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9196发布日期:2020-10-30 21:5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电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架空电缆线的电杆一般有混凝土电杆和铁塔,其中混凝土电杆一般用于架空10kv裸体电缆和绝缘电缆,铁塔一般用于架空高压电缆或超高压电缆。混凝土电杆受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一般只有十几米长。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110kv、220kv变电站开始建造在市区内,因此需要将110kv、220kv输变线路通过城市上空输送到这些变电站。由于受到混凝土电杆长度的限制,目前用于架空220kv输变线路一般使用的是铁塔。

目前的混凝土电杆由于其强度和抗弯矩的性能比较低,由于电杆中的主筋及副筋都是等距安装在电杆内的,对于部分直径较小的电杆,在安装好主筋及副筋后,主筋及副筋之间间隙狭小,不利于混凝土的灌入,生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强度和抗弯矩的性能好,生产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包括第一支撑筋、架立圈与螺旋筋,所述架立圈设置于所述螺旋筋内,所述第一支撑筋均匀排列在所述架立圈圆周外表面,并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所述架立圈、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螺旋筋构成钢筋笼,所述第一支撑筋由至少一根主筋以及至少一根副筋捆扎而成,且所述主筋与所述副筋规格相同,还包括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与所述钢筋笼配合以形成电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筋包括两副筋与一主筋,两所述副筋对称设置在所述主筋侧面,且两所述副筋及所述主筋分别与所述架立圈的圆周外表面及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筋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主筋与一副筋,且两所述主筋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所述副筋与所述架立圈的圆周外表面固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间隔均匀排列在所述架立圈圆周外表面,并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所述第二支撑筋由两主筋与两副筋捆扎而成,两所述主筋与两副筋呈矩形阵列分布,且两所述主筋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两所述副筋与所述架立圈的圆周外表面固接。

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第一支撑筋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支撑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筋由两所述主筋与两所述副筋捆扎而成,两所述主筋与两副筋呈矩形阵列分布,且两所述主筋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两所述副筋与所述架立圈的圆周外表面固接。

进一步地,沿所述电杆长度方向所述螺旋筋的分布呈两端密、中间疏。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主筋与副筋捆扎呈第一支撑筋的方式,以在主筋及副筋数量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加大相邻第一支撑筋之间的缝隙,方便混凝土的流入,避免浇筑时,混凝土无法快速流入第一支撑筋之间的缝隙中,影响电杆成型速度,此外,相比现有电杆主筋及副筋采用不同规格而言,本申请中主筋与副筋规格相同,方便主筋与副筋的捆扎,捆扎后副筋与主筋固定牢固,不易出现不同规格主副筋捆扎时,较细的主或副筋处于较粗主筋或副筋的缝隙中捆扎不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10、第一支撑筋;11、主筋;12、副筋;20、第二支撑筋;30、架立圈;40、螺旋筋;50、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包括第一支撑筋10、架立圈30与螺旋筋40,架立圈30设置于螺旋筋40内,第一支撑筋10均匀排列在架立圈30圆周外表面,并与螺旋筋40的圆周内表面固接,架立圈30、第一支撑筋10与螺旋筋40构成钢筋笼,第一支撑筋10由至少一根主筋11以及至少一根副筋12捆扎而成,且主筋11与副筋12规格相同,还包括混凝土50,混凝土50与钢筋笼配合以形成电杆。本申请中主筋11为预应力钢筋和副筋12为非预应力钢筋。

通过将主筋11与副筋12捆扎呈第一支撑筋10的方式,以在主筋11及副筋12数量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加大相邻第一支撑筋10之间的缝隙,方便混凝土50的流入,避免浇筑时,混凝土50无法快速流入第一支撑筋10之间的缝隙中,影响电杆成型速度,此外,相比现有电杆主筋11及副筋12采用不同规格而言,本申请中主筋11与副筋12规格相同,方便主筋11与副筋12的捆扎,捆扎后副筋12与主筋11固定牢固,不易出现不同规格主副筋12捆扎时,较细的主或副筋12处于较粗主筋11或副筋12的缝隙中捆扎不牢,防止使用过程中主或副筋12发生滑动,强度和抗弯矩的性能好。

此外,沿电杆长度方向螺旋筋40的分布呈两端密、中间疏,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杆的强度和抗弯矩性能。

实施例2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筋10包括两副筋12与一主筋11,两副筋12对称设置在主筋11侧面,且两副筋12及主筋11分别与架立圈30的圆周外表面及螺旋筋40的圆周内表面固接,以增强电杆的强度,同时能够在符合使用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第一支撑筋10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浇筑时混凝土50快速流入。

实施例3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筋10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主筋11与一副筋12,且两主筋11与螺旋筋40的圆周内表面固接,副筋12与架立圈30的圆周外表面固接,通过设置两主筋11以增强电杆的强度,以避免电杆发生弯折,同时能够在符合使用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第一支撑筋10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浇筑时混凝土50快速流入。

实施例4

具体地,如图4所示,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50电杆还包括第二支撑筋20,第二支撑筋20间隔均匀排列在架立圈30圆周外表面,并与螺旋筋40的圆周内表面固接,第二支撑筋20由两主筋11与两副筋12捆扎而成,两主筋11与两副筋12呈矩形阵列分布,且两主筋11与螺旋筋40的圆周内表面固接,两副筋12与架立圈30的圆周外表面固接,以增强电杆的强度,同时能够在符合使用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第一支撑筋10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浇筑时混凝土50快速流入。

相邻两第一支撑筋10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支撑筋20。

实施例5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筋10由两主筋11与两副筋12捆扎而成,两主筋11与两副筋12呈矩形阵列分布,且两主筋11与螺旋筋40的圆周内表面固接,两副筋12与架立圈30的圆周外表面固接,以增强电杆的强度,同时能够在符合使用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第一支撑筋10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浇筑时混凝土50快速流入。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