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底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5217发布日期:2020-08-11 21:4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柱底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柱底模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正处于大量基建时期,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其中桥梁、立交桥的建设需要用到大量的桥墩、水泥柱。这些物体均需要通过模具进行浇筑,建设成设计的大小,并运输到对应位置,以一种拼装的方式进行现场组装。在拼装过程中,水泥柱的底部通常设置若干的定位长孔,配合现场的定位柱插装进这些定位长孔来实现定位。因此在浇筑时就需要设置合理的模具生成这些定位长孔。

目前,这些定位长孔是通过在底模板上插装套筒实现的,而要保证套筒的垂直度和定位套筒的套筒定位件的安装方便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216097b,名称为一种薄壁水泥制品的成型方法与模具,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薄壁水泥制品的成型方法与模具,属于水泥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架,底架中安装振动装置,特征在于:底架上放置底模和侧模,底模的两端壁上设置第一转筒或者第一转轴,第一转筒或者第一转轴与底模工作面的纵向棱边同轴设置;侧模的两端壁上设置第二转筒或者第二转轴,第二转筒或者第二转轴与侧模工作面的纵向棱边同轴设置;第二转轴配装在第一转筒内或者第一转轴配装在第二转筒内。它具有立柱底膜中的套筒安装繁琐,垂直度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在的立柱底膜中的套筒安装繁琐,垂直度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立柱底模结构,它具有安装方便,垂直高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柱底模结构,包括底模板,底模版形状呈矩形,底模版靠近外缘设有定位安装带,定位安装带上设有沉孔、侧模定位孔以及套筒定位孔,套筒定位孔相对底模版相对边中的中线对称布置,套筒定位孔上固定连接有套筒定位环,套筒定位环上插装有底塞,底塞和套筒定位环经紧固件固定连接,底塞芯部插装有螺栓,螺栓伸出底塞段固定连接有套筒定位件,套筒定位件为中部空心的圆柱。

各个部件均安装在定位安装带上,由于需要安装套筒,定位安装带所在位置的应力最大,因此包括侧模定位孔和沉孔均设置在该带上。套筒套装在套筒定位件上,套筒定位件固定连接在底模版上。套筒定位环的内缘上端直径小,下端直接大,形成了一个台阶,底塞包括底塞上部和底塞下部,底塞下部的外径与套筒定位环的下端的内缘开孔直径相同,二者间隙配合;底塞上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其下端的直径较套筒定位环更大。由于底塞的材质为可变形材料,底塞被套筒定位环压迫变形,填满二者之间的间隙。套筒定位件的下端有与底塞上部形状对应的底塞安装孔,底塞安装孔同样为与圆台形状对应的孔,下大上小,二者间隙配合。底塞芯部具有通孔,该通孔中插装固定有螺栓。底塞底部具有对螺栓头部进行限位的台阶。底塞和螺栓头部之间具有用于避免螺栓伤害底塞的垫片。套筒定位件的顶部同样具有螺母孔,螺母孔中容纳螺母,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将套筒定位件压装在底模版上,避免渗液。在螺母孔中盖有封盖。该封盖避免浆液灌入螺母孔中。通过上述部件的连接,实现了套筒定位件在底模版上的定位。通过底塞和套筒定位件的配合,保证套筒与底模版的垂直。该定位方式具有安装简单,可靠性强,垂直度高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定位件底部设有用于通过底塞的底塞安装孔,套筒定位件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螺母的螺母孔,螺母和螺栓固定连接将套筒定位件固定。经紧固件固定连接,连接形式简单,连接可靠。

作为优选,套筒定位件顶部设有用于遮盖螺母孔的封盖。封盖避免浆液灌入螺母孔,方便脱模。

作为优选,底塞为橡胶件。橡胶件为可变形材料,可以充分填充连接部件的缝隙,避免渗液。

作为优选,沉孔中插装有螺钉,螺钉伸出沉孔端螺纹连接有圆头螺母。上述结构用于连接其他连接部件。

作为优选,套筒定位件上套装有套筒,套筒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和流出浆液的出浆口。上述结构用于在底模版上设置水泥柱。

