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及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644发布日期:2020-05-22 22:13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及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及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



背景技术:

在工地开始施工之前,一般需要先搭建活动板房,以用于项目管理人员、建筑工人等生活居住。板房是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各构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搭建而成,活动板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建筑施工人员的居住条件。

活动板房搭建过程的便捷性,搭建后的稳定耐用性是评价活动板房优劣的重要指标。公开号为cn107956256a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拼接式活动板房,该拼接式活动板房通过t形槽的方式连接各钢梁,虽然框架比较容易搭建,但是顶板和底板不方便安装,且这种组拼形式的框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不够好,另外,在将活动板房转移到另一个工地上后需要将各个部件重新搭建连接,工作量大,搭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和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解决现有技术中活动板房搭建不便捷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是:

设计一种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包括左右两侧的立框,所述立框包括前后两侧的立柱,在所述立柱上下端之间各连接有一根横梁,左右两侧的所述立框之间在四个角落处各连接有一根纵梁;在所述框架结构顶部的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用于承载板房顶板的l形托板;在所述框架结构底部的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承载板房地板的托架。

优选的,所述托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底部的横梁和纵梁内侧面中部的中部托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底部的横梁和纵梁夹角处的角部托架。

优选的,所述中部托架为焊接在所述横梁或纵梁内侧面的l形短板件;所述角部托架包括三角形底板和固定于所述三角形底板两侧边处的立板,两块所述立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横梁和纵梁的内侧面。

优选的,在所述立柱、横梁和纵梁相连接处的缝隙中填充有防水胶;在所述l形托板与所述框架结构顶部的横梁或纵梁相接触的内侧面之间填充有防水胶。

优选的,所述l形托板的一侧板面对应焊接在所述横梁或纵梁的内侧面;所述立柱、横梁和纵梁的连接处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立柱为方形柱,所述立柱的侧面上与所述横梁的端面相连接的部位的侧边处为弧形过渡面,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相连接的端面的侧边处对应设有用于包裹所述弧形过渡面的圆弧形包角;所述立柱的侧面上与所述纵梁的端面相连接的部位的侧边处为弧形过渡面,所述纵梁与所述立柱相连接的端面的侧边处设有用于包裹相应的所述弧形过渡面的圆弧形包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是:

设计一种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该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相邻立柱之间设有夹芯墙板,在所述框架结构顶部的l形托板上安装有板房顶板,在所述框架结构底部的托架上安装有板房地板。

优选的,所述夹芯墙板的两侧为铝板,内部为改性聚氨酯保温板。

优选的,所述夹芯墙板外部涂覆有特氟龙涂层。

优选的,所述板房地板由多块地板块组拼成,相邻所述地板块之间对应设有企口,所述地板块包括下部的聚氨酯层和上部的蜂窝铝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结构便于安装活动板房的顶板和地板:由于在框架结构顶部的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用于承载板房顶板的l形托板,在框架结构底部的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承载板房地板的托架,当框架结构搭建完毕后,将板房顶板和板房地板铺设上再在一些缝隙中灌注防水胶即可,施工方便。

2.由于横梁、纵梁与立柱的连接通过弧形过渡面和圆弧形包角的结构相配合,使得横梁、纵梁与立柱的连接处结构美观,缝隙微小,结构稳固,且可避免雨水浸入,防止横梁、纵梁、立柱的连接部位锈蚀,增长活动板房的使用寿命和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房的框架结构稳定性好,能够整体起吊装车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再整体起吊放置于地面即可居住,运输、转场方便,无需再次搭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中在内侧安装有l形托板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中立柱、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中角部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的板房地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示意为:立柱11、弧形过渡面111、弧形过渡面112、横梁12、圆弧形包角121、纵梁13、圆弧形包角131、l形托板14、中部托架15、角部托架16、三角形底板161、立板162、螺孔163、地板块17、聚氨酯层171、上部的蜂窝铝层172、企口1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包括左右两侧的立框,立框包括前后两侧的立柱11,在立柱11上下端之间各连接有一根横梁12,左右两侧的立框之间在四个角落处各连接有一根纵梁13,本实施例中的立柱11、横梁12和纵梁13均为方钢,立柱11、横梁12、纵梁13相互之间的连接处焊接,在立柱11、横梁12和纵梁13相连接处的缝隙中填充有防水胶。

进一步的,在框架结构顶部的两根横梁12和两根纵梁13的内侧分别设有用于承载板房顶板的l形托板14,l形托板14的立板部分的背面对应焊接在横梁12或纵梁13的内侧面,并且在l形托板14的立板部分的背面与对应的横梁12或纵梁13的内侧面之间填充有防水胶,防止漏水或缝隙进水导致生锈而缩短该框架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l形托板14的立板部分比对应的横梁12或纵梁13的上表面高出5mm。

在安装板房顶板时,将板房顶板铺设在l形托板14上,然后在板房顶板的边缘与l形托板12的立板部内侧面之间填充防水胶。

如图3所示,立柱11的侧面上与横梁12的端面相连接的部位的侧边处为弧形过渡面111,横梁12与立柱11相连接的端面的侧边处对应设有用于包裹弧形过渡面111的圆弧形包角121;立柱11的侧面上与纵梁13的端面相连接的部位的侧边处为弧形过渡面112,纵梁13与立柱11相连接的端面的侧边处设有用于包裹弧形过渡面112的圆弧形包角131。

这种弧形面贴合连接的方式使得横梁12和纵梁13的端部外侧与立柱11相应部位之间的缝隙很小,更加美观,且连接更加紧固,防止雨水浸入,增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框架结构底部的两根横梁12和两根纵梁13的内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承载板房地板的托架,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横梁12和两根纵梁13的中部间隔设置几个中部托架15,中部托架15为焊接在横梁12或纵梁13内侧面的l形短板件,板房地板承载于中部托架15上,安装比较方便。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搭建板房的框架结构,请参阅图4和图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托架包括设置在框架结构底部的横梁12和纵梁13内侧面中部的中部托架15和设置在框架结构底部的横梁12和纵梁13夹角处的角部托架16。

中部托架15为焊接在横梁12或纵梁13内侧面的l形短板件,如图5所示,角部托架16包括三角形底板161和固定于三角形底板161两侧边处的立板162,两块立板162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横梁12和纵梁13的内侧面,在其中一块立板162上设有螺孔163,在安装时,先采用自攻螺钉将角部托架16固定在横梁12或纵梁13相应的内侧面,然后再焊接,以保证三角形底板161处于水平状态。另外,在中部托架15的立板部也设置螺孔,先通过螺钉将中部托架15固定后再焊接,保证各中部托架15和角部托架16的水平板部处于同一平面上,以便于铺设的板房地板的底面能够承托于中部托架15或角部托架16上。

实施例3:

一种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请参阅图1和图6。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整体吊装的板房采用实施例1中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相邻立柱11之间设有夹芯墙板,在框架结构顶部的l形托板14上安装有板房顶板,房屋顶板材质与夹芯墙板相同,在框架结构底部的托架上安装有板房地板。

夹芯墙板的两侧为铝板,内部为改性聚氨酯保温板,夹芯墙板外部涂覆有特氟龙涂层,铝板材质的表面便于加工纹理,而改性聚氨酯保温板保温的同时具有防火性能,在芯墙板外部涂覆特氟龙涂层使夹芯墙板表面具有自清洁性。

采用l形铝合金条和螺钉将夹芯墙板,安装时,先将l形铝合金条的一侧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夹芯墙板的侧面,再将l形铝合金条的另一侧板固定在立柱11上。

如图6所示,板房地板由多块地板块17组拼成,地板块17包括下部的聚氨酯层171和上部的蜂窝铝层172,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舒适性,在相邻地板块17之间对应设有企口173,使相邻的地板块17紧密搭接,板房地板铺设完毕后,在企口173所在的缝隙中填充防水胶,并对缝隙顶部做美缝处理。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