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9482发布日期:2020-04-24 22:21阅读:1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车库一般为全地下布局,面积较大;除进出口外,空气无法与室外交换,也无自然光进入。因此,车库一般采用机械风机强制通风换气,设置24小时运行的电气照明系统,这样需要消耗大量的风机能耗和车库照明系统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库一般采用机械风机强制通风换气,设置24小时运行的电气照明系统,这样需要消耗大量的风机能耗和车库照明系统能耗”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包括地下室浇筑顶面和采光井支撑筒,采光井支撑筒的轴线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设置并预埋于地下室浇筑顶面内,采光井支撑筒的一端突出于地下室浇筑顶面的上表面并连接有采光板,采光井支撑筒的另一端突出于地下室浇筑顶面的下表面并连接有漫射镜,漫射镜覆盖采光井支撑筒端部开口并与采光井支撑筒固定;所述采光井支撑筒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形通孔和出风口,条形通孔位于采光板与地下室浇筑顶面上表面之间;所述出风口位于地下室浇筑顶面下表面与漫射镜之间,条形通孔、出风口与采光井支撑筒内部连通;所述采光板覆盖采光井支撑筒的端部开口并与采光井支撑筒的端部密封固定。

本申请中,通过在地下室浇筑顶面设置采光井支撑筒使得自然光能够从采光井支撑筒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进入到地下车库内,采光井支撑筒的端部开口一般位于室外地面上。本申请中,在采光井支撑筒的两端分别设置了采光板、漫射镜,采光板能够增加自然光的透光效果,漫射镜能够增加自然光穿过采光井支撑筒后的照明面积。本申请中,在采光井支撑筒的侧壁上还设置了条形通孔和出风口,室外的空气通过条形通孔、出风口进入到地下车库内,可以实现地下车库的自然通风。地下车库内的热空气上升通过出风口进入到采光井支撑筒并通过条形通孔散出到室外,使得地下车库内形成负压,加快外界空气通过地下车库进出口进入地下车库,进而加快地下车库的换气。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所述采光井支撑筒内套接有导光管,导光管外表面与采光井支撑筒内表面贴合固定,导光管上设置有与条形通孔、出风口配合设置的开槽。

本申请中,在采光井支撑筒内设置了导光管,通过导光管使得进入采光井支撑筒内的自然光能够较好的折射,减少自然光的损失。现有的导光管抗压能力较差,本申请中,使用采光井支撑筒支撑整个采光井的形状,防止因地下室浇筑顶面内应力挤压而使得导光管不会受到较大的压力,保证整个采光井的采光效果不会受到影响。本申请中的导光管、采光板、漫射镜均是现有的部件,在此不做进一步描述。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所述出风口的内插接有内部导光管二,内部导光管二贴合于出风口的内表面,内部导光管二穿过导光管并与导光管固定。

本申请中,在出风口内设置了内部导光管二,防止自然光在出风口处过度损失影响地下车库的自然光采光效果。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所述条形通孔内设置有防虫网,采光井支撑筒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带有开口的通风罩,通风罩覆盖于条形通孔表面上,通风罩的开口向下。

本申请中,在条形通孔内设置了防虫网,减少蚊虫和杂物通过条形通孔进入到采光井内。通风罩覆盖条形通孔的表面并且通风罩的开口向下,在下雨时,防止雨水通过形通孔进入到采光井内。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所述采光井支撑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采光板夹板,采光板夹板内部设置有采光板插接腔体,采光板插接腔体的开口设置于采光板夹板的侧表面上,采光板夹板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通孔开槽,通孔开槽穿过采光板插接腔体;所述采光板插接于采光板插接腔体,采光板插接腔体的开口内填充有耐候胶;所述采光板夹板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上部固定环,上部固定环套接于采光井支撑筒的端部,采光板夹板与采光井支撑筒通过膨胀螺栓固定。

本申请中,采光板通过采光板夹板固定于采光井支撑筒的上端,自然光通过通孔开槽穿过采光板夹板。采光板与采光板插接腔体之间可以涂抹耐候胶,提高密封性和固定性。采光板夹板在采光板外侧形成支撑框架,提高采光板的抗扭强度。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所述采光井支撑筒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漫射镜夹板,漫射镜夹板内部设置有漫射镜插接腔体,漫射镜插接腔体的开口设置于漫射镜夹板的侧表面上,漫射镜夹板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通孔开槽二,通孔开槽二穿过漫射镜插接腔体;漫射镜插接于漫射镜插接腔体,漫射镜插接腔体的开口内填充有耐候胶;所述漫射镜夹板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下部固定环,下部固定环套接于采光井支撑筒的端部,漫射镜夹板与采光井支撑筒通过膨胀螺栓固定。

