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5578发布日期:2020-05-15 16:18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运输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比重越来越大。许多新工艺、新材料的大桥、特大桥建设的同时,大量在役的旧桥由于荷载等级提高、交通流量增大等原因,需对其加固补强。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与耐腐蚀性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既有结构的加固补强当中;但随着应用的深入发现,由于碳纤维强度相对弹性模量过高,拉伸强度得到充分利用所需的变形过大,造成碳纤维抗拉强度贡献非常有限,技术效果极不理想。通过对碳纤维片材施加预应力,可充分利用材料的高强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碳纤维与混凝土间的界面粘结应力分布,从而延缓碳纤维的剥离破坏。

而为了提升碳纤维片材的使用强度,则需要将片材实施预张拉,使其在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板,可有效提升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和刚度。目前各种预张拉方法当中,以梁上张拉法所需设备较少且轻巧,但既有的数种设备若非液压设备过于庞大,就是零件数量太多而不适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完成张拉后,张拉部件可拆除,减少加固结构自重的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包括设置于待加固的混凝土基面上的长条形碳纤维板;碳纤维板的两端对称的设置有滑槽;滑槽通过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面上;

两组滑槽内均可滑动的设置有夹具单元;夹具单元包括可滑动的卡接于滑槽内的滑板;滑板远离混凝土基面的板面上铰接连接有夹板;夹板远离碳纤维板的一端与滑板铰接连接;夹板靠近碳纤维板的一端与滑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夹板靠近碳纤维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板;推板远离夹板的板面上位于两侧对称的设置有螺杆;两根螺杆上均螺纹套接有活动螺母;

两组夹具单元靠近碳纤维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压在碳纤维板上的锚板;锚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面上;锚板远离混凝土基面的板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伸出安装槽抵在推板上。

优选的,所述锚板上位于碳纤维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套接有顶丝。

优选的,夹板靠近滑板的板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夹紧凸愣;夹紧凸愣垂直于碳纤维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的,活塞杆靠近推板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防护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设置有滑槽、夹具单元、锚板、安装槽,在对桥梁等建筑物进行加固时,首先将两组滑槽固定安装,将夹具单元装入滑槽内,再使用结构胶将碳纤维板粘贴在两组滑槽之间,将碳纤维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夹具单元内,通过螺栓将两块锚板初步固定在碳纤维板两端的混凝土基面上,不要压紧碳纤维板,确保碳纤维板能够移动,然后将安装槽固定在锚板上,将液压千斤顶固定于安装槽内,通过两侧的液压千斤顶对碳纤维板进行逐级应力张拉,达到预设的应力值后,张拉持荷一段时间,调节活动螺母,使其抵住安装槽,便可拆除液压千斤顶了,无需液压千斤顶长时间处于荷载状态,待碳纤维板的应力稳定后,通过锚板将碳纤维板的两端压紧固定,然后拆除滑槽、夹具单元及安装槽,碳纤维板张拉锚固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完成张拉后,张拉部件可拆除,减少加固结构自重,对桥梁等建筑物结构几乎不增加自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1、混凝土基面;12、碳纤维板;13、滑槽;14、夹具单元;15、锚板;16、安装槽;

41、滑板;42、夹板;43、推板;44、螺杆;45、活动螺母;

51、顶丝;

61、液压千斤顶;62、活塞杆;63、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板张拉锚固结构,包括设置于待加固的混凝土基面11上的长条形碳纤维板12;碳纤维板12的两端对称的设置有滑槽13;滑槽13通过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面11上;滑槽13作为碳纤维板12张拉的拉伸轨迹。

两组滑槽13内均可滑动的设置有夹具单元14,用于固定碳纤维板12的两端;夹具单元14包括可滑动的卡接于滑槽13内的滑板41;滑板41远离混凝土基面11的板面上铰接连接有夹板42;夹板42远离碳纤维板12的一端与滑板41铰接连接;夹板42靠近碳纤维板12的一端与滑板4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通过拆卸和安装紧固螺栓可将碳纤维板12的端部固定于滑板41与夹板42之间;夹板42靠近碳纤维板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板43,通过推动推板43可是整个夹具单元14沿滑槽13移动;推板43远离夹板42的板面上位于两侧对称的设置有螺杆44;两根螺杆44上均螺纹套接有活动螺母45;通过转动活动螺母45,可调整活动螺母45与推板43之间的距离。

两组夹具单元14靠近碳纤维板12的一侧均设置有压在碳纤维板上的锚板15;锚板15通过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面11上,用于固定经应力张拉后的碳纤维板12;锚板15远离混凝土基面11的板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安装槽16;安装槽16内固定设置有液压千斤顶61,用于对碳纤维板12进行应力张拉;液压千斤顶61的活塞杆62伸出安装槽16抵在推板43上。

本实用新型用于对碳纤维板12进行张拉锚固作业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将两组滑槽13分别固定安装与混凝土基面11的两端,将夹具单元14分别装入滑槽13内。使用结构胶将碳纤维板12粘贴在两组滑槽13之间,通过夹具单元14分别对碳纤维板12的两端进行固定,通过螺栓将两块锚板15初步固定在碳纤维板12两端的混凝土基面11上,不要压紧碳纤维板12,确保碳纤维板12能够移动。再将安装槽16固定在锚板15上,将液压千斤顶61固定于安装槽16内,使活塞杆62抵住推板43,便完成了张拉锚固结构的安装;

然后,通过两侧的液压千斤顶61推动夹具单元14,对碳纤维板12进行逐级应力张拉。当达到预设的应力值后,张拉持荷一段时间。再调节活动螺母45,使其抵住安装槽16,拆除液压千斤顶61。待碳纤维板12的应力稳定后,通过锚板15将碳纤维板12的两端压紧固定,最后拆除滑槽13、夹具单元14及安装槽16,碳纤维板12的张拉锚固作业就完成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锚板15上位于碳纤维板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套接有顶丝51。在安装锚板15之前,转动顶丝51,使其突出锚板15靠近混凝土基面11的板面。锚板15安装时,可将锚板15固定牢固,顶丝51使得锚板15与混凝土基面11之间留有碳纤维板12拉伸的移动空间。

在碳纤维板12张拉完成后,转动顶丝51,使其旋入锚板15,不影响锚板15对碳纤维板12的锚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夹板42靠近滑板41的板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夹紧凸愣;夹紧凸愣垂直于碳纤维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夹紧凸愣的设置使得夹具单元14对碳纤维板12端部的固定更牢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活塞杆62靠近推板43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防护板63,增大活塞杆62与推板43的接触面积,防止推板43被挤压变形。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