作为优选,侧模定位孔设置在定位安装带外围,侧模定位孔设置在套筒定位孔外侧。上述结构实现了侧模围绕在底模版周围。

作为优选,底模版的各角倒角处理。贴合对应的侧模,避免划伤物体和伤害人身。

作为优选,螺栓和底塞之间设有垫片。上述结构避免划伤底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各个部件连接的强度大;(2)排列位置合理,受力均匀;(3)通过套筒定位孔、套筒定位件及相关零部件的配合使得套装安装在其上的垂直度高很高,方便后续浇筑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a-a处的剖面图;

图3是图1b-b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模版和套筒定位环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筒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底模板1,定位安装带2,沉孔3,侧模定位孔4,套筒定位孔5,螺钉6,圆头螺母7,套筒定位环8,底塞9,螺栓10,套筒定位件11,底塞安装孔12,螺母孔13,套筒14,封盖15,灌浆口16,出浆口17,垫片18,螺母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

一种立柱底模结构,如图1和图6所示,包括底模板1,底模版形状呈矩形,底模版的各角倒角处理,底模版靠近外缘设有定位安装带2,定位安装带2上设有沉孔3、侧模定位孔4以及套筒定位孔5,沉孔3中插装有螺钉6,螺钉6伸出沉孔3端螺纹连接有圆头螺母7,侧模定位孔4设置在定位安装带2外围,侧模定位孔4设置在套筒定位孔5外侧,套筒定位孔5相对底模版相对边中的中线对称布置,如图2、3和4所示,套筒定位孔5上固定连接有套筒定位环8,套筒定位环8上插装有底塞9,底塞9为橡胶件,底塞9和套筒定位环8经紧固件固定连接,底塞9芯部插装有螺栓10,螺栓10伸出底塞9段固定连接有套筒定位件11。所述套筒定位件11底部设有用于通过底塞9的底塞安装孔12,套筒定位件11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螺母19的螺母孔13,螺母19和螺栓10固定连接将套筒定位件11固定。套筒定位件11为中部空心的圆柱。套筒定位件11顶部设有用于遮盖螺母孔13的封盖15。如图5所示,套筒定位件11上套装有套筒14,套筒14两端分别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16和流出浆液的出浆口17。

各个部件均安装在定位安装带2上,由于需要安装套筒14,定位安装带2所在位置的应力最大,因此包括侧模定位孔4和沉孔3均设置在该带上。套筒14套装在套筒定位件11上,套筒定位件11固定连接在底模版上。套筒定位环8的内缘上端直径小,下端直接大,形成了一个台阶,底塞9包括底塞9上部和底塞9下部,底塞9下部的外径与套筒定位环8的下端的内缘开孔直径相同,二者间隙配合,和开孔定位环还通过紧固件连接;底塞9上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其下端的直径较套筒定位环8更大。由于底塞9的材质为可变形材料,底塞9被套筒定位环8压迫变形,填满二者之间的间隙。套筒定位件11的下端有与底塞9上部形状对应的底塞安装孔12,底塞安装孔12同样为与圆台形状对应的孔,下大上小,二者间隙配合。底塞9芯部具有通孔,该通孔中插装固定有螺栓10。底塞9底部具有对螺栓10头部进行限位的台阶。底塞9和螺栓10头部之间具有用于避免螺栓10伤害底塞9的垫片18。套筒定位件11的顶部同样具有螺母孔13,螺母孔13中容纳螺母19,螺母19与螺栓10螺纹连接,将套筒定位件11压装在底模版上,避免渗液。在螺母孔13中盖有封盖15。封盖可同样螺纹连接螺栓上。该封盖15避免浆液灌入螺母孔13中。通过上述部件的连接,实现了套筒定位件11在底模版上的定位。该定位方式具有安装简单,可靠性强,垂直度高的特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