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用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4916发布日期:2020-05-15 16:1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建筑外墙用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保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板。



背景技术:

外墙保温板,也叫地平线建筑外墙装饰一体板,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挤塑板等材料复合而成。外墙保温板是满足当前房屋建筑节能需求,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水平的优选材料,也是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首选材料。

公告号cn203583677u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板,包括上层金属压型板、下层金属压型板,以及位于上层金属压型板及下层金属压型板之间的芯材,保温板两侧由聚氨酯发泡材料侧封带侧封,聚氨酯发泡材料侧封带与上层金属压型板、下层金属压型板、芯材之间是由液态聚氨酯一次性发泡成型。但该复合保温板不具有快速安装结构,安装和拆卸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整体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板,其优点是:可以快速实现保温板的安装和拆卸,节省施工时间,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含保温板本体,所述保温板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前凸块和后凸块,所述前凸块远离保温板本体的端面上固设有l型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前凸块垂直的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相对倾斜设有两个弹性片,两个所述弹性片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保温板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固设有与连接板相互匹配的l型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后凸块垂直的端面上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连接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将两块保温板本体进行安装时,可将其中一块保温板本体的前凸块与另一块保温板本体的后凸块相互对应放置,之后将前凸块所对应的保温板本体向上抬起,带动前凸块向上抬起移动至连接孔的正上方,之后将该保温板本体向下移动,使得连接杆从连接孔上方向下移动直至连接板与固定板相互抵紧,连接杆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杆上的两个弹性片会受到固定板的挤压向连接杆方向收缩,若干第一弹簧受到挤压收缩,使得连接杆可以从连接孔内穿过,待两个弹性片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后,不再受来自固定板的挤压力,在若干第一弹簧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两个弹性垫片会张开恢复原状,使得连接杆难以从连接孔抽出,从而实现将两块保温板本体固定安装的技术效果;当工作人员需要将两块安装到一起的保温板本体进行拆卸时,可用小钳子捏住两个弹性垫片,使其向连接杆方向收缩,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向上移动前凸块所对应的保温板本体,将连接杆从连接孔抽出,从而实现两块保温板本体的拆卸操作;保温板本体的安装和拆卸方式较为简单,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实现保温板本体的安装和拆卸,节省施工时间,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当两块保温板本体安装完成时,后凸块会抵紧在前凸块所对应的保温板本体上,使得两个保温板本体两面的连接缝隙相互错开,使得暖气流难以从连接缝隙处流出,减少了室内暖气从保温板本体的连接缝隙处流出,影响保温板本体的整体保温性能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板之间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朝向连接板的面与连接板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块连接板安装完成后,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具有弹性回复力,将加固板抵紧在固定板上,同时连接板受到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会向上移动直至两个弹性片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抵紧在固定板上,使得两块保温板本体难以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加强了两块保温板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少了由于两块保温板本体连接后,两个弹性片与固定板之间留有缝隙,使得其中一块保温板本体受力时会上下移动导致保温板本体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影响保温效果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远离加固板的端面上设有两个阻挡板,两个所述阻挡板分别位于连接孔的两侧;当两个所述保温板本体相互连接时,两个所述弹性片朝向连接板的一端分别抵紧在两个阻挡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阻挡板起到阻止连接杆受到向上的拉力时两个弹性片抵紧在固定板上向两端滑移的效果,减少了连接杆受力带动两个弹性片向上移动时,两个弹性片抵紧在固定板上向两端滑移,进而使得两个弹性垫片向下翻折,导致连接杆从连接孔脱离,影响两个保温板本体的连接牢固性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板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敷设有第一防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水层起到阻挡水蒸气的作用,减少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透过外墙墙体进入保温板本体,从而降低保温板本体保温效果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凸块和后凸块与保温板本体平行的两侧面上分别敷设有第二防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层加强了两块保温板本体连接缝隙处的防水效果,使得水蒸气难以从连接缝隙处进入保温板本体,减少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透过连接处缝隙处进入保温板本体,进而降低保温板本体保温效果的可能,进一步提升了保温板本体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板本体远离后凸块的端面上设有消音板,该侧的所述第一防水层位于消音板与保温板本体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消音板具有降低声音的技术效果,外部的声音穿透过保温板本体时会受到消音板的作用减弱,使得保温板本体具有降低噪音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板本体远离前凸块的端面上设有阻燃板,该侧的所述第一防水层位于阻燃板与保温板本体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燃板可以在室内发生火灾时对保温板本体起到保护作用,使得保温板本体难以被室内的明火点燃,减少了室内发生火灾时,保温板本体被引燃助涨火势,使得火灾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板与第一防水层之间设有若干减震橡胶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本体受到外力冲击产生震动时,减震橡胶条受力会收缩从而抵消一部分冲击力,使得保温板本体不易受到外力的震动作用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减少了保温板本体受到外力冲击时,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影响保温效果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保温板本体可以快速实现安装和拆卸,节省施工时间,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2.保温板本体上的防水层减少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透过外墙墙体进入保温板本体,从而降低保温板本体保温效果的可能,提升了保温板本体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两块保温板本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保温板本体;2、前凸块;3、后凸块;4、连接板;5、连接杆;6、弹性片;7、第一弹簧;8、固定板;9、连接孔;10、加固板;11、第二弹簧;12、阻挡板;13、第一防水层;14、第二防水层;15、消音板;16、阻燃板;17、减震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板,如图1,包含保温板本体1,保温板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前凸块2和后凸块3,前凸块2与后凸块3相互叠加的厚度与保温板本体1的厚度相同。

