务替代家务劳动的消费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包括:墙体1;设置于墙体1的收纳部2;信息感应部3;智能控制部4;其中,所述信息感应部3用于监测所述服务供应方;所述智能控制部4用于在所述服务供应方到达的情况下,发出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收纳部2的打开或关闭。

采用这样的构成,在消费者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形成过渡性空间,外卖送货、快递等,可以在房屋主人不在的情况下把快递和外卖放进过度空间,做到异地接收。即,通过信息感应部3监控的信息,确认服务供应方到达设定的位置后,智能控制部4使收纳部2打开,服务人员将需要送达的物品放入收纳部2内,而后收纳部2关闭。通过使用本智能交互墙壁50,避免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由于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隔离墙壁存在交互不便的问题。

其次,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1的室外门5;所述信息感应部3包括第一摄像头31和/或第一感应器32;所述第一摄像头31和/或所述第一感应器32均设置于所述室外门5;所述第一感应器32用于监控室外环境中是否有人员驻留;所述第一摄像头31用于确认室外环境中是否有服务人员出现。

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提醒用户在智能交互墙壁50检测范围是否有人员驻留,同时能够对服务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对外需要送达的物品进行核实,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打开收纳部2的时机,避免当消费者和服务人员在线下无法直接对接时只能变成了间接对接,消费者自己无法核对、确认和接收物品的问题。

事实上,除了采用第一感应器与第一摄像头配合的方式对外卖配送人员及外卖餐饮进行监控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使用智能语音系统和第一摄像头相配合的方式,这里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用户非直接对接的情况下能够对外卖餐饮进行核实、确认,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还包括通信部6;所述通信部6用于将接收的所述信息感应部3发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进行核实,并将来自所述用户的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部4。

采用这样的构成,用户能够通过通信部6随时掌握信息感应部3监测的信息,对服务供应方及需要送达的物品进行核实;同时,对智能控制部4发出指令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核实。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所述收纳部2包括快递收纳柜21;所述快递收纳柜21包括快递存储腔体211、快递外门212,以及,设置于所述快递外门212的第一智能锁213;所述快递存储腔体211包括第一快递开口表2111面;所述快递外门212与所述第一快递开口表2111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快递存储腔体211;所述第一智能锁213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控制部4的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快递外门212打开或关闭。

所述信息感应部3包括第二摄像头33和第二感应器34;所述第二摄像头33和所述第二感应器34均设置于所述快递存储腔体211;所述第二摄像头33用于拍摄所述快递存储腔体211内所述快递的状态;所述第二感应器34用于检测所述快递存储腔体211内所述快递的位置。

采用这样的构成,经确认快递员(或洗衣店工作人员等)到达设定的位置后,智能控制部4通过解锁第一智能锁213使快递收纳柜21上的快递外门212打开,快递员将快递物品放入快递存储腔体211内,而后控制智能锁将室外门5关闭。

由于快递存储腔体211内设有第二摄像头33和第二感应器34,当快递放入快递存储腔体211内后,快递本身的状态、所处的位置等信息能够及时的发送至用户,使得用户能够对快递的状态作进一步核实、确认。

并且,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所述收纳部2还包括外卖收纳柜22;所述外卖收纳柜22包括外卖存储腔体221、外卖外门222,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卖外门222的第二智能锁223;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包括第一外卖开口表面2211;所述外卖外门222与所述第一外卖开口表面2211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所述第二智能锁223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控制部4的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外卖外门222打开或关闭。

所述信息感应部3包括第三摄像头35和/或第三感应器36;所述第三摄像头35和/或所述第三感应器36均设置于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所述第三摄像头35用于拍摄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内所述外卖的状态;所述第三感应器36用于检测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内所述外卖的位置。

所述外卖收纳柜22还包括制冷制热部224;所述制冷制热部224用于对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进行加热或制冷;所述制冷制热部224设置有制冷机构2241和制热机构2242。

采用这样的构成,经确认送餐员到达设定的位置后,智能控制部4通过解锁第二智能锁223使外卖收纳柜22上的外卖外门222打开,送餐员将外卖餐饮放入外卖存储腔体221内,而后控制第二智能锁223将外卖外门222关闭。

当外卖放入外卖存储腔体221内后,外卖本身的状态、所处的位置等信息能够及时的发送至用户,使得用户能够对外卖的状态作进一步核实、确认。

制冷制热部224进行工作时,能够使外卖存储腔体221的环境温度能够发生改变,进一步扩大外卖储存腔体的适用范围。

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外卖存储腔体221的环境温度能够发生改变。

同时,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所述信息感应部3还包括温度感应器38;所述智能控制部4还包括温度控制器41;所述温度感应器38用于检测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内的环境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器41与所述温度感应器38连接,用于依据感应到的所述环境温度,驱动所述制冷机构2241或所述制热机构2242,以控制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内温度的升降。

采用这样的构成,根据外卖餐饮的属性,通过制冷机构2241或制热机构2242调节外卖存储腔体221的温度达到预定阈值,使得外卖餐饮保持本身的温度,不会因环境温度导致其本身温度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用户就餐时能有良好的就餐体验。

