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1008发布日期:2020-07-07 13:5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代替保温和模板的建筑外墙用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发展,对于保温材料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今对于建筑外墙保温,所用的施工工艺和保温材料便是外墙粘贴保温板,其相当于在建筑墙体上增加一层保暖外衣,一方面对于墙体表面水汽的渗透及防腐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对于建筑墙体与外界进行冷热分界隔离,使建筑物内部居住环境进行改善,尤其对于冬夏两季,对于居住环境的防潮、保温以及阻隔热交换起到重要的作用。

传统保温复合板一般为砂浆层、保温层以及保温过渡层,在生产制作中对于以砂浆为主要原料的流料预制保温过渡层,由于流料预制工序复杂,导致生产保温过渡层的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增加,同时由于传统保温过渡层质量较重,长期使用中粘结处容易发生开裂,影响保温复合板整体的牢固和稳定性,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各复合层之间连接强度高、保温效果好、防火等级高且质量轻,既起到保温作用又能充当模板的保温复合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复合稳定性高、生产效率高及成本低且防火效果好的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所述保温模板为复合层结构,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贴合布置的外保护层、板材面层、粘结层、保温层和内保护加强层;

所述板材面层为不燃保温材料板,且其贴合外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槽,所述外保护层的贴合内侧面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加强槽对应的加强肋,且所述加强肋与加强槽能够实现凹凸嵌合;

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板,其贴合内、外侧面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槽,所述粘结层的贴合内侧面间隔设置有与所述保温层贴合外侧面的加强槽对应的加强肋,所述内保护加强层的贴合外侧面隔设置有与所述保温层贴合内侧面的加强槽对应的加强肋,且所述加强肋分别与其对应的加强槽能够实现凹凸嵌合;

所述不燃保温材料板和保温层保温板之间通过所述粘结层实现粘结连接,且通过相对贴合侧面上对应的加强肋与加强槽凹凸嵌合实现锁紧。

所述外保护层的贴合外侧面以及内保护加强层的贴合内侧面分别贴合有网格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板材面层为不燃保温材料板为有机不燃保温材料板或者无机不燃保温材料板;更进一步的,所述有机不燃保温材料板优选为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所述无机不燃保温材料板优选为玻化微珠匀质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为挤塑板、石墨聚苯板或硬泡聚氨酯板;更进一步的,所述挤塑板优选为石墨挤塑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的贴合内、外侧面二者上的加强槽在空间上间隔交错布置,且保温层的贴合外侧面与板材面层的贴合外侧面二者上的加强槽在空间上也间隔交错布置,或者所述保温层的贴合内、外侧面以及板材面层贴合外侧面三者上的加强槽在空间上均间隔交错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槽为t型槽或者菱形槽;更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加强槽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和板材面层两侧的贴合侧面上均设置有粗糙纹。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布层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更进一步的,所述网格布层优选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加强层均采用传统的材料,比如所述外保护层选择为抗裂砂浆层,所述内保护加强层选择为水泥匀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以具有防火性能的无机或有机的不燃材料板材,替代了传统流料预制的保温过渡层,降低了材料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同时板材面层兼顾了防火隔离带的性能。

(2)保温层和板材面层分别选择板材,且通过在保温层和板材面层上设置与外保护层、粘结层以及内保护加强层的加强肋配合连接的加强槽,通过加强肋与加强槽凹凸嵌合,提高了各个复合层之间连接牢固性。

(3)通过模板的两侧最外层分别固定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增加粘接用砂浆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附着力,增强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温钉与卡板连接示意图;

图3为保温钉与复合保温板装配示意图;

图中: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外保护层,3、板材面层,4、粘结层,5、保温层,6、内保护加强层,7、加强肋,8、钉身,9、卡板,10、倒刺,11、钉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是由外保护层2、板材面层3、粘结层4、保温层5、内保护加强层6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组成。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以玻璃纤维织成的网格布为基布,表面涂覆高分子耐碱防水涂层,从而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在复合保温板两个端面形成网格状纹路,增加粘接用砂浆在表面的附着力,以及具有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因此对于建筑物内外墙体具有保温、防水、抗裂等性能。

外保护层2又称抗裂保护层,由水泥、细砂、胶粉、纤维素、短纤维等按配制的聚合物,作为混合砂浆构造层使用,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因此优选作为外保护层2。

板材面层3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无机或有机的不燃材料板材,本实施例选择的是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满足了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设计要求,解决了目前采用b级保温材料需设置防火窗和防火隔离带的问题,以无机或有机的不燃材料作为板材面层3,替代了传统的流体砂浆预制的板材面层3,大大降低了产品自身的重量,以及大幅提高保温效果,解决了因保温砂浆材料密度大、容重高带来的开裂、渗水甚至渔脱落等安全隐患,同时无机或有机的不燃材料作为板材面层3,增加了产品的柔性应力,解决了两种材料应力差别大以及因施工振捣、外界温度变化等带来的空鼓、开裂、脱落等工程质量问题。

粘结层4为传统的粘黏匀浆,具体为以聚合物水泥浆料为主要胶凝材料,辅以添加石英砂或河沙、胶粉、纤维素谜等材料混合而成,用于将保温层5和板材面层3的板材连接为一体。

保温层5采用挤塑板(xps)、石墨挤塑版(gxps)、石墨聚苯板(geps)或硬泡聚氨酯(pu)作为保温材料,同时在保温层5的两个粘结端面上均设置粗糙纹,提高了粘结强度及稳定性。

内保护加强层6为传统的水泥匀浆,具体为以聚合物水泥浆料为主要胶凝材料,辅以胶粉及纤维增强材料制成。

在粘结层4的外侧面依次固定粘结板材面层3、外保护层2、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在粘结层4的内侧面依次固定粘结有保温层5、内保护加强层6、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

保温层5和板材面层3上分别设有加强槽,加强槽为多个且为大小尺寸不一致的t槽、菱形槽,并在外保护层2、粘结层4和内保护加强层6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加强槽配合的加强肋7,通过加强槽与加强肋7的凹凸嵌合,解决了各复合层之间因粘接不牢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各个复合层之间连接牢固性。

实施例2

参见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在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所述保温层的贴合内、外侧面以及板材面层贴合外侧面三者上的加强槽在空间上均间隔交错布置,即三者的加强槽均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上述交错布置相比于传统的对称布置,增加了产品的抗折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槽间距、减小应力集中。

实施例3

参见图2、3所示,一种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在实施例1或2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横向贯穿的伞状鱼刺形保温钉以及与保温钉配合的卡板9,保温钉的钉身8外部设有呈鳞片状的倒刺10,保温钉的一端设有钉帽11,钉身8内部设有钢芯,卡板9插入保温钉上相邻的两个倒刺10之间,与倒刺10配合固定设置,并且卡板9上设有与钉身8配合连接的卡口槽,通过横向贯穿的保温钉和卡板9的配合固定,使各个复合层之间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外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