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5628发布日期:2020-10-30 21:4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填充墙通常采用砌块和砂浆砌筑成的砌块墙板,其中砌块按材料又可分为加气混凝土墙、硅酸盐砌块墙、水泥煤渣空心墙、石灰石等。传统的砌块墙板施工工艺流程中,需要进行基层的验收、墙体弹线、构造柱绑扎、植筋、立杆挂线和砌墙、浇筑混凝土、挂网抹灰最后进行墙板的验收,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与其他结构的连接不易操作、不利于工期的控制,且需使用大量的砂石、水泥及其他辅料,在经济上也会制约项目的总体收益。在性能方面,砌块墙板的隔音及防火等性能上一直存在着一定缺陷。

alc板是一种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材,以水泥、石灰、石英砂、及铝粉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当其用作墙板时,可有效的缩短工期,节省成本,还将在隔音性能、平整度以及防火等性能上有着明显的提升;但alc板与其他建筑构造尤其构造柱等主体结构的连接需要针对性设计,因此提出一种基于alc板的装配式建筑墙材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用以解决alc板分别与构造柱、顶部结构和地面的便捷连接、alc板间的固定连接以及alc板内管线的敷设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包含alc板、连接于alc板内侧的构造柱、连接于alc板与构造柱间的转接件以及连接于alc板与转接件间的勾件;所述alc板通过连接板分别与顶部结构和地面连接,相邻alc板侧边连接缝间通过对接件连接,相邻alc板顶面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转接件为角件,角件一侧连接alc板,角件另一侧连接构造柱;所述alc板上还设置有用于管线敷设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alc板内部设置有钢筋,包含间隔分布的横向水平筋和/或纵向竖直筋。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通长设置在构造柱长向内,转接件与构造柱间连接有连件;所述连件为角形件,连件在构造柱长向上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间与alc板间连接有勾件,所述勾件为l形件,勾件短边与转接件连接alc板的一侧边固定,勾件长边穿过alc板并锚固于alc板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件为矩形件或工形件,对接件在alc板长向上通长设置,对接件与alc板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间隔设置在alc板的竖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矩形板,连接板至少一端连接有插杆。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预埋入alc板中,或插杆在alc板成型后凿孔插接。

进一步的,相邻alc板侧边连接缝间还设有填充物,填充物包含岩棉和填缝剂。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alc板成型时预留或alc板成型后打设,凹槽设计位置与alc板内部钢筋设置位置相适应,且槽深度不大于1/3的alc板厚,槽长度不大于1/2的alc板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与管线件间填充修补材,修补材外侧依次铺设网格布、速批粉和涂料;修补材强度等级不小于alc板强度等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件、连件和勾件的组合设置,利于alc板与构造柱的连接,其中勾件可增加alc板与构造柱连接的紧固性,转接件和连件可实现与alc板与构造柱的便捷连接;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和插杆的设置,利于alc板顶面间连接,同时利于alc板分别与顶部结构或地面的连接,其中,插杆插入alc板内部,使得连接更具一体性,也便于现场施工;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alc板上设置凹槽,便于管线的敷设,将凹槽与内部加强钢筋同步设计,便于后续的施工安装,且在凹槽与管线间设置的修补材和网格布,加强了凹槽与管材的连接以及连接处的强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两alc板件连接缝间设置填充剂或对接件,保证alc板的竖向连接,有效保证了alc板在应用中的密封性和连接连续性;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装配式建筑墙板连接结构安装使用图;

图2是alc板连接断面图;

图3是alc板与构造柱连接示意图;

图4是alc板与构造柱连接俯视图;

图5是勾件结构图;

图6是alc板与对接件连接示意图;

图7是alc板分别与顶部结构和地面连接示意图;

图8是alc板与连接板连接示意图;

图9是连接板与插杆示意图;

图10是alc板上凹槽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alc板、2-构造柱、3-岩棉、4-填缝剂、5-速批粉、6-涂料、7-转接件、8-连件、9-勾件、10-对接件、11-连接板、12-插杆、13-连接缝、14-凹槽、15-管线、16-修补材、17-网格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包含alc板1、连接于alc板1内侧的构造柱2、连接于alc板1与构造柱2间的转接件7以及连接于alc板1与转接件7间的勾件9;所述alc板1通过连接板11分别与顶部结构和地面连接,相邻alc板1侧边连接缝13间设置有填充物或通过对接件10连接,相邻alc板1顶面通过连接板11连接;其中,构造柱2为h型钢制成;转接件7为角件,角件由直角角钢制作而成,角件一侧连接alc板1,角件另一侧连接构造柱2;如图2所示,alc板1内部设置三层横向水平钢筋,用以增强alc板1整体强度,此外还可设置纵向竖直筋;填充物包含设置在alc板1与结构柱间的岩棉3和相邻alc板1间所留空隙间填缝剂4。

