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拼接式圆形罗马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1473发布日期:2020-06-09 18:54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称拼接式圆形罗马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铝型材拼接而成的对称式圆形罗马柱。



背景技术:

铝型材的密度只有2.7g/cm3,约为钢、铜或黄铜的密度(分别为7.83g/cm3,8.93g/cm3),的1/3。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包括在空气、水(或盐水)、石油化学和很多化学体系中,铝能显示优良的抗腐蚀性。因此铝型材被广泛的应用于门窗加工,室内装修或装饰中。

装修所用木材或压合实木大多采用胶粘或合成等制作工艺,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粘接胶水,粘接胶水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等危害人身体健康的物质,随着装修完成,不断的向外挥发,其次装修完成后,木材或压合实木还需要进行喷涂颜色。其次在南方或靠海的城市,由于空气湿度大,木制品极易容易腐蚀,对装修效果和展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随着铝型材领域的发展,由于铝型材自身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优越性,大量的铝型材被用于室内装修,用于替换木材或其与装修材料。因此将铝型材电镀上需要的颜色,制造成装修所需要的造型是当今绿色环保的需求,极大地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一种使用铝型材对称拼接而成的对称式圆形罗马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对称拼接式圆形罗马柱,包括主内芯,所述主内芯呈长条形,主内芯的横截面为一个矩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芯上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三侧面、第二侧面、第四侧面,第一侧面、第三侧面、第二侧面、第四侧面依次首尾相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拼接体,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拼接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拼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一扣合体,所述第一扣合体扣合在第一连接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连接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设置在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扣合体包括扣合弧面,扣合弧面一端设置有第一扣合端,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扣合端,第一扣合端还连接有第一固定端,第二扣合端连接有第二固定端,扣合弧面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一连接耳配合设置,第二卡扣与第二连接耳配合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支架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一挡块与第二限位条配合设置,第二挡块与第一限位条配合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拼接体包括第二连接体和第二扣合体,第二扣合体扣合在第二连接体上,第二连接体包括连接主板,连接主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耳和第四连接耳,所述连接主板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条和第四限位条,第三连接耳和第四连接耳设置在第三限位条和第四限位条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扣合体包括主弧形板,主弧形板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第三卡扣与第四连接耳卡接,第四卡扣与第三连接耳卡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限位块,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限位块。所述主弧形板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位置挡块和第二位置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第四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第四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缺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实用新型中的圆形罗马柱通过通过铝型材拼接而成,结构简单,并且对称设置,圆柱面加工制造成本降低,量好尺寸加工即可,可以用于现场拼接,节约了人力成本,其次该拼接铝型材可拆卸运输,运输、搬运方便,节约了成本,该铝型材拼接的罗马柱外表通过电镀不同颜色,无需喷漆,即保护了环境,避免了甲醛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称拼接式圆形罗马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内芯的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拼接体的主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拼接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对称拼接式圆形罗马柱,包括主内芯1,所述主内芯1呈长条形,主内芯1的横截面为一个矩形框,其中主内芯1上设置有第一侧面2、第三侧面6、第二侧面4、第四侧面7,第一侧面2、第三侧面6、第二侧面4、第四侧面7依次首尾相连接,第二侧面4与第三侧面6、第四侧面7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8,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缺口5,第一侧面2与第三侧面6、第四侧面7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第一侧面2上设置有第二缺口3。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拼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一扣合体,第一扣合体扣合在第一连接体上,第一连接体包括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15,连接板10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条12和第二限位条16,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15设置在第一限位条12和第二限位条16之间。

第一扣合体包括扣合弧面24,扣合弧面24一端设置有第一扣合端2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扣合端21,第一扣合端20还连接有第一固定端22,第二扣合端22连接有第二固定端23,扣合弧面2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支架19,连接支架19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3和第二卡扣14,第一卡扣13与第一连接耳11配合设置,第二卡扣14与第二连接耳15配合设置。

连接支架19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17,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挡块18,第一挡块17与第二限位条16配合设置,第二挡块18与第一限位条12配合设置,用于限制第一扣合体扣合在第一连接体上的位置。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拼接体包括第二连接体和第二扣合体,第二扣合体扣合在第二连接体上,第二连接体包括连接主板37,连接主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耳29和第四连接耳30,所述连接主板37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条31和第四限位条32,第三连接耳29和第四连接耳30设置在第三限位条31和第四限位条32之间。

第二扣合体包括主弧形板25,主弧形板25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支架26,第二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卡扣27和第四卡扣28,第三卡扣27与第四连接耳30卡接,第四卡扣28与第三连接耳29卡接。

第二连接支架2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限位块33,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限位块34,当第二连接体与第二扣合体扣合的时候,第三限位块33与第三限位条31配合设置,第四限位块34与第四限位条32配合设置,用于限制第二扣合体与第二连接体之间的连接位置。

主弧形板25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位置挡块35和第二位置挡块36,当第二拼接体安装在主内芯1上的时候,第一位置挡块35和第二位置挡块36既可以限制安装的位置,又可以起到支撑主弧形板25的作用,避免主弧形板25受外力撞击变形,增加了主弧形板25的强度。

如图1-4所示,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4上均设置有第一拼接体,第三侧面6和第四侧面7上均设置有第二拼接体,第一拼接体与第一侧面2和第二侧面4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第二拼接体与第三侧面6和第四侧面7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