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大空间蜂窝休息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513发布日期:2019-11-12 23:1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大空间蜂窝休息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息场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式大空间蜂窝休息舱。



背景技术:

在一些如火车站候车厅、航站楼候机厅以及大型写字楼的公共休息区域,往往会放置较多的长条凳方便人们休息,但对于候车、候机时间较长以及半夜需要加班或半夜下班的人来说,长时间坐在凳子上休息,身体无法得到完全放松,不仅无法达到休息的目的,而且还容易使身体产生疲劳感。因此需要一种拼接式大空间蜂窝休息舱来解决公共场所内人们长时间休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拼接式大空间蜂窝休息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们长时间在公共场所休息,容易产生疲劳感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使人们在公共场所具有独立的休息空间,从而提高人们在公共场所的休息质量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大空间蜂窝休息舱,包括若干堆叠连接的舱体、爬梯和放置架,所述舱体为正六边形,且若干所述舱体呈蜂窝状堆叠在一起,最底层相邻的两个所述舱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放置架,且所述放置架为等腰梯形,该梯形的两腰以及顶部边长均与所述舱体的正六边形边长相等,所述爬梯固定安装在两列竖直叠落的所述舱体中间,且所述爬梯位于所述舱体的前侧面;

每个所述舱体均包括正六边形的外框体、前封板和后封板,且所述外框体的上下面为正六边形的其中两个平面,上下两个面之间的高度为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所述外框体的最大宽度尺寸为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直径;所述外框体的后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所述后封板,所述后封板的内侧设置有可调节倾斜度的靠板,所述外框体的前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所述前封板,且所述前封板上安装有可向所述舱体内侧开合的门板,且所述门板为矩形,所述门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三角形的透明视窗,所述舱体的内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棉被,且所述棉被通过收卷轴收卷在所述外框体内侧的横向夹角位置处,所述外框体内侧的另一个横向夹角位置处设置有照明灯,所述舱体的内顶部设置有烟雾报警器和挂钩,所述舱体的内底面上铺设有海绵垫。

采用上述一种拼接式大空间蜂窝休息舱,所述舱体的横向拼接数量以及竖向拼接数量可根据公共场所的有效存放空间大小进行设定,所述舱体在拼接时,位于底层的所述舱体与所述放置架交叉排列,所述放置架的后方固定连接有为所述舱体供电的电池仓,上层的所述舱体呈蜂窝状交错排列,从而形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休息空间,每个所述舱体内均设置有棉被,供休息者在休息时使用,每个所述舱体内均设置有控制器,整个休息舱组装完成后,可根据需要配置APP扫码付费控制柜,从而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手机APP扫码付费后入住,手机APP扫码付费控制柜为现有技术。

作为优选,所述舱体的外框体、门板、前封板和后封板均采用隔音板制成,所述舱体内部的高度为1.15-1.2米,所述舱体内部的最大宽度尺寸为1.3-1.4米,所述舱体的内部长度为2.1-2.2米;

所述外框体上设置有拼接槽和插接柱,所述拼接槽位于与所述外框体的顶面相邻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插接柱位于与所述外框体的底面相邻的两个侧壁上,且所述拼接槽和所述插接柱上下对应,所述拼接槽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插接柱上设置有安装螺栓的沉头孔,且该沉头孔的孔口位于所述舱体的内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架为梯形,该梯形内部分隔成若干矩形空格,所述空格的开口与所述舱体的前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放置架的前侧设置有脚垫。

作为优选,所述爬梯为踏板可收合的折叠梯,所述爬梯两侧的边梁内侧均设置有若干安装柄,螺栓穿过所述安装柄将所述爬梯固定在所述舱体上;