本实施例中,转接件7通长设置在构造柱2长向内,转接件7与构造柱2间连接有连件8;如图4所示,连件8为角形件,连件8由短直角角钢或直角角码制作,连件8焊接于构造柱2翼缘板内侧,连件8在构造柱2长向上间隔设置。

如图5所示,转接件7与alc板1间连接有勾件9,勾件9为l形件,勾件9短边与转接件7连接alc板1的一侧内边焊接固定,勾件9长边穿过转接件7和alc板1并锚固于alc板1外侧。

如图6所示,对接件10为工字钢且在alc板1长向上通长设置,alc板1分别插接在工字钢一侧的腹板件,alc板1侧边与工字钢的腹板间通过连接板11连接,所述连接板11间隔设置在alc板1的竖向上;此外,对接件10还可以是矩形件,alc板1分别通过连接板11固定在矩形件的两侧。

如图7至图9所示,连接板11分布在alc板1与顶部结构、地面连接处,同时在相邻alc板1顶面连接缝13处同样也安装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为矩形钢板,连接板11一端或两端连接有插杆12;插杆12为钢制构件,在alc板1成型后凿孔插接,插接深度为100mm,最后用填缝剂4或结构胶进行辅助固定;此外,也可根据设计要求,在alc板1中相应位置预埋插杆12。

如图10所示,alc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管线15敷设的凹槽14,凹槽14为alc板1成型时预留或alc板1成型后打设,凹槽14设计位置与alc板1内部钢筋设置位置相适应,且槽深度不大于1/3的alc板1板厚,槽长度不大于1/2的alc板1板宽;凹槽14与管线15间填充修补材16,修补材16外侧依次铺设网格布17、速批粉5和涂料6;其中,修补材16强度等级不小于alc板1强度等级。

结合图1至图10,进一步说明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材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alc板1根据图纸及现场尺寸实测实量,定尺加工生产,直接进行现场组装拼接的成品,进行工人安装施工。

步骤二、通过连接板11将alc板1与结构顶板及地面连接,通过连接板11、对接件10等进行alc板1间的连接;其中,插件与alc板1连接深度为100mm,也可根据alc板1板厚度进行适当调整。

步骤三、将alc板1与构造柱2、结构墙进行连接,先在构造柱2、结构墙上焊接连件8,再结合alc板1安装预埋的勾件9,将连件8与勾件9均与转接件7固定连接。

步骤四、在alc板1间或alc板1与其他连接结构的连接缝13隙间安装岩棉3、填缝剂4,其中alc板1间也可采用凹凸槽连接方式,此方法可在连接缝13处铺粘接剂或自然靠拢。

关于alc板1间连接缝13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aalc板1安装前,需对板材进行检测,保证含水率不大于15%;同时需选用外观相同,厚度相同的板材。

b安装前先做排版图,列出alc板1安装顺序,尽量减少和避免在隔墙的垂直方向嵌入板的数量,以保证拼缝的粘结质量。

c安装时alc板1板缝要粘结牢固,alc板1上部用u型卡或管卡固定,alc板1就位后在板底打入木楔,底部塞入细石混凝土。

d在alc板1粘缝没有达到强度前,严禁碰撞振动,以免板缝错动开裂。

ealc板1安装好后,板缝处用抗裂砂浆粘贴100mm玻璃纤维耐碱网格布。

步骤五、对于需要敷设管线15的alc板1,开槽切割须在板材达到强度后方可作业,开槽方向须沿板的纵向切割,深度不大于1/3板厚;当沿板的横向切割时,外墙alc板1槽长不大于1/2板宽,槽深不大于20mm,槽宽不大于30mm,内墙alc板1槽深度不大于1/3板厚;在水电切槽安装完成后,用聚合物砂浆与板塞实抹平,并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固;最后在整体的alc板1外侧面涂抹速批粉5和涂料6,进而完成墙材连接结构的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