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浮筑减振隔声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5028发布日期:2020-05-15 16:14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全浮筑减振隔声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全浮筑减振隔声地板。



背景技术:

目前,超高层建筑设备层通常设置在建筑中部或顶部,设备的振动一方面通过设备的底部传播至建筑结构,另一方面通过与设备连接的管道或电缆传播至建筑结构,在振动传播过程中也会产生噪音。

传统的浮筑结构是先在楼面上垫一层弹性垫层,再浇筑地面,弹性垫层使楼面与地面完全隔离,起减振隔音的作用。这种浮筑结构适用于普通住所建筑,对于具有众多设备的工业建筑、公共建筑来说,其减振隔音的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因为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面积普遍较大,若楼面整体均采用该种浮筑结构还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浮筑减振隔声地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浮筑减振隔声地板包括围边结构、弹性层、浮筑层和弹性隔离层,围边结构之间形成待建浮筑区域,弹性隔离层设置在围边结构的内侧面,弹性层设置在待建浮筑区域内,浮筑层浇筑在弹性层上,浮筑层与围边结构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密封胶设置在弹性隔离层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楼面上砌筑围边结构并形成待建浮筑区域,待建浮筑区域可根据设备的大小要求自行设置,以适应不同设备的需求,与楼面整体全浮筑结构相比,能大大降低成本;通过在围边结构的内侧设置弹性隔离层,能有效隔离设备与围边结构之间的连接,阻断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在水平方向上的传递;通过在待建浮筑区域内设置弹性层,能有效隔离设备与楼面的连接,阻断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在垂直方向上的传递,能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层包括多个减振垫、多个减振弹簧和多个隔音玻璃棉,多个减振垫铺设在待建浮筑区域内,减振弹簧设置在减振垫的周向上,隔音玻璃棉填充在相邻两个减振垫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层的下方设置有找平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找平层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层和浮筑层之间设置有钢模板和防水纸,防水纸的中部铺设在钢模板上,防水纸的边缘向上弯折铺设在弹性隔离层的内侧面。

进一步的方案是,浮筑层上设置有找平层和排水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层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施工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全浮筑减振隔声地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中,浇筑楼面并进行清理整平及防水处理。该楼面可通过在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浇筑混凝土而形成。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在工厂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压型钢板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板。在施工时,钢筋桁架楼承板可直接铺设在梁上,然后进行简单的钢筋工程并浇筑混凝土。

具体地,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桁架楼承板上的所有钢筋必须绑扎,经检测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时,混凝土不可堆积,可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在施工缝处振捣时,应避免将已初凝的混凝土振裂。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适时对楼面进行清理整平,将楼面上的浮浆、凸起物等全部打磨干净,然后对楼面进行清扫和找平处理,使得楼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具体地,采用厚度为20mm,水泥砂浆比为1:2.5的水泥砂浆对楼面进行找平,必要时可增加钢筋层,以防止找平层在高荷载时发生破裂。待楼面干燥后进行防水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可按图纸要求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水泥基防水涂料的厚度为3mm。

然后执行步骤s2,砌筑围边结构,形成待建浮筑区域。该围边结构可以为砖围边或混凝土围边或槽钢围边,本实施例优选为砖围边。该围边结构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楼面上砌筑一个中空的矩形结构或环形结构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结构。围边结构垂直于楼面,围边结构的高度与用于安置设备的设备基础底部平齐。

接着执行步骤s3,在围边结构的内侧设置弹性隔离层,弹性隔离层采用厚度为20mm弹性材料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隔离层优选为围边胶,围边胶粘贴在围边结构的内侧面,围边胶的顶部略低于围边结构的顶部,围边胶的底部与楼面抵接。在粘贴前,围边结构的内侧面必须平整、干燥,以确保围边胶粘贴牢固。

在步骤s4中,在待建浮筑区域内设置弹性层,弹性层设置在待建浮筑区域内的楼面上。弹性层包括多个减振垫、多个减振弹簧和多个隔音玻璃棉,多个减振垫间隔均匀地铺设在该楼面上,减振弹簧设置在减振垫的周向上,隔音玻璃棉填充在相邻两个减振弹簧之间。

具体地,首先用墨线在已清理整平的楼面上进行放线,初定出减振垫的安装位置。然后用万能胶水将减振垫粘贴在对应的安装位置上。粘贴时要注意减振垫不能上下放反。接着安装减振弹簧,减振弹簧的内径略大于减振垫的外径,安装时可直接将减振弹簧套设在减振垫上。若围边结构的形状不规则时,应确保减振垫边缘或减振弹簧边缘与最接近的围边结构内侧面的距离不超过100mm。若超过100mm,应增加一排减振垫和减振弹簧。经检验减振垫和减振弹簧安装无误后,在相邻两个减振弹簧之间填充隔音玻璃棉,隔音玻璃棉的高度分别与减振垫及减振弹簧的高度相同。本实施例中,隔音玻璃棉的厚度为50mm,密度为64k。

然后执行步骤s5,进行防漏浆处理,防漏浆处理包括:

