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多种使用可能性的预埋壳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1481发布日期:2020-06-30 19:3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多种使用可能性的预埋壳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空间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多种使用可能性的预埋壳体装置,以及一种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预埋装置以及其构成的多层级预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镇用地也在逐渐的扩增,但是城镇用地的扩增数量是有限的,而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远远超过用地量增加的速度,从而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更加紧张。另一方面,已建成的大尺度公共空间普遍存在使用场景有限、使用方式单一的问题。如何将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以灵活、丰富、可变的方式充分地利用起来是解决公共空间紧张的主要手段。

现有的解决方案中,有采用张拉膜结构、板架结构(类似集装箱)、折叠结构以及脚手架结构,但是这些设备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每当某个场地需要临时空间的时候都必须先把装置构件运送到现场进行装配,会产生运输成本的增加、各个零部件的组装耗时长、各个零部件的管理造成的人力成本高、以及设备组装完成以后还需要调试以及该临时空间使用完成以后还需要拆卸,造成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多种使用可能性的预埋壳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多种使用可能性的预埋壳体装置,包括壳体机构,壳体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其向上或向下翻转的驱动机构;

所述壳体机构包括壳体组件和导向组件,壳体组件与导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导向组件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有益效果为: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驱动机构和壳体机构均置于地面以下,在使用的过程中,驱动机构驱动壳体机构向上翻转且置于地面以上,壳体机构和地面组合形成私密的空间,可以在该私密空间内根据活动的主体不同布置相应的场景;通过将该预埋壳体装置安装于城市中的各个广场中,当需要在广场中使用临时空间时,只需要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壳体机构向上移动且置于地面以上从而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组件为带有齿槽的第一壳体龙骨组件,第一壳体龙骨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为与第一壳体龙骨组件啮合的齿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有益效果为:壳体组件与驱动组件之间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实现传动,齿轮传动具有稳定性好且不易出现故障,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组件由多个壳体片组成,所述第一壳体龙骨组件由多个第一壳体龙骨组成,第一壳体龙骨的数量与壳体片的数量相同,每一个壳体片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龙骨;每一个第一壳体龙骨与所述齿轮组件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有益效果为:将壳体组件分成多个壳体片,便于各个壳体片损坏时单独更换。

进一步限定,所述齿轮包括u型齿轮组,u型齿轮组包括u型固定架和多个第一齿轮,多个第一齿轮与u型固定架固定连接,多个第一齿轮被分成若干排且排数不少于第一壳体龙骨数量,每排第一齿轮与一个第一壳体龙骨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有益效果为:每排第一齿轮驱动其中的一个第一壳体龙骨移动,从而带动壳体片移动,实现各个壳体片单独的升降,从而展现不同形态的空间,使得这些不同形态的空间适合不同活动的使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能驱动组件,电能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耦合器、第一齿轮支架、继电器、主动齿轮组以及从动齿轮组,从动齿轮组与所述齿轮组件啮合,从动齿轮组固定于第一齿轮支架上,继电器设置于第一齿轮支架上,主动齿轮组与从动齿轮组啮合,主动齿轮组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耦合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有益效果为:第一电机带动主动齿轮组转动,主动齿轮组带动从动齿轮组,从动齿轮组带动齿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齿轮组件,齿轮组件带动壳体机构转动。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机构还包括u型滑槽架和环形保护盖,u型滑槽架与环形保护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龙骨设置于u型滑槽架内且能滑出;环形保护盖包括内层硬质环和外层硬质环,外层硬质环套设于内层硬质环外,内层硬质环和外层硬质环之间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与内层硬质环或外层硬质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有益效果为:环形保护盖设置于地面上与地面形成于一体,u型滑槽架用于对第一壳体龙骨的移动进行导向避免其在滑动的过程中出现横向滑动。

