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凳及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053发布日期:2020-05-22 22:1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马凳及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马凳及叠合板。



背景技术:

马凳是指架起混凝土层中钢筋的支架,一般通过马凳完成混凝土层厚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调整。

现有技术的混凝土层施工作业中,使用马凳架起叠合板下层钢筋并进行预制板浇筑,该过程中预制板板面容易出现高低不平现象,预制板板厚调整较为困难。其次,将预制板运输至施工现场浇筑现浇板时,使用马凳完成上层钢筋的绑扎,由于马凳位于预制板上,板面高低不平的预制板会使得上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出现较大误差,同时,即便使用插钎法调整现浇板板厚,也会因为预制板高低不平的板面出现误差。

因此,马凳具有准确调整叠合板板厚和钢筋保护层层厚的功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马凳,该新型马凳能够准确调整不同混凝土层工程中混凝土层层厚及钢筋保护层层厚的尺寸。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马凳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马凳,包括马凳本体,所述马凳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互相平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马凳本体的一侧;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同侧开设,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下方;第一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马凳本体的上表面贴合;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平板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均设有凸起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马凳本体的中心线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凹槽的高度均不小于钢筋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马凳本体、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为工程塑料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同时设置于多个所述马凳本体中。

一种叠合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马凳;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平板的上表面共面,所述预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马凳本体的下表面共面;现浇板,所述现浇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平板的上表面共面,所述现浇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预制板的上表面共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下表面至所述马凳本体的下表面的距离为预制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上表面至所述第一平板的上表面的距离为现浇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板的上表面至所述马凳本体的下表面的距离为叠合板板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马凳,通过在马凳本体中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且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均与水平面平行、钢筋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将第一平板上表面、第二平板上表面作为混凝土层板面即可确定所浇筑混凝土层板厚和平整度,并同时确定钢筋保护层层厚,实现了混凝土层厚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控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合板,该叠合板利用上述新型马凳分别进行预制板和现浇板的浇筑获得,具有准确可靠的预制板板厚、现浇板板厚、叠合板板厚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马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马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马凳本体;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一平板;5、第二平板;6、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马凳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马凳包括马凳本体1、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一平板4和第二平板5。马凳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互相平行,第一凹槽2开设于马凳本体1的一侧,第二凹槽3和第一凹槽2同侧开设,第二凹槽3位于第一凹槽2下方,第一平板4的下表面与马凳本体1的上表面贴合,第二平板5设于第一凹槽2与第二凹槽3之间并与第一平板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将新型马凳放置于水平面上时,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与水平面贴合,同时马凳本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互相平行、第一平板4的下表面与马凳本体1的上表面贴合、第二平板5与第一平板4平行,由此,当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保持水平时,第一平板4和第二平板5也能保持水平状态。浇筑混凝土层时,从第二平板5的上表面向下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下层混凝土层,当下层混凝土层上表面和第二平板5的上表面同面时,再从第一平面4的上表面向下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上层混凝土层。由于第二凹槽3开设于第一凹槽2下方,因此第一凹槽2被配置为支撑上层钢筋、第二凹槽3被配置为支撑下层钢筋,第二凹槽3的下表面至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距离为下层混凝土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第一凹槽2的上表面至第一平板1的上表面距离为上层混凝土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层混凝土层可以为预制板,而上层混凝土层可为现浇板。由此,当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马凳用于叠合板的制造时,能够具有准确可靠的预制板板厚、现浇板板厚和叠合板板厚及钢筋保护层厚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马凳进行混凝土层浇筑时无需其他标定方法,可直接通过第一平板4的上表面和第二平板5的上表面确定混凝土层厚度及平整度,从而使得混凝土层厚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达到建筑工程规范要求,施工操作简单、误差小,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将上下两层钢筋分别放置于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之中,可将其完全分离隔开。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马凳可根据具体施工要求修改相关尺寸进行加工,能够满足不同混凝土板板厚及不同型号钢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便捷、效果明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凹槽2的开口处和第二凹槽3的开口处均设有凸起部6。凸起部6设置于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凸起部6的高度不小于第一凹槽2或第二凹槽3与钢筋直径之差。可以理解的是,钢筋在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在施工过程中可能脱出马凳本体1外部,对混凝土层施工造成影响。增设凸起部6后可将钢筋固定于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之中,从而保证混凝土层施工过程中钢筋的位置是可靠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马凳本体1的中心线穿过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可以理解的是,钢筋的自重使其可能影响到马凳本体1的平稳放置,将马凳本体1的中心线穿过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后,即使钢筋具有较大自重也能保证马凳本体1在水平面上的平稳放置,既保证了混凝土层厚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是确实可靠的,也保证了混凝土层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的高度和第二凹槽3的高度均不小于钢筋直径。不同型号的钢筋具有不同的直径,新型马凳在生产制造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的高度以保证钢筋可快速嵌入。优选的,可根据钢筋尺寸确定第一凹槽2的高度和第一凹槽2中的凸起部6到第一凹槽2的内侧壁的距离,以及第二凹槽3的高度和第二凹槽3中的凸起部6到第二凹槽3的内侧壁的距离。这样可以使钢筋恰好固定于凸起部6与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之中,保证了浇筑完毕后的上层混凝土和下层混凝土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马凳本体1、第一平板4和第二平板5均为工程塑料件。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因此使用工程塑料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马凳的加工可保证混凝土层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对马凳本体1、第一平板4和第二平板5的材质不作限定,其他可保证工程质量的材质如混凝土、钢材等也可适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平板4和第二平板5同时设置于多个马凳本体1中。在实际作业中,一般会将多个新型马凳组合使用进行混凝土层的浇筑,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平板4和多个第二平板5分散分布对于混凝土层上表面平整度的确定较为繁琐。因此,将第一平板4和第二平板5同时设置在多个马凳本体1之中时,由于平板之间不再存在间隙,可快速确定混凝土层上表面的位置及平整度,节省了混凝土层的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叠合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新型马凳、预制板和现浇板。预制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平板5的上表面共面,预制板的下表面与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共面,现浇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平板4的上表面共面,现浇板的下表面与预制板的上表面共面。根据叠合板中预制板及现浇板板厚要求调整新型马凳的相关尺寸即可快速调整叠合板中预制板的厚度及平整度,并随之快速调整现浇板的厚度及平整度,使上述板厚及平整度达到建筑工程规范要求。具体而言,新型马凳可调整的相关尺寸为:马凳本体1的上表面至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的距离、第一凹槽2的高度、第二凹槽3的高度、第一平板4的厚度、第二平板5的厚度、第一平板4的上表面至第二平板5的上表面的距离、第二平板5的上表面至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的距离、凸起部6的高度、凸起部6至第一凹槽2内底壁的距离、凸起部6至第二凹槽3内底壁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3的下表面至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的距离为预制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根据不同钢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调整新型马凳的相关尺寸,即可快速调整预制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使其达到建筑工程规范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的上表面至第一平板5的上表面的距离为现浇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根据不同钢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调整新型马凳的相关尺寸,即可快速调整现浇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使其达到建筑工程规范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板4的上表面至马凳本体1的下表面的距离为叠合板板厚。根据不同叠合板整体板厚要求,调整新型马凳相关尺寸,即可快速调整叠合板整体板厚,使其达到建筑工程规范要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