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小裂缝的灌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2351发布日期:2020-02-14 16:2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细小裂缝的灌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隙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细小裂缝的灌浆设备。



背景技术:

裂缝的形成: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脱水,引起收缩,或者受温度高低的温差影响,引起胀缩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裂缝修补处理,是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复的技术。混凝土裂缝一般有三种状态:静止裂缝,活动裂缝,正在发展的裂缝。对于混凝土裂缝,大多采用灌浆加固方法对其进行修补,以提高混凝土的载荷能力。

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手工填缝的方式或者压浆机进行修补,手工填缝可应用一些细小的裂缝,通过压力方式将浆液填入缝隙中,完成细缝隙的填充,但是手工填缝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仅适合用在工作量小的场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压浆机适合修补一些较深较宽的裂缝,虽然工作效率高,但是压浆机的修补质量差,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压浆机大多是为平面上的缝隙而设计,不适用于侧壁的缝隙,因此设计出一款适用于侧壁上的细小缝隙,并且工作效率高的灌浆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小裂缝的灌浆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灌浆设备不适用于侧壁上细小缝隙,且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细小裂缝的灌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搅拌桶和箱体,所述搅拌桶底部设置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与箱体连通,所述箱体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输送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输入管道组、加压装置及输出管道组,所述输入管道组连接在所述容纳箱的底部,所述输出管道组延伸出所述箱体外,其上、下方均设置有位置固定板,所述输出管道组的长度小于所述位置固定板的长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包括所述输出管道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矩形管道、圆形管道、第二矩形管道及第三矩形管道,其端部均设置有伸缩管道。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压装置包括第一加压器、第二加压器及第三加压器,所述输入管道组包括第一输入管道、第二输入管道及第三输入管道,其分别与第一加压器、第二加压器及第三加压器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管道位于所述圆形管道的一侧,并由所述第一加压器单独控制,所述第二矩形管道和第三矩形管道位于圆形管道的另一侧,并由所述第三加压器共同控制,所述圆形管道由所述第二加压器单独控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其内部设置旋转桶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与旋转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还与控制器电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桶中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旋转桶的底部还设置有过滤网,顶部设置有开口。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外部还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横向设置有第一矩形管道、圆形管道、第二矩形管道及第三矩形管道,可用于侧壁上的细小缝隙,其端部均设置有伸缩管道,既可以单独使用圆形管道对较短的缝隙进行填补,又可使用多个管道同时对较长的的缝隙进行填补,成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工作示意图二;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工作示意图三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工作示意图四。

元件标号说明

1-搅拌桶;2-箱体;3-容纳箱;4-控制器;5-输送装置;6-搅拌杆;7-过滤网;8-操作面板;9-位置固定板;10-第一矩形管道;11-圆形管道;12-第二矩形管道;13-第三矩形管道;14-伸缩管道;15-第一加压器;16-第二加压器;17-第三加压器;18-第一输入管道;19-第二输入管道;20-第三输入管道;21-入料口;22-旋转桶;23-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细小裂缝的灌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搅拌桶1和箱体2,所述搅拌桶底部设置有容纳箱3,所述容纳箱3与箱体2连通,所述箱体2包括控制器4和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的输送装置5;

请参阅图2,所述输送装置5包括顺次连接的输入管道组、加压装置及输出管道组,所述输入管道组连接在所述容纳箱3的底部,所述输出管道组延伸出所述箱体2外,其上、下方均设置有位置固定板9,所述输出管道组的长度小于所述位置固定板9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固定板9可采用橡胶材质,使用时置于缝隙的两侧,用于固定输出管道组的位置,输出的浆液可以准确的填充缝隙。

基于以上实施例,包括所述输出管道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矩形管道10、圆形管道11、第二矩形管道12及第三矩形管道13,其端部均设置有伸缩管道1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管道10、第二矩形管道12及第三矩形管道13的伸缩管道设计为方形管道,选择管径较小的方形管道,将其设置在第一矩形管道10、第二矩形管道12及第三矩形管道13的内部,优选的,选择管径较大的方形管道,将其套设在第一矩形管道10、第二矩形管道12及第三矩形管道13的端部,使用时手动将伸缩管道拉伸出,使长度大于位置固定板9的长度,便于放入缝隙中使缝隙充满浆液。

具体地,所述圆形管道11的伸缩管道设计为圆形管道,使用方式与上述相同。

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加压装置包括第一加压器15、第二加压器16及第三加压器17,所述输入管道组包括第一输入管道18、第二输入管道19及第三输入管道20,其分别与第一加压器15、第二加压器16及第三加压器17连接。

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第一矩形管道10位于所述圆形管道11的一侧,并由所述第一加压器15单独控制,所述第二矩形管道12和第三矩形管道13位于圆形管道11的另一侧,并由所述第三加压器17共同控制,所述圆形管道11由所述第二加压器16单独控制。

请参阅图3-图6,本实施例中,管道的选择由缝隙的长短所决定,若缝隙很短,只使用圆形管道11对其进行填补即可,若缝隙较长,则可再使用第一矩形管道10,或者第二矩形管道12和第三矩形管道13,由于第二矩形管道12和第三矩形管道共同由第三加压器17控制,因此只能同时使用,本实施例满足单个矩形管道、两个矩形管道及三个矩形管道的填补方式,适用于多种情形。

所述第二矩形管道12和第三矩形管道13由所述第三加压器17共同控制,其目的在于

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搅拌桶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21,其内部设置旋转桶22和电动机23,所述电动机23通过减速器与旋转桶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23还与控制器4电连接。

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旋转桶22中部设置有搅拌杆5,所述旋转桶22的底部还设置有过滤网7,顶部设置有开口。

本实施例中,浆液从入料口21进入旋转桶22,旋转桶22在电动机23的带动下旋转,搅拌杆5可对浆液进行搅拌,然后,浆液从过滤网7流入容纳箱3中。

基于以上实施例,所述箱体2的外部还设置有操作面板8,所述操作面板8与控制器4电连接。

使用方法:使用时,浆液从入料口21进入旋转桶22,旋转桶22在电动机23的带动下旋转,搅拌杆5可对浆液进行搅拌,然后,浆液从过滤网7流入容纳箱3中,再流入输入管道组中,填补缝隙时,根据缝隙的长短选择管道,在加压装置的作用下,浆液从输入管道组送到输出管道中,对缝隙进行灌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横向填补的方式,对侧壁的缝隙进行填补,并适用于多种长度的细小缝隙,灌浆效率高、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