(1)在弹性层上铺设钢模板。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将厚度不小于3mm的镀锌钢模板先沿待建浮筑区域内的长边方向铺设,直至逐渐铺满整个待建浮筑区域。接着通过点焊将相邻两个钢模板固定连接。为确保钢模板的连接强度,钢模板的拼缝宽度不得大于3mm,拼缝焊点的间隔不得大于300mm,点焊的位置应避开减振垫、减振弹簧,防止点焊时烧坏减振垫或将减振弹簧与钢模板焊接在一起。点焊完成后,焊点还需做防腐处理,具体为涂刷防腐漆。钢模板的拼缝应呈“t”形,即可减少拼缝数量,又可确保钢模板边角处不容易出现下陷变形的现象。为保证钢模板的表面平整度,钢模板不能上下搭接。

(2)在钢模板上和在弹性隔离层的内侧铺设防水纸。

钢模板铺设完毕后,需在钢模板上铺设防水纸,防水纸应按顺风方向铺设,且防水纸的搭接宽度不少于100mm。在铺设防水纸前,要先清除钢模板上的杂物;在铺设防水纸后,要用胶纸进行固定,以确保防水纸表面平整、位置准确、粘贴牢固、无破损。防水纸在满铺钢模板上表面的同时需上翻至围边结构的顶部,并在围边结构外侧进行临时固定,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然后执行步骤s6,浇筑浮筑层。

防水纸施工完成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防水纸上布设双层双向的钢筋网片,并确保钢筋网片的节点连接牢固。钢筋网片在布设时,严禁破坏防水纸。

浇筑时优选采用强度等级为c30、厚度为150mm的混凝土,并进行连续浇筑。若有间歇,则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间歇超过2h时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时应随时观察钢筋网片、预埋件、预留洞口等有无位置变化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暂停混凝土浇筑,并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前将问题整改到位。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应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待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表面进行操作。

接着执行步骤s7,在浮筑层与围边结构之间填充密封胶。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优选为密封橡胶。

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将浮筑层周边与围边胶、防水纸之间的缝隙清理出来,剪掉多余的防水纸,最后沿浮筑层周边缝隙施打密封橡胶,进行防水处理,密封橡胶置于弹性隔离层的上方。

然后执行步骤s8,进行找平处理和排水沟设置。

找平处理过程中,由于不允许污染、破坏密封橡胶,本实施例采用厚度为50mm、水泥砂浆比为1:2.5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具体地,浮筑层找平前先用墨线在混凝土表面弹出排水沟位置、走向及坡道,在围边结构的内侧面弹出找平层厚度基准线。浮筑层找平过程中应同步埋设一定坡度的水管,该水管即为排水沟。浮筑层上的排水沟必须与同层的主排水沟相连通。

浮筑层找平、排水沟安装完成后,还可根据具体需求在浮筑层的找平层上进行面砖铺贴或进行其他装饰处理。

全浮筑减振隔声地板实施例

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全浮筑减振隔声地板包括围边结构1、弹性层2、浮筑层3和弹性隔离层4。围边结构1设置在楼面周边,形成待建浮筑区域。弹性隔离层4设置在围边结构1的内侧面。弹性层2设置在待建浮筑区域内的楼面上,楼面与弹性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找平层5和防水层6,防水层6设置在第一找平层5上。第一找平层5优选为厚度为20mm、水泥砂浆比为1:2.5的水泥砂浆。防水层6优选为厚度为3mm的水泥基防水涂料。围边结构1设置在防水层6之上。浮筑层3浇筑在弹性层2上,浮筑层3与围边结构1之间填充密封胶11,密封胶11设置在弹性隔离层4上,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11优选为密封橡胶。

围边结构1可以为砖围边或混凝土围边或槽钢围边,本实施例优选为砖围边。该围边结构1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楼面上砌筑一个中空的矩形结构或环形结构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结构。围边结构1垂直于楼面,围边结构1的高度与用于安置设备的设备基础底部平齐。

弹性隔离层4采用厚度为20mm弹性材料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隔离层4优选为围边胶,围边胶粘贴在围边结构1的内侧面,围边胶的顶部略低于围边结构1的顶部,围边胶的底部与楼面抵接。

弹性层2和浮筑层3之间设置有钢模板7和防水纸8,防水纸8的中部铺设在钢模板7上,防水纸8的边缘向上弯折铺设在弹性隔离层4的内侧面上。

浮筑层3包括钢筋网片31和混凝土,钢筋网片31为双层双向的钢筋网片31,钢筋网片31埋入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厚度为150mm。

浮筑层3上设置有第二找平层9和排水沟。第二找平层9优选为厚度为50mm、比例为1:2.5的水泥砂浆。铺设第二找平层9的过程中,应同步埋设一定坡度的水管,该水管即为排水沟。浮筑层3上的排水沟必须与同层的主排水沟相连通。

参见图3并结合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层的结构图。弹性层2包括多个减振垫21、多个减振弹簧22和多个隔音玻璃棉23,多个减振垫21间隔均匀地铺设在待建浮筑区域内的楼面上,减振弹簧22的内径大于减振垫21的外径,减振弹簧22套设在减振垫21上,隔音玻璃棉23填充在相邻两个减振弹簧22之间。隔音玻璃棉23的高度分别与减振垫21及减振弹簧22的高度相同。本实施例中,隔音玻璃棉23的厚度为50mm,密度为64k。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