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3586发布日期:2020-07-31 20:3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棉板。



背景技术:

岩棉板是以玄武岩及其它天然矿石等为主要原料,岩棉板经高温熔融成纤,加入适量粘结剂,固化加工而制成的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燃、吸声材料。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449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封边岩棉板,包括包括外层金属板、岩棉板和粘胶层,外层金属板分上下两层,金属板内侧通过粘胶层与岩棉板固定,岩棉板纵向边缘与外层金属板留空,聚氨酯发泡层封堵在岩棉板与外层金属板之间,外层金属板边缘封口成型,外层金属板一边设有对接凹槽,另一边设有匹配凸起和挡边。虽然该聚氨酯封边岩棉板通过将岩棉板上下通过粘胶层与外层金属板固定连接,并通过聚氨酯发泡层封堵在岩棉板与外层金属板之间,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但是由于岩棉板大多为为低密度岩棉,其强度小,易产生开裂、变形,岩棉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岩棉板易膨胀变形,该聚氨酯封边岩棉板仅在岩棉板纵向边缘与外层金属板之间留空后又通过聚氨酯发泡层封堵,由于岩棉板与外层金属板之间没有供给岩棉板膨胀的空间,在膨胀作用力下易使岩棉板变形、开裂或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棉板,其具有防止岩棉板在膨胀作用力下使岩棉板变形、开裂或破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岩棉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以及矩形安装框,所述矩形安装框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安装环槽,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之间设置有岩棉板本体,所述第一密封板于其远离所述矩形安装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上延伸板和第一下延伸板,所述第一上延伸板和第一下延伸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上延伸板和第一下延伸板之间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层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于其远离所述矩形安装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上延伸板和第二下延伸板,所述第二上延伸板和第二下延伸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上延伸板和第二下延伸板之间通过第二聚氨酯发泡层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在安装框开设安装环槽,将岩棉板本体放置于安装环槽内部,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密封安装环槽的两侧开口,当岩棉板本体膨胀时,在膨胀作用力下,岩棉板本体带动第一密封板挤压第一聚氨酯发泡层,岩棉板本体带动第二密封板挤压第二聚氨酯发泡层,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膨胀作用力的缓冲,供给岩棉板膨胀的空间,进而防止在膨胀作用力下易使岩棉板变形、开裂或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延伸板向靠近所述第一上延伸板的一侧固设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密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竖板向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一侧弯折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一上延伸板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在第一竖板的作用下,防止第一聚氨酯发泡层在第一密封板的作用下脱出,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上延伸板与所述第一插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层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密封第一上延伸板与第一插接板之间的间隔,增强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接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子插接板,两个第一子插接板之间通过第一竖向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第一插接板与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插接板与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下延伸板与所述第二上延伸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从下向上向靠近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斜板靠近所述第二下延伸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第一插接板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在第二斜板的作用下,防止第二聚氨酯发泡层在第二密封板的作用下脱出,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接板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插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插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板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插接板与第二插接板连接时,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密封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之间的间隔,提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环槽和岩棉板本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供给岩棉板膨胀的空间,进而防止在膨胀作用力下易使岩棉板变形、开裂或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设置与岩棉板本体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于其远离所述岩棉板本体的一侧固设有两个弹性斜板,两个所述弹性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且两个所述弹性斜板于其靠近所述挤压板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弹性斜板于其远离所述挤压板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弹性斜板固设有抵接于安装环槽侧壁的平移板,所述平移板和挤压板位于所述弹性斜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岩棉板本体膨胀时,在膨胀作用力下,岩棉板本体挤压挤压板,两个弹性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弹性斜板在挤压板的作用下带动平移板向相反方向移动,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膨胀作用力的缓冲,供给岩棉板膨胀的空间,进而防止在膨胀作用力下易使岩棉板变形、开裂或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移板于其远离所述弹性斜板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于其远离所述平移板的一端固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块开设有供其相邻导向杆穿过的过槽,所述过槽的底壁开设有供导向杆移动的插接槽,所述过槽的孔径小于所述插接槽的孔径;所述导向杆顺次穿设于所述过槽和插接槽,且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插接槽内的端部与所述插接槽的底壁间隔设置;所述导向杆于其位于所述插接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导向杆脱出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斜板受到挤压时,平移板带动导向块横向移动,导向块带动导向杆顺次插接于过槽和插接槽内,导向杆为位于插接槽内的一端向靠近插接槽底壁的一侧移动,在弹性斜板的作用下,将作用在挤压板上的膨胀作用力转化为带动导向杆移动的力,一方面,实现对膨胀作用力的缓冲;另一方面,防止弹性斜板因受到较大的膨胀作用力而失去弹性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为多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岩棉板本体与缓冲组件的接触面积,增大缓冲组件对膨胀力的缓冲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加工时,通过安装框开设安装环槽,将岩棉板本体放置于安装环槽内部构成岩棉板,安装环槽的侧壁与岩棉板本体之间留空位置,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密封安装环槽的两侧开口,当岩棉板本体膨胀时,在膨胀作用力下,岩棉板本体带动第一密封板挤压第一聚氨酯发泡层,岩棉板本体带动第二密封板挤压第二聚氨酯发泡层,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膨胀作用力的缓冲,供给岩棉板膨胀的空间,进而防止在膨胀作用力下易使岩棉板变形、开裂或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上视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c部放大图。