当壳体组件隐藏于地面以下时,环形保护盖覆盖于壳体组件的上面,避免杂质进入地面以下的空间内而导致壳体组件的升降失败而出现故障,壳体组件在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弹性层使得弹性层变形而缩小,从而使得弹性层与内层硬质环或外层硬质环之间形成缝隙,壳体组件从该缝隙中伸出或缩回,实现壳体组件的向上或向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壳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壳体机构的分解图;图4是隔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翻转机构的分解图;图8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驱动机构的分解图;图10是翻转机构、旋转机构以及隔板机构组成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翻转机构、旋转机构以及隔板机构组成的部件的分解图;图12是驱动机构和壳体机构组成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驱动机构和壳体机构组成的部件的分解图;图14是翻转机构的使用状态图;图15是隔板机构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图16是隔板机构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图17是隔板机构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图18是壳体机构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图19是壳体机构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图20是壳体机构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图21是壳体机构的第四种使用状态图;图22是壳体机构的第五种使用状态图;图23是预埋系统作为会议室的使用状态图;图24是预埋系统作为聚会的使用状态图;图25是预埋系统作为青年旅舍的使用状态图;图26是预埋系统作为购物市场的使用状态图;图27是预埋系统作为游乐场所的使用状态图;图28是预埋系统作为展览场馆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壳体机构;101-第二壳体龙骨;102-壳体片;103-第一壳体龙骨;104-u型滑槽架;105-环形保护盖;2-驱动机构;201-u型齿轮组;202-u型支架;203-从动齿轮组;204-继电器;205-第一齿轮支架;206-第一耦合器;207-第一电机;3-隔板机构;301-第一隔板;302-第二隔板;303-第一门扇;304-合页;305-第二门扇;306-第三隔板;4-旋转机构;401-水平旋转基座;402-通孔;5-翻转机构;501-翻转基座;5011-上层翻转基座片;5012-下层翻转基座片;502-轴承;503-第二耦合器;504-减速齿轮箱;505-翻转轴;506-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有的结构或器件未作具体描述的,理解为现有技术中有能实现的结构或器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预埋装置,包括壳体机构1、隔板机构3、旋转机构4以及翻转机构5,壳体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其向上或向下翻转的驱动机构2;隔板机构3设置于壳体机构1内,隔板机构3与旋转机构4固定连接,旋转机构4与翻转机构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翻转机构5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齐平,翻转机构5能够上下翻转带动旋转机构4和隔板机构3一起向上或向下翻转;翻转机构5向上翻转时,旋转机构4和隔板机构3置于地面以上,翻转机构5向下翻转时,旋转机构4和隔板机构3置于地面以下;驱动机构2驱动壳体机构1向上或向下移动,壳体机构1向上移动时壳体机构1和旋转机构4组成一个临时空间便于使用;隔板机构3主要是将临时空间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便于在不同的区域同时举办不同的活动,使得临时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率;旋转机构4用于带动隔板机构3转动,使得临时空间内部的分隔区域更加合理和便于活动人员的进出。

驱动机构2可以是齿轮传动组件组合与电机的组合、气缸传动组件与电机的组合或其他可以驱动壳体机构1在竖直面内实现上下往复运动的传动组件与电机的组合;驱动机构2可以采用手机app或其他无线设备如遥控器进行远程操作控制,驱动机构2包含有接受现有手机app或其他无线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的接收设备如远程无线,

壳体机构1可以是由硬质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的任意形状且内部为空的壳体也可以是由多个软质轻质材料制成的壳体片形成的组合壳体,壳体片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若干不同的空间形态,如图18-22所示;各个壳体片可以是由驱动机构2同时驱动在竖直面内向上或向下移动,也可以是被单独驱动在竖直面内向上或向下移动;

隔板机构3可以由一个隔板片制成且竖直设置,也可以由多个隔板片组合形成,各个隔板片上面可以由出入的门或也可以没有;多个隔板片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铰接;

旋转机构4可以为底板,隔板机构3与底板固定连接;旋转机构4也可以是连接轴,连接轴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

