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5612发布日期:2020-10-30 21:4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其中,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在轻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中,为了快速完成墙体部分结构,亟需一种便于安装的墙体单元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该保温墙体不仅结构简单、强度牢靠、便于安装,且隔热、散热通风的效果,节能效果较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包括墙体框架单元和安装在墙体框架单元外侧的墙板单元,所述墙体框架单元包括u形底导梁、墙柱和u形顶导梁,所述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的开口相对,所述墙柱两端分别安装于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的开口中,所述墙板单元括依次安装在墙体胶合板侧壁上的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此所述保温隔热层外侧安装有若干个纵向龙骨,此纵向龙骨在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之间围有多个通风腔,且此护墙板底面与泛水之间留有与通风腔连通的通风通道,所述胶合板的缝隙处贴有贴缝胶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多个所述墙柱的一侧安装有加强筋组件,此加强筋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此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安装在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上。

2.上述方案中,所述护墙板通过自攻螺钉与胶合板连接。

3.上述方案中,所述护墙板通过自攻螺钉与墙体的墙柱连接。

4.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龙骨为木龙骨。

5.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温隔热层为保温板或保温填充材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其包括u形底导梁、墙柱和u形顶导梁,所述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的开口相对,所述墙柱两端分别安装于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的开口中,通过u形结构的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围成墙体单元的框架,再利用安装在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之间的墙柱构成墙体单元的主体部分,即能根据墙体所需跨度订制相应的一个墙体单元或多个墙体单元,通过吊装和螺栓的配合即能实现墙体的拼装,十分方便,同时,墙柱插接在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的开口中,通过开口限制墙柱在垂直于墙体单元方向上的位移,以提高墙体单元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

2、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其多个墙柱的一侧安装有加强筋组件,此加强筋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此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安装在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上,通过将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安装在多个墙柱的一侧,在进一步限制墙柱位置的同时,利用斜撑加强墙体单元的结构,避免墙体单元出现形变。

3、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其包括依次安装在墙体胶合板侧壁上的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此所述保温隔热层外侧安装有若干个纵向龙骨,此纵向龙骨在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之间围有多个通风腔,且此护墙板底面与泛水之间留有与通风腔连通的通风通道,所述胶合板的缝隙处贴有贴缝胶带,通过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形成外墙结构,其具有降低的导热系数,能够对内侧的墙体起到保温隔热效果,同时,在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之间安装上纵向龙骨,形成若干个通风腔,配合护墙板底面与泛水之间开通的通风通道,在墙体外周形成空气循环流动层,散热通风、降低空调能耗,提高房屋整体的节能效果;另外,在胶合板的缝隙处贴装上贴缝胶带,堵住胶合板之间的空隙,避免空气从缝隙处进入通风腔中而影响到其保温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墙体框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附图中:1、墙体框架单元;11、u形底导梁;2、墙柱;3、u形顶导梁;4、加强筋组件;41、第一加强板;42、第二加强板;5、墙板单元;51、保温隔热层;501、胶合板;502、泛水;52、护墙板;53、纵向龙骨;54、通风腔;55、通风通道;56、贴缝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参照附图1-2,包括墙体框架单元1和安装在墙体框架单元1外侧的墙板单元5,所述墙体框架单元1包括u形底导梁1、墙柱2和u形顶导梁3,所述u形底导梁1和u形顶导梁3的开口相对,所述墙柱2两端分别安装于u形底导梁1和u形顶导梁3的开口中,所述墙板单元5括依次安装在墙体胶合板501侧壁上的保温隔热层51和护墙板52,此所述保温隔热层51外侧安装有若干个纵向龙骨53,此纵向龙骨53在保温隔热层51和护墙板52之间围有多个通风腔54,且此护墙板52底面与泛水502之间留有与通风腔54连通的通风通道55,所述胶合板501的缝隙处贴有贴缝胶带56。

多个上述墙柱2的一侧安装有加强筋组件4,此加强筋组件4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此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的两端安装在u形底导梁1和u形顶导梁3上;所述护墙板52通过自攻螺钉与胶合板501连接;所述纵向龙骨53为木龙骨;所述保温隔热层51为保温板或保温填充材料。

实施例2: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参照附图1-2,包括墙体框架单元1和安装在墙体框架单元1外侧的墙板单元5,所述墙体框架单元1包括u形底导梁1、墙柱2和u形顶导梁3,所述u形底导梁1和u形顶导梁3的开口相对,所述墙柱2两端分别安装于u形底导梁1和u形顶导梁3的开口中,所述墙板单元5括依次安装在墙体胶合板501侧壁上的保温隔热层51和护墙板52,此所述保温隔热层51外侧安装有若干个纵向龙骨53,此纵向龙骨53在保温隔热层51和护墙板52之间围有多个通风腔54,且此护墙板52底面与泛水502之间留有与通风腔54连通的通风通道55,所述胶合板501的缝隙处贴有贴缝胶带56;述护墙板52通过自攻螺钉与墙体的墙柱2连接;所述纵向龙骨53为木龙骨;所述保温隔热层51为保温板或保温填充材料。

采用上述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体时,其通过u形结构的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围成墙体单元的框架,再利用安装在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之间的墙柱构成墙体单元的主体部分,即能根据墙体所需跨度订制相应的一个墙体单元或多个墙体单元,通过吊装和螺栓的配合即能实现墙体的拼装,十分方便,同时,墙柱插接在u形底导梁和u形顶导梁的开口中,通过开口限制墙柱在垂直于墙体单元方向上的位移,以提高墙体单元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

另外,通过将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安装在多个墙柱的一侧,在进一步限制墙柱位置的同时,利用斜撑加强墙体单元的结构,避免墙体单元出现形变;

另外,过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形成外墙结构,其具有降低的导热系数,能够对内侧的墙体起到保温隔热效果,同时,在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之间安装上纵向龙骨,形成若干个通风腔,配合护墙板底面与泛水之间开通的通风通道,在墙体外周形成空气循环流动层,散热通风、降低空调能耗,提高房屋整体的节能效果;另外,在胶合板的缝隙处贴装上贴缝胶带,堵住胶合板之间的空隙,避免空气从缝隙处进入通风腔中而影响到其保温隔热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