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971发布日期:2020-05-26 18:4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有色冶炼工艺水平的发展,目前有色冶炼主厂房内炉体边到厂房边均需要5米左右的操作空间。受炉体本身温度变化及炉体高度的影响,炉前操作平台通长采取悬挑或者在炉体本体框架柱边再设立柱来支撑。做悬挑平台,从工程投资和结构设计合理性上分析,悬挑4米多的平台是很不合理的,而且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炉体本体框架柱边再设立柱,不但增加了工程造价,而且对炉前操作空间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严重影响到生产人员的操作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主要利用炉体本体框架作为炉前操作平台的支撑,解决了以往炉前操作平台悬挑太大,占用空间过大,结构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在操作使用及工程投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包括冶金炉炉体、设置在冶金炉炉体外的本体框架、炉前操作平台,所述本体框架上设置有多个炉体立柱,所述每根立柱的同一高度上设置有若干牛腿,所述牛腿与炉体立柱垂直,所述炉前操作平台设置在牛腿上部并与牛腿通过长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牛腿由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加劲板构成,所述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上下平行布置,上翼缘板及下翼缘板上设置有加劲板。

进一步地,所述牛腿与炉前操作平台固定的长螺栓为高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炉前操作平台采用hm400*300钢梁。

进一步地,在牛腿的上翼缘板上开设有长螺孔,在炉前操作平台钢梁下翼缘上开设圆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使炉体本体框架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炉前操作平台的悬挑和布置立柱,为炉前操作提供了最大操作和通行空间,相对于传统方法,可以节约工程成本50%左右,不仅节约了炉前操作平台的工程费用,而且大大的提升了炉体的生产操作空间,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保证了生产的安全运行。为炉前操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冶金炉前操作平台结构图;

图2为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视图;

图4为牛腿连接处上翼缘开孔平面图;

图5为操作平台连接处开孔平面图;

图中:1、冶金炉炉体,2、炉体立柱,3、牛腿,4、炉前操作平台,5、上翼缘板、6、下翼缘板、7、加劲板,8、长螺栓,9、长螺孔、10、圆螺孔、11,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说明本方法的实施方式:

图1是炉前操作平台的平面布置图,通过在炉体立柱上设置牛腿,并在牛腿上布置连接钢梁。操作平台的钢梁与牛腿上的钢梁连接。来实现传递操作平台竖向荷载给炉体立柱的目的。

图2-5是牛腿与钢梁连接大样,通过在牛腿上设置长螺栓孔,来消除炉体温度应力对操作平台的影响。从而达到炉前操作平台与炉体本体框架的可靠连接。满足了厂房结构的经济性和生产操作的需求。

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包括冶金炉炉体1、设置在冶金炉炉体外的本体框架、炉前操作平台4,所述本体框架上设置有多个炉体立柱2,所述每根立柱的同一高度上设置有若干牛腿3,所述牛腿3与炉体立柱2垂直,所述炉前操作平台4设置在牛腿3上部并与牛腿3通过长螺栓8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牛腿3由上翼缘板5、下翼缘板6、加劲板7构成,所述上翼缘板5、下翼缘板6上下平行布置,上翼缘板及下翼缘板上设置有加劲板7。

进一步地,所述牛腿3与炉前操作平台4固定的长螺栓8为高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炉前操作平台4采用hm400*300钢梁。

进一步地,在牛腿的上翼缘板5上开设有长螺孔9,在炉前操作平台4钢梁下翼缘上开设圆螺孔10。

在通过与冶金炉设计人员交流,并进行复算。炉体本体的框架结构立柱由于刚度和整体稳定等因素,立柱的截面较大,足以支撑炉前操作平台。并且增加炉前操作的平台荷载将不会增加立柱的截面尺寸和布置形式,因此不会增加炉体本体框架的工程费用。

虽然炉体本体框架的立柱能够为炉前操作平台提供支撑,但炉体的温度变化幅度比较大。这种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将会对炉体及本体框架产生20~30mm的膨胀和收缩量。为了消除温度应力对操作平台的影响。本方法采取牛腿和长螺栓孔连接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炉前操作平台炉体端与炉体本体框架相连接,来解决炉前操作平台支撑问题;采用设置牛腿和长螺栓孔的方法解决炉体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的问题;在不改变炉体本体框架截面尺寸和结构形式的情况下,可靠的利用炉体本体框架做为炉前操作平台的支撑点,节约了工程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方法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方法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方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方法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方法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包括冶金炉炉体、设置在冶金炉炉体外的本体框架、炉前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框架上设置有多个炉体立柱,所述每根立柱的同一高度上设置有若干牛腿,所述牛腿与炉体立柱垂直,所述炉前操作平台设置在牛腿上部并与牛腿通过长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由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加劲板构成,所述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上下平行布置,上翼缘板及下翼缘板上设置有加劲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与炉前操作平台固定的长螺栓为高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前操作平台采用hm400*300钢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牛腿的上翼缘板上开设有长螺孔,在炉前操作平台上开设圆螺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冶金炉前操作平台支撑结构,包括冶金炉炉体、设置在冶金炉炉体外的本体框架、炉前操作平台,所述本体框架上设置有多个炉体立柱,所述每根立柱的同一高度上设置有若干牛腿,所述牛腿与炉体立柱垂直,所述炉前操作平台设置在牛腿上部并与牛腿通过长螺栓固定。本装置使炉体本体框架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炉前操作平台的悬挑和布置立柱,为炉前操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袁昆;邹明立;刘皓;魏俊彪;魏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3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