翻转机构5为板状结构的平面板,平面板与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机构1包括壳体组件和导向组件,壳体组件与导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导向组件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驱动组件驱动导向组件向上或向下移动,导向组件带动导向组件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壳体机构1的伸出地面或隐藏于地面以下,其中:壳体组件与导向组件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连接实现固定连接;驱动组件与导向组件之间可以是齿轮传动或气缸传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组件为带有齿槽的第一壳体龙骨组件,第一壳体龙骨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为与第一壳体龙骨组件啮合的齿轮组件。

齿轮组件的转动带动第一壳体龙骨组件的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一壳体龙骨组件带动壳体组件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一壳体龙骨组件可以与壳体组件的边缘固定连接,也可以与壳体组件中部固定连接。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组件由多个壳体片102组成,所述第一壳体龙骨组件由多个第一壳体龙骨103组成,第一壳体龙骨103的数量与壳体片102的数量相同,每一个壳体片10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龙骨103;每一个第一壳体龙骨103与所述齿轮组件啮合。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一个壳体片10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龙骨103,用以实现对各个壳体片102的单独控制,形成不同的空间;其中:壳体片102为4片,第一壳体龙骨103为4个,每一个第一壳体龙骨103与壳体片102的顶端边缘固定连接;壳体片102由轻质硬质材料制成;如图18-22所示,图18是4片壳体片102全部向上移动至地面以上,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图19是3片壳体片102向上移动至地面以上形成的具有一个缺口的八分之三球体形状,图20是一片壳体片102向上移动至地面以上形成的八分之一球体形状,图21是相对的两片壳体片102向上移动至地面以上形成的八分之二球体形状,图22是相邻的两片壳体片102向上移动至地面以上形成的八分之二球体形状。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齿轮组件包括u型齿轮组201,u型齿轮组201包括u型固定架和多个第一齿轮,多个第一齿轮与u型固定架固定连接,多个第一齿轮被分成若干排且排数不少于第一壳体龙骨103数量,每排第一齿轮与一个第一壳体龙骨103啮合。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齿轮为28个且被分成两排,每排14个,两排第一齿轮分别设置于u型固定架的两侧且与u型固定架通过螺栓连接,u型固定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和u型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其中一排的第一齿轮,每排第一齿轮被分成两段且其中的一段与其中相邻的壳体片102上的第一壳体龙骨103配合,另一段另外两个相邻的壳体片102的第二壳体龙骨101配合。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5任意一个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2还包括电能驱动组件,电能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07、第一耦合器206、第一齿轮支架205、继电器204、主动齿轮组以及从动齿轮组203,从动齿轮组203与所述齿轮组件啮合,从动齿轮组203固定于第一齿轮支架205上,继电器204设置于第一齿轮支架205上,主动齿轮组与从动齿轮组203啮合,主动齿轮组与第一电机207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耦合器206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电能驱动组件设置为两个,每一个电能驱动组件中的从动齿轮组203分别与每排第一齿轮中的一段啮合;第一电机207转动带动主动齿轮组转动,主动齿轮组带动从动齿轮组203转动,从动齿轮组203带动其中一排中的第一齿轮的一段转动,从而驱动第一壳体龙骨103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壳体片102的向上或向下移动;当需要驱动另一排第一齿轮转动时,只需将从动齿轮组203与另一排第一齿轮啮合即可实现。

实施例7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机构1还包括u型滑槽架104和环形保护盖105,u型滑槽架104与环形保护盖105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龙骨103设置于u型滑槽架104内且能滑出;

环形保护盖105包括内层硬质环和外层硬质环,外层硬质环套设于内层硬质环外,内层硬质环和外层硬质环之间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与内层硬质环或外层硬质环固定连接。

