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陶瓷轻质隔墙板顶部及底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0331发布日期:2020-05-22 22:1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陶瓷轻质隔墙板顶部及底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薄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陶瓷轻质隔墙板顶部及底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陶瓷板是建筑装修的重要材料,可用于室内和室外的墙面装饰;此外,由于陶瓷板的表面可很好地满足色彩、图案和肌理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所以陶瓷板现在也逐渐开始用于室内的隔断。但是,现有陶瓷板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其顶部和底部连接的不稳固,导致陶瓷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陶瓷板脱落现象,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面陶瓷轻质隔墙板顶部及底部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陶瓷复合板的顶部和底部固定,从而有效地对室内空间进行间隔。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陶瓷轻质隔墙板顶部及底部的连接结构,包括陶瓷复合板、顶部连接结构和底部连接结构;

所述顶部连接结构包括通管、顶部固定组件、挂件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

所述底部连接结构包括u型框槽和底部固定件;

每个所述顶部固定组件包括两个所述l型挂件,所述l型挂件包括横向板和竖向板,所述l型挂件的横向板通过挂件固定件固定于通管的底部,所述陶瓷复合板的顶部通过横向设置的顶部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顶部固定组件内的两个所述l型挂件的两块竖向板之间;

所述u型框槽通过底部固定件固定于地面,所述陶瓷复合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u型框槽内。

进一步,所述通管为镀锌钢材制成的,所述l型挂件为不锈钢材制成的,所述挂件固定件为螺丝,所述顶部固定件为螺栓,所述底部固定件为塑料胀管。

进一步,所述l型挂件的横向板的顶面紧贴于所述通管的底面,所述螺丝把横向板扭紧固定于所述通管的底面;

所述l型挂件的横向板的内侧面紧贴于所述陶瓷复合板的顶部的一侧面,所述螺栓将所述陶瓷复合板的顶部锁紧固定于竖向板。

进一步,所述通管的管壁厚度为3.5-4.5mm。

进一步,所述u型框槽的内深度为35-37mm。

进一步,所述陶瓷复合板包括第一陶瓷薄板、第一铝板、铝蜂窝板、第二铝板、第二陶瓷薄板和凹型包边框;

所述第一陶瓷薄板的右侧面粘合与所述第一铝板的左侧面,所述第一铝板的右侧面粘合于所述铝蜂窝板的左侧面,所述铝蜂窝板的右侧面粘合于所述第二铝板的左侧面,所述第二铝板的右侧面粘合于所述第二陶瓷薄板的左侧面;

所述凹型包边框设置于所述陶瓷复合板的外边沿,所述凹型包边框为不锈钢黑钛制成的。

进一步,所述第一陶瓷薄板的厚度为5-6mm,所述第一铝板的厚度为0.5-1mm,所述铝蜂窝板的厚度为8-9mm,所述第二铝板的厚度为0.5-1mm,所述第二陶瓷薄板的厚度为5-6mm。

进一步,所述第一陶瓷薄板与所述第二陶瓷薄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铝板与所述第二铝板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u型框槽为不锈钢黑钛制成的,所述u型框槽的槽壁厚度为1.8-2.2mm。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双面陶瓷轻质隔墙板顶部及底部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陶瓷复合板的顶部和底部固定,从而有效地对室内空间进行间隔。

通过通管、顶部固定组件、挂件固定件和顶部固定件组成的顶部连接结构,其结构紧凑实用。横向设置的顶部固定件穿过陶瓷复合板的左右两侧以及l型挂件,使得每个顶部固定组件内的两个l型挂件的竖向板能够将陶瓷复合板夹紧固定,从而保证陶瓷复合板的顶部被固定得十分稳固。

通过u型框槽和底部固定件组成的底部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实用。所述u型框槽通过底部固定件固定于地面,首先,将u型框槽与地面固定,保证所述u型框槽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将所述陶瓷复合板的底部插入至所述u型框槽内,从而保证陶瓷复合板的底部被固定得十分稳固。

因此,通过顶部连接结构将陶瓷复合板的顶部固定,通过底部连接结构将陶瓷复合板的底部固定,将陶瓷复合板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后,有效地对室内空间进行间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陶瓷复合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陶瓷复合板1、第一陶瓷薄板11、第一铝板12、铝蜂窝板13、第二铝板14、第二陶瓷薄板15、凹型包边框16、顶部连接结构2、通管21、顶部固定组件22、l型挂件221、横向板2211、竖向板2212、挂件固定件23、顶部固定件24、底部连接结构3、u型框槽31、底部固定件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一种双面陶瓷轻质隔墙板顶部及底部的连接结构,包括陶瓷复合板1、顶部连接结构2和底部连接结构3;

所述顶部连接结构2包括通管21、顶部固定组件22、挂件固定件23和顶部固定件24;

所述底部连接结构3包括u型框槽31和底部固定件32;

每个所述顶部固定组件22包括两个所述l型挂件221,所述l型挂件221包括横向板2211和竖向板2212,所述l型挂件22的横向板2211通过挂件固定件23固定于通管21的底部,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顶部通过横向设置的顶部固定件24固定于所述顶部固定组件22内的两个所述l型挂件221的两块竖向板2212之间;

所述u型框槽31通过底部固定件32固定于地面,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u型框槽31内。

通过通管21、顶部固定组件22、挂件固定件23和顶部固定件24组成的顶部连接结构2,其结构紧凑实用。横向设置的顶部固定件24穿过陶瓷复合板1的左右两侧以及l型挂件221,使得每个顶部固定组件22内的两个l型挂件221的竖向板2212能够将陶瓷复合板1夹紧固定,从而保证陶瓷复合板1的顶部被固定得十分稳固。