本申请中,漫射镜通过漫射镜夹板固定于采光井支撑筒的下端,自然光通过通孔开槽二穿过漫射镜夹板。漫射镜与漫射镜插接腔体之间可以涂抹耐候胶,提高密封性和固定性。漫射镜夹板在漫射镜外侧形成支撑框架,提高漫射镜的抗扭强度。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所述套接有防水套筒,防水套筒位于地下室浇筑顶面上方,防水套筒采光井支撑筒上内表面与采光井支撑筒外表面之间灌注有防水硅胶。

本申请中,通过防水套筒内的防水硅胶密封采光井支撑筒与地下室浇筑顶面之间的缝隙,提高采光井的防水效果,防止长时间使用后采光井支撑筒与地下室浇筑顶面之间的缝隙渗水。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所述地下室浇筑顶面内铺设有防水卷材层,采光井支撑筒的外表面上铺贴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与防水卷材层热熔连接;所述防水套筒的上部开口内填充有耐候胶。

本申请中,将地下室浇筑顶面内铺设的防水卷材层与采光井支撑筒的外表面的防水卷材热熔后连接为一体,进一步提高采光井支撑筒与地下室浇筑顶面之间的防水效果,防水卷材通过防水硅胶的挤压贴合于采光井支撑筒的表面,在贴合防水卷材之前可以在采光井支撑筒表面预先涂抹耐候胶。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所述采光井支撑筒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件,采光井支撑筒通过钢筋与地下室浇筑顶面浇筑固定。

本申请中,采光井支撑筒作为导光管的外部支撑,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件。为了方便固定,将采光井支撑筒部分内部钢筋的端部突出于采光井支撑筒的侧表面,在地下室浇筑顶面浇注时,将采光井支撑筒浇筑固定于地下室浇筑顶面内,突出采光井支撑筒的钢筋埋于地下室浇筑顶面内,使得采光井支撑筒固定于地下室浇筑顶面上。突出采光井支撑筒的钢筋可以与地下室浇筑顶面内的钢筋绑扎或者焊接连接。本申请中,采光井支撑筒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的预制管,比如ppr、pvc等塑料制件或者金属管、木质管等,但是塑料制件强度较低,金属管那腐蚀性低,木质管耐用性低,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件虽然重量大、成本较高,但是强度高,使用年限长,具有较好的长期效益,并且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件方便后期在表面进行饰面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中,通过在地下室浇筑顶面设置采光井支撑筒使得自然光能够从采光井支撑筒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进入到地下车库内,采光井支撑筒的端部开口一般位于室外地面上。本申请中,在采光井支撑筒的两端分别设置了采光板、漫射镜,采光板能够增加自然光的透光效果,漫射镜能够增加自然光穿过采光井支撑筒后的照明面积。本申请中,在采光井支撑筒的侧壁上还设置了条形通孔和出风口,室外的空气通过条形通孔、出风口进入到地下车库内,可以实现地下车库的自然通风。地下车库内的热空气上升通过出风口进入到采光井支撑筒并通过条形通孔散出到室外,使得地下车库内形成负压,加快外界空气通过地下车库进出口进入地下车库,进而加快地下车库的换气。采光井支撑筒作为导光管的外部支撑,提高了导光管的强度,采光井支撑筒与地下室浇筑顶面之间设置防水结构,提高采光井的防水效果,防止因导光管变形造成的渗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采光板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漫射镜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包括地下室浇筑顶面1和采光井支撑筒2,采光井支撑筒2的轴线垂直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设置并预埋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内,采光井支撑筒2的一端突出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的上表面并连接有采光板3,采光井支撑筒2的另一端突出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的下表面并连接有漫射镜7,漫射镜7覆盖采光井支撑筒2端部开口并与采光井支撑筒2固定;所述采光井支撑筒2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形通孔4和出风口8,条形通孔4位于采光板3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表面之间;所述出风口8位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下表面与漫射镜7之间,条形通孔4、出风口8与采光井支撑筒2内部连通;所述采光板3覆盖采光井支撑筒2的端部开口并与采光井支撑筒2的端部密封固定。

本申请中,通过在地下室浇筑顶面1设置采光井支撑筒2使得自然光能够从采光井支撑筒2穿过地下室浇筑顶面1进入到地下车库内,采光井支撑筒2的端部开口一般位于室外地面上。本申请中,在采光井支撑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了采光板3、漫射镜7,采光板3能够增加自然光的透光效果,漫射镜7能够增加自然光穿过采光井支撑筒2后的照明面积。本申请中,在采光井支撑筒2的侧壁上还设置了条形通孔4和出风口8,室外的空气通过条形通孔4、出风口8进入到地下车库内,可以实现地下车库的自然通风。地下车库内的热空气上升通过出风口8进入到采光井支撑筒2并通过条形通孔4散出到室外,使得地下车库内形成负压,加快外界空气通过地下车库进出口进入地下车库,进而加快地下车库的换气。

