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847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底座(1)、支撑体(2)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螺钉(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其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螺纹通孔,并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对称平行,所述支撑体(2)为矩形桶状结构,且其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装卡槽,并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对称,所述支撑体(2)焊接于底座(1)上壁面,且为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其前后两内侧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滑槽,两对所述螺钉(3)分别插装于底座(1)贯通螺纹孔内,所述支撑体(2)上安装有升降结构以及撑紧结构;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转轴(4)、棘轮(5)、棘爪(6)、限位弹簧(7)、升降体(8)、传动杆(9)以及旋转把手(10);

所述转轴(4)其一端活动嵌装于支撑体(2)内右侧壁内,其另一端贯穿于支撑体(2)左侧壁内,且位于中心线上,所述转轴(4)其另一端为空心结构,且其内部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矩形块,所述棘轮(5)固定套装于转轴(4)上,且位于中心线左侧,所述棘爪其一端活动安置于支撑体(2)内前壁面,其另一端贴合于棘轮(5)上,所述限位弹簧(7)其一端倾斜连接于棘爪(6)上壁面,其另一端倾斜连接于支撑体(2)内前壁面上,所述升降体(8)嵌装于支撑体(2)内,且前后两侧壁底端均开设有滑块,并嵌装于滑槽内,所述升降体(8)上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插槽,且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对称,所述传动杆(9)其一端活动连接于棘轮(5)左侧壁面边缘上,其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升降体(8)下壁,所述旋转把手(10)其一端开设有矩形腔体,所述旋转把手(10)其一端插装于转轴(4)另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结构,包括:安装箱(11)、一对结构相同的撑手(12)、撑紧弹簧(13)、卡手(14)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墙板(15);

所述安装箱(11)焊接于支撑体(2)右侧后侧壁面中心线上,一对所述撑手(12)其一端分别嵌装于安装箱(11)左右两侧壁内,且其上壁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锁槽,所述撑紧弹簧(13)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撑手(12)侧壁面上,且位于安装箱(11)内并位于撑手(12)之间,所述卡手(14)其两端分别嵌装于安装箱(11)上壁内,且插装于撑手(12)锁槽内,一对所述墙板(15)其一端分别插装于支撑体(2)装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手(12)为h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体(8)上壁面插槽内插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承重套板(16),且下壁面开设有凹槽并套装于墙板(15)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10)为t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体(8)为矩形柱体结构,且其尺寸小于支撑体(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手(14)为凹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安装结构,底座以及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矩形桶状结构,且其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装卡槽,并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对称,所述支撑体焊接于底座上壁面,且为位于中心部位处,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安装技术领域,通过螺钉将两个底座固定在地面的同一水平线上,进而通过旋转把手插装在转轴一端内,进行施力带动棘轮转动,使升降体在支撑体内升降运动调整支撑高度;再将两个墙板两端插装在两个支撑体的装卡槽内,借助撑紧弹簧作用力使两个撑手对墙板向外施力,使其卡紧固定;该设计不仅安装拆卸方便,节省成本,且不污染环境;并可以根据房屋高度进行调节,承重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荣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久金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