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模施工竖向筋辅助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5081发布日期:2020-06-02 18:3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模施工竖向筋辅助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模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模施工竖向筋辅助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滑模施工作为筒仓、水塔等高耸建筑物(构筑物)主要施工方式,具有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强等特点。通常施工中,对于竖向钢筋定位控制,主要采用“ii”型方式,但在此方式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如下问题:滑模钢筋由于高度较高,虽然左右被“ii”型定位钢筋固定,但随施工碰撞,经常会发生前后晃动,造成钢筋位移过大,并且在钢筋吊装时发生挤压造成弯折,如不及时调整,无法进行钢筋绑扎。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两道水平钢筋与提升架焊接,同时辅助以环形钢筋进行定位。但在滑模施工中竖向钢筋需要每间隔1~2米设置一道梯子筋,现有的技术方案并未对梯子筋采取专项定位措施,梯子筋极易向两侧倾倒,在钢筋垂直运输时,经常发生挤压变形,导致梯子筋弯折损坏,无法施工;且对于竖向筋的定位不能随着现场施工中竖向筋的位置进行微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模施工竖向筋辅助定位工具,用以解决竖向直筋定位、以及竖向直筋定位中的微调和竖向梯子筋的连接定位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模施工竖向筋辅助定位工具,包含与竖向直筋穿接的定位支架、连接于相邻两定位支架间的u形定位件以及连接于定位支架和u形定位件下方的提升架;

所述竖向直筋在内外两个环向上间隔布置,竖向直筋环向上间隔设置有梯子筋;

所述定位支架包含外连杆、设置于外连杆内侧且与外连杆平行的内连杆、连接于外连杆和内连杆两端的侧杆、以及分别连接于外连杆和内连杆上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间隔设置在外连杆和内连杆相对的侧面上,所述定位杆为圆形件或u形件,定位杆分别与外连杆和内连杆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u形定位件连接于定位支架的外连杆上,u形定位件的开口侧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外连杆的外侧端部;

所述u形定位件和定位支架均水平布置且连接在提升架上,且u形定位件和定位支架合围连接呈环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外连杆和内连杆为弧形杆,弧形杆弧度适应竖向直筋的直径。

进一步的,相邻侧杆间宽度和位置适应滑模施工结构竖向梯子筋水平宽度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在外连杆或内连杆上位置适应竖向直筋位置,定位杆为圆形件,圆形件的直径适应竖向直筋的直径;定位杆为u形件,u形件弧度适应竖向直筋的弧度。

进一步的,所述u形定位件的弧度适应竖向梯子筋外侧钢筋弧度,且u形定位件长度和侧杆长度之和适应竖向梯子筋水平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u形定位件与竖向梯子筋通过绑扎固定或通过限位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架在滑模施工结构的环向上间隔布置,提升架连接在定位支架水平向的内外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架内连接有提升液压千斤顶,提升架下端连接有模板;所述模板间连接滑模施工结构的现浇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架分别与定位支架和u形定位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支架的设置,可将竖向直筋进行定位,且定位支架上的定位杆分别与外连杆和内连杆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施工现场对应竖向直筋位置进行微调;

2)本实用新型通过u形定位件的设置,并结合定位支架中的侧杆的联合作用,利于对滑模施工结构中设置的竖向梯子筋进行限位固定,且便于滑模向上施工;其中u形定位件与竖向梯子筋间可拆连接,便于u形定位件与竖向梯子筋二者的相互固定;

3)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架设置在安装有定位支架段,便于滑模施工,且提升架分别与定位支架和u形定位件间可拆卸连接,一方面利于浇筑施工时临时固定和精确定位,另一方便利于拆卸安装和周转使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构件简单易得,且便于施工操作,利于提高竖向筋定位施工质量和精确度;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滑模施工竖向筋辅助定位工具施工示意图;

图2是滑模施工竖向筋辅助定位工具局部施工示意图;

图3是提升架连接结构施工示意图;

图4是定位支架和u形定位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竖向直筋、2-竖向梯子筋、3-定位支架、31-外连杆、32-内连杆、33-定位杆、34-侧杆、4-u形定位件、5-提升架、6-提升液压千斤顶、7-模板、8-现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滑模施工竖向筋辅助定位工具,包含与竖向直筋1穿接的定位支架3、连接于相邻两定位支架3间的u形定位件4以及连接于定位支架3和u形定位件4下方的提升架5;所述提升架5在滑模施工结构的环向上间隔布置,提升架5连接在定位支架3水平向的内外两侧。提升架5内连接有提升液压千斤顶6,提升架5下端连接有模板7;所述模板7间连接滑模施工结构的现浇混凝土8。提升架5在现浇混凝土8施工时分别与定位支架3和u形定位件4绑扎连接,当需要更换或调整定位支架3和u形定位件4时则解除绑定。

如图4所示,待滑模施工结构的竖向直筋1呈内外环形分布,在竖向直筋1环向上间隔分布有竖向梯子筋2,所述竖向梯子筋2由两平行的竖向筋及两竖向筋长向上间隔垂直连接的横向筋组成。定位支架3包含外连杆31、设置于外连杆31内侧且与外连杆31平行的内连杆32、焊接于外连杆31和内连杆32两端的侧杆34、以及分别连接于外连杆31和内连杆32上的定位杆33;其中,外连杆31、内连杆32以及侧杆34均采用hrb400e直径10mm钢筋制作。外连杆31和内连杆32为弧形杆,弧形杆弧度适应竖向直筋1的直径;相邻侧杆34间宽度和位置适应滑模施工结构竖向梯子筋2水平宽度和位置。

本实施例中,定位杆33采用hpb300直径6.5mm钢筋制作,定位杆33间隔设置在外连杆31和内连杆32相对的侧面上,定位杆33在外连杆31上位置对应适应外竖向直筋1位置,定位杆33在内连杆32上位置对应适应内竖向直筋1位置;定位杆33为圆形件,圆形件的直径适应竖向直筋1的直径;或定位杆33为u形件,u形件弧度适应竖向直筋1的弧度。定位杆33分别与外连杆31和内连杆32焊接或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时采用夹接、卡接或螺栓连接等,便于根据施工现场竖向直筋1的位置进行微调。

本实施例中,u形定位件4采用hrb400e直径14mm钢筋加工,u形定位件4焊接于定位支架3的外连杆31上,u形定位件4的开口侧两端分别焊接于相邻两外连杆31的外侧端部;u形定位件4和定位支架3均水平布置且绑扎在提升架5上,且u形定位件4和定位支架3合围连接呈环形分布;u形定位件4的弧度适应竖向梯子筋2外侧钢筋弧度,且u形定位件4长度和侧杆34长度之和适应竖向梯子筋2水平长度。u形定位件4与竖向梯子筋2通过绑扎固定或通过限位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使用时,先根据待滑模施工的结构直径预先制作定位支架3和u形定位件4,由竖向梯子筋2位置和个数确定u形定位筋的位置和个数;根据设计竖向直筋1位置预先安装定位杆33,定位杆33可选择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再将形成整体环形的定位支架3和u形定位件4绑扎连接在提升架5上,由此逐步辅助竖向筋进行定位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