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0711发布日期:2019-12-31 16:0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



背景技术:

剪力墙(shear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北大资源,紫境府项目场地高差大,地下室存在大量挡墙,根据设计要求迎土侧钢筋保护层为25mm,地下室挡墙内侧钢筋保护层为20mm,目前,挡墙钢筋保护层采用的圆形塑料垫块,垫块大小一致,无法保证挡墙两侧不同的保护层要求;圆形塑料垫块强度较低、刚度不足,钢筋安装完成后封模不规范,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都可能会导致塑料垫块跑位,变形,使钢筋紧靠模板导致挡墙出现漏筋,钢筋间距无法保证,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受力大小,剪力墙钢筋卡扣,可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加工好设计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卡扣,钢筋安装时将钢筋卡扣固定在钢筋上,能够很好的保证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包括卡扣主体、螺杆、止水片、开孔、第一卡子、剪力墙钢筋、第二卡子,所述卡扣主体包括所述螺杆,所述螺杆的中间位置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所述止水片,所述止水片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开孔,所述螺杆的两端对称焊接有所述第一卡子,所述第一卡子的一侧焊接有所述第二卡子,所述第一卡子和所述第二卡子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剪力墙钢筋。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卡子和两个所述第二卡子均采用直径为8cm,长度为3cm的圆钢制成。

优选的,两个所述止水片的尺寸为20×20×3,单位为cm。

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第二卡子之间的距离为墙主筋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子与所述螺杆端点之间的距离为钢筋保护层厚度。

优选的,所述止水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保证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延长钢筋混凝土墙体的使用寿命;

2.保证了墙体钢筋间距,使墙体的受力要求得到了保障;

3.避免了钢筋混凝土的露筋现象,提高了墙体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4、安装简便,使用方便;

5.螺杆与钢筋卡扣焊接强度的保证,更高的强度就可以节约更多的材料跟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扣主体;2、止水片;3、开孔;4、第一卡子;5、剪力墙钢筋;6、第二卡子;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包括卡扣主体1、螺杆7、止水片2、开孔3、第一卡子4、剪力墙钢筋5、第二卡子6,所述卡扣主体1包括所述螺杆7,所述螺杆7的中间位置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所述止水片2,所述止水片2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开孔3,所述螺杆7的两端对称焊接有所述第一卡子4,所述第一卡子4的一侧焊接有所述第二卡子6,所述第一卡子4和所述第二卡子6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剪力墙钢筋5。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卡子4和两个所述第二卡子6均采用直径为8cm,长度为3cm的圆钢制成。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所述止水片2的尺寸为20×20×3,单位为cm。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卡子6之间的距离为墙主筋直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子6与所述螺杆7端点之间的距离为钢筋保护层厚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止水片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在使用时,挡墙安装时,先按照3m×3m的间距布置第二卡子6与所述螺杆7端点之间的距离,观察卡扣对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控制的实际作用效果,根据多次试验测试出最合适的布置间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