例如,当送餐为炒菜类,需要通过智能控制部4使制热机构2242工作,调节外卖存储腔体221升高温度,以保证消费者返回住宅时炒菜仍有温度;当送餐为冷饮类,需要通过智能控制部4使制冷机构2241工作,调节外卖存储腔体221降低温度,以保证消费者返回住宅时冷饮仍未融化,具有好的口感。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还包括室外门智能锁7;所述信息感应部3还包括第四摄像头37;所述第四摄像头37设置于所述墙体1面向室内的表面,用于监控室内环境的服务人员;所述室外门智能锁7设置于所述室外门5,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控制部4的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室外门5打开或关闭。

采用这样的构成,当家政服务人员到达消费者住址时,通过智能控制部4控制室外门智能锁7解锁,家政服务人员能够进入到消费者房间内;同时,通过第四摄像头37的视频拍摄,消费者能够随时掌握家政服务人员的活动。

并且,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还包括设置于墙体1面向室内表面的普通储物部8和入户灯9;普通储物部8包括鞋柜81、顶柜82和室内柜83等。

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墙壁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在满足安全隔离和智能交互收纳的作用基础上,储存更多的物品。

事实上,普通储物部的各功能区可以根据智能交互墙壁的空间大小自由组合、分割,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并且,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所述快递收纳柜21还包括快递内门215;所述快递收纳腔体还包括第二快递开口表面;所述快递内门与所述第二快递开口表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快递存储腔体211;所述快递内门上设有第三智能锁214,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控制部4的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快递内门215打开或关闭。

同样的,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所述外卖收纳柜22还包括外卖内门226;所述外卖收纳腔体还包括第二外卖开口表面;所述外卖内门与所述第二外卖开口表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外卖存储腔体221;所述外卖内门上设有第四智能锁225,用于接收所述智能控制部4的解锁指令,以驱动所述外卖内门226打开或关闭。

采用这样的构成,便于用户从室内将快餐饮品、快递件等取出,同时,进一步保证服务过程中,室内的安全。

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快递外门212、所述快递内门215、所述外卖外门222和所述外卖内门226均为下悬柜门。

采用这样的构成构成,便于快餐的放入和取出。

此外,本实施例智能交互墙壁50中,还包括现场终端10,用户通过现场终端10接收通信部6发出的信息,同时,用户通过现场终端10向通信部6发出指令。现场终端10设置于墙体1面向室内的表面,包括交互屏幕、网络控件以及控制芯片和电路以及相关的控制软件。

采用这样的构成,当消费者不便于与外卖或快递服务提供者直接见面时,也能够在房屋内接收外卖或快递等相关信息,同时对快递收纳柜21、外卖收纳柜22等进行有效控制。

事实上,现场终端属于用户终端的一种,要求用户在房屋内操作。除此之外,用户终端还包括基于服务器的远程终端,例如手机app、云服务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接收通信部发出的信息同时可以向通信部发送指令,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次参照图1和图2,在实际工作中:

第一感应器32检测智能交互墙壁50周围人员驻留的情况,当发现有人员驻留后,通过通信部6向用户发送信息,用户通过第一摄像头31对该人员进行确认:

当用户确认为网络购物的快递人员或洗衣店等送货服务人员时,通过智能控制部4驱动第一智能锁213解锁,使得快递外门212打开。快递人员将快递等放入快递存储腔体211后,用户通过第二摄像头33和第二感应器34对快递等再次进行核对,无误后,通过第一智能锁213将快递外门212关闭。当用户回来后,可以通过快递外门212将快递取出,也可以在房屋内通过快递内门将快递取出。

当用户确认为外卖餐饮的送餐人员且外卖餐饮为自己下单内容后,通过智能控制部4驱动第二智能锁223解锁,使得外卖外门222打开。送餐人员将外卖餐饮放入外卖存储腔体221后,用户通过第三摄像头35和第三感应器36对外卖餐饮再次进行核对,无误后,通过智能锁将外卖外门222关闭。用户通过温度感应器38了解存储腔体的实时温度,根据外卖餐饮的种类(冷饮、凉菜或热菜等)及最佳食用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41使制冷制热部224开始工作,当存储腔体的环境温度能够使外卖餐饮保持在最佳食用温度时,停止制冷制热部224工作。当用户需要就餐时,可以通过外卖外门222将外卖餐饮取出,也可以在房屋内通过外卖内门将外卖餐饮取出。

当用户确认为家政服务人员时,通过智能控制部4驱动室外门智能锁7解锁,使得室外门5打开。家政服务人员进入房间;用户通过第四摄像头37对其活动进行视频监控;并在服务期间锁闭快递收纳柜21、外卖收纳柜22,关闭现场终端10。当确认服务已经完结且家政服务人员离开后,将室外门5关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交互墙壁,用于为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提供对接的媒介,包括:墙体;设置于墙体的收纳部;信息感应部;智能控制部;其中,信息感应部用于监测服务供应方;智能控制部用于在服务供应方到达的情况下,发出解锁指令,以驱动收纳部的打开或关闭。通过使用上述智能交互墙壁,以此避免消费者和服务供应方由于住宅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隔离墙壁存在交互不便的问题,使消费者在服务供应方提供服务时更加便利、具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

如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