所述爬梯的高度为单个所述舱体高度的1.5倍,竖直连接的所述爬梯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套为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槽的圆套,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插接槽套接在所述爬梯两侧的边梁顶部,所述插接槽上安装有横向贯穿连接套的连接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轴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收卷轴包括滚筒和夹紧杆,所述滚筒的两端为封闭结构,且端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侧的所述连接轴相连,另一侧的连接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舱体的内壁上,所述滚筒的两封闭端均安装有扭力轴,且所述扭力轴位于所述连接轴的一侧,所述扭力轴为内部带有扭簧的转轴,所述扭力轴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夹紧杆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棉被的端部位于所述夹紧杆与所述滚筒中间。

作为优选,所述后封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条竖直设置的T型滑槽,所述靠板的上端通过铰接座滑动安装在所述T型滑槽上,所述T型滑槽的竖直内底壁上设置有若干锁紧槽,所述铰接座上安装有尾部带拉环的弹性柱塞,且所述弹性柱塞的头部伸入所述锁紧槽内。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独立的休息空间,从而提高使用者的休息质量;

2、适用于任何可供休息的公共场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舱体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舱体局部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舱体横向断面;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舱体纵向断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卷轴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右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爬梯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舱体;101、外框体;1011、拼接槽;1012、插接柱;102、门板;103、前封板;1031透明视窗;104、后封板;1041、锁紧槽;1042、T型滑槽;200、放置架;300、爬梯;301、安装柄;302、连接套;400、棉被;500、收卷轴;501、滚筒;502、连接轴;503、夹紧杆;504、连接板;505、扭力轴;600、靠板;601、铰接座;602、弹性柱塞;700、照明灯;800、挂钩;900、海绵垫;110、烟雾报警器;120、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大空间蜂窝休息舱,包括若干堆叠连接的舱体100、爬梯300和放置架200,所述舱体100为正六边形,且若干所述舱体100呈蜂窝状堆叠在一起,最底层相邻的两个所述舱体100之间设置有所述放置架200,且所述放置架200为等腰梯形,该梯形的两腰以及顶部边长均与所述舱体100的正六边形边长相等,便于保证放置架200上方的舱体100进行与放置架200两侧的舱体100对接,所述爬梯300固定安装在两列竖直叠落的所述舱体100中间,且所述爬梯300位于所述舱体100的前侧面;

每个所述舱体100均包括正六边形的外框体101、前封板103和后封板104,且所述外框体101的上下面为正六边形的其中两个平面,上下两个面之间的高度为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所述外框体101的最大宽度尺寸为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直径;所述外框体101的后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所述后封板104,所述后封板104的内侧设置有可调节倾斜度的靠板600,所述外框体101的前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所述前封板103,且所述前封板103上安装有可向所述舱体100内侧开合的门板102,且所述门板102为矩形,所述门板10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三角形的透明视窗1031,便于提高舱体100内的亮度,所述舱体100的内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棉被400,且所述棉被400通过收卷轴500收卷在所述外框体101内侧的横向夹角位置处,便于避免棉被400占用舱体100内底面空间,所述外框体101内侧的另一个横向夹角位置处设置有照明灯700,照明灯700方便照明,照明灯700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舱体100的内顶部设置有烟雾报警器110和挂钩800,烟雾报警器110便于提高舱体100使用的安全性,挂钩800方便使用者悬挂衣物或包,所述舱体100的内底面上铺设有海绵垫900,便于提高舱体100底部的柔软度,提高使用者休息时的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舱体100的外框体101、门板102、前封板103和后封板104均采用隔音板制成,所述舱体100内部的高度为1.15-1.2米,所述舱体100内部的最大宽度尺寸为1.3-1.4米,所述舱体100的内部长度为2.1-2.2米,如此设置,便于保证舱体100内部可活动空间,从而使休息者身体平卧后能够完全伸展,使身体得到完全放松,提高休息效果;