如图2和3所示,第一壳体龙骨103设置于u型滑槽架104内且能滑出,实现第一壳体龙骨103移动方向的固定,环形保护盖105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固定连接;内层硬质环和外层硬质环主要是使得环形保护盖105具有一定的硬度,弹性层用于当环形保护盖105覆盖于壳体组件的上面,避免杂质进入地面以下的空间内而导致壳体组件的升降失败而出现故障,壳体组件在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弹性层使得弹性层变形而缩小,从而使得弹性层与内层硬质环或外层硬质环之间形成缝隙,壳体组件从该缝隙中伸出或缩回,实现壳体组件的向上或向下移动。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板机构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隔板301组件和第二隔板302组件,第一隔板301组件与第二隔板302组件通过铰接件组件铰接,铰接件与所述旋转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301组件包括四分之一圆的第一隔板301和四分之一圆的第二隔板302,所述第二隔板302组件为二分之一圆的第三隔板306,当第一隔板301、第二隔板302以及第三隔板306都处于水平位置时可形成一个圆形平面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均通过铰接件与第三隔板306铰接;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上均开设有门洞,两个门洞内分别铰接有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

如图4所示,第一隔板301组件由四分之一圆的第一隔板301和四分之一圆的第二隔板302组成,第二隔板302组件为二分之一圆的第三隔板306,第二隔板302和第三隔板306上均开设有可以将两者连通的门洞,门洞内铰接有可以开合的门扇,分别为第一门扇303和第二门扇305;通过控制第一门扇303和第二门扇305的关闭或开启来实现,第二隔板302与壳体形成的区域与第三隔板306与壳体形成的区域之间的隔绝或连通,具体为:第一门扇303和第二门扇305均打开时,两个区域连通,第一门扇303和第二门扇305中的任意一个关闭,则两个区域隔绝。

第一隔板301与第三隔板306均通过第一合页304组件铰接,第二隔板302通过第二合页304组件与第三隔板306铰接,第一合页304组件和第二合页304组件均与旋转机构4固定连接;

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通过调整与第一合页304组件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三隔板306通过调整与第二合页304组件之间的夹角来实现对壳体组件内部空间的划分,以适应不同的活动的举办,如图15-图17为隔板机构3的三种使用状态图。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水平旋转基座401,水平旋转基座401与所述铰接件固定连接;水平旋转基座401上开设有通孔402,贯穿通孔402设置有转轴;转轴一端的外径大于通孔402的直径,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机构5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第一合页304组件和第二合页304组件均与水平旋转基座40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隔板机构3位置的调整,便于壳体机构11内部空间的划分。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翻转机构5包括翻转基座501、轴承502、第二耦合器503、减速齿轮箱504、翻转轴505以及第二电机506;

翻转基座501的边缘或贯穿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翻转轴505,翻转轴505通过轴承502和第二耦合器503与减速齿轮箱504固定连接,减速齿轮箱504与所述第二电机506的输出轴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翻转基座501包括上层翻转基座501片和下层翻转基座501片,上层翻转基座501片和下层翻转基座501片固定连接;翻转轴505设置于上层翻转基座501片和下层翻转基座501片两者之间,翻转轴505与上层翻转基座501片或下层翻转基座501片固定连接;第二电机506带动翻转轴505翻转。

实施例11

一种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层级预埋系统,包括从内到外设置的第一空间层、第二空间层……以及第n空间层,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

第一空间层由多个第一预埋装置组成,第二空间层由多个第二预埋装置组成,第n空间层由多个第n预埋装置组成。

如图25所示,第一空间层由9个预埋装置组成,第二空间层由三个尺寸较大的预埋装置组成,第三空间由一个尺寸最大的预埋装置组成,三个尺寸较大的预埋装置均设置于第三空间层内,第二空间层中每一个尺寸较大的预埋装置内均设置有三个尺寸最小的预埋装置;图23为该预埋系统作为会议室使用的状态图,图24第三隔板306为该预埋系统作为聚会使用的状态图,图25为该预埋系统作为旅行社使用的状态图;图26为该预埋系统作为购物市场的状态图;图27为预埋系统作为游乐场所的使用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