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凳及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053发布日期:2020-05-22 22: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马凳,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凳本体(1),所述马凳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互相平行;

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开设于所述马凳本体(1)的一侧;

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和所述第一凹槽(2)同侧开设,所述第二凹槽(3)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下方;

第一平板(4),所述第一平板(4)的下表面与所述马凳本体(1)的上表面贴合;

第二平板(5),所述第二平板(5)设于所述第一凹槽(2)与所述第二凹槽(3)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平板(4)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开口处和所述第二凹槽(3)的开口处均设有凸起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凳本体(1)的中心线穿过所述第一凹槽(2)和所述第二凹槽(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凹槽(3)的高度均不小于钢筋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凳本体(1)、所述第一平板(4)和所述第二平板(5)均为工程塑料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4)和所述第二平板(5)同时设置于多个所述马凳本体(1)中。

7.一种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马凳;

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平板(5)的上表面共面,所述预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共面;

现浇板,所述现浇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平板(4)的上表面共面,所述现浇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预制板的上表面共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3)的下表面至所述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的距离为所述预制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上表面至所述第一平板(4)的上表面的距离为所述现浇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4)的上表面至所述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的距离为所述叠合板的板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马凳及叠合板。包括马凳本体、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马凳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互相平行,第一凹槽开设于马凳本体的一侧,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同侧开设,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下方,第一平板的下表面与马凳本体的上表面贴合,第二平板设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并与第一平板平行。使用该新型马凳进行混凝土层浇筑时可快速调整混凝土层及钢筋保护层厚度以达建筑工程规范要求,还可根据具体施工要求修改相关尺寸进行加工,满足不同混凝土板板厚及不同型号钢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新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