所述外框体101上设置有拼接槽1011和插接柱1012,所述拼接槽1011位于与所述外框体101的顶面相邻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插接柱1012位于与所述外框体101的底面相邻的两个侧壁上,且所述拼接槽1011和所述插接柱1012上下对应,所述拼接槽101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插接柱1012上设置有安装螺栓的沉头孔,且该沉头孔的孔口位于所述舱体100的内侧壁上,如此设置,便于舱体100在拼接时,使上层舱体100的插接柱1012插入下层舱体100的拼接槽1011内,从而保证舱体100拼接的整齐度,同时将螺栓从上层舱体100的插接柱1012内向下装入下层舱体100的拼接槽1011内,对拼接的舱体100进行锁紧连接。

所述放置架200为梯形,该梯形内部分隔成若干矩形空格,所述空格的开口与所述舱体100的前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此设置,便于使用者将鞋子放入放置架200的空格内,所述放置架200的前侧设置有脚垫120,如此设置,便于使用者在拖鞋后可踩踏在脚垫120上。

所述爬梯300为踏板可收合的折叠梯,如此设置,便于在爬梯300不使用时,将踏板收合起来,从而减小爬梯300的占用空间,所述爬梯300两侧的边梁内侧均设置有若干安装柄301,螺栓穿过所述安装柄301将所述爬梯300固定在所述舱体100上;

所述爬梯300的高度为单个所述舱体100高度的1.5倍,竖直连接的所述爬梯300之间通过连接套302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套302为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槽的圆套,所述连接套302通过所述插接槽套接在所述爬梯300两侧的边梁顶部,所述插接槽上安装有横向贯穿连接套302的连接螺栓,如此设置,便于使爬梯300能够休息舱的高度进行拼接,在上下两个爬梯300均装入连接套302后,通过连接螺栓将爬梯300边梁与连接套302锁紧连接在一起。

所述收卷轴500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收卷轴500包括滚筒501和夹紧杆503,所述滚筒501的两端为封闭结构,且端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502,所述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侧的所述连接轴502相连,另一侧的连接轴502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舱体100的内壁上,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滚筒501旋转,从而实现棉被400的收卷和放开,驱动电机的外侧安装有收卷/开合控制按钮,所述滚筒501的两封闭端均安装有扭力轴505,且所述扭力轴505位于所述连接轴502的一侧,所述扭力轴505为内部带有扭簧的转轴,所述扭力轴505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504,所述夹紧杆503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板504之间,所述棉被400的端部位于所述夹紧杆503与所述滚筒501中间,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扭力轴505的扭力使夹紧杆503将棉被400端部夹紧在滚筒501上,从而使棉被400的一端固定在滚筒501上,便于滚筒501旋转时,将棉被400收卷在其外圆面上。

所述后封板10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条竖直设置的T型滑槽1042,所述靠板600的上端通过铰接座601滑动安装在所述T型滑槽1042上,所述T型滑槽1042的竖直内底壁上设置有若干锁紧槽1041,所述铰接座601上安装有尾部带拉环的弹性柱塞602,且所述弹性柱塞602的头部伸入所述锁紧槽1041内,如此设置,便于使用者需要在舱体100内看书或半卧状态休息时,可将弹性柱塞602从锁紧槽1041内向外拉出,从而使铰接座601能够沿T型滑槽1042向下滑移,以便于使靠板600底部向前封板103侧移动,从而使靠板600呈倾斜状态顶靠在舱体100的后封板104上,靠板600的倾斜度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舒适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松开弹性柱塞602,使其插入与其位置相匹配的锁紧槽1041内,完成对靠板600的角度限定。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舱体100的横向拼接数量以及竖向拼接数量可根据公共场所的有效存放空间大小进行设定,所述舱体100在拼接时,位于底层的所述舱体100与所述放置架200交叉排列,所述放置架200的后方固定连接有为所述舱体100供电的电池仓,上层的所述舱体100呈蜂窝状交错排列,从而形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休息空间,每个所述舱体100内均设置有棉被400,供休息者在休息时使用,每个所述舱体100内均设置有控制器,整个休息舱组装完成后,可根据需要配置APP扫码付费控制柜,从而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手机APP扫码付费后入住,手机APP扫码付费控制柜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