如图2和图3,保温板本体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敷设有第一防水层13,第一防水层13起到阻挡水蒸气的作用,减少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透过外墙墙体进入保温板本体1,从而降低保温板本体1的保温效果的可能。保温板本体1远离后凸块3的端面上设有消音板15,该侧的第一防水层13位于消音板15与保温板本体1之间,消音板15具有吸收并降低音量的技术效果,使得保温板本体1具有降低噪音的性能。保温板本体1远离前凸块2的端面上设有阻燃板16,阻燃板16位于保温板本体1的最外层,因此,室内发生火灾时,阻燃板16会阻挡火势蔓延到保温板本体1内,减少了保温板本体1被室内火苗点燃,导致火势进一步增大的可能,使得保温板本体1具有防火的技术效果。阻燃板16与第一防水层13之间设有若干减震橡胶条17,减震橡胶条17会抵消一部分外力的冲击,减少了保温板本体1受到外力冲击时,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影响保温效果的可能。

如图1和图4,前凸块2远离保温板本体1的端面上固设有l型连接板4,连接板4与前凸块2垂直的一端设有连接杆5,连接杆5远离连接板4的一端相对倾斜设有两个弹性片6,两个弹性片6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5的端口上,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7连接在连接杆5上,连接杆5与连接板4之间设有朝向连接板4的面与连接板4通过第二弹簧11连接的加固板10,保温板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固设有与连接板4相互匹配的l型固定板8,固定板8与后凸块3垂直的端面上开设有与连接杆5相匹配的连接孔9。因此,当工作人员需要将两块保温板本体1进行安装时,可将其中一块保温板本体1的前凸块2与另一块保温板本体1后凸块3相互对应放置,之后将前凸块2所对应的保温板本体1向上抬起,带动前凸块2向上抬起移动至连接孔9的正上方,之后将该保温板本体1向下移动,使得连接杆5从连接孔9上方向下移动直至连接板4与固定板8相互抵紧。

如图4,连接杆5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加固板10会首先抵紧在固定板8上,随着连接杆5的向下移动,加固板10会受到固定板8的挤压向上移动,使得第二弹簧11被压缩,连接杆5上的两个弹性片6会受到固定板8的挤压向连接杆5方向收缩,两个第一弹簧7分别受到两个弹性片6的挤压收缩,使得连接杆5可以从连接孔9内穿过,待两个弹性片6完全穿过连接孔9后,在两个第一弹簧7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两个弹性垫片会张开恢复原状,连接板4受到第二弹簧11的弹性恢复力会向上移动,直至两个弹性片6抵紧在固定板8上,从而实现两块保温板本体1的安装操作,安装过程方便快捷,提升了工作人员安装保温板本体1时的工作效率。

如图4,固定板8远离加固板10的端面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孔9两侧的阻挡板12。因此,两个弹性片6向外张开到两个阻挡板12的位置时会抵紧在两个阻挡板12上,被两个阻挡板12阻挡难以继续向外张开,减少了保温板本体1安装完成后,连接板4长时间受到第二弹簧11的弹性恢复力带来的向上的拉力,使得连接杆5在连接板4的带动下也具有向上的力,带动两个弹性片6受力抵紧在固定板8上向两侧滑移张开,继而向下翻转导致连接杆5脱离连接孔9,影响保温板本体1安装后的牢固性的可能。

如图4,当工作人员需要将两块安装到一起的保温板本体1进行拆卸时,可用小钳子捏住两个弹性垫片,使其向连接杆5方向收缩,使得连接杆5在第二弹簧11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被弹出连接孔9,从而实现两块保温板本体1的拆卸操作;保温板本体1的安装和拆卸方式较为简单,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实现保温板本体1的安装和拆卸,节省施工时间,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如图1和图2,后凸块3的长度设置要大于前凸块2的长度,使得当两块保温板本体1安装完成时,后凸块3会抵紧在前凸块2所对应的保温板本体1上,此时安装后的保温板本体1两面的连接缝隙相互错开,使得暖气流难以从连接缝隙处流出,减少了室内暖气从保温板本体1的连接缝隙处流出,影响保温板本体1的整体保温性能的可能。前凸块2和后凸块3与保温板本体1平行的两侧面上分别敷设有第二防水层14,第二防水层14与第一防水层13为材质相同的防水层。因此,第二防水层14加强了两块保温板本体1连接缝隙处的防水效果,使得水蒸气难以从连接缝隙处进入保温板本体1,减少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透过连接处缝隙处进入保温板本体1,进而降低保温板本体1保温效果的可能,进一步提升了保温板本体1的保温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