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4276发布日期:2020-08-05 00:3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但工业施工作业位置、条件仍不便于施工,如在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钢筋高度间距不足,导致检查过程中钢筋踩塌频繁发生,现有技术中采用钢筋马镫来支撑钢筋并确保钢筋高度间距。钢筋马镫的结构简单,无法在钢筋马镫上钻孔,因此在机电安装以及装饰装修施工中,膨胀螺栓钻孔、射钉打眼在预埋电气管道上进行,对管道的破坏较大,需要对管道进行补救,导致维修施工人员投入多,事倍功半,增加了施工时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效益偏低,成品保护困难,现场矛盾频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能直接与钢筋结构绑扎固定,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并确保钢筋刚度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且无需钻孔打眼施工即可直接连接螺杆,减少对电气管道的破坏,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钢筋、第二支撑钢筋和支撑螺母柱;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均为井字形结构,支撑螺母柱贯穿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的中心通孔;支撑螺母柱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固定,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在支撑螺母柱四周形成若干个绑扎部;支撑螺母柱为圆柱形结构并内置连接螺孔,支撑螺母柱的轴向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第一支撑钢筋与第二支撑钢筋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的第二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的第二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厚度为10mm。

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的顶面齐平。

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均由φ12mm的圆钢焊接制成。

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第二支撑钢筋和支撑螺母柱焊接成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直接与钢筋结构绑扎固定,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并确保钢筋刚度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减少了钢筋马镫的使用,且无需钻孔打眼施工即可直接连接螺杆,减少对电气管道的破坏,减少了更改维修工程量,预埋美观,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施工材料,优化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现场机电系统管道的种类、型号、位置、安装要求进行预留施工,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给水、排水、电气、智能化、消防、装修吊顶等全部支架施工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支撑钢筋,2第二支撑钢筋,3支撑螺母,31连接螺孔,4绑扎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一种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钢筋1、第二支撑钢筋2和支撑螺母柱3;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均为井字形结构,支撑螺母柱3贯穿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的中心通孔;支撑螺母柱3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固定,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在支撑螺母柱3四周形成若干个绑扎部4;支撑螺母柱3为圆柱形结构并内置连接螺孔31,支撑螺母柱3的轴向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1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支撑钢筋2所在的平面垂直,能起到良好的支撑和承重的作用。

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1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支撑钢筋2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第一支撑钢筋1与第二支撑钢筋2之间留有间距,确保钢筋的高度间距。

所述的第二支撑钢筋2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3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所述的第二支撑钢筋2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厚度为10mm,使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为10mm,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可靠性。

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1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3的顶面齐平,确保外形的美观。

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1、第二支撑钢筋2和支撑螺母柱3焊接成一体结构,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承载支撑效果。

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均由φ12mm的圆钢焊接制成,成本低,取材和制作方便。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置于需要支撑的位置,钢筋绑扎固定在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的绑扎部4上,对钢筋结构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减少了钢筋马镫的使用。支撑螺母柱3可用于螺杆等的螺纹连接,便于机电安装、装修等施工,无需钻孔和打眼施工,避免了对电气管道的破坏,且预埋美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支撑钢筋(1)、第二支撑钢筋(2)和支撑螺母柱(3);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均为井字形结构,支撑螺母柱(3)贯穿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的中心通孔;支撑螺母柱(3)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固定,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在支撑螺母柱(3)四周形成若干个绑扎部(4);支撑螺母柱(3)为圆柱形结构并内置连接螺孔(31),支撑螺母柱(3)的轴向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1)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支撑钢筋(2)所在的平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1)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支撑钢筋(2)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第一支撑钢筋(1)与第二支撑钢筋(2)之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支撑钢筋(2)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3)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支撑钢筋(2)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厚度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1)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螺母柱(3)的顶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均由φ12mm的圆钢焊接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1)、第二支撑钢筋(2)和支撑螺母柱(3)焊接成一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埋螺孔式钢筋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钢筋(1)、第二支撑钢筋(2)和支撑螺母柱(3);第一支撑钢筋(1)和第二支撑钢筋(2)为井字形结构,支撑螺母柱贯穿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的中心通孔;支撑螺母柱与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固定,第一支撑钢筋和第二支撑钢筋在支撑螺母柱四周形成若干个绑扎部(4);支撑螺母柱为圆柱形结构并内置连接螺孔(31),支撑螺母柱的轴向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支撑钢筋所在的平面垂直。本实用新型能直接与钢筋结构绑扎固定,可靠支撑并确保钢筋刚度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无需钻孔打眼施工即可直接连接螺杆,减少对电气管道的破坏,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邢玉;仲崇义;刘汉音;赵洪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