图中,1、岩棉板;11、第一密封板;111、第一上延伸板;1111、第一上回折部;112、第一下延伸板;1121、第一竖板;1122、第一插接板;11221、第一下回折部;12、第二密封板;121、第二上延伸板;1211、第二上回折部;122、第二下延伸板;1221、第二竖板;1222、第二插接板;1223、第二斜板;1224、第二竖向板;1225、第二子插接板;12251、第二下回折部;13、矩形安装框;14、岩棉板本体;2、第一连接板;3、第一聚氨酯发泡层;4、第二聚氨酯发泡层;5、第二连接板;6、缓冲组件;61、挤压板;62、弹性斜板;63、平移板;7、导向块;71、插接槽;8、导向杆;81、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3、图4和图5,一种岩棉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密封板11和第二密封板12以及矩形安装框13。矩形安装框13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密封板11和第二密封板12的安装环槽,第一密封板11抵接于安装环槽的内侧壁,第一密封板11密封安装环槽的开口;第二密封板12抵接于安装环槽的内侧壁,第二密封板12密封安装环槽远离第一密封板11一侧的开口。

安装环槽内部安装有岩棉板本体14,岩棉板本体14与安装环槽的远离第一密封板11和第二密封板12的侧壁接触,岩棉板本体14的一侧与第一密封板11的内侧壁贴合、另一侧与第二密封板12的内侧壁贴合。

结合图2、图3和图4,第一密封板11于其远离矩形安装框1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上延伸板111和第一下延伸板112,第一上延伸板111和第一下延伸板112平行设置,第一上延伸板111与第一密封板11垂直设置,第一上延伸板111的反向延长面与矩形安装框13的侧面重合,第一下延伸板112的反向延长面与矩形安装框13的侧面重合。

第一下延伸板112向靠近第一上延伸板1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竖板1121,第一竖板1121与第一下延伸板112垂直设置。第一竖板1121与第一密封板11间隔设置,第一竖板1121与第一密封板11平行设置。

第一竖板1121于其远离第一下延伸板112的一端弯折有第一插接板1122,第一插接板1122向远离第一密封板11的一侧延伸。第一插接板112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子插接板,两个第一子插接板之间通过第一竖向板连接,第一竖向板与第一子插接板一体成型设置。第一下延伸板112、第一竖板1121和两个第一子插接板呈阶梯型设置。

第一插接板1122与第一上延伸板111间隔设置,第一上延伸板111与第一插接板112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于靠近第一上延伸板111的第一子插接板向上弯折有第一下回折部11221,第一上延伸板111向下弯折有第一上回折部1111,第一下回折部11221与第一上回折部1111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板2的一端与第一上回折部1111焊接、另一端与第一下回折部11221焊接。

第一上延伸板111和第一下延伸板112之间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层3连接,第一连接板2与第一聚氨酯发泡层3远离第一密封板11的一侧贴合。

结合图2、图3和图5,第二密封于其远离矩形安装框1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上延伸板121和第二下延伸板122,第二上延伸板121和第二下延伸板122平行设置,第二上延伸板121与第二密封板12垂直设置,第二上延伸板121的反向延长面与矩形安装框13的侧面重合,第二下延伸板122的反向延长面与矩形安装框13的侧面重合。