通过u型框槽31和底部固定件32组成的底部连接结构3,其结构简单实用。所述u型框槽31通过底部固定件32固定于地面,首先,将u型框槽31与地面固定,保证所述u型框槽3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将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底部插入至所述u型框槽31内,从而保证陶瓷复合板1的底部被固定得十分稳固。

因此,通过顶部连接结构2将陶瓷复合板1的顶部固定,通过底部连接结构3将陶瓷复合板1的底部固定,将陶瓷复合板1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后,有效地对室内空间进行间隔。

进一步,所述通管21为镀锌钢材制成的,所述l型挂件221为不锈钢材制成的,所述挂件固定件23为螺丝,所述顶部固定件24为螺栓,所述底部固定件32为塑料胀管。

镀锌钢材的抗腐蚀性能好,结构强度好,使得所述通管21的寿命更长;所述l型挂件221为不锈钢材制成的,结构强度好,使得所述l型挂件221的使用寿命更长;所述挂件固定件23为螺丝,通过扭动螺丝的方式,能够快速地对l型挂件221进行拆装;所述底部固定件32为塑料胀管,能够更稳定地将固定于地面。

进一步,所述l型挂件221的横向板2211的顶面紧贴于所述通管21的底面,所述螺丝把横向板2211扭紧固定于所述通管21的底面;

所述l型挂件221的横向板2211的内侧面紧贴于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顶部的一侧面,所述螺栓将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顶部锁紧固定于竖向板2212。

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顶部的左侧及右侧被竖向板2212限制,在使用过程中,所述陶瓷复合板1不会发生左右偏移的现象;所述陶瓷复合板1由于被所述螺栓穿过固定,因此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上下移动方向同样被限制;因此,所述顶部连接结构2对陶瓷复合板1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了限制,进一步地提高陶瓷复合板1安装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通管21的管壁厚度为3.5-4.5mm。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使用自攻自钻螺丝把l型挂件221的横向板2211扭紧固定于所述通管21的底面,如果所述通管21的管壁太厚,则不利于自攻自钻螺丝扭进横向板2211和通管21中;经试验,上述通管21的管壁厚度更适于实际使用。

进一步,所述u型框槽31内深度为35-37mm。

通常情况下,设置在陶瓷复合板1底部边沿的凹型包边框16的高度在10mm左右,而将陶瓷复合板1的底部插入至所述u型框槽31内之后,由于所述u型框槽31内深度为35-37mm,那么,能够保证陶瓷复合板1底部边沿的凹型包边框16不外露的同时,能够保证陶瓷复合板1的底部稳定地固定在所述u型框槽31内。

进一步,所述陶瓷复合板1包括第一陶瓷薄板11、第一铝板12、铝蜂窝板13、第二铝板14、第二陶瓷薄板15和凹型包边框16;

所述第一陶瓷薄板11的右侧面粘合与所述第一铝板12的左侧面,所述第一铝板12的右侧面粘合于所述铝蜂窝板13的左侧面,所述铝蜂窝板13的右侧面粘合于所述第二铝板14的左侧面,所述第二铝板14的右侧面粘合于所述第二陶瓷薄板15的左侧面;

所述凹型包边框16设置于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外边沿,所述凹型包边框16为不锈钢黑钛制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陶瓷薄板11、第一铝板12、铝蜂窝板13、第二铝板14和第二陶瓷薄板15是通过环氧树脂粘合而成的陶瓷复合板1,其整体轻薄,并且抗冲击能力强,能够安全地使用。尤其是在铝蜂窝板13的左右两侧粘合所述第一铝板12和第二铝板14,保证了所述铝蜂窝板13的平整,进而保证了整个陶瓷复合板1在竖起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结构更加稳定。

将所述第一陶瓷薄板11和第二陶瓷薄板15位于陶瓷复合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陶瓷薄板11和第二陶瓷薄板的没有被粘合的壁面能够作为装饰面使用,满足室内的装饰需求。另外所述第一陶瓷薄板11和第二陶瓷薄板均能防火、防水,容易清洁,不容易发霉,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陶瓷复合板1在加工过程中是经过大板剪切成多个单板的过程,那么,陶瓷复合板1的边沿通常是锯齿边,所述凹型包边框16设置于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外边沿,将陶瓷复合板1的外边沿通过凹型包边框16进行封边,使得陶瓷复合板1外边沿的锯齿边不外露,从而使得陶瓷复合板1的整体更加美观,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板体的边沿发生磕碰损坏的现象。而不锈钢黑钛制成的凹型包边框16,其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所述第一陶瓷薄板11的厚度为5-6mm,所述第一铝板12的厚度为0.5-1mm,所述铝蜂窝板13的厚度为8-9mm,所述第二铝板14的厚度为0.5-1mm,所述第二陶瓷薄板15的厚度为5-6mm。

陶瓷复合板1的整体不能做得太厚,做得太厚的话成本过高,并且配件需要定制,做的太薄的话,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会减弱,根据上述尺寸范围制成的陶瓷复合板1的最为合适使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陶瓷薄板11与所述第二陶瓷薄板15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铝板12与所述第二铝板14的厚度相同。

使得所述陶瓷复合板1的正面和反面都具有相同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在安装时无需区分正反面,施工更加方便。

使得整个陶瓷复合板1左右受力均匀,复合板平直平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弯曲至某一侧,使得复合板的使用寿命更强。

进一步,所述u型框槽31为不锈钢黑钛制成的,所述u型框槽31的槽壁厚度为1.8-2.2mm。

所述不锈钢黑钛制成的所述u型框槽31,其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所述u型框槽31的槽壁厚度为1.8-2.2mm,一方面利于塑料胀管将其固定于底面,另一方面结构轻薄耐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