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6983发布日期:2020-07-10 15:4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墙板支模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叠合墙内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叠合墙板在现场支模时,需要多道施工工序,且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外侧模板需要在室外施工,操作环境较为恶劣;叠合墙现浇部分的内部空间需要预留pvc套管,pvc套管与对穿钢筋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因此后续需要封堵,且封堵质量难以保证;对穿pvc套管的防渗水性难保证;外侧模板在拆除后,叠合墙外侧再与新的混凝土层连接时,由于pvc套管端部与新混凝土层的连接效果欠佳,需要对pvc套管周围部位进行凿毛操作,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在对叠合墙侧现浇部分进行现场支模时,现浇段无需对穿pvc套管,后期无需进行封堵;在端头带有螺纹的钢筋的中部固定设置一防水垫片,从而解决了传统做法中pvc套管的防水问题。支模操作过程快捷方便;螺纹套管由于采用扩口设计,无需凿毛工序,施工得以简化。

一种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包括一对模板结构、两端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4、螺纹钢筋5、止水垫片6;所述一对模板结构贴在叠合墙连接部位的外侧,螺纹套管4位于模板结构的中间,其两端各与一穿过模板结构的螺纹钢筋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管4中间外部固定一与其垂直的止水垫片6。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管4两端各具有一锥形扩口,锥形扩口抵住模板结构内侧。

优选的,所述模板结构包括木模板2、方木3、圆钢管1,所述木模板2直接贴在叠合墙外侧,多个方木3压在木模板2外侧,圆钢管1压在方木3外侧,圆钢管1通过紧固螺母与螺纹钢筋5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钢筋5的外端过长的部分被割断。

优选的,所述止水垫片6呈圆形或方形。

优选的,所述叠合墙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叠合墙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对叠合墙侧现浇部分进行现场支模时,现浇段无需对穿pvc套管,后期无需进行封堵;

2)在端头带有螺纹的钢筋的中部固定设置一防水垫片,从而解决了传统做法中pvc套管的防水问题。

3)支模操作过程快捷方便;

4)螺纹套管由于采用扩口设计,无需凿毛工序,施工得以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叠合墙现浇部分支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叠合墙现浇部分支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圆钢管,2.木模板,3.方木,4.螺纹套管,5.螺纹钢筋,6.止水垫片,7.pvc套管,8.对拉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图3,一种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包括一对模板结构、两端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4、螺纹钢筋5、止水垫片6;所述一对模板结构贴在叠合墙连接部位的外侧,螺纹套管4位于模板结构的中间,其两端各与一穿过模板结构的螺纹钢筋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管4中间外部固定一与其垂直的止水垫片6。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螺纹套管4两端各具有一锥形扩口,锥形扩口抵住模板结构内侧。此处,对于该扩口的作用说明如下:在现场浇筑完成后,模板结构拆除后,螺纹钢管4的端部会露出一锥形的扩口,由于该扩口的存在,扩口与螺纹钢筋5之间存在一较大的间隙,在现浇混凝土与外侧新混凝土层粘结时,新混凝土可以进入该间隙内,由此可以加强紧固作用,也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于pvc套管端部的凿毛工序。

参见图2,所述模板结构包括木模板2、方木3、圆钢管1,所述木模板2直接贴在叠合墙外侧,多个方木3压在木模板2外侧,圆钢管1压在方木3外侧,圆钢管1通过紧固螺母与螺纹钢筋5固定连接。

参见图2,所述螺纹钢筋5的外端过长的部分被割断。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垫片6呈圆形或方形。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叠合墙水平设置,或者也可以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

施工顺序如下:

1)将螺纹套管4替代pvc套管,放置到一对模板结构中间,支木模板2及方木3;

2)固定方木3后,将螺纹钢筋拧进螺纹套管4,并配合将圆钢管1固定住;

3)浇灌混凝土;

4)浇灌混凝土后直接将螺纹钢筋拧出,取下圆钢管1、木模板2和方木3。

本实用新型在对叠合墙侧现浇部分进行现场支模时,现浇段无需对穿pvc套管,后期无需进行封堵;在端头带有螺纹的钢筋的中部固定设置一防水垫片,从而解决了传统做法中pvc套管的防水问题。支模操作过程快捷方便;螺纹套管由于采用扩口设计,无需凿毛工序,施工得以简化。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对模板结构、两端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4)、螺纹钢筋(5)、止水垫片(6);

所述一对模板结构贴在叠合墙连接部位的外侧,螺纹套管(4)位于模板结构的中间,其两端各与一穿过模板结构的螺纹钢筋(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管(4)中间外部固定一与其垂直的止水垫片(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管(4)两端各具有一锥形扩口,锥形扩口抵住模板结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结构包括木模板(2)、方木(3)、圆钢管(1),所述木模板(2)直接贴在叠合墙外侧,多个方木(3)压在木模板(2)外侧,圆钢管(1)压在方木(3)外侧,圆钢管(1)通过紧固螺母与螺纹钢筋(5)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钢筋(5)的外端过长的部分被割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垫片(6)呈圆形或方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墙水平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墙竖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墙侧现浇部分支模结构,包括一对模板结构、两端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管、螺纹钢筋、止水垫片;所述一对模板结构贴在叠合墙连接部位的外侧,螺纹套管位于模板结构的中间,其两端各与一穿过模板结构的螺纹钢筋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管中间外部固定一与其垂直的止水垫片。本实用新型现浇段无需对穿PVC套管,后期无需进行封堵;在端头带有螺纹的钢筋的中部固定设置一防水垫片,从而解决了传统做法中PVC套管的防水问题;支模操作过程快捷方便;螺纹套管由于采用扩口设计,无需凿毛工序,施工得以简化。

技术研发人员:恽燕春;魏爽;周轩;方松青;丁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紫宝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