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咔布墙板的踢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5055发布日期:2020-05-15 16:14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咔布墙板的踢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体装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墙咔布墙板的踢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传统墙面的装修费用越来越高,装修过程的繁杂也对装修工人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墙面的装饰无论是采用乳胶漆、墙纸亦或是液体壁纸,都无法避免甲醛、苯乙烯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为了避免上述威胁,实现环保,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出了以竹木纤维板呈现模块化结构设计的集成墙面,通过卡扣式的物理组合,无需刮腻子、刷底漆、刷面漆等工序,对于工艺的要求不严格,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墙面装饰工作,大幅度的改善了传统墙面装饰中所存在的弊端;然而,近年来,集成墙面仅仅以竹木纤维板来组合,造型单一以及色彩乏味无奇的缺点使得人们无法塑造出理想的装饰效果,于是乎,集成墙面陷入了“被遗弃”的境地,而一种名为“墙咔”的新型墙面装饰材料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墙咔不仅继承了集成墙面的所有优点,且在墙咔的饰材层也拥有多种工艺、色彩以及造型上的变化。目前,墙咔已实现了将布艺、草编、纸编、天然材质等品质饰材进行结合。但是,现有的墙咔布墙板在踢脚线位置的装配结构、色彩以及造型上的变化仍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墙咔布墙板的踢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墙咔布墙板的踢脚结构,包括固定在墙体立面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设有凹槽用于卡接固定墙咔布墙板;

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与墙体立面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立板,第一立板的上端向墙体立面所在侧延伸形成第一折板,第一折板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立板,所述的第二立板上设有向远离墙体立面所在侧延伸的第二折板,第二折板的悬伸端向上延伸形成第三立板,第三立板、第二折板与第二立板围合成所述凹槽;

所述的第一折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通孔供led灯带铺装固定,构成该通孔的板身向靠近墙体立面所在侧延伸构成与墙体立面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经由固定件固定在墙体立面上,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基板及所述基板向远离墙体立面所在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连接部经由螺栓或螺钉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部上设有条形通孔供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所述的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一端向远离墙体立面所在侧凹陷形成外凹部,螺栓或螺钉经由该外凹部将所述的基板穿连固定到墙体立面上。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另一端向远离墙体立面所在侧延伸形成遮挡部。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立板向墙体立面所在侧延伸有加强筋板,且该加强筋板位于所述遮挡部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踢脚结构,不仅可以方便的将墙咔布墙板固定到墙角位置,而且形成的踢脚结构方便了led灯带的安装固定,整体造型别致,安装方便,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咔布墙板的踢脚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另一位置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的截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1-墙体立面,2-墙咔布墙板,3-led灯带,10-连接件,11-凹槽,12-第一立板,121-加强筋板,13-第一折板,131-通孔,132-连接部,133-条形通孔,14-第二立板,15-第二折板,16-第三立板,20-固定件,21-基板,211-外凹部,212-遮挡部,2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结合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咔布墙板的踢脚结构,该踢脚结构包括固定在墙体立面1上的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的上端设有凹槽11用于卡接固定墙咔布墙板2;所述的连接件10包括与墙体立面1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立板12,第一立板12的上端向墙体立面1所在侧延伸形成第一折板13,第一折板13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立板14,所述的第二立板14上设有向远离墙体立面1所在侧延伸的第二折板15,第二折板15的悬伸端向上延伸形成第三立板16,第三立板16、第二折板15与第二立板14围合成所述凹槽11;

所述的第一折板13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通孔131供led灯带3铺装固定,构成该通孔131的板身向靠近墙体立面所在侧延伸构成与墙体立面1连接的连接部13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咔布墙板的踢脚结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先将连接件10固定到墙体立面1上,然后将墙咔布墙板的下侧板边卡接到连接件10的上端凹槽11中即可;通过第一折板13、第二立板14和第二折板15在墙体立面1上形成的内凹结构,不仅造型别致,而且还可以作为led灯带3的布置位置,并且,第一立板12与墙体立面1之间的间距用来铺设led灯带3的电线,使得该踢脚结构的空间利用更加紧凑、合理。

利用第一折板13的部分板身向靠近墙体立面1的方向延伸构成与墙体立面1连接的连接部132,不仅提供了led灯带3的安装位置,还可以提供该踢脚结构与墙体立面1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件10经由固定件20固定在墙体立面1上,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件20包括基板21及所述基板21向远离墙体立面1所在侧延伸的连接板22,所述的连接板22与所述连接部132经由螺栓或螺钉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部132上设有条形通孔133供螺栓或螺钉穿连固定到所述的连接板22上。通过该条形通孔133的设置,方便了连接部132与连接板22的连接固定,进而可以调整连接件10与固定件20的相对距离,从而适应不平整的墙体立面1;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踢脚结构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无需对墙体立面1进行刮平处理,减少了施工工序,对于缩短工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板21的一端向远离墙体立面1所在侧凹陷形成外凹部211,螺栓或螺钉经由该外凹部211将所述的基板21穿连固定到墙体立面1上。在具体的固定过程中,通过设置外凹部211,使得螺栓或螺钉在紧固到墙体立面1时具有一定的预紧力,确保了固定件20的可靠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21的另一端向远离墙体立面1所在侧延伸形成遮挡部212。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连接件10的整体强度,所述的第一立板12向墙体立面1所在侧延伸有加强筋板121,且该加强筋板121位于所述遮挡部212的上方。如此,该加强筋板121还可以对led灯带3的供电线路起到支撑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