第二下延伸板122于靠近第二上延伸板121的一侧向上弯折有第二竖板1221,第二竖板1221与第二下延伸板122垂直设置,第二竖板1221于其远离第二下延伸板122的一侧弯折有第二插接板1222,第二插接板1222与第二下延伸板122平行设置,且第二插接板1222向靠近第二密封板12的一侧延伸。

第二插接板1222于远离第二竖板122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斜板1223,第二斜板1223从下向上向靠近第二密封板12的一侧倾斜,第二斜板1223远离第二插接板1222的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二竖向板1224,第二竖向板1224与第二密封板12平行设置。第二竖向板1224远离第二斜板122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子插接板1225,第二子插接板1225与第二上延伸板121间隔设置,于靠近第二上延伸板121的第二子插接板1225向上弯折有第二下回折部12251,第二上延伸板121向下弯折有第二上回折部1211,第一下回折部11221与第一上回折部1111间隔设置。第二上延伸板121和第二下延伸板122之间通过第二聚氨酯发泡层4连接。

第一插接板1122焊接有第二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5与第一插接板1122垂直设置,当第一插接板1122和第二插接板1222靠近时,第二连接板5远离第一插接板1122的一端与第二插接板1222接触。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结合图6和图7,安装环槽内部安装有岩棉板本体14,岩棉板本体14与安装环槽的侧壁之间预留有预留空间。预留空间内设置有多组缓冲组件6,多组缓冲组件6均匀分布于矩形安装框13的内部,且多组缓冲组件6沿岩棉板本体1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缓冲组件6包括挤压板61、弹性斜板62和平移板63,挤压板61与平移板63平行设置,且平移板63和挤压板61位于弹性斜板62的两侧。

挤压板61抵接于岩棉板本体14的侧面,弹性斜板62为两个,两个弹性斜板62与挤压板61一体成型设置,两个弹性斜板62设置于挤压板61的同侧且两个弹性斜板62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弹性斜板62于靠近挤压板61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弹性斜板62于远离挤压板61一端之间的距离。平移板63抵接于安装环槽的内侧壁,平移板63于其远离安装环槽的一端与弹性斜板62固定连接,平移板63与弹性斜板62一体成型设置,当弹性斜板62处于非自然状态时,两个平移板63的运动方向相反。

平移板63于其远离弹性斜板62的一端焊接导向块7,导向块7于其远离平移板63的一侧焊接有导向杆8,导向杆8相对于安装环槽的侧壁固定不动。导向块7于其远离平移板63的一侧开设有供其相邻导向杆8穿过的过槽。

过槽的底壁开设有供导向杆8移动的插接槽71,且过槽的孔径小于插接槽71的孔径,导向杆8穿设于过槽后插接于插接槽71内,导向杆8于其位于插接槽71内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用于防止导向杆8脱出的限位件81。导向杆8于其远离插接槽71底壁的一端焊接于与其相邻的导向块7。

当弹性斜板62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件81抵接于插接槽71的开口处;当弹性斜板62处于非自然状态时,限位件81与插接槽7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减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加工时,通过安装框开设安装环槽,将岩棉板本体14放置于安装环槽内部构成岩棉板1(参照图1),安装环槽的侧壁与岩棉板本体14之间留空位置,在留空位置内安装挤压板61和弹性斜板62,挤压板61与岩棉板本体14抵接,弹性斜板62远离挤压板61的一侧与平移板63固定连接。当岩棉板本体14膨胀时,在膨胀作用力下,一方面,岩棉板本体14带动第一密封板11挤压第一聚氨酯发泡层3,岩棉板本体14带动第二密封板12挤压第二聚氨酯发泡层4,供给岩棉板1膨胀的空间;另一方面,岩棉板本体14挤压挤压板61,挤压板61与安装环槽侧壁之间的距离减小,两个弹性斜在挤压板61的作用下处于非自然状态,由于两个弹性斜板62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弹性斜板62在挤压板61的作用下带动平移板63向相反方向移动,弹性斜板62将作用在挤压板61上的竖向方向的膨胀作用力转化至平移板63向两侧移动的力或平衡弹性斜板62回复自然状态的力,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膨胀作用力的缓冲;同时留空位置供给岩棉板1膨胀的空间,进而防止在膨胀作用力下易使岩棉板1变形、开裂或破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