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8060发布日期:2020-05-06 23:3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已将节能列为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而工业能效管理已成为节能的主要方向之一。高温烧结技术存在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因此,相同行业中免烧材料也得到了发展。免烧材料的生产需要经过原材料配料、混合、成型、养护(常温养护和高温蒸汽养护)、筛分、储存等工序。采用一定温度的蒸汽养护工艺,对于加速材料的反应、促进早期强度的提高、提高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养护装置需要较多的人力、较大的占地面积和能耗。很多免烧材料的养护一般需要经过静置-升温-恒温-降温等不同阶段,各工序之间的传输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传输免烧材料时会造成热量的流失,浪费能源;同时,传统的养护设备如隧道窑等为非立体排列,占地面积大,浪费空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充分利用空间、减少传输过程,上下层充分利用高温时的余热提高上下两层的养护温度,显著提高养护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节能降耗,减少免烧材料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养护效果和产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包括养护室和材料传输装置,所述养护室为具有上、中、下三层结构的立方体,其中,上层为预养护层,中层为蒸汽养护层,下层为续养护层;所述材料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和出料皮带,其中,传输带在养护室的顶层摊铺,出料皮带设置于续养护层之下;

所述预养护层、蒸汽养护层和续养护层均包括底板、出料阀门和侧板,所述底板为“倒四棱台”结构,在所述“倒四棱台”结构的底面设置有出料阀门,在各养护层侧壁内侧设置有侧板;

在所述蒸汽养护层和所述续养护层内还设置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按“米”字型排设在蒸汽养护层的底板和续养护层的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预养护层和蒸汽养护层的底板数量为2或4个,在一个平面上呈正方形分布,所述续养护层的底板数量为1~4个。

优选地,所述蒸汽管道在底板之间呈并联布置,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倒四棱台”结构的底角角度为30~75°,两个平行设置的底板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为60~150°。

优选地,所述蒸汽养护层的体积为所述预养护层体积的1~2倍,所述续养护层的体积为所述蒸汽养护层体积的1~4倍。

优选地,所述出料阀门为微弧形自动阀门。

优选地,所述养护室的数量为1个以上,此时,所述养护室可相互排列形成一个整体作为多联养护系统。

优选地,所述蒸汽养护层和续养护层的侧壁外侧增设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多个立体养护室紧密排列,形成多层多列的养护系统,充分利用三层空间,减小占地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成本和占地面积。

(2)养护室各层可根据日产量设计所需单个养护层的尺寸,可在实施前调整高度、宽度和数量。可根据侧板与底板之间的可调连接,调节高度,根据调整底板的宽度来调节整个养护室的宽度。每层体积根据预养、蒸养和续养时间比例进行设置。

(3)养护室的不同层之间通过底板和出料阀门连接,实现了不同养护状态的无缝连接,减少了热量损失;系统外侧面具有保温措施,仅养护室中层通入蒸汽,而上层和下层均为常温养护,利用中层的传递的余热即可,实现整体的节能降耗。

(4)采用物料自动摊铺和养护系统,均匀布料,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或仅需个别维护人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的剖面图;

图2为蒸汽养护层的蒸汽管道布置图;

图3为预养护层和蒸汽养护层的底板和出料阀门的结构图;

图4为续养护层的底板和出料阀门的结构图;

图5为多联养护系统示意图。

图中:1、传输带;2、预养护层;3、底板;4、出料阀门;5、蒸汽养护层;6、蒸汽管道;7、保温板;8、续养护层;9、侧板;10、出料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养护室和材料传输装置,所述养护室为具有上、中、下三层结构的立方体,其中,上层为预养护层2,中层为蒸汽养护层5,下层为续养护层8;所述材料传输装置分为传输带1和出料皮带10,其中,传输带1在养护室的顶层摊铺,出料皮带10设置于续养护层8之下。

所述预养护层2、蒸汽养护层5和续养护层8均包括底板3、出料阀门4和侧板9,如图3、4所示,所述底板3为“倒四棱台”结构,在所述“倒四棱台”结构的底面设置有出料阀门4,在各养护层侧壁内侧设置有侧板9。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预养护层2和蒸汽养护层5的底板数量为2或4个,在一个平面上呈正方形分布。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续养护层7的底板数量为1~4个。

优选地,所述蒸汽养护层5的体积为所述预养护层2体积的1~2倍,所述续养护层7的体积为所述蒸汽养护层5体积的1~4倍。

如图2所示,在所述蒸汽养护层5和续养护层8内还设置有蒸汽管道6,所述蒸汽管道6按“米”字型排设在蒸汽养护层5的底板3和续养护层8的侧板9上,分别控制,可将不同温度的蒸汽和热风传输至蒸汽养护层5和续养护层8内。蒸汽管道6在底板3之间呈并联布置,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距底板3高度10~50mm,控制蒸养温度和时间。其余热传至上下层,使得预养护层2和续养护层8能保持一定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底板3的“倒四棱台”结构的底角角度为30~75°,两个平行设置的底板3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为60~150°。有利于免烧材料的出料和承担养护物的荷载,减轻底板阀门的尺度和承载力。

优选地,所述出料阀门4为微弧形自动阀门,由气缸和油缸自动控制出料阀门4的开关。养护系统可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各层出料阀门4的开启和闭合,实现养护室内各层免烧材料的从上至下自动传输和出料。

优选地,当所述养护室的数量为1个以上时,所述养护室可相互排列形成一个整体作为多联养护系统。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在养护室顶层摊铺的传输带1,对于单个养护室,在长度方向的中央设置钢架滑轨;对于多联养护系统,则在相邻两个养护室之间的钢架设置滑轨,摊铺传输带左右各设置一个出料口,并可在滑轨上移动将料摊铺均匀。

优选地,所述蒸汽养护层5和续养护层7的侧壁外侧增设保温板7。

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的运行工艺如下:

上层为免烧材料的预养护层,中层为高温蒸汽养护层,下层为续养护层兼储存层。中层同时提供高温蒸汽,蒸汽管道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以蛇形管的方式布置在“倒四棱台”结构的底板上侧,距底板10~50mm,出气孔方向面向底板,当多个养护室连体运行时,每个养护室的中层外围需采取保温措施。成型好的免烧材料经上层输送带自动提升到养护系统的顶部,由垂直分布的水平输送带自动进行布料,将成型好的免烧材料送入上层的预养护层中进行覆盖保温预养护;将预养护后免烧材料自动倒入中层的蒸汽养护层中,控制所需的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将养护至达到出厂强度50~80%的免烧材料自动放入下层的续养护层,继续养护兼储存,达到免烧材料的出厂强度要求,再由出料阀门自动出料并经下层输送带输出。

多联养护系统可由多个养护室组合而成,其数量由厂房高度和日产量选择,其外侧面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多个养护室连体时,每个养护室的中层之间也需采取简单的保温措施。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预养护时间为5h,中层采用的养护温度为80~90℃,养护时间为6h;下层养护时间为7h。上层、中层、下层三层体积相同。厂房高度12.0m。养护室的设计时产量为20m3,由4个三层结构的养护室组成,每个养护室所需产量为30m3

整个立体养护室采用钢构体系。立体养护室的整体外围护采用轻集料微孔砌块或墙板,导热系数低于0.20w·m/k,厚度为150~200mm,并在中层部分另外增加30mm厚的eps外保温板。各单个养护层采用带油漆的q235钢板制作,钢板厚度为3.0mm。

单个预养护层设计体积为40.5m3,有效系数取0.75,有效容积为30.4m3。其平面采用正方形,尺寸为4.7m×4.75m,垂直部分高度为1.5m,锥高1.0m,锥坡为45°;底板面积的尺寸为2.7m×2.7m,设置成“倒四棱台”结构,并在底板上均布设计4个出料阀门,阀门的出口直径为400mm;采用微弧形的由气缸控制的自动阀门。

蒸汽养护层和续养护层与预养护层尺寸、出料阀门形状均相同,蒸汽养护层和续养护层内还设置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按“米”字型分别排设在蒸汽养护层的底板和续养护层的侧板上,但间距0.6m。

养护室的顶层摊铺有纵横向垂直可移动的输送带,以确保产品在养护空间的均匀分布,高度3.2m。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免烧材料的高效节能立体养护系统,预养护时间为6h,中层采用的养护温度为80~90℃,养护时间为7h;下层养护时间为7h。上层、中层、下层三层体积相同。厂房高度9.5m。养护室的设计时产量为13m3,由6个三层结构的养护室组成,每个养护室所需产量为17.3m3

整个立体养护室采用钢构体系。立体养护室的整体外围护采用轻集料微孔砌块或墙板,导热系数低于0.20w·m/k,厚度为150~200mm,并在中层部分另外增加30mm厚的eps外保温板。各单个养护层采用带油漆的q235钢板制作,钢板厚度为2.5mm。

单个预养护层设计体积为22.0m3,有效系数取0.8,有效容积为17.6m3。其平面采用长方形,尺寸为5.0m×3.0m,垂直部分高度为1.0m,锥高0.85m,锥坡为50°;底板面积的尺寸为3.0m×3.0m,设置成“倒四棱台”结构,并在底板上均布设计2个出料阀门,阀门的出口直径为600mm;采用微弧形的由气缸控制的自动阀门。

蒸汽养护层和续养护层与预养护层尺寸、出料阀门形状均相同,蒸汽养护层和续养护层内还设置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按“米”字型分别排设在蒸汽养护层的底板和续养护层的侧板上,但间距0.5m。

养护室的顶层摊铺有纵横向垂直可移动的输送带,以确保产品在养护空间的均匀分布。高度3.05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