所述采光井支撑筒2内套接有导光管6,导光管6外表面与采光井支撑筒2内表面贴合固定,导光管6上设置有与条形通孔4、出风口8配合设置的开槽。

本申请中,在采光井支撑筒2内设置了导光管6,通过导光管6使得进入采光井支撑筒2内的自然光能够较好的折射,减少自然光的损失。现有的导光管6抗压能力较差,本申请中,使用采光井支撑筒2支撑整个采光井的形状,防止因地下室浇筑顶面1内应力挤压而使得导光管6不会受到较大的压力,保证整个采光井的采光效果不会受到影响。本申请中的导光管6、采光板3、漫射镜7均是现有的部件,在此不做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风口8的内插接有内部导光管二9,内部导光管二9贴合于出风口8的内表面,内部导光管二9穿过导光管6并与导光管6固定。

本申请中,在出风口8内设置了内部导光管二9,防止自然光在出风口8处过度损失影响地下车库的自然光采光效果。

所述条形通孔4内设置有防虫网10,采光井支撑筒2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带有开口的通风罩11,通风罩11覆盖于条形通孔4表面上,通风罩11的开口向下。

本申请中,在条形通孔4内设置了防虫网10,减少蚊虫和杂物通过条形通孔4进入到采光井内。通风罩11覆盖条形通孔4的表面并且通风罩11的开口向下,在下雨时,防止雨水通过形通孔4进入到采光井内。

所述采光井支撑筒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采光板夹板12,采光板夹板12内部设置有采光板插接腔体13,采光板插接腔体13的开口设置于采光板夹板12的侧表面上,采光板夹板12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通孔开槽14,通孔开槽14穿过采光板插接腔体13;所述采光板3插接于采光板插接腔体13,采光板插接腔体13的开口内填充有耐候胶;所述采光板夹板12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上部固定环15,上部固定环15套接于采光井支撑筒2的端部,采光板夹板12与采光井支撑筒2通过膨胀螺栓固定。

本申请中,采光板3通过采光板夹板12固定于采光井支撑筒2的上端,自然光通过通孔开槽14穿过采光板夹板12。采光板3与采光板插接腔体13之间可以涂抹耐候胶,提高密封性和固定性。采光板夹板12在采光板3外侧形成支撑框架,提高采光板3的抗扭强度。

所述采光井支撑筒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漫射镜夹板16,漫射镜夹板16内部设置有漫射镜插接腔体17,漫射镜插接腔体17的开口设置于漫射镜夹板16的侧表面上,漫射镜夹板16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通孔开槽二18,通孔开槽二18穿过漫射镜插接腔体17;漫射镜7插接于漫射镜插接腔体17,漫射镜插接腔体17的开口内填充有耐候胶;所述漫射镜夹板16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下部固定环23,下部固定环23套接于采光井支撑筒2的端部,漫射镜夹板16与采光井支撑筒2通过膨胀螺栓固定。

本申请中,漫射镜7通过漫射镜夹板16固定于采光井支撑筒2的下端,自然光通过通孔开槽二18穿过漫射镜夹板16。漫射镜7与漫射镜插接腔体17之间可以涂抹耐候胶,提高密封性和固定性。漫射镜夹板16在漫射镜7外侧形成支撑框架,提高漫射镜7的抗扭强度。

所述套接有防水套筒19,防水套筒19位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方,防水套筒19采光井支撑筒2上内表面与采光井支撑筒2外表面之间灌注有防水硅胶。

本申请中,通过防水套筒19内的防水硅胶密封采光井支撑筒2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之间的缝隙,提高采光井的防水效果,防止长时间使用后采光井支撑筒2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之间的缝隙渗水。

所述地下室浇筑顶面1内铺设有防水卷材层21,采光井支撑筒2的外表面上铺贴有防水卷材22,防水卷材22与防水卷材层21热熔连接;所述防水套筒19的上部开口内填充有耐候胶。

本申请中,将地下室浇筑顶面1内铺设的防水卷材层21与采光井支撑筒2的外表面的防水卷材22热熔后连接为一体,进一步提高采光井支撑筒2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之间的防水效果,防水卷材22通过防水硅胶的挤压贴合于采光井支撑筒2的表面,在贴合防水卷材22之前可以在采光井支撑筒2表面预先涂抹耐候胶。

所述采光井支撑筒2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件,采光井支撑筒2通过钢筋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浇筑固定。

本申请中,采光井支撑筒2作为导光管6的外部支撑,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件。为了方便固定,将采光井支撑筒2部分内部钢筋的端部突出于采光井支撑筒2的侧表面,在地下室浇筑顶面1浇注时,将采光井支撑筒2浇筑固定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内,突出采光井支撑筒2的钢筋埋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内,使得采光井支撑筒2固定于地下室浇筑顶面1上。突出采光井支撑筒2的钢筋可以与地下室浇筑顶面1内的钢筋绑扎或者焊接连接。本申请中,采光井支撑筒2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的预制管,比如ppr、pvc等塑料制件或者金属管、木质管等,但是塑料制件强度较低,金属管腐蚀性低,木质管耐用性低,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件虽然重量大、成本较高,但是强度高,使用年限长,具有较好的长期效益,并且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件方便后期